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楊ysl大大加更19/25)
“咱們國內的技術,有這樣先進?能夠達到一百米的精度範圍內?”龍耀華雖然覺得這個問題問出來有些不合適,太滅自己威風了,如果不問出來,實在是有些放不下。
劉一九對着他翻了個白眼,“當初龍衛出來,你們也不相信性能先進,在戰場上的表現出來之後,你們相信了。這些導彈的性能,比設計指標高了很多。而且,下一步的改型,精度將會達到20米範圍之內……”
對於劉一九說的這個,龍耀華根本就不相信。
然認爲這小子是爲了達到某些目的而在自己面前吹牛。
“這導彈,你們是怎麼想的?”龍耀華乾脆就問劉一九,具體想要幹什麼。
“不是我們怎麼想,而是看軍方怎麼考慮,國家怎麼安排。反正我們的藍軍那是肯定要裝備的,目前計劃是裝備一個營,12輛,同時配備48枚備彈,大概在四年時間內完成配備……”劉一九首先說了這情況,這也是爲了避免航天以後爲了訂單任務而把九院踢開。“如果二炮要裝備,那麼就得歸屬東風系列。如果二炮不裝備,就按照8208導彈的模式進行命名,裝備空軍部隊,形成系列,同時再研發一款射程1000公里的戰術導彈,讓整個系列變得更加完整。”
感情這小子來要型號是假,要訂單纔是真的!龍耀華當即就一臉笑意地問着劉一九,“如果二炮跟陸軍都不裝備呢?”
“如果二炮跟陸軍都不配備,爲了回收研發經費,降低研發成本,只能進行外銷……”劉一九毫不猶豫地說道。
反正九院的項目,除非自己研發的有問題,不然不可能都只管研究不管回收資金,他們又不是國家財政撥款呢。
“這不可能,如此先進的導彈,怎麼能夠出口?而且,射程超過了三百公里,明顯是國際禁運的範圍,一旦被外界知道了,這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將會造成非常大的外交影響。”龍耀華皺着眉頭說道。
劉一九這小子也真敢想,當初龍衛出口,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失誤。
“東風-3都出口了,那也沒有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不是?”劉一九無所謂地說道,“咱們九院可不是別的單位,這些項目的研發,都是自籌研發資金,而且還得養着藍軍這樣一個吞金巨獸。別的不說,僅僅是裝備一個導彈導彈營,這都是不少的成本……”
這導彈製造成本一枚三百多萬,當然,隨着技術的提升會降低很多,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個價格也不算高了。
當然,劉一九肯定不會按照三百多萬的價格給軍方彙報。
“一枚多少錢?”龍耀華果然上當。
九院的東西,性能是足夠先進,但是卻都是貴的離譜。
一輛中型坦克能夠賣到六百多萬,一輛重型坦克甚至超過兩千萬!
也就美國以及蘇聯這些土豪國家能夠用得起。
“不算研發成本,僅僅是製造成本,每一枚都是四百萬左右,這還不算髮射車以及配套……”
“你這是搶人!按照你的配置,一個導彈營裝備12輛發射車,48枚備彈,這就是60枚,不算其他,你這一個營都得兩億多,加上其他的,怎麼也得3億一個營,裝備一個團,都得十億了!還不說你們沒有加上研發成本……”龍耀華跳了起來。
九院的這些裝備,完全都是在搶錢啊。
性能好,需要的開支也太過龐大了。
“什麼一個營3億?首長,這可是世界上同類型中最爲頂級的地對地導彈啊,威懾力那是絕對超過所有人想象的,而且,只要有那麼十個八個營,北邊佈置幾個,東邊佈置幾個,就夠了。彎彎那邊要想鬧事情,直接給他們用導彈送快遞,還敢囂張?算上研發成本,基本上,一個營的開支,在4到5個億吧,已經很便宜了……”劉一九有些鄙視龍耀華,以爲這樣先進的導彈不值錢?國外都是講百萬美元的,在國內說幾百萬都是軟妹幣,如果賣出去,怎麼也的兩三百萬美元甚至更多不是?居然直接就給自己四百萬一枚把價格算了!
“再說了,如果覺得貴,咱們可以不裝備嘛,我們賣出去就是了。整個世界都知道,咱們軍隊用的裝備,不考慮威力,不考慮性能,只要能夠用就差不多了……對於這樣的導彈,我想我們那些老客戶應該非常感興趣的!畢竟,這可是比老毛子ss-23蜘蛛還稍微要先進那麼一點點的先進地對地導彈。唯獨就是射程差了一些,改一改,增加一部分,應該問題也不是太大……”
龍耀華嘴角抽搐了一番,這小子這絕對是威脅。
而且,他說的什麼國內用的裝備只考慮價格什麼的實在是太讓人鬧心了。
“直說吧,你究竟想要讓國內軍方裝備幾個營纔會把技術捏着?”龍耀華想了想,對着劉一九問道。
一個營就得12到15億,共和國能夠裝備幾個營?
不過能夠覆蓋整個臺灣,倒也有着很強的威懾力了。
如果國家強行要求九院不準出口這些技術,他們會執行,但是卻對整個九院的打擊非常大。
“給二炮還是各大軍區的陸軍?”劉一九問道。
“二炮,既然如此先進,如果航天方面的那兩種型號也是你們這個技術爲基礎的,就用東風-10命名吧。”龍耀華深呼吸了一口氣,這個事情,他倒是能夠促成。
如此先進的戰術打擊導彈,肯定得歸屬二炮,雖然是屬於戰術導彈,起到的作用,也是具有很大的威懾力的。
“如果二炮,只要有五個營的訂單就夠了,每一枚,我們按照400萬的價格。”劉一九盤算了一番,不能賺軍方太多了。國內配備五個營,300枚,已經足夠了。而且,這五個營,還不能是一次性就配備起來的。“這些導彈可以替代第一代的東風-1型短程導彈的戰備值班。
龍耀華還真沒有想到,劉一九居然沒有獅子大開口。
不過五個營,300枚導彈,實在是有些多了。
“300枚數量太多,軍委肯定不會批准的,我們只需要有威懾力,能夠自保就行了。最多也就裝備120枚……”這樣先進的導彈,400萬的價格,並不算高。
但是裝備太多,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現在根本就很難打起仗來。
劉一九在這事情上面,並沒有逼迫龍耀華。
也就是說,按照龍耀華的意思,每輛車只需要攜帶着兩枚導彈就行了,並不需要生產備彈,如果需要,到時候再進行生產。
這樣一來,如果部隊進行打靶試射,就得每年開生產線進行生產。
反正能夠撈到120枚的訂單,讓共和國佈置到需要的地方,也就足夠了。
ss-23蜘蛛,蘇聯也不過才佈置了兩百多枚。
中國並沒有加入《中導條約》,而且各種條約都是美帝跟蘇修兩國搞的,他們一邊自己發展,一邊想辦法削減對方,中國如果按照他們的意願發展,根本就不具備絲毫的威懾力了。
就連集束炸彈,在後來,明明國際上限制發展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五大牛虻國卻根本就不予理會。傻子纔會不發展,條約什麼的,限制別人可以,不能限制自己,除非大家都遵守。
“項目的詳細情況你給我們弄一個文件,另外對於導彈的定位,作用,試射情況反饋等都進行詳細的描述,到時候我會在會議上提出來。不過,目前咱們軍費開支壓力很大,你也別指望一開始有太多。短期內你們收回研發經費的情況,不會出現。這一點,你得有思想準備才行。”龍耀華想了想,對着劉一九說道。
劉一九點頭答應。
還真沒有想到,這事情居然會這樣順利。
一開始,他以爲要想讓軍方裝備這種新型導彈,會非常困難,做好了跟龍耀華等人打持久戰的準備,不然這個投資一點都收不回來,而且國家在這方面也沒有威懾力。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尤其是李雲龍從後勤部長的位置變更到藍軍司令位置上面去了,軍方很多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六十年代仿製蘇聯p-2近程導彈的東風-1型近程導彈雖然還沒有達到退役的年限,不過卻因爲發射方式是固定的,準備時間長,缺乏機動性以及靈活性,讓軍方早就有了想要一種更先進的同類型導彈取代東風-1型的部署,所以纔有了航天一口氣立項東風-11跟東風-15的事情。
九院弄出來了,而且性能遠遠超過軍方的預期,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不會拒絕裝備。
甚至,劉一九報價四百萬一枚,也遠遠低於軍方能夠承受的底線!
一輛龍衛坦克可都是650萬呢!一枚導彈打擊的是裝甲集羣,而不是某一輛坦克。
當然,龍耀華絕對不會想到,劉一九的報價,僅僅是導彈的報價!戰鬥部的價格沒有算在裡面,發射車沒有算在裡面,配套的其他所有都是沒有算到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