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林澤出兵

長安城外,林澤望着空中交錯的五道身影,向莊周問道:“師兄,天命加身,當真如此之強嗎?”

“按理來說,秦皇初入天人第三境,縱然其帝皇大道特殊,稍強於儒家曾參,可比之孟軻荀況顏回,遠遠不及。”

“如今秦皇以一敵四,未出全力卻能佔據上風,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莊周觀察了片刻,一副理應如此的表情回道:“天人四境前三境,第一境借天道重塑肉身,第二境於天道中尋找自身大道,凝聚大道之種,第三境將自身大道領悟到極致。”

“認真算下來,天人前三境基本都是依靠天道,方有種種威能。而所謂的天命,實爲天道所鍾,天命之子等同於天道之子。”

“你拿着天道給你的東西,打不過天道親兒子,這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林澤微愣,不免讚歎一句:“師兄真知灼見,師弟佩服。”

就林澤與莊周說話這會功夫,儒家四聖賢再次被秦皇強勢擊退,看臉色變化,似乎吃了點小虧。

然而孟軻三人很快恢復正常,一言不發再次衝了上去。

戰到此時,儒家四聖賢其實可以抽身而退,避而不戰。

然而身爲儒家聖賢的驕傲告訴他們,不能退。

以四敵一,僵持不下也就算了,若是衆目睽睽下狼狽而逃,你讓儒家以後有何顏面面對道宮和佛門?

況且在三人的感知中,秦皇的天命威能正在持續減弱,理論上來說,一直戰下去,最後贏的只會是他們。

再加上佛儒聯軍正在聯手攻打長安,按三聖推測,長安一破,秦皇天命將會立刻消失,屆時便是斬殺秦皇,獲取機緣的最好時機。

可曾參卻有不同想法,三教伐秦,憑什麼就儒家出力,道宮佛門坐享其成?

心中異常惱怒的曾參,沒有跟着衝上去,而是對着佛門四尊佛陀喊道:“爾等是打算一直袖手旁觀,最後漁翁得利嗎?若秦皇不死,爾等可有臉面去見佛祖?”

地藏接話道:“曾參施主何出此言?非是我等袖手旁觀,而是貧僧四人爲江山社稷圖所困,一時無法掙脫。”

曾參面露冷笑,幽然說道:“是嗎?一副江山社稷圖竟能困住四位古佛,不若小生來幫諸位一把?”

說完曾參身上迸射出強悍的浩然之氣,目標卻不是江山社稷圖,而是地藏四人。

地藏四人面露不可置信之色說道:“曾參施主這是何意?”

曾參一言不發,浩然正氣長河,直接朝四人刷去。

眼看曾參來真的,地藏四人當即快速結印,口中唸經聲不絕,在浩然正氣長河臨身前,以無上經文輕鬆將其擋住。

曾參面露譏諷之色:“看來四位佛陀並不是沒有餘力啊。”

只聽地藏四人臉不紅心不跳回道:“既然曾參施主認爲貧僧等人能幫上忙,那就依曾參施主所言,一同對付秦皇。”

說完四人果斷斷開與自身法寶的聯繫,朝對戰秦皇的戰場飛去。

曾參冷笑一聲,閃身來到林澤面前,紅着眼沉聲問道:“爲何不下令攻城?”

林澤指了指遠處的虞子期,淡然回道:“閣下可看清楚了,那可不是攻城嗎?”

曾參壓抑着怒火說道:“爲何不全軍攻城?”

林澤神色淡然回道:“時機未到。”

曾參臉色一沉,渾身散發出危險的氣息,一字一頓道:“你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肯全軍出擊?”

林澤坦然回道:“時機到了,自然全軍出擊。”

曾參微眯着眼,浩然正氣瘋狂涌出,將林澤和大軍團團圍住:“依我看,時機正好。”

林澤乾脆利落轉身喊道:“師兄,有人威脅我。”

曾參剛想說話,卻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陌生環境中,落英繽紛,鳥語花香,恬靜,令人沉迷,能讓人放下所有煩惱。

在那一瞬間,曾參有些微微失神。

可也就一瞬間,曾參渾身一震,回過神來,眼前畫面崩碎。

當曾參再次回到現實時,剛剛瘋涌而出的浩然正氣,頓時消散的半點不剩。

曾參臉色極爲難看,恨聲道:“莊周,你不去對付秦皇,在這朝盟友動手,這就是你道門的行事風格嗎?”

莊周冷靜回道:“是你先動手的。”

曾參怒道:“我無意對他動手,只是想逼他出兵。”

“抱歉,你怎麼想的,貧道猜不出,貧道只知道自家師弟,不能受到傷害。”莊周認真回道。

曾參一時語塞:“你……”

認爲自己被羞辱了的曾參,滿臉悲憤,仰天長嘯道:“道聖在上,我儒家弟子在前拼命,道宮卻按兵不動,面對質疑,卻謊稱時機未到,還請道聖主持公道。”

林澤見狀頓時驚了,臥槽,這操作夠騷。

曾參說完不久,只見一道戒尺從天而降,狠狠抽在了他的背上,伴隨而來的是一句怒喝:“混賬”。

顯而易見,這是儒聖對曾參失禮的懲戒。

不等林澤幸災樂禍,一道天雷落下,狠狠劈在面前,一道不容置疑的聲音浮現:“立刻出兵,不得以任何藉口推脫。”

道聖對林澤的舉動,同樣表達了不滿。

只不過曾參是實打實被抽了一下,林澤只是被天雷警告。

林澤沒想到的是,道聖會當着儒聖佛祖的面,堂而皇之偏向他。

林澤果斷下令道:“全軍聽令,隨孤攻城。”

說完林澤一馬當先,往虞子期方向跑去。

十四萬頓時轉身,轟隆隆跟了上去。

捱了儒聖一記的曾參,見狀攔在林澤面前說道:“林澤,你敢違抗道聖之命,帶大軍逃跑?”

林澤懶得理會,直接縱馬繞開曾參衝了過去。

曾參不依不饒跟了上去,大有林澤不改變想法勢不罷休的決心。

林澤冷着臉說道:“輪修爲,我是不及你,可論帶兵打仗,你不及我,我怎麼做,還輪不到你來置喙。離我遠點,別影響我率軍攻城。”

曾參怒聲道:“城門在那,你要去哪攻城?”

林澤翻了翻白眼回道:“誰告訴你攻城只能攻打城門了?”

曾參一愣,頓時停在原地,轉頭看向城門方向,恰好看到秦兵將無數火油對着劉季大軍與三萬僧人當頭淋下。

曾參甚至來不及出聲提醒,大火便將這八萬人吞噬。

讓曾參既痛心又趕到慶幸的是,八萬大軍並未全軍覆沒,三萬懷有金身的僧人,至少有兩萬多逃出生天。

劉季大軍就沒這個運氣了,除了離得遠的弓箭手,以及武道修爲較高的部分將士外,其餘盡數葬身火海,死狀極慘。

十五萬劉季大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全軍覆沒了。

曾參望着林澤的背影,心裡浮現一抹明悟,難怪他說時機未到。

火浪燃起的瞬間,林澤轉頭看了一眼,隨即不再關注。

在他看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別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嗎?

長安城二十萬禁軍,三萬禁軍預備役,全都稱得上精銳。

長安有那麼好打嗎?

五萬劉季大軍,加三萬僧人,就能讓長安城門險些失手,傻子都知道有問題。

秦軍火燒聯軍就是明證。

正常攻守戰,守方長期面臨攻方強大攻勢,會因壓力過大投擲火油,用來阻斷攻方攻勢。

而這次明顯不同,秦軍至少安排的五萬士兵投擲火油,否則不可能在瞬間用火油覆蓋八萬人。

從一開始,秦軍就打算通過火攻來殺敵,而非阻敵。

林澤現在只希望,被他掏空過一次國庫的秦國,物資不足以覆蓋全部城牆。

調集守城物資和器械需要一定時間,林澤只有趁這個間隙攻上城牆,纔有可能攻破長安。

否則的話,城堅池固,精兵強將,再加上墨家精心打造的守城利器,林澤可沒多少信心攻下長安。

畢竟,林澤不可能像儒家四聖賢一樣,爲了攻城,不惜折損自身氣運。

第九百五十六章莊周聖人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一章廷議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三百九十三章王賁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辯解(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處理第四百七十六章一個都別想跑第六百七十三章立威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一百五十九章被困第九百零一章歸還俘虜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二章安穩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五百零四章撈戰功的機會?第一百六十章困龍昇天第四百零五章總督之死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驅狼吞虎第八百四十一章鬧騰的通天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二百一十八章征討雜事第二百四十章反應與提醒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七十章人心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九百一十六章漢國爭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因果第九百六十九章換將第四百三十八章趙高之謀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二百一十一章鼎去哪了?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八百一十四章風起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翦託孤第一千零三十九章下猛料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六百八十五章大殺器第二百一十八章征討雜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微臣有恙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秦特種兵——對抗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七百六十章天人四境與氣運第五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二百二十八章算計?第六百二十章碰撞與野心第七十一章誰是內奸?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十五章爭與不爭第一千章拒絕第三百三十九章願爲君歌一曲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九百九十八章反間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六百七十八章抵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時也命也第四百一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一百五十七章逃脫第八百零二章顏回出面第五百三十七章李代嬴秦?第一百二十一章青狼寨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九百九十七章大爭之世,不爭則死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二百五十二章目標鎖定(第四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父子相見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八百二十六章命硬?第一百七十八章說服第五百二十五章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二十八章主臣之道第六百四十九章道歉,必須道歉(1/10)第九百七十二章隔空對話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第五百七十四章佛門尊者第三十三章餘波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四百五十六章收服陵衛第五百二十三章李斯至第三百零四章見玄明第五百七十二章南下第六百四十二章聖旨將至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六百六十九章林澤的告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
第九百五十六章莊周聖人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一章廷議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三百九十三章王賁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辯解(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處理第四百七十六章一個都別想跑第六百七十三章立威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一百五十九章被困第九百零一章歸還俘虜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四百四十二章安穩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五百零四章撈戰功的機會?第一百六十章困龍昇天第四百零五章總督之死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驅狼吞虎第八百四十一章鬧騰的通天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二百一十八章征討雜事第二百四十章反應與提醒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七十章人心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九百一十六章漢國爭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因果第九百六十九章換將第四百三十八章趙高之謀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二百一十一章鼎去哪了?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八百一十四章風起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翦託孤第一千零三十九章下猛料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六百八十五章大殺器第二百一十八章征討雜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微臣有恙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秦特種兵——對抗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七百六十章天人四境與氣運第五百七十章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二百二十八章算計?第六百二十章碰撞與野心第七十一章誰是內奸?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十五章爭與不爭第一千章拒絕第三百三十九章願爲君歌一曲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九百九十八章反間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六百七十八章抵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時也命也第四百一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一百五十七章逃脫第八百零二章顏回出面第五百三十七章李代嬴秦?第一百二十一章青狼寨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九百九十七章大爭之世,不爭則死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二百五十二章目標鎖定(第四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父子相見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八百二十六章命硬?第一百七十八章說服第五百二十五章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二十八章主臣之道第六百四十九章道歉,必須道歉(1/10)第九百七十二章隔空對話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第五百七十四章佛門尊者第三十三章餘波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四百五十六章收服陵衛第五百二十三章李斯至第三百零四章見玄明第五百七十二章南下第六百四十二章聖旨將至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六百六十九章林澤的告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