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liwers大大加更32/100)
“給整個基地通知下去,必須全力配合八區那邊研究末敏技術。這樣一來,我們的坦克攻擊力將會變得更高。”劉一九讓李銳先給各個分區打招呼,免得之後出現扯皮的事情。
畢竟這個技術,並沒有在他們原本的研究序列裡面。
算是臨時增加的項目,而且還是整個基地內的重點項目,自然不能耽擱的。
“行了,你去好好地休息吧。趙阿姨一直都是讓你作息規律,這樣才能對咱們的孩子有好處,你老是這樣,什麼時候我才能當媽?”李銳白了劉一九一眼,很是心痛地說道。
劉一九沒有多說,中午在食堂裡面用餐之後,就回到宿舍裡面休息,一覺睡到了晚上李銳下班回來。
處理完這些事情,就到了新型導彈試射的日子,劉一九帶着李銳,身後跟着幾名安保人員,直接就從蓉城坐運十向着西北而去。
茫茫的大戈壁裡面,如果要從地面找目標,根本就是不容易的,在天上,如果不知道座標,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邊是一個大型常規武器試驗場,各種槍炮,彈藥的試驗,都能夠在這邊進行,連小型的導彈也是在這邊進行。沒有名字,只有代號。
“劉主任,歡迎前來視察工作……”剛剛走下飛機的旋梯,武器試驗場負責人楊列峰那張黑臉就滿臉笑容地湊了上來。
劉一九看到這傢伙,也是笑了起來,“你是歡迎我這飛機帶來的物資吧?”
大西北這邊交通不便,雖然是大型武器試驗場,有着鐵路連接進來,但是處於保密需要,列車運行的並不頻繁。而且,過來這邊的列車,需要運輸各種物資,蔬菜什麼的即使運過來,也都不新鮮了。
九院在這邊試驗的武器裝備多,龍衛三型的改進型號一直都是在這邊進行測試,之後的六輪,也將會在這邊進行一些比較複雜的測試。
甚至,他們的戰機打靶等,也都在這邊。
地廣人稀的區域,各種武器裝備可以可勁兒地弄,不用擔心擾民,也不用擔心會被人給發現。
“哪能呢!”楊列峰絲毫都不覺得尷尬,轉而就表露出了他的本性,“這次給咱們帶來了什麼?大熱天,新鮮蔬菜運來,不是腐爛了就是幹了……”
劉一九沒有理會他,讓他自己去貨艙裡面看,而是對着在一邊等着的杜仲坤跟樑思禮兩人問道,“準備工作完成了嗎?監測站可建立好了?”
“地面上每隔五十公里一個雷達監測站,同時,還有五架在這邊進行試驗的直-91擔任空中監測。所有的試射導彈,各種監測裝置都已經檢查完畢。遙控裝置也設置好了。就在3號區域發射,那邊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杜仲坤向着劉一九一邊介紹,一邊帶着他上車,向着三號區域而去。
試驗場地處隔壁的深處,導彈的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爲了確保安全性,選擇了一條不經過人類聚集地的路線。
整個大西北,都是中國人口最爲稀疏的地方,尤其是在戈壁灘,更是廖無人煙。
雖然說是全國最大的野外武器裝備試驗場,但是建築並沒有多少,爲了抵禦冬日的嚴寒,夏天的高溫,建築有不少都是在地下。
這會兒還是早上,外面的溫度沒有升起來,並不讓人覺得難受。
三號區域,在整個武器試驗場最核心的地方,建築面積大,而且防衛也是最爲嚴密的。有着機場跑道,有着停機坪,九院在這邊測試的五架直-91也停放在這一區域。
跟別的地方不同,這一區域有着一棟三層高的樓房。
樓房前面不遠處的沙地中,停着兩輛解放改造而來的導彈發射車,對於這個,劉一九看着一次就蛋痛一次,汽車底盤設計不行,這種沒有多長的新型戰術導彈又不夠長,採用東風系列的那種簡易發射架,又太不合適。
每一個發射架上面都有着兩枚導彈,這次試驗,將會發射四枚。
在這些導彈發射車後面,有着長長的線纜連接發射車跟後面的大樓。
“控制室在裡面,監測設備也都是在這裡面,爲了確保發射的安全,我們採用的有線遙控。而監測數據的傳輸,都是利用無線電數據連接技術。”這一點,劉一九也是清楚的。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這種是最爲合適的。
劉一九跟着進入了監測中心,這裡面已經開始變得現代化了,不再是以前的那種龐大而又機械的各種監測設備,而是有着九院最新研製出來的微型計算機整齊地排列着,每一臺計算機前面都是有着九院過來的技術人員進行監測與操控。
在這個時候,監測中心正是一片忙碌,所有人都在做着發射之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爲了監測,需要保證所有的系統都是在正常運轉,各個雷達站都是移動的機械雷達車構成的,那上面的監控數據都會通過無線電波發射到試驗場樓頂的信號接收器,然後轉換成數據顯示在監控系統中。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簡陋的信息化監控網絡。
九院特有的技術,如果有了通訊衛星,一切都將會變得更加簡單。
視察了一圈,劉一九對於目前的準備工作很是滿意。
“下來之後,咱們必須得重新設計發射車,讓車跟發射模塊成爲一個整體,這樣看起來實在是太醜了。而且,導彈最好是能夠隱藏到發射車內部。”一想到蘇聯的ss-23蜘蛛的發射車,在看眼前這簡陋的導彈發射車,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啊。
再先進,沒有賣相也是不行的。
“咱們國內的地盤設計工作一直都是沒有得到太大的突破,嘉陵廠那邊的工作進展不是很大,不管是6x6,還是8x8,都沒有一款實用的地盤。發射車的設計倒是沒有什麼。”杜仲坤在這個時候,不得不繼續給嘉陵廠那邊上一點眼藥。
“541那邊呢?”劉一九皺着眉頭問道。
嘉陵廠那是之前出了問題,不過541那邊在生產民用車輛,設計軍車地盤應該有着經驗。
“那邊沒有這方面的項目,一開始,我還在想是不是咱們成立一個地盤研究中心。”杜仲坤的提議,很是讓劉一九意動。
對於九院來說,真的有必要成立一個專門研究地盤的單位。
“這個下來再討論吧。”劉一九嘆了一口氣。
新型導彈試射,在當天黃昏的時候試射兩枚,第二天早上再試射兩枚。原本是不需要進行這樣密集的試射,但是上次出現了問題,一直沒有找到問題的原因,現在只能進行多次試射,取得數據之後再進行計算機模擬。
準備工作進行好了之後,衆人就開始等着預計的發射時間。
提前一個小時,劉一九等人就到了兼具指揮中心功能的監測中心,這裡將會是導彈發射的控制中心。
各個系統,再次進行檢查,同時,導彈發射車以及導彈進行發射前的最後檢查工作。
即使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所有人依然都是在認真地檢查着,一枚導彈造價四百多萬,因爲上次的故障,使得他們不得不多花費上千萬的試射經費。這僅僅是試射的費用,還不加上之前的研發成本,如果把研發成本攤薄到裡面,這個價格就高了,由不得任何人出現任何的疏忽。
發射前二十分鐘,所有檢查完成,各個系統檢測人員向着總指揮杜仲坤彙報工作。
同時,開始命令發射車準備發射。
這個時候,發射車還是有人操作,在車廂後部的圓錐形導彈開始在發射架上面的液壓裝置推動下緩緩地豎立起來。
僅僅五分鐘,導彈就已經處於發射狀態。
固體導彈的發射準備工作跟液體導彈發射準備工作的效率,由此可見一斑。
一直到發射前五分鐘,杜仲坤開始跟各個監測點的雷達站以及直升機進行通訊,瞭解監測準備工作。
“發射五分鐘倒計時,各單位請再次檢查各個系統。”雖然計算機模擬了無數次,他們原本也是有着充足的信心,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也是緊張了起來。
尤其是樑思禮,不斷地在跟發射車連線的各個計算機前面觀察,就怕控制系統出現了問題。雖然在之前檢查了無數次。
所有人都清楚,他們準備工作已經做得非常充分了,但是爲了讓試射成功,所有人都保持着高度的嚴肅。
劉一九僅僅是在旁邊默默地看着。
“監測系統正常!”
“點火系統正常!”
“導彈狀態良好!”
“……”
各種彙報不斷被揚聲器傳入整個指揮中心。
當這一切完成之後,已經進入了發射倒計時。
“十秒倒計時,10,9……3,2,1,發射!”倒計時沒少一秒,所有人的心中緊張也就增加一分。
即使是杜仲坤,額頭上也開始佈滿了汗水。
如果再出問題,而且不是之前他們推斷的,那麼,這個設計,基本上就出大問題了。
到了最後,他喊出發射兩個字的時候,甚至整個人都是有點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