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元旦

孫道孚的行政級別是省部級,和中石油和鐵道部的老總一模一樣。他要是再年輕一點,轉頭換到某個省做個省長都是有可能的。?

蘇城回憶了一下讀書時看過的信息,沉吟着道:“如果是一艘船兩艘船,大概不會有太明顯的區別。但是,如果是十艘二十艘船的話,平均每艘船的建造時間壓縮在90天內,想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到03年前後,中國開始發力船舶工業的時候,韓國的船舶平均建造速度已經逼近60天,也就是2個月內了。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的應用,讓他們的最快速度接近1個月,這在90年代初的中國,可以說是難以想象的。?

其實,90天的時間,也是中船重工的領導們,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有這麼快?”長臉段鼻的中船總工麥文貴重複了一遍。?

論學術地位,麥文貴比李滄要高過兩個頭。他本就是國內培養的尖端船舶人才,又在改革開放初期東渡日本,學了5年之久,回來後迅速做到了中船總工的位置上。麥文貴的奮鬥史,差不多是中國學界最順暢的奮鬥史了,這也得益於他的十足的鬥志。?

國內的工業企業,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得有鬥志,否則就會在無數的難題裡敗下陣來。現在,麥文貴明顯不太喜歡蘇城未戰先言敗的說法,語氣雖然稱不上是質疑,但也含着濃濃的懷疑。?

這也是他對韓國不熟悉。中韓建交以前,國人對南朝鮮的印象,差不多就停留在抗美援朝階段。南朝鮮有什麼東西,技術和經濟發展處於什麼階段,那是隻有高層和外交官員們關心的事。?

麥文貴也是不清楚狀況,才用疑問句。?

蘇城輕輕的啜了一口酒,用敘述的口吻道:“大家都知道,分段製造工藝能夠將一艘船分成大小不同的幾十個乃至上百個部件。這樣一來,在生產相同或相似船型的時候,船廠只要設立數量衆多的車間,就可以大量生產相同的分段了。所以,生產的船隻越多,自然生產速度越快。這方面,韓國人已經比我們提前了5年時間,說不定已經積累出了數量不少的分段,能夠直接使用。?

一些常用的分段是可以提前製造的,就像是工廠生產普通的工業品一樣。分段製造工藝,就是將船舶製造工廠化了。?

目前只有大華船業纔在使用的巨型總段製造工藝,則是把船舶製造全球化了。?

蘇城這麼一說,麥文貴就陷入了思考。一會兒接着問:“連接分段,會不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上百個分段,要嚴絲合縫的焊接,不容易吧。”?

他看來是瞭解過分段造船法了,只是對具體的生產過程不很清楚罷了。?

蘇城點點頭道:“計算機輔助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能應用激光測距的技術,準確率還能大大提高,國內的一些遙感院,就有相關的技術儲備。韓國大概是直接買來的,所以速度比以前只快不慢。”?

“那大華呢?”孫道孚問了出來。?

蘇城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大華一向很注意計算機技術,尤其是工程軟件,所以,我們已經有成套的計算機輔助的軟硬件設備了。”?

大華在這方面,遠遠的走在國內企業的前面。這與蘇城的個人經驗有關。?

早在兩年前,當國內企業還在討論計算機有什麼用的時候,大華實業就已經建立了電子化採購平臺,用於海上鑽井平臺等高端產品的採購和製造。供應鏈等項目的長期需求,也使得大華內部的IT部門迅速成長起來,不光負責維護企業內的網絡,而且研發新的工業軟件和技術。?

由於蘇城很早就向周老做過展示,藉此獲得了一些部門的支持,在爭取資源方面,頗有優勢。到93年元旦,經過4次招聘的大華實業,已經聘用了大量的高技術人才。這也得益於人才雙向選擇的制度。?

孫道孚有點驚訝,緩緩點頭,轉瞬笑了出來:“這麼說來,與大華船業的合作,我們選對了。”?

“合作永遠是有利的。中船重工若是對分段造船法有興趣,我們完全可以合作研究。”蘇城沒提平地造船法,而是用分段造船法,擋住他們的其他要求。?

作爲一種成熟技術,分段造船法的擴散速度是非常快的。70年代的時候,它還是一些船廠的核心技術,到了80年代,南朝鮮開始發力船舶工業的時候,分段造船法已經是比較平常的高技術了,隨着韓國獲得的技術越來越多,日本和歐美國家的船廠,對這種技術的保密性就越來越弱。1992年的中國,也許只在專業期刊上討論這種技術,順道進行一些實驗和驗證,但再過兩年,至多三年時間,中船估計就能簡單的獲得全套技術。?

大華船業能提前幾年得到分段造船法的技術,只是給錢痛快而已。任何國家的任何公司,只要拿着鈔票,都能得到這種程度的技術。中船重工因爲是國家企業的緣故,在技術引進方面反而麻煩了。?

純粹的購買技術,要在國資委、發改委或者國務院獲得批准,是相對較難的。正因爲如此,國企才常常採取購買設備附送技術的方案。?

對中船來說,現在能獲得分段造船法就不錯了,連榮尚國都不好意思再說平地造船法的事,轉而道:“正好我們的修船廠工時不多,我派200人過去學習。”?

學習分段造船法,哪裡用得着200人,這些技工就是給蘇城的回饋了。?

榮尚國當着衆人的面說出來,大家也覺得理所應當。?

總工麥文貴變的異常高興,東問西問的,倒是沒有讓宴席冷場。?

自始至終,詹志芳都沒有說話,想來是受到了孫道孚或更多人的警告。?

一名副部級官員,做到這個份上,也夠憋屈了。?

蘇城只當他不存在,直到臨走前才瞥了他一眼。?

從詹志芳的眼裡,能看到濃濃的不滿,蘇城只是一笑而過。現在的大華船業羽翼未豐,等到LNG船造出來,蘇城有把握讓他不敢正眼看自己。?

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工業產品就要用銷量和佔有率說話,比拼的就是技術和利潤。?

元旦過後,1993年正式宣告來臨。?

這一年的1月20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誓就職,開啓了美國最後的美好時代。同年,中國申請舉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不得不將夢想延遲8年。?

90年代的中國,蓬勃發展的私營經濟,令許多人品嚐到了富裕的味道,但並沒有給國家的強大帶來直接好處。軍轉民和國企下崗的浪潮,以大多數人想象之外的兇猛,撲面而來。改革的陣痛在某些時候,就變成了一個家庭永遠的痛。?

隨着農曆春節的臨近。節前的獎金和年貨,供貨商的討債,成了許多國企沉甸甸的負擔,中船也不例外。?

中船下屬的工廠極多,不僅有船業相關的企業,還有多種經營的不相干企業,再加上學校、醫院、研究院等附屬單位,光是工資一項,就鬧的孫道孚焦頭爛額。在計劃經濟時代,擴張的規模越大,企業的威勢就越強,但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這些不能賺錢或陷入虧損的企業,就變成了一種不得不承擔的責任。?

孫道孚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埋入了文山會海中,直到1月將盡,才如夢初醒似的,調配人手,前往新加坡競標。?

說是如夢初醒,其實也是被赤字所逼的。?

蘇城與榮尚國在機場見面,就發現他愁眉苦臉的。?

大華有自己的信息局,蘇城知道,江南造船廠是將去年的利潤給統計出來了。沒賺到錢的還虧錢的財務單,哪個企業領導看了都要愁眉苦臉。?

江南造船廠這麼大的企業,一旦虧損就是幾千萬上億元的,要是一醉解千愁的話,這些錢能換成茅臺,把所有的中船領導給淹死,順便幫忙洗乾淨衣服。?

中船的麻煩,不是小小的大華所能解決的,未來幾年,情況還會越變越遭,蘇城只能暗歎一聲。?

上了飛機,眼瞅着升空了,榮尚國纔有了說話的性質,卻是面對蘇城道:“蘇董,咱們這一單,絕不能空手而歸了。”?

和前些天的隨意比起來,榮尚國明顯是憋着勁了。?

蘇城先是點點頭,然後才問:“江南造船廠的目標是多少?”?

“最少要4艘2萬噸以上的大船。要是能競到2萬噸以下的船也行,拿去和其他公司換,或者自己做,都隨您。”榮尚國這麼說,自然是徵求蘇城的同意。?

蘇城手上不缺訂單,而且,大華船業的規模和中船的規模也差的遠了,他微微一笑,道:“就按你說的,小船交給他們好了。”?

“多謝蘇董。”榮尚國是真的感謝。別看中船持有的訂單,還夠1年多做的,但那裡面能盈利的船並不是很多。國內混亂的商業環境,讓國企無論是賺公家的錢,還是賺私人的錢都變的困難。許多船隻的利潤都逼近船廠的控制線,榮尚國只有找到高價的訂單,配合着那些低價的訂單,才能讓整個工廠的生產活起來,如果全是低價訂單,在墊資嚴重的船舶製造業,那就是瀕臨破產的節奏了。?

一路無話,轉機抵達新加坡,已是傍晚時分。?

主持競標的新加坡航運集團,派人將他們接到下榻的酒店,榮尚國立刻派人去調查,最終抵達的公司有多少家。?

彙總而來的結果,卻讓他的臉色白了又白。

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103章 外戚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97章 大會戰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12章 小瞧嗎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56章 抗偏磨第91章 困獸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86章 暴利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96章 大富貴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76章 中標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532章 資助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198章 建廠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35章 評估第625章 交易池第95章 顧問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473章 從容第155章 共贏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55章 真相第358章 新油田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43章 結論第592章 LNG訂單第270章 國儲局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4章 自制淋浴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414章 元旦第511章 不行!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643章 收網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05章 期待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373章 完井第387章 定性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35章 論戰第395章 ……蓄力第115章 戶口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47章 門檻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73章 完井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63章 秋明市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55章 真相第636章 15美元第161章 聯絡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54章 回京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62章 拜訪第154章 覲見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273章 截止日第251章 考覈第620章 封閉第142章 東京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05章 歡慶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489章 有關係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286章 暴利第301章 銀行股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68章 設局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68章 修路第19章 吉普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
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103章 外戚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97章 大會戰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512章 小瞧嗎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56章 抗偏磨第91章 困獸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86章 暴利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96章 大富貴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576章 中標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532章 資助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198章 建廠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35章 評估第625章 交易池第95章 顧問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473章 從容第155章 共贏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55章 真相第358章 新油田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43章 結論第592章 LNG訂單第270章 國儲局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14章 自制淋浴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414章 元旦第511章 不行!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643章 收網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05章 期待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373章 完井第387章 定性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235章 論戰第395章 ……蓄力第115章 戶口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47章 門檻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73章 完井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63章 秋明市第57章 華僑優惠第555章 真相第636章 15美元第161章 聯絡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654章 回京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62章 拜訪第154章 覲見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273章 截止日第251章 考覈第620章 封閉第142章 東京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05章 歡慶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489章 有關係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286章 暴利第301章 銀行股第70章 大慶也要第468章 設局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68章 修路第19章 吉普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