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綠營是個怪胎

潤淼從舅實際上,也是不知兵的;楊孟晗對綠營兵制的過往由來,更是蒙查查的,嘗試着裁減綠營士兵時,才發現差點鬧笑話;也差點鬧出亂子。

後來才慢慢知道些,這綠營的兵制,是比較特殊的,也怪怪的,賊有意思的。

首先,兵皆土著。所謂兵皆土著有兩層意思;一是作爲本地人來理解。也就是不能用外來無籍貫的兵來充當。這是爲了好管;因爲本鄉本土的兵,他們的家小就在軍營的所在地,倘若在本鄉犯法,家室就會受到牽連,所以這種人在軍營裡,就比較容易管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如果是外來人,一旦爲非作歹,事發之後,一跑了之,不好追索。二是作爲固定不移來理解。也就是綠營兵士一列兵籍,便終身不能改;入伍後,是不能自由退伍的。假如他們入伍後,想要當逃兵,軍營便可以按戶追索,無處遁形。

士兵平時在營操練,有事徵調出征,事定,遣撤歸伍,從哪裡來還回那裡去。也就是說,綠營的戰時營和他們的非戰時駐防營,是分開的,駐防營頭纔是固定的。

其次,世兵制度。綠營兵丁以世業爲原則。何爲世業?簡單理解就是:爺爺當綠營兵、爸爸當綠營兵、到了兒子還是綠營兵。之所以成爲世業,是其補拔制度而來的。餘丁補拔制度,對綠營有四大優點:第一、他們都生長在兵家,從小耳聞目濡,執銳披堅,自然比從普通人家招募的子弟易於訓練。第二、綠營兵的糧餉很少,子弟做了餘丁,就多了一部分收入,對於穩定綠營也有一定好處。第三、有了餘丁這個制度,綠營就不缺乏源源不斷的兵源。第四、遇有徵調時,餘丁有隨軍服兵役的義務,分擔一部分運輸的工作,可以使部隊少幕長夫。因爲,綠營是“兵有定數、餉有定額”,而子弟衆多,大家都是餘丁,往往是“缺少人多”,很多人爭取一個名額。可以看到,父兄在伍,子弟爲餘丁,兵士都出於兵家,實在是一個世業的制度。這個制度和徵兵制不同,跟募兵制也不同,姑且稱爲“世兵制”。

?可是清朝嚴格控制綠營兵的數量,招募比較嚴格,一般是缺一補一,而且招募的對象主要是原綠營士兵的子弟。

第三、使將帥無從專擅。綠營兵制建立後,經過數次改良,到康熙時已相當嚴密,武將已無法擁兵自重。綠營的將官由兵部直接管理,將官不能直接統兵;兵卒平時分派各地作爲守衛、差役,只到戰時臨時撥給部隊,組成臨時戰營;而統兵之將多由文官擔任,文臣不知兵,以文制武,倒是很有效地防止將領擁兵自重。

但有得必有失,我大清的綠營兵制,雖然很好地防止了武將專權;但由於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遇到戰時臨時抽調成軍;上下左右都相互不熟悉,也互不信任,號令不一,各自爲戰,敗不相救,各自奪路而逃,非常容易引起兵敗如山倒的慘狀。

武將是防住了,國家軍事力量,卻慢慢變成軟腳蝦了。

綠營軍制的胎裡病,加上薪水微薄,物價上漲,上官剋扣,幾個因素共同發力,到我大清中後期,綠營已經徹底的毀了、廢了。

咱先說說餉銀,綠營只有旗營的四分之一左右;無馬戰兵每名按月給銀一兩五錢,守兵每名按月給銀一兩。總體來說,薪水是非常微薄的,清朝初年,僅能勉力養活一家老小。但清朝在中期受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影響,四口之家的生活成本上升至每年50兩。當時就有明白人,給皇帝大萬歲上奏本時,實實在在地坦言,士兵依靠正常薪水,只能保證綠營每家每月頭十天鍋裡有米。

其次,便是各級剋扣。剋扣也有兩種,第一種是上面默許的合法剋扣。第二種剋扣是督撫和地方高級將領互相勾結,喝兵血。上下一起糊弄,清廷想管都管不了。誇張的,連綠營兵訓練時用的火藥鉛子,需要由從兵餉中支取;可想而知,最後到士兵手中,還能剩多少。嗯,誰還腦子抽了積極訓練,打槍放炮?

後來,我大清在派兵出征之時,爲了鼓舞士氣,推出了戰時餉銀製度;它由“出征行裝銀”、“出征鹽菜銀”和“出征口糧”三部分組成。也就是說,大戰的時候綠營兵的工資是拿雙餉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綠營士兵收入的不足,能讓士兵好好安心在外面打仗。不然士兵出征,可能連服裝、器械都湊不齊。

然而,這種制度,得好處最多的,還是各級官員、將領;借戰爭之機,虛報冒領,發些小財。

第三,福利保障不夠。

出征陣亡病故,留下妻子兒女的,朝庭不過是給一個月5錢銀子撫卹,發到家中第一個男孩十六歲後爲此;可這一點點錢,還不夠買30斤大米的錢,能夠孤兒寡母吃幾頓?

吃虧上當幾回後,誰還肯出死力,又何苦去拼命打仗呢?自己戰死了,老婆孩子可就受大罪了!

有一點兒要強調的就是,如果兵士年齡過大,不能當差上操怎麼辦?

兵丁年屆五十以上,年老不能差操者,解退名糧。也就是超過五十的士兵,不能訓練或者幹活了,就要回家了,讓家中後輩頂上。如果還能差操呢?那就繼續幹。除非是有傷殘的,否則是沒有退休金這個說法的。

低薪加剋扣,讓士兵生活無着,兵餉微薄不足以贍家;爲了活下去,只能自己想辦法,出去撈外快、搞副業,有的當小販,有的當手藝工人,因此疏於訓練;好多根本就不參與訓練,戰鬥力不下降成渣渣纔怪吶。

從而慢慢養成了綠營兵將鑽營猾巧、慵懶渙散、謀利斂財、漫無紀律、貪生怕死的積習;很多腦子好用的士兵,常常會領空餉,全職在外搞副業。

綠營的職責,後來,也慢慢給弄成一個大雜燴。你說他是軍隊也行,你說他是衙役也像,有點時候還幹工程兵、郵差和保安的活兒。這些任務,很多都屬於內政事務,應該是捕快、衙役等公差的工作;但是,因爲經費問題,各州縣一直缺人手;於是乎,綠營就被拿來“充百役”了,當然也給幾個跑腿錢。苦哈哈的綠營還願意幹這個活,既不用訓練,還多掙兩小錢貼補家用,誰不樂意呀。

除防守水陸城門這正當的職責外;各衙門防守、倉庫、監獄以及護解餉犯、維持治安等等,基本還是由綠營來承擔的。至於什麼守陵、下鄉催糧拉丁、押解官銀、緝私鹽、逮小偷抓大盜等髒活累活,也是一概歸綠營管。

綠營雖然打仗時,抽不出幾個人;可是花名冊上的人都在吶,有老了的,又在各級衙門當差、看守庫房、把守哨卡的;當然也有在外面做小生意的。打仗是沒幾個人能上;吃餉的時候,人可都在。絕對意義上的人頭都沒有的空餉,實際上還不多見。

從這一點講,我大清比明朝要強那麼一丟丟。

到該發餉的日子,要是上官不給,哼哼,沒那麼好說話的;烏泱泱地來一大波,到衙門來堵門。皇帝老倌兒還不差餓兵吶,快點,俾銀子先!

可爲了得好處鬧事,還都齊心得很,都是一起長大的發小嘛!而且,我大清的文職官員,都喜歡捂蓋子,息事寧人;這幫兵油子門清得很。

只要不太過分,適當的鬧一鬧,總是有好處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七十九、是時候拔掉三發這顆釘子了三百八十八、看不見嗎?一百七十八、琦善大人不勝而勝七、恰同學少年二百九十六、錢塘江遙遠的潮音二百三十九、暴風驟雨之二一百零五、江寧對之一三十一、愛德華.金能亨六十三、袁又村親自出馬三百三十五、四九城物議新動向四十八、有鳳來儀三百三十八、 還是要低調一點三百四十九、剃頭大人的親筆信三百七十一、臭小子還不時間抓緊點三百九十九、火坑裡的袁又村二百零二、再戰鎮江之二三百七十、舅舅大人親自上前線了七十七、大夏政府土地基金三百八十七、彩雲追月一百九十八、意外總是難免的二百一十九、陳小妹發達了三百三十、七八個星天外一百一十二、滬上新家一百八十三、劣幣驅逐良幣三百三十九、該出手時就出手一百三十一、書齋中的方子聰二十六、初識阿禮國二百六十四、徽商會館二百九十六、錢塘江遙遠的潮音三百八十二、達哥和小包道長之三六十一、翁家來客四、果果妹妹二百七十一 、江南春早二百二十七、顧薌齋回滬與陸耕濃南行三百零四、好消息與壞消息二百一十七、大夏之東六、聽藍嬸講媽媽的故事三百九十八、向東向東二百一十五、放眼婆羅洲三零零、咸豐五年的黑暗六·一九一百一十七、熊出沒注意三百六十八、襄京事變?三百六十四、忽聞海上有仙山二百七十、東風夜放花千樹三百八十四、遙看西嶺千秋雪十五、滄海一聲笑一百四十二、喜歡瞎溜達的文翰爵士一百八十一、晚來天欲雪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八十二、藍大盛的東萬律之行三二百八十四、水邊的阿狄麗娜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二百零四、諸事紛擾三百二十八、同舟與歸十五、滄海一聲笑二百五十二、汪百齡市長二百九十二、向着卡宴,啓航!三百九十五、上江來客郭鬼子三百五十四、山東河事之三三、今夕何夕兮三百九十二、是該回家看看了?一百五十七、晉江丁拱辰三百二十八、同舟與歸一百三十二、年味有些淡了二百六十九、春風送暖入屠蘇一百四十九、雲臺整編二百七十五、昨夜雨疏風驟二十九、營伍初成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七十一、大嫂來滬六十二、子詹說卓人二百二十一、日照丁守存三百七十九、再見小翁大人一百四十八、紅酥手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二百三十五、再上雲臺山一百零六、江寧對之二二百九十四、巡防縱隊來了之二九十一、抓住尾巴趕上趟的文翰爵士一百二十二、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戰爭二十七、虎妞一百一十八、與方家兄弟掉書袋四十三、不得不跳三百一十三、大迂迴之一一百七十七、新一輪擴編一百九十七、孟德二哥新風采三百七十八、布手閒棋五十九、何卓人二百一十、滿城春色宮牆柳一百七十五、北極熊不相信眼淚二零零、虯江論戰三百一十一、猛虎出山二百八十四、水邊的阿狄麗娜一百三十二、年味有些淡了四十七、啓德港二百六十、輕舟已過萬重山之三三百八十九、再相會二十一、父子夜話一百四十五、東南無戰事一、序章
七十九、是時候拔掉三發這顆釘子了三百八十八、看不見嗎?一百七十八、琦善大人不勝而勝七、恰同學少年二百九十六、錢塘江遙遠的潮音二百三十九、暴風驟雨之二一百零五、江寧對之一三十一、愛德華.金能亨六十三、袁又村親自出馬三百三十五、四九城物議新動向四十八、有鳳來儀三百三十八、 還是要低調一點三百四十九、剃頭大人的親筆信三百七十一、臭小子還不時間抓緊點三百九十九、火坑裡的袁又村二百零二、再戰鎮江之二三百七十、舅舅大人親自上前線了七十七、大夏政府土地基金三百八十七、彩雲追月一百九十八、意外總是難免的二百一十九、陳小妹發達了三百三十、七八個星天外一百一十二、滬上新家一百八十三、劣幣驅逐良幣三百三十九、該出手時就出手一百三十一、書齋中的方子聰二十六、初識阿禮國二百六十四、徽商會館二百九十六、錢塘江遙遠的潮音三百八十二、達哥和小包道長之三六十一、翁家來客四、果果妹妹二百七十一 、江南春早二百二十七、顧薌齋回滬與陸耕濃南行三百零四、好消息與壞消息二百一十七、大夏之東六、聽藍嬸講媽媽的故事三百九十八、向東向東二百一十五、放眼婆羅洲三零零、咸豐五年的黑暗六·一九一百一十七、熊出沒注意三百六十八、襄京事變?三百六十四、忽聞海上有仙山二百七十、東風夜放花千樹三百八十四、遙看西嶺千秋雪十五、滄海一聲笑一百四十二、喜歡瞎溜達的文翰爵士一百八十一、晚來天欲雪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八十二、藍大盛的東萬律之行三二百八十四、水邊的阿狄麗娜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二百零四、諸事紛擾三百二十八、同舟與歸十五、滄海一聲笑二百五十二、汪百齡市長二百九十二、向着卡宴,啓航!三百九十五、上江來客郭鬼子三百五十四、山東河事之三三、今夕何夕兮三百九十二、是該回家看看了?一百五十七、晉江丁拱辰三百二十八、同舟與歸一百三十二、年味有些淡了二百六十九、春風送暖入屠蘇一百四十九、雲臺整編二百七十五、昨夜雨疏風驟二十九、營伍初成二百一十三、東征之三七十一、大嫂來滬六十二、子詹說卓人二百二十一、日照丁守存三百七十九、再見小翁大人一百四十八、紅酥手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二百三十五、再上雲臺山一百零六、江寧對之二二百九十四、巡防縱隊來了之二九十一、抓住尾巴趕上趟的文翰爵士一百二十二、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戰爭二十七、虎妞一百一十八、與方家兄弟掉書袋四十三、不得不跳三百一十三、大迂迴之一一百七十七、新一輪擴編一百九十七、孟德二哥新風采三百七十八、布手閒棋五十九、何卓人二百一十、滿城春色宮牆柳一百七十五、北極熊不相信眼淚二零零、虯江論戰三百一十一、猛虎出山二百八十四、水邊的阿狄麗娜一百三十二、年味有些淡了四十七、啓德港二百六十、輕舟已過萬重山之三三百八十九、再相會二十一、父子夜話一百四十五、東南無戰事一、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