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膀大漢讓林道海在刑訊室裡先稍等會,他去換身衣服,拿些路費。過了一會,只見他慌里慌張地跑進來道:“大事不好嘮,外面來了車隊,咱們跑起不走嘮。娃兒,叔對不住你,只有先把你捆上,一會用刑裡時候,我手哈留些情。”
此時只聽院裡一陣腳步聲,來人還不少,林道海暗歎命運不濟,只好點了點頭,讓光膀大漢將自己重新捆在了架子上。
光膀大漢幹這行多年,捆人動作十分麻利,不過他手下留情,沒捆得多死,讓林道海感覺不是那麼難受。剛一捆好,門就吱呀一聲被推開了。
先是進來四五個精壯大漢,然後跟着進來胖瘦二將。林道海一看到二人,恨得眼中直冒火。不過胖瘦二將進來並未看林道海,而是轉過身,非常禮貌地迎進一個乾瘦的小老頭來。
林道海乍看這小老頭,感覺十分眼熟似的,但一時他想不起來是劇情中哪個人。只聽胖子微笑道:“李主席,這就是刑訊室。”
“他就是李培基!”林道海一聽“李主席”三個字,猛地想起來此人正是劇中的河南新到省主席李培基,他被蔣介石親自派到河南,主要的任務是籌措軍糧。但此人還算正直,一到河南見到災情巨大,便立刻着手救災事宜。
李培基一眼便看到架子上的林道海,便問胖子道:“這個人犯了什麼罪?”
“通共!”胖子想也不想 ,便脫口而出。
“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哪來的通共?說出去,你這不是破壞抗戰大局嗎?!快把人給放了!”李培基道。
林道海本來是要申辯的,但聽李培基這麼一說,倒覺得也在理,嘴只微張了張,便又合住了。
胖子聰明一世,哪知道遇到上司就不靈了,現在李培基讓放人,能不放嗎?不過瘦子此時卻插出話來:“老二記錯了吧,這個人不是那個,那個才‘通共’,已經無罪釋放了,這個人叫林道海,是個殺人犯。”
“哦,是,記錯了,殺人犯!”胖子立刻擺出一副記錯失職的樣子。
以往胖瘦二將說話時都是胖子話多,瘦子話少,現在卻相反,叫林道海看出這二人確實都有一套,緊要時完全可以互補。
李培基似乎受不了刑訊室裡的令人壓抑的高溫,將風衣的領釦解開,走到林道海前打量了一番,嘆息道:“小小年紀,就成了殺人犯,令人痛惜呀!”然後轉身道,“你們記住,大災之年,除非此等罪惡極大之人依然嚴加懲處外,輕罪者可一律登記後予以釋放,災後再想辦法補救。”
李培基說着,就要離開。胖瘦二將此時最怕的就是林道海大聲喊冤,趁李培基走在前面沒注意,便忙暗示光膀大漢將林道海的嘴巴給捂上。光膀大漢裝作沒看懂,故意用表情問是什麼意思。
就在這一剎那,林道海大聲喊了起來:“李主席,我冤枉呀!”
李培基此時還沒出門,聽林道海這麼一喊,便轉過身來,準備重新走到他跟前。胖瘦二將有點着慌,趕忙想去擋,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擋,正思索之間,李培基已經停在了林道海跟前。
“你把他放下來吧。”李培基對光膀大漢道。
“李主席,他是個殺人犯,危險!”胖瘦二將忙阻止。
“放下來吧。你們知道吧,西方文明國家監獄裡是沒有這種刑訊室的。咱們國家落後些,有這個誰都知道。對罪大惡極的人,我不反對用刑,但對一般的犯人,我是堅決反對的。因爲用刑可以逼供,可以將無罪的人逼成有罪的人,將小罪的人逼成大罪的人。現在他說他有冤屈,我至少要把他當成小罪的人來看。”李培基這麼一說,胖瘦二將連連稱是。
光膀大漢很快便將林道海給鬆了綁,林道海道:“聽了李主席的話,我想我一個普通老百姓,總算是碰到真神啦!”
李培基擺擺手,不想聽這種奉成話。其實這對林道海來說,並不是奉成話,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是隻有遇到李培基這種正直的官員,才能將他由死人變成活人。所以剛纔這話只能算是一句發自肺腑的讚美。
但看到李培基的手勢,林道海忙迴歸正題,從範殿元搬到縣城後所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全給講了出來。
胖瘦二將的表情越來越難看,豆大的汗珠子不斷地從腦門上滲出來;光膀大漢卻是一副平常表情,因爲他見過的類似事情太多了;李培基面無表情,非常耐心地聽林道海把話講完。
林道海在李培基面前,像個孩子似的,說到動情處,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話說完後,李培基默默從口袋裡掏出幾個銀元,塞到林道海手上,道:“孩子,拿着去找媳婦去吧。”
胖瘦二將此時硬着頭皮同聲道:“李主席,沒有證據,你怎麼能相信他的話呢?”
李培基並不作聲,站起來陰着臉就直接走出去了。幾個精壯大漢立刻就將胖瘦二將給抓 了起來。
林道海對光膀大漢道:“叔,咱倆不能同路,你趁李主 席在,就跟他辭個職,也算對公差有個交代,我就先去找媳婦了,你辭了職,就到我說的教堂等那個外國人就是了。”
光膀大漢點了點頭,便立刻向李培基追了去。
林道海見時間已經不早了,怕星星等不及,便趕緊地往教堂趕去。跑到半路,纔想起來劇情中,李培基見河南災太大,專門到重慶面見蔣介石彙報此事,但由於蔣太忙,他所辦的每件事爲,在李培基看來,都非常重大,甚至都要比河南災情要大,所以雖然是沒時間彙報,也覺得沒好意思彙報,便失去了一次早期救災的機會。便想折身回去將此事告訴他,以便讓他不要管蔣多忙,都要將災情及早彙報出去。
但轉身回跑了一段路,又覺得此時回去就不一定能見得到李培基了,就算見到了,怎麼可能聽自己的話呢?河南災情這麼巨大,他李培基親眼所見的每件事都遠比自己要說的更據說服力,但他之所以不在蔣介石面前提及,肯定有政治的原因在裡面。既然講到了政治,自己就未免過於白 癡了,還是不提的好。
想到這,林道海便放棄去勸說李培基,又開始往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