第二百零二章焚書坑儒

扶蘇回到啓陽宮後,滿心疲憊地對周青臣說道:“周師,我盡力了,可父皇偏愛胡亥,以至於周師一片好心,卻無功而返。”

周青臣連忙說道:“公子切莫妄自菲薄,只是陛下尚未明白分封制的好處,再有李斯與胡亥從中作梗,才功敗垂成,卻是與公子無關。”

扶蘇擺了擺手:“周師不必安慰我了,我句句真心,父皇視而不見,反而胡亥胡攪蠻纏,父皇卻對他寵愛有加。”

“哎”說完嘆了口氣。

眼看周青臣還欲再說,扶蘇制止道:“周師不必再勸了,讓我一個人待會吧。”

周青臣嘆息一聲,告辭離去。

隨後儒家爲首幾人又聚在了一起,臉色陰沉。

伏生嘆道:“本以爲自己已經考慮了衆多因素,也拉攏了一大批人支持分封之制,沒想到被秦皇一口否決,功虧一簣。”

周青臣跟着嘆道:“伏兄不必嘆氣,比起昔日孔聖周遊列國,武道未成時,受到的諸國君主冷待,我們已好太多了。”

淳于越沉思良久,突然開口道:“不對啊,陛下若是沒半點動心,如何會召開廷議?以往陛下都是乾坤獨斷的,可未曾有過如此表現,難道是支持者不夠多,或者是支持者分量還不夠?”

伏生、周青臣眼神一亮,立刻問道:“淳于兄久在大秦爲官,可是確是如此?”

淳于越點了點頭,說道:“陛下乾坤獨斷不是一兩天了,兩位儘可去打聽一二。”

伏生只覺豁然開朗:“難怪不對勁,我們竟都沒有找到大秦真正的權貴替我們說過,唯一一個丞相李斯,也是反對我們的,陛下有所顧忌,理所當然。”

周青臣遲疑道:“可陛下的態度,不像是想支持分封的啊,反倒是不認可分封。”

伏生反駁道:“哎,帝王心思,豈是你我能輕易猜到?”

周青臣滿臉無奈:“那我們也請不動大秦君侯替我們說話啊。”

三人聽後不由又泄了氣,普通官員,送點好處,威逼利誘一下,可能就倒向自己這邊了,可宗師強者,哪有那麼容易說服的。

淳于越突然開口說道:“不如我們換種思路,如若天下人都贊同分封之制,秦皇還會堅持郡縣制嗎?”

伏生、周青臣面露驚駭之色,周青臣更是勸道:“淳于兄三思,此乃取死之道,不可取也。”

淳于越曬然一笑:“周兄,伏兄何故驚慌,又不是隻我一人,兩位可曾聽聞,法不責衆?”

看着兩人還有些猶豫不決,淳于越加一把火說道:“扶蘇封國,兩位就對那左右相國之位,就沒半點想法?”

伏生、周青臣臉上猶豫之色盡去,轉而重重點了點頭。

……

長安城酒肆,衆人聚而喝酒。

一位儒生多喝了幾杯,酒氣上頭,突然對着身邊人說道:“我聽聞,陛下欲重立分封之制,那可是上古聖王之制啊,昔日商湯伐夏,立商後大封有功之臣,而後大商六千年,江山固若金湯。”

“大周武王,分封宗室,王室受四方朝拜,威懾天下,莫敢不從。足以證明分封之制乃享國之制,陛下真乃千古聖君,纔會重立分封之制。”

此言一出,酒肆一片寂靜,隨後響起一片贊同。

“既是上古聖王之制,必然是好的。”

“陛下聖明,必然重立分封之制。”

“普通人都會分家,以便更好振興家族,以陛下之智,必然會重立分封之制。”

緊接着整個長安城都在討論此事,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分封之制挺好的。

……

林府,陳平匆匆找到林澤,將長安議論不絕的事告訴了他。

林澤一聽,臉上浮現一絲笑意,喃喃自語道:“儒家,大禍臨頭了。”

隨後對着陳平說道:“找幾個人,將儒家誹謗秦皇消息傳出去,送儒家最後一程吧。”

陳平不解問道:“儒家只是在宣傳分封之制的好處,罪不至死吧?”

林澤搖頭:“煽動人心,其罪當誅。按我說的去做,不出幾日,必有結果。”

陳平繼而又匆匆離去。

……

養心殿,秦皇聽完大司命彙報,怒火沖天,寒聲道:“來人,讓李斯速來見朕。”

半刻鐘,李斯便趕到養心殿向秦皇行禮後,問道:“不知陛下急召微臣,有有何事吩咐?”

秦皇冷冷地說道:“丞相連長安城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知道嗎?”

李斯趕緊回道:“陛下恕罪,陛下指的可是儒生妄言國事一事?”

秦皇冷冷說道:“丞相如何看待此事?”

李斯拜而說道:“依臣所見,今天下已定,諸法獨出於陛下之口,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陛下往下,臣民皆聽王命,爲陛下,爲大秦效命。”

“而今有儒家狂生,妄言國事,煽動人心,此非良臣順民,其罪當誅。”

“臣夫聽聞,孔儒之道,盡是空談之言,所留《詩》、《書》,於國事無益,故敢請陛下,聚而焚之。”

“除此之外,當以秦律約束天下臣民,借古非今者族誅,敢羣聚妄議國事者,棄斬於市,私藏《詩》、《書》者,流放三千里,望陛下恩准。”

說完躬身長拜不起,等待秦皇反應。

秦皇看了李斯良久,嘴角泛笑:“真是朕的好丞相。李斯,朕命你全權處理此事,廷尉府,長安府乃至太尉府全力配合,朕只有一個要求:除惡務盡。”

李斯這才起身,高聲回道:“臣,遵旨。”

……

長安城酒肆,還是那熟悉的儒生,還是幾杯酒下肚,便放言道:“要說這分封之制啊,真乃是聖王之制啊……”

話還沒說完,一羣黑衣衛彷彿從天而降,將酒肆圍了個水泄不通。

爲首的百戶幾乎看也不看,下令道:“通通帶走,反抗者,格殺勿論。”

另一邊,淳于越正在長安府處理政事,幾個黑衣衛破門而入,對着他冷冷說道:“淳于大人,你的事發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淳于越滿臉不可置信,叫道:“這不可能,我要見陛下,陛下明明是贊同的。”

爲首的黑衣衛指揮使嗤笑一聲:“淳于大人,別叫了,丞相親自下令將你抓捕歸案,而丞相,可是得了陛下聖旨的,來人,帶走。”

隨後將失魂落魄的淳于越封住真氣,枷鎖帶走。

另一邊,伏生正在國子監講課,也被黑衣衛破門而入帶走。

倒是周青臣,因去了啓陽宮給扶蘇授課,暫時躲過一劫。

同時,長安城內外,盡是黑衣衛出動,無數儒生被當街抓捕,關進大牢。

甚至在一旁聽了幾句的路人,也未能倖免。

得知周青臣躲在啓陽宮,黑衣衛力有未逮時,李斯立刻進宮,向秦皇彙報了此事。

秦皇只回了一句:“秦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隨後李斯親自出馬,進入啓陽宮,卻發現周青臣已被制服,扶蘇在一旁怒目而視:“張讓,你到底是不是本公子手下,爲何要擒拿周師?”

張讓痛首疾心地說道:“公子,宮外傳來消息,儒家妄議國事,這周青臣難辭其咎,公子當將他交給陛下處置,以免被連累纔對,老奴都是爲了公子好啊。”

扶蘇怒斥道:“周師怎麼可能是壞人,張讓,你爲何要聽信外面謠言,父皇纔不會錯罪周師這種好人。”

李斯忍不住開口說道:“扶蘇公子,陛下有旨,將周青臣抓捕歸案,人我就帶走了。”

說完伸出右手,將周青臣吸入手中,轉眼消失不見,只留大眼瞪小眼的主僕二人。

扶蘇跺了跺腳,狠狠地瞪了張讓一眼:“看你做的好事,我這就去找父皇。”

……

這場抓捕,足足持續了三天,再經過嚴密篩選,將一些無辜路人放走,抓獲儒生共一千餘人。

收上來的《詩》、《書》,堆積如山。

李斯將儒生登記成冊,派人送入咸陽,呈與秦皇御覽。

很快秦皇批覆完的名冊又回到了李斯手中,李斯打開一看,上面多了一個大大的血紅色的叉。

李斯看着這紅色,感覺微微有些刺眼,隨後下令:“將儒家衆人帶到長安南郊,處決了吧。”

“哦,對了,將收上來的《詩》、《書》運往南郊,爲儒家陪葬吧。”

周青臣等人被押往南郊,面對手持長刀的劊子手,猶自不肯相信,自己竟會淪落至此。

看到李斯不由大叫:“丞相大人,我等罪不至死啊,望丞相向陛下求個情,來日必定厚報。”

李斯憐憫地看了他們一眼,嘆道:“爾等妄圖動搖國本,陛下如何能饒的了你們?念諸位也是一時人物,自裁吧,我本相做主,給爾等留個全屍。”

說完示意侍衛將枷鎖解開。

周青臣慘然一笑,拿起長劍,用力一抹,一頸熱血噴出,最後倒地,抽搐而亡。

伏生、淳于越一言不發,緊跟其後。

猶自有人不敢自己動手。

有儒生大哭:“陛下恕罪啊,小民只是一時糊塗。”

有儒生大罵:“趙政暴君,你不得好死。”

然而都無濟於事,隨着燃燒《詩》、《書》的火焰升起,李斯一聲令下,長刀落下,人頭滾滾,鮮血流了一地。

據史記載,秦皇491年夏,皇坑儒生千餘人於南郊,盡毀《詩》、《書》三萬冊,儒家衰敗,一蹶不振。

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三百零六章何人不羨長生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最新章節分卷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好自爲之第八百四十四章天地屏障碎裂第六百二十八章撤軍第六百七十二章神魂增強的真實路徑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九百零六章稱皇第七百九十五章張良與劉季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亥出宮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七十五章氣運勾連第五百二十二章李斯出長安第一百五十四章戰神圖錄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妖族使者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七百四十八章氣運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九百六十章紛爭起第五百九十九章坑殺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八十三章玩大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一千零十五章異常的道聖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一百六十二章殺出重圍第七百七十二章孤的臣民何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三十八章大秦版廣告轟炸第九章論武道資源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一章遊說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八十四章劉季回鄉第六百三十八章范增之計(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一百七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無敵道聖,林澤超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八百五十章關中初定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五章函谷關大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項籍來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抱歉,今日只更了一章第六百零九章對付莫道夫的手段第五百四十七章冠軍侯第十六章林父出海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七百二十一章賜你新生第九百三十三章儒聖駕到第八百五十一章雲中錦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五百零七章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演戲第四百一十三章猩紅的血第十三章皇帝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血染國子監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四百八十五章令人意外的收場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第九十七章何處最佳?第一百章營寨生變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超脫隱秘第五百二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二百六十一章妥協(第一更)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四百八十八章監軍林動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三章門口衝突第七百二十三章征討佛門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六百五十章反噬(2/10)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一千零二十四章變故,通天出場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十四章與胡亥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零三章強敵將至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五百一十章破許縣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三百四十一章唯有蜀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如是我聞第一百三十三章林澤月下追韓信第九百六十一章聖人失位,天地同悲第七百六十五章林澤入局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
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三百零六章何人不羨長生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最新章節分卷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好自爲之第八百四十四章天地屏障碎裂第六百二十八章撤軍第六百七十二章神魂增強的真實路徑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九百零六章稱皇第七百九十五章張良與劉季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亥出宮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七十五章氣運勾連第五百二十二章李斯出長安第一百五十四章戰神圖錄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妖族使者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七百四十八章氣運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九百六十章紛爭起第五百九十九章坑殺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八十三章玩大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一千零十五章異常的道聖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一百六十二章殺出重圍第七百七十二章孤的臣民何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三十八章大秦版廣告轟炸第九章論武道資源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一章遊說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八十四章劉季回鄉第六百三十八章范增之計(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一百七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無敵道聖,林澤超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八百五十章關中初定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五章函谷關大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項籍來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抱歉,今日只更了一章第六百零九章對付莫道夫的手段第五百四十七章冠軍侯第十六章林父出海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七百二十一章賜你新生第九百三十三章儒聖駕到第八百五十一章雲中錦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五百零七章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演戲第四百一十三章猩紅的血第十三章皇帝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血染國子監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四百八十五章令人意外的收場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第九十七章何處最佳?第一百章營寨生變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超脫隱秘第五百二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二百六十一章妥協(第一更)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四百八十八章監軍林動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三章門口衝突第七百二十三章征討佛門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六百五十章反噬(2/10)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一千零二十四章變故,通天出場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十四章與胡亥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零三章強敵將至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五百一十章破許縣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三百四十一章唯有蜀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如是我聞第一百三十三章林澤月下追韓信第九百六十一章聖人失位,天地同悲第七百六十五章林澤入局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