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決戰孟恭作(一)

這場對決的不公平在於,蕭莫這邊的人數,只有一千人,而遼軍的人馬卻有十萬之衆。

但這不是最不公平的,最不公平的是蕭莫這邊雖然只有一千人,但是士兵們裝備的卻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武器!

火槍,這是一種新生代殺傷力超強的武器,也是冷兵器與熱兵器的一個分水嶺!

有了火槍,一切奇蹟都有可能,比如說現在……遼軍大舉進攻,但是遼國的士兵到了山腰,便衝不上去了。

因爲火槍的火力將他們給擊斃了,隨着一聲聲槍聲的響起,一具具遼軍的屍體倒在了山腰上,有些人甚至從山上給滾落到了山下,整個人血肉模糊的,樣子非常的慘!

孟恭作咬咬牙,不斷地指揮士兵往前面衝,他就不相信十萬人居然衝不上去……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孟恭作的表情越來越難看了!

已經記不清是第多少批人衝上去了,也記不清有多少遼軍的士兵倒了下來,一千?兩千?到後來,一萬、兩萬……

孟恭作目瞪口呆地看着山頭上面,在那裡,安朝的士兵正在不斷地裝填着他們手上的武器,而蕭莫則是一臉微笑的樣子看着山下,那神情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蕭莫!”孟恭作咬牙切齒了起來,現在的他恨不得把蕭莫給生吞了!

但是蕭莫依舊是微笑的樣子,見到孟恭作盯着山上自己這邊的方向,蕭莫居然還對孟恭作做了一個仰天長嘆的樣子!

孟恭作見了,知道蕭莫這是在取笑自己無能,只能仰天長嘆!

孟恭作心中不甘,但是在安軍強悍的武器前面,就算他是當世第一名將孟恭作也懵了!

這些威力強大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看樣子這不是火炮啊,但是……它們的威力比起火炮來也不遑多讓!

孟恭作開始茫然了,因爲他已經覺得這個小小的山頭,自己是攻不下來了!

攻不下來,那就只有退兵,但是退兵以後,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呢?

東邊是女真人,北方是元國,而南方和西方都是蕭莫的人馬!

回到中京城去?

如何面對中京城的遼國百姓?而且……蕭莫會放過中京麼?

很顯然,蕭莫肯定會率領大軍來進攻的,所以孟恭作茫然了起來,他幽幽一嘆,現在遼國已經是大勢已去,根本沒有奇蹟可以出現了。

不管是耶律洪基也好,還是耶律阿魯翰也罷……在他們的手上,都努力過,但是……不管怎樣努力,在安朝和蕭莫的面前,這些努力都化成了泡影!

這一刻,孟恭作居然有一種夢境破碎的趕緊!不……不止是破碎,而是夢境破滅了!

破滅之後,才發現夢境原來是一場空,是的!孟恭作也好,張元直也好,包括耶律洪基和耶律阿魯翰也好,之前他們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爲了一個夢!

一個統一天下,入主中原的夢,但是現在他們的夢境破滅了,而且耶律洪基和耶律阿魯翰也已經死了,孟恭作這時候才發現,他們的夢,原來是那麼的可笑!

而眼前站在山上微笑的那個男子,此刻在孟恭作的眼裡,居然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

不錯,現在的蕭莫站在山頭上面傲視着山下的遼國,他的神情並不是說有多麼的桀驁不馴,也沒有什麼誇張的表現,只是那樣普普通通的一個動作,但是卻讓孟恭作這個當世第一名將從他的動作上面,看出了他那隨性卻又睥睨天下的氣勢!

“罷了……”孟恭作或許是倦了,他幽幽一嘆。

這時候突然有士兵來報,說是在西南方向發現了大隊人馬!

孟恭作一聽,問道:“來人可有打出旗號?”

士兵答道:“有,是安朝的軍隊!”

“這麼快?”孟恭作知道肯定是狄青大軍來了,於是孟恭作不敢再戀戰了,立馬下令撤兵。撤退,自然是往東南方向的中京城退了。

在攻打山頭的時候,孟恭作的十幾萬騎兵折損了不少,大約折損了三四萬人的樣子,所以孟恭作現在的兵力也只有七八萬,這點人馬,還不足狄青大軍的一半!

所以孟恭作沒有半點猶豫就下令撤兵,沒想到的時候,大軍剛剛撤出山川一帶,到了中京城外以後,卻發現中京城的城牆上面,插滿了安軍的旗幟!

一面大旗上面,分明是狄青的旗號!

孟恭作見了,吃驚地說道:“難道在山川裡面的,不是狄青大軍?”

話還沒有說完,只見中京城城門大開,然後狄青與楊排風率領大軍殺了出來。

狄青率領的人馬,幾乎是安朝大半的騎兵,足足有二十萬人,就算經過戰場上面的折損,但是人馬也不會少於十五萬人!

這一次,狄青面對孟恭作,卻是佔了優勢的,起碼在兵力上面,狄青的兵馬是孟恭作兵馬的一倍多!

還有一點,那就是遼軍現在的士兵普遍不高,本來在耶律阿魯翰死後,遼軍在孟恭作的引導下,反客爲主,將士兵給提升了上來,但是在攻打箭頭山的時候,遼軍又遇到了沉痛的打擊!

他們居然敗給了一千人馬,而且……折損了三四萬人,卻連敵人的一根毫毛都沒有摸到!

對於一向自稱爲無敵之師的遼軍騎兵來說,這樣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最主要的是,士兵們的信仰被摧毀了!

他們之前一直以爲自己纔是戰場上的精英,但是沒有想到在蕭莫的安軍面前,他們居然如此的不堪一擊!

另外……最致命的是,這一次孟恭作往中京城撤兵的意圖,似乎早就被安軍給掌握了!

因爲除了前面的狄青大軍之後,孟恭作和遼國的士兵們發現,就在他們的身後,楊洪與樑爭還有種諤,以及蕭莫率領的火槍營,也已經來到了中京城,並且……他們和狄青的大軍對自己的人馬已經形成了包圍之勢!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孟恭作的神色非常的難看,縱然他還是當時第一名將,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孟恭作也沒有辦法了!

還能怎麼辦?

第192章 怎樣和土豪做朋友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794章 山野村夫?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328章 告御狀第254章 聖女第249章 耍耍酒瘋親小嘴第717章第323章 御書房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720章 宣化大戰(三)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219章 謝府門前第295章 啓程,去遼國!第903章 公主大家閨秀一個都跑不了第597章 拿代州來換人吧!第742章 投降第671章 黃頭回鶻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801章 晉州第431章 李準回京第159章 他是誰?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363章 火燒沂州第526章 一家人第134章 未果第17章 病起第438章 五子棋第703章 冷箭第380章 請立東宮第605章 彈劾第662章 計中計第656章 老丈第298章 鬥智第188章 遊學第474章 做戲第827章 水師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694章 西夏的第一名將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305章 平局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3章 玉娘第214章 周掌櫃第269章 並蒂姐妹花第285章 朝廷的面子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744章 西夏覆滅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493章 黑衣將軍第870章 疆域劃分第585章 張元直的下馬威第244章 布衣卿相第583章 出征第503章 隱情第288章 被攪和了!第448章 徹底的攤牌第308章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417章 定婚期第11章 淝水第853章 制高點第892章 修之名大婚第232章 草包修之名第59章 畫舫第300章 頂牛第653章 炮鎮忻州(一)第118章 綁架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189章 翻身的土匪第324章 魏國公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868章第543章 觸目驚心第79章 回程第343章 新年春初第13章 風車第360章 茅棚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400章 回京回家第458章 客仙居上第385章 蕭母之死第323章 御書房第137章 野草花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60章 提名第746章第100章 辭官第788章 開商道(下)第73章 勸慰第511章 曾俅
第192章 怎樣和土豪做朋友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794章 山野村夫?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328章 告御狀第254章 聖女第249章 耍耍酒瘋親小嘴第717章第323章 御書房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720章 宣化大戰(三)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219章 謝府門前第295章 啓程,去遼國!第903章 公主大家閨秀一個都跑不了第597章 拿代州來換人吧!第742章 投降第671章 黃頭回鶻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801章 晉州第431章 李準回京第159章 他是誰?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363章 火燒沂州第526章 一家人第134章 未果第17章 病起第438章 五子棋第703章 冷箭第380章 請立東宮第605章 彈劾第662章 計中計第656章 老丈第298章 鬥智第188章 遊學第474章 做戲第827章 水師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694章 西夏的第一名將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305章 平局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3章 玉娘第214章 周掌櫃第269章 並蒂姐妹花第285章 朝廷的面子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744章 西夏覆滅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493章 黑衣將軍第870章 疆域劃分第585章 張元直的下馬威第244章 布衣卿相第583章 出征第503章 隱情第288章 被攪和了!第448章 徹底的攤牌第308章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417章 定婚期第11章 淝水第853章 制高點第892章 修之名大婚第232章 草包修之名第59章 畫舫第300章 頂牛第653章 炮鎮忻州(一)第118章 綁架第345章 最會裝了第189章 翻身的土匪第324章 魏國公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868章第543章 觸目驚心第79章 回程第343章 新年春初第13章 風車第360章 茅棚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400章 回京回家第458章 客仙居上第385章 蕭母之死第323章 御書房第137章 野草花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418章 冊立太子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60章 提名第746章第100章 辭官第788章 開商道(下)第73章 勸慰第511章 曾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