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春天,夢頂山春茶大豐收,茶的成色也特別好。
玉葉和三位茶仙子青風、青雅、青頌經過多年探索,已經摸索出一套制好茶的工藝:殺青、炒青、烘青、揉捻和乾燥等步驟,其中最關鍵在於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強烈的日照與高溫,防止葉子紅變;
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爲揉捻造形創造條件。
隨着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使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炒青:用大鐵鍋對茶葉適當的幹炒,由於在乾燥過程中受到手工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爲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
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貢熙、雨茶、針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質特徵。
如珍眉:條索細緊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澤綠潤起霜,香氣高鮮,滋味濃爽,湯色、葉底綠微黃明亮;
貢熙:是長炒青中的圓形茶,精製後稱貢熙。外形顆粒近似珠茶,圓結勻整,不含碎茶,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
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製方法不同,又分爲很多種。
茶葉是用烘籠進行烘乾的,這一步驟叫烘青。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以其外形亦可分爲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
烘青後綠茶色澤金黃油潤,俗稱象牙色,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揉捻
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着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
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於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
最後一道工序是乾燥。乾燥的目的是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態。
綠茶的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幹。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幹,會在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
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綠茶在古時候採集茶樹芽葉後,僅僅是曬乾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
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發明蒸青製法開始,後來又發明炒青製法,綠茶加工製作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斷完善。
綠茶是不發酵茶,由於其特性決定了它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
綠茶對抗衰老、殺菌等均有特殊效果,爲發酵類茶等所不及。
經過茶仙們的製作,茶不僅不再苦澀,香氣合適,而且形狀漂亮,形、色、味都達到了巔峰,讓人一次飲茶,難忘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