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大風果然起來了,而且越刮越大。
士兵們開始萬箭齊發,乾草木材點燃投向城中。
南月的民居多爲樹木所建,不怕雨,最怕火燒。
火借風勢,轉眼城內遍地火焰。
城裡燒到城外,城外燒到城裡,烈火沖天,潘魚軍民哭喊叫天,亂成一團。
魏擎天率部乘機從正面攻城,潘魚軍隊大亂,魏擎天部隊一路所向披靡!
堰子給陸將軍出主意,讓他在城西北扮起紅臉,以德服人,收買人心!他建議陸將軍在城西北大開營門,招納降者,賞賜印綬,成功收買的南月人再讓他們去城中招降。
潘魚城的守軍不知對方究竟有多少兵力,眼見城中大火沖天,救無可救,軍心早已經動搖。
只風聞魏擎天殘酷、斬殺不留情面。
聽說陸將軍宅心仁厚,一批接一批向陸將軍處投降。
到次日黎明,潘魚城全面陷落。
陸將軍收了不少降兵降將,這讓魏擎天心裡很不爽,我在拼死拼活地攻城,你在那裡做好人坐享其成。
你是我的手下,竟然在此時耍詭計,最後還落得一個好名聲,簡直是豈有此理!
雖有不爽,但是還沒有到發作的地步!
因爲魏擎天是上級領導,必須有大將之風,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啊。
李佳見大勢已去,只得帶着殘兵突圍逃走。
他乘船退到城南百里之外自己的故鄉——銀鬥河,想憑藉那裡的河流天險負隅頑抗到底。
此時魏擎天因爲生氣按兵不動,他想看看陸將軍有何本事戰勝天險。
春生勸說:“大將軍,此時最宜追窮寇,不追成績盡給陸將軍搶去了。”
魏將軍說:“春生,你不用管,我心已決,你不用勸我了。讓他去追,讓他知道李佳的厲害,吃個敗仗,再來求我!”
春生見勸不動魏將軍,只好退下,他知道李佳大勢已去,不可能再打勝仗,能保住命就算不錯了。
但是魏擎天認爲銀鬥河是有名的天險,雖然河面不寬,但是水流很急,陸有可能在銀鬥河吃敗仗。
陸將軍果然對叛軍窮追不捨。
確實遭遇到了銀鬥河,怎麼辦?
堰子找當地人詢問如何過河,在當地人的啓發下,堰子終於想出大招。
他讓冬生帶領士兵以繩索編橋,冬生利用他的神奇輕功將繩索橋架在了河的兩邊,並且用大木樁釘牢,成了一個很簡陋的過橋裝置。
夜晚,堰子命令不會游水的士兵,雙腿和雙手攀住繩索,慢慢地沿着繩索溜過去,這樣一個接一個渡過銀鬥河,就這樣溜的過程中有不少士兵掉進激流的河水中被沖走了,雖然死傷了不少士兵,但是更多的士兵渡了過去,天險就此被破!
堰子智破銀鬥天險,陸將軍的士兵一舉攻陷李佳的家鄉。
李佳只好帶上數百親信逃亡閩月,想得到閩月國林正好的接應。
但是林正好一看他們大敗,根本就沒有搭理他們,自己先撤軍了,根本就沒有搭理他!
陸將軍繼續派兵死命追趕,趕盡殺絕的軍心,走投無路的李佳,在路途中被自己的手下斬首,首級作爲投降的投名狀送給了陸將軍。
陸將軍將其帶回京都獻給了皇帝劉武,劉武大悅。
魏擎天及陸博宇率軍大破潘魚城, 陸博宇獲得叛軍首領的頭顱,南月之戰取得決定性、革命性的勝利,南方戰役大捷。
皇上重賞了魏擎天及陸博宇、春生、王維,實際上對陸博宇賞賜更重、更好、更高些。
魏擎天不聽春生的諫言,錯失大勝成績屬於自己的良機。
也因爲此事魏擎天和陸博宇結下了樑子。
南月之仗一結束,春生馬上找到魏擎天將軍,他根本無意介入上層的爾虞我詐,他只關心什麼時候該去找茉莉,現在到了魏大將軍兌現承諾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