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伊藤船業

一輛黑色本田,以驕傲的姿態,繞過立柱,直接停在伊藤商事的大樓前。

早就守在玻璃門前的的七名伊藤商事的高層,連忙上前。

一名年月50歲的本部長,搶先打開了車門。

伊藤隆信微微點頭,走出了車門。

衆人齊齊鞠躬,口中齊呼:“副社長。”

“各位好。”伊藤隆信隨口說了一句,笑容一閃即逝,又變成了嚴肅的模樣。

7名伊藤商事的高層,狗腿的跟在後面,熱情洋溢。

本部長恨不得舔着伊藤隆信的腳踵,謙卑至極的笑說:“副社長晚上睡的好嗎?我帶了老家來的清茶,還有茶具,非常提神,在董事會以前,喝一杯吧,可以提神。”

伊藤隆信腦海中浮現出昨天晚上的酒會,不禁一笑,道:“那就來一杯吧,要濃濃的茶葉。”

“沒有問題。”本部長一副蓬蓽生輝的感覺。

旁邊想舔伊藤隆信腳拇指而不得的幾個人遺憾的很,心想:田村真是個獻媚的傢伙。

伊藤隆信一路暢通無礙,他到了電梯處的時候,電梯內的上班族,全要跑出來讓路鞠躬。

而伊藤隆信,只要嚴肅的點點頭就可以了。

幾位商事高層,將伊藤隆信送入辦公室,才各回各的地盤。

本部長抓住了機會,顛顛的拿了茶葉進來泡茶。

伊藤隆信翹着腳看報紙。

雖然在競爭阿聯酋瑟坦油田的過程中,伊藤隆信未能成功,但在隨後的幾年裡,他還是爲伊藤商社拿到了一處伊朗的油田,穩住了自己的地位。

作爲伊藤家族的成員,伊藤隆信在伊藤商事算得上是順風順水了。日本的財閥家族很早就開始使用職業經理人的制度了,但對家族子弟的培養仍然是不餘遺力。而且,不像是中國的家族,日本人經常將女婿等外戚也看作是標準的家族子弟,這種擴展,在延續家族血脈的同時,能夠有效的吸收社會精英。伊藤隆信能做到副社長的位置上,與他的姓氏有不小的關係。不過,副社長雖然是個舒服的好位置,但也不是毫無壓力。

伊藤隆信很快甩下了報紙,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本部長腆着臉將一盤茶水端了上來,同時很自然的移走放在桌面上的報紙。

伊藤隆信的目光,落在了挪開的報紙角落上。

“大華”兩個中文字,像是霓虹燈似的,勾起了他的回憶。

“等一等。”伊藤隆信重新拿起了報紙,看向那個自己平時不會關心的角落。

“他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伊藤隆信喃喃自語的讀出了報紙上的標題,然後開始快速閱讀下面的內容。

《朝日新聞》是日本排名前三的報紙,銷量極高,菊池重發表的文章,只是得到了邊角的一個豆腐塊。雖然版面不錯,字數實在不多。

然而,伊藤隆信足足讀了5分鐘,仍然沒有讀完它。

他一遍又一遍的讀着,好像在拒絕文章裡面的精髓。

本部長眼看着自己辛苦泡出來的“老家茶”變涼變濁,不禁憂鬱的擡起頭來。

伊藤隆信的臉色比茶水的顏色還要深。

本部長連忙低下頭,端起茶盤,決定再泡一次茶。

“田村。”伊藤隆信突然開口。

本部長嚇了一跳,連忙放下茶盤答應。

“去請船務公司的宮本社長來。”伊藤隆信丟下報紙。正如其他幾家日本財團那樣,伊藤商事下屬的公司和機構非常多,從糧食到礦產,從運輸到鋼鐵,從機械製造到生物製藥,無所不包,船舶工業是70年代日本財團的利潤核心,這些年不太行了,但仍然死而不僵。分段造船法的技術發展就主要來自於日本船廠,直到巨型總段造船法的發明,才結束了他們的許多專利財源。

伊藤商事下屬的船務公司的社長,表面待遇和伊藤隆信這個副社長差不多,但是,如果把副社長派到下屬的公司就任社長,那就是一種貶斥了。

和國企不同,日本的財團,是相信“中央”的價值的。低級職員可以在分社工作,但要做到社長的高位,那就一定不能被調派到下屬的分公司,否則獲得大滿貫的機會非常渺茫。

進一步的,伊藤隆信能夠指導下屬分公司的工作,而下屬的船務公司,就是想要抵抗這樣的指導,都非常困難。

在職權範圍內,伊藤隆信已經是伊藤商事數一數二的角色了。

因此,在與蘇城競標瑟坦油田的時候,伊藤隆信的自信是極強的。這也使得他失敗以後,不斷的提高對蘇城的關注度。

“了不起的事!”有些刺痛伊藤隆信的眼睛。

可沒有一家日本報紙,或者說,沒有任何一家報紙,用這樣的語氣來評價自己。

最讓他不滿的是,蘇城所做的事情,確實稱得上是了不起。

突破世界記錄的造船速度,只要是工業領域內的人,就知道那有多困難。

沒有一家造船廠是甘願減速的,即使是歐美那樣的企業,在面對船舶訂單的時候,也要加班加點的工作。

天不亮就起牀,天黑了就喝酒的鋼廠社區,在造船業興盛的時代,於歐美地區很普遍,在日本也不少見。

就是這樣,還被人家突破了世界記錄。

伊藤隆信根本想不到是如何做到的。

越是如此,他就越發的在乎此事。

田村本部長只好丟下茶杯和茶壺,衝出辦公室,去外面打電話通知,並約定會面的時間。

伊藤隆信冷着臉,拿出一張紙,想了想寫道:重整商事船舶主業,進一步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LNG船和油輪的發展,將帶來財團整體性的利潤增漲……他也是做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起家的,因此思路和蘇城非常的像。

做LNG船,是船舶工業的未來,也確實是日本、法國等老牌船舶公司的唯一生門。

伊藤隆信以前不關心此事,是因爲公司有其他的專務和常務在關心,他一個堂堂副社長,要考慮的是更加宏觀,或者能帶來更多利潤的事。

現在,面對蘇城的成功,他卻覺得,船業市場似乎還有發展的前途。

如果能用6個月做一艘船的話,如今的船業利潤怕得提高百分之二三十,不止是有利可圖,而且是高利潤的行當。

至於本公司是否能用6個月造一艘船,伊藤隆信根本沒有考慮,他認爲,中國人能做的東西,日本公司一定是能做到的。

到時候,大家比拼的仍然是技術積累和人才優勢。

內心裡,經過與蘇城在阿聯酋的直接接觸,在俄羅斯的間接接觸,伊藤隆信對於蘇城的判斷,還是有一些不情願的信任的。

“既然他認爲船業有所爲,我們也不應當放棄。”伊藤隆信的潛意識裡,有種追蹤經營的念頭。

無論是否有賭氣的成分,伊藤隆信做起計劃,還是有板有眼的。

WWW★ttk an★CΟ

考慮到董事會的時間不長,伊藤隆信首先找出財團內與船舶工業相關的企業,然後分析他們的業務量和利潤率……如果說,蘇城做船舶工業,受益的是全國的船舶產業鏈的話,伊藤商事做船舶工業,受益的主體將集中在本財團內部。他們在各項工業基礎方面的水平,比90年代的中國工業體系只高不低。

若是能夠因此而帶動集團有一兩個百分點的增漲的話,自己離社長的位置也就更進一步了。

伊藤隆信有點得意的想着,落筆的速度也更快了。

隨後,他的幾名助理都被叫了進來,或者分析資料,或者做計算。

93年的日本,也沒有多少計算機可用,資料都是放在資料室裡的,要用的時候,就叫那些被打入冷宮的傢伙找出來。

裝潢的富麗堂皇的副社長辦公室,很快變的灰塵遍佈。

下午。

田村本部長將千里迢迢趕來的船務公司的宮本社長,以及他的首席工程師,帶入了副社長辦公室。

伊藤隆信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繁瑣的歡迎儀式後,伊藤隆信拿出《朝日新聞》,期待的問道:“我看到資料,咱們現在製造一艘船的平均速度是11個月,最快速度是235天。現在,中國人好像採取了某種技術,將速度提高到了6個月左右,我們是否能夠達到?”

“前田。”宮本社長快要70歲了,早就是混吃等死的狀態。

被他叫到名字的首席工程師前田大約40歲,屬於野心勃勃的技術派,他好奇的拿起報紙看了一會,啞然失笑道:“這不可能。”

“爲什麼?”

“200天造船,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我猜,要麼是他們提前做好了船隻的一部分分段,然後組裝起來,於是只計算焊接時間。要麼,就是報道的記者沒有調查清楚。”前田扳着手指道:“要造一艘船,工序是非常複雜的,我從鋼板說起。船廠得到鋼板,通過取料機,要依次經過拋丸、沖洗、烘乾、噴底漆、再烘乾的流程後,才能用電磁吊運到氣割作業臺,切割成形後,還要經過平面分段生產線,標準分段裝配區,拋丸塗裝站、船體封裝臺,最後才用200噸重的拖車,將分段運往總裝生產線。這個流程幾經簡化,已經不可能再節省出一個半月的時間了……”

假如《朝日新聞》報道的企業不是大華實業,伊藤隆信或許會信任前天說的話,將此事擱置。

現在,他卻強勢的道:“既然你不能節省出一個半月的時間,那麼就去調查中國企業爲什麼可以。”

“只是一次誇張的報導。”

“那就給我誇張的證據。”伊藤隆信瞪起眼睛來,還是很有些威嚴的。

在副社長面前,首席工程師也只能屈服。

儘管前田幻想着有朝一日會跨過副社長的位置,但在這一天到來前,他依然要聽從副社長的命令。

回到伊藤船業公司,前田本想派個人去中國調查,想了想,卻將此事委託給了集團外的一家專業調查公司。

在他看來,煞有介事的調查一家中國公司,會讓自己變的可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舉措,卻讓伊藤商事的秘密調查,變成了一項半公開的調查。

專業的調查公司,在得到了能賣錢的信息以後,可不會只提供給前田。

很短的時間,全日本的船業公司,都收到了關於大華船業的摘要。一些公司,立刻決定買下來。

(未完待續)

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103章 外戚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630章 前菜第515章 登記第414章 元旦第82章 跑部進京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378章 泉涌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81章 新徵程第4章 父親第643章 收網第493章 碳纖維第103章 外戚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46章 將軍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54章 裂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78章 求包養第303章 冤大頭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596章 只看看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44章 破局第532章 資助第50章 專利費第639章 國內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80章 測量船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70章 勘探地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23章 勘探隊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1章 丟骨頭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362章 拜訪第582章 展團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27章 井涌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183章 我師父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92章 啓動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30章 採油機第188章 壓價第67章 測井技術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72章 鑽井第145章 調研員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44章 破局第91章 困獸第388章 落實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205章 期待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6章 抗偏磨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489章 有關係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40章 擋路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71章 領導路過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
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103章 外戚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630章 前菜第515章 登記第414章 元旦第82章 跑部進京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378章 泉涌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81章 新徵程第4章 父親第643章 收網第493章 碳纖維第103章 外戚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646章 將軍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54章 裂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78章 求包養第303章 冤大頭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596章 只看看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44章 破局第532章 資助第50章 專利費第639章 國內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80章 測量船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70章 勘探地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23章 勘探隊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1章 丟骨頭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362章 拜訪第582章 展團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27章 井涌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183章 我師父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92章 啓動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30章 採油機第188章 壓價第67章 測井技術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72章 鑽井第145章 調研員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44章 破局第91章 困獸第388章 落實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205章 期待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6章 抗偏磨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489章 有關係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40章 擋路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71章 領導路過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201章 退休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