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關中初定

長安,昔日蜀侯府。

林澤入城之後,很自然的入住了此地,沒有別的原因,只因他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住的比較習慣。

錦衣衛指揮使夏雲微微躬身站在林澤面前,恭聲說道:“啓稟國主,臣此次奉命率領錦衣衛去請各大勳貴世家,共傳信三百八十六家。”

“其中三百二十一家當場答應,並如約到來;五家正在路上,即將趕來;二十五家委婉拒絕,經錦衣衛勸告後,如期抵達。”

“僅有三十五家,不僅態度堅決拒絕前來,還出言無狀,對國主不敬。錦衣衛爲了維護國主威嚴,出動三千餘人,將這三十五家散落在各地的族人盡數抓捕,反抗激烈者當場格殺,特來向國主覆命。”

林澤聞言微微點頭道:“此事做的不錯,堅決拒絕前來的那三十五家,安排人去抄家,倖存的人全部編入苦役營。”

“遲到的五家,罰沒一半家財,充入屯田營勞作五年,五年期間表現良好,就放了他們。”

“剩下如約前來的,讓他們各家家主,亦或主事之人,明日前來見孤。”

夏雲拱手回道:“諾。”

……

昔日蜀侯府演武場,身穿華服的三百多人,站在那裡議論紛紛。

直到一道身影落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議論聲戛然而止。

林澤大馬金刀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淡然說道:“許久不見,諸位可還認得孤?”

忽然一人越衆而出,沉聲問道:“敢問蜀侯,陛下何在?”

林澤望着眼前之人,臉上露出詫異之色,偏頭向身旁夏雲問道:“你沒告訴他們實際情況嗎?”

夏雲拱手回道:“回稟國主,國主未有吩咐,臣不敢多言。”

林澤不免有些無語,想了想說道:“你就從聯合伐秦開始,所發生的事,挑些緊要的,說給他們聽,主要介紹一下如今的局勢。”

“臣遵命,”夏雲拱了拱手,向前幾步,面向衆人,朗聲說道:“奉國主之命,告訴你們發生了何事。”

三方聯手伐秦,攻打長安,聖人出手,長安城百姓死絕……

一段段情節從夏雲口中說出,這些秦國老牌勳貴,在震驚中度過了一個時辰。

尤其是秦皇身死和長安城百姓死絕這兩件事,令衆人難以接受。

爲何林澤之前說的是,各家家主或主事之人來見他,因爲這裡有一半以上世家的家主,死在了長安城那場大難中。

爲何這些人不曾得到消息,因爲長安城裡的死絕了,沒人傳遞消息。

因爲時間過短,他們還沒意識到異常,派人去調查爲什麼長安城突然斷了消息。

以至於今日聽到這些消息,震驚到了無可復加。

其他人尚且沉浸在震驚與悲傷中時,孟家上代家主孟寒越衆而出,沉聲道:“敢問國主找我等來是爲了何事?”

林澤聞言暗讚了一句,識時務者爲俊傑,稱呼改的這麼自然,有前途。

林澤一臉正色說道:“不瞞各位,孤派人召集各位前來,不爲別的,就是想要各位出人出力,儘快穩定關中,莫要生亂。”

林澤此言一出,人羣中當即有人怒聲道:“亂臣賊子,也配讓我等效力?我等生是老秦人,死是老秦鬼,絕不爲你這逆賊辦事。”

此話立刻引起某些人的共鳴,當即有十幾人呼應道:“就是,絕不可能臣服逆賊。”

站在一旁的夏雲臉色大變,拱手一禮道:“國主,此爲範家之人,臣請國主下令,誅滅範家滿門。”

林澤擺了擺手道:“此事不急,孤想看看有幾人頭鐵。”

事實上,三百多家只有十幾家明確出言反對,剩餘大多保持沉默沒有表態,這種局面比林澤想象的要好很多。

林澤站起身,走到高臺邊緣,居高臨下看着衆人說道:“秦國亡了,已是既定事實,諸位並無逆轉天地之能,又何必因爲愚忠,毀了自己與傳承千年的家族呢?”

“正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眼下西秦興起,繼承秦國遺志,即將稱霸天下,各位何不舉族投靠,以保家族延續?”

這句話過後,喧鬧的人頓時由十幾人擴散至三十多人。

林澤臉色不變,沉聲說道:“話不多說,孤給你們兩個選擇,投靠西秦者,站在孤的右手邊,保留爵位和家族私產,入朝爲官,一視同仁。”

“不願投靠者,站在孤的左手邊,後果自負。”

原本沉默的家族,不少人看林澤的眼神,多了幾分莫名的意味。

這位蜀侯,比傳說中似乎要大氣一些。

原本叫囂與逆賊不共戴天的幾人,突然偃旗息鼓,沒人走向左邊。

倒是有些人,默默的往右移了幾步,大多數人,還是站在了原地。

這些人倒不是難以抉擇,而是不想表現的太過難看。

林澤輕輕一笑,朝夏雲吩咐道:“點根香,派人記下他們的位置,一柱香之內,原地不動者視爲站在左邊。”

林澤的聲音不大不小,恰好傳到了在場所有人耳中。

在香點燃的瞬間,就有二十來人挪到了右邊。

左邊依舊空無一人。

林澤對此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別看有些人叫的兇,可讓他選擇被滿門誅絕,還是挺難的。

畢竟在場的都是勳貴世家,都是穿着鞋的。

保留爵位和家族私產,意味着保護了他們利益。

利益當前,殺身之禍在後,原本的忠誠還有多少,很讓人懷疑。

香一點點燃着,燃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將近一半站到了右側。

左邊雖沒人,可站在中間的人羣,有不少人臉色糾結到了極點。

忽然一人突然拔出長劍,仰天長嘆道:“投靠西秦是爲不忠,連累家族是爲不孝,忠孝難兩全,唯有一死,方可解脫。”

接着利劍入體,心臟破碎,倒地而亡。

這個人舉動,似乎提醒了其他人,接連十幾人拔出長劍,跟着喊道:“忠孝難兩全,唯有一死。”

倒地聲接連響起。

林澤看着這幕,神色淡然。

直到第三批人拔劍時,林澤突然說道:“胡亥還活着。”

滿場寂靜看着林澤。

林澤重複說道:“胡亥還活着,此刻正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第三批拔劍的三十餘人,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屍體,緩緩將劍插了回去。

其中一人向前一步問道:“蜀侯此言當真?”

林澤淡然回道:“孤有必要騙你們嗎?關中之地,有一百多家勳貴足以,孤又何必多此一舉?”

忽然,剛將劍插回的一人,雙膝跪地,叩道:“李家拜見國主。”

“嘩啦啦”的聲音響起,站在中間,遲遲無法決斷的跪了一地,齊聲道:“拜見國主。”

第六百八十九章宗師吳凡,大轟動第三百八十六章三年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九百九十五章彌勒的決斷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九百五十七章歸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六百零九章對付莫道夫的手段第五百三十四章一點插曲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九百七十章將回道宮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百九十二章尋找玉石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四章佛門的殺機(6/10)第四百八十四章函谷關大戰一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我欲成聖第八百九十六章天師第三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二章偶遇劉季第二百六十二章收服人心(第二更)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揣測儒聖意圖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預備第一百零二章秦皇駕臨第八百六十二章金冊留名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第六章武道築基(二)第三百三十七章長安往事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五百六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六十四章儒家秘史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抱歉,今日只更了一章第二百零三章“成熟”的扶蘇第二百七十四章蒙恬的心思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建木傳說第四百九十五章叛軍先鋒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九百零七章天人第三境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二百六十四章內訌?(第一更)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五十四章胡亥的到來第六百三十章遲來的懷疑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一千零八章異動第六百八十六章薅羊毛前奏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九百四十五章接踵而來第九十二夫妻第一百六十章困龍昇天第九百零五章惠施至第五十三章長安閒事第八百九十二章網魚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三百一十八章強大的道宮第一百六十八章阿房宮第六百九十一章離去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佛祖去哪了?第四百六十四章震驚與應對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四十二章決然拒絕?第四百三十章不仁不義第一千零一十章同道歸流第五十二章實戰的缺陷第四百五十二章煉丹第五百七十七章上道宮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九百七十章將回道宮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四百三十章不仁不義第三百章出發第八百九十五章天神攔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答應和儒聖的禮物第八十一章打壓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二百八十九章公孫家的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三聖將至第二百四十五章投靠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亞聖之死,儒聖復位第七百八十二章張良計第三百一十九章體質太差第四百六十章驪山地動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一千零三十四章金蟬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八百四十七章天師道張道陵第一百五十四章戰神圖錄
第六百八十九章宗師吳凡,大轟動第三百八十六章三年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九百九十五章彌勒的決斷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九百五十七章歸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六百零九章對付莫道夫的手段第五百三十四章一點插曲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九百七十章將回道宮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百九十二章尋找玉石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四章佛門的殺機(6/10)第四百八十四章函谷關大戰一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我欲成聖第八百九十六章天師第三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二章偶遇劉季第二百六十二章收服人心(第二更)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揣測儒聖意圖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預備第一百零二章秦皇駕臨第八百六十二章金冊留名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第六章武道築基(二)第三百三十七章長安往事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五百六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六十四章儒家秘史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抱歉,今日只更了一章第二百零三章“成熟”的扶蘇第二百七十四章蒙恬的心思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建木傳說第四百九十五章叛軍先鋒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九百零七章天人第三境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二百六十四章內訌?(第一更)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五十四章胡亥的到來第六百三十章遲來的懷疑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一千零八章異動第六百八十六章薅羊毛前奏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九百四十五章接踵而來第九十二夫妻第一百六十章困龍昇天第九百零五章惠施至第五十三章長安閒事第八百九十二章網魚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三百一十八章強大的道宮第一百六十八章阿房宮第六百九十一章離去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佛祖去哪了?第四百六十四章震驚與應對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四十二章決然拒絕?第四百三十章不仁不義第一千零一十章同道歸流第五十二章實戰的缺陷第四百五十二章煉丹第五百七十七章上道宮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九百七十章將回道宮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四百三十章不仁不義第三百章出發第八百九十五章天神攔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答應和儒聖的禮物第八十一章打壓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二百八十九章公孫家的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三聖將至第二百四十五章投靠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亞聖之死,儒聖復位第七百八十二章張良計第三百一十九章體質太差第四百六十章驪山地動第七章武道之路進行中第一千零三十四章金蟬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八百四十七章天師道張道陵第一百五十四章戰神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