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爲此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了。今天可以直接面見聖上,到了他大展宏圖韜略的時候了!
他的內心無比激動,他對自己說:此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安靜、平和,你的宏圖大略才能講得清楚明白,否則一切又完了。
偃子來到後,拜見過皇上,皇上一上來就急急忙忙地問:“客卿,對我治國,可有良策?”
堰子平復了一下心情,微笑着說:“皇上,您最大的心患是什麼?”
皇上答:“兇族!”
偃子語調平和但是很堅定的說:“非也,皇上最大的心患應該是各位諸侯吧!”
皇上沉默不語,偃子見皇上不語,他知道說中了皇上的心病。
於是他繼續說:“皇上,卑職建議您實施私恩令?”
皇上問:“何爲私恩令?”
偃子說:“我知道您最大的心患,表面看是兇族,實際上是諸侯。因爲他們都是皇帝的兄弟,本來都有可能成爲皇帝的,現在是您當上了皇帝,又獨尊儒家,而您這些兄弟獨尊道家,您說他們會心服口服嗎?各地諸侯王爺們隨時可以聯合起來,找這個道家儒家之爭爲藉口起兵謀反,直接威脅到您的權威和皇位。現在他們又和皇太后連在一起,以你尊儒違背了先皇的意志爲由,他們有理由、有靠山,真是找機會可以動手了,本朝危矣!”
偃子停了一下,皇上又急又渴望地鼓勵他說:“你繼續說,我在聽呢!聽着呢!”
偃子得到鼓勵,開始慷慨激昂地論述,這一論述了不得,他的改革措施改變了整個朝廷的命運走向!
偃子繼續說:“以前諸侯管理的地方不過百里,地方小,中央容易管制。但是現在諸侯不一樣了:管理連城數十,地方達千里,如果放鬆對他們的管制,他們就會驕奢、淫亂、胡作非爲;但是如果管理得過緊,就會阻礙他們的發展,他們因爲怨恨容易聯合起來對抗皇上。
以前我們用制度割削這些諸侯,他們造反的心就會萌發。上一代丞相當時就想通過“削藩”來解決這個問題——用強制力量廢除藩王。這樣集體廢除藩王的結果,就是很容易逼諸侯們狗急跳牆。
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皇帝屈服,出這樣主意的丞相被殺,即使丞相死了,諸侯們還是不依不饒呢,到現在爲止這些諸侯藩王造反的心還在呢!”
皇上頻頻點頭,問:“那愛卿可有什麼良策?”
偃子開始了氣勢如虹的演說——
“據我瞭解到現在每一個諸侯的兒子、孫子們、親戚們已經有幾十個了;而諸侯的這些骨肉子孫們連一尺地的冊封都沒有﹐如果他們沒有名沒有利,您倡導的儒家仁孝之道就得不到真正地播揚。因此我建議皇上命令諸侯推廣私恩令,分封他們的兒子、孫子、親戚爲列侯,將諸侯的土地也分給他們一些。這樣﹐這些諸侯一定很願意,因爲孩子們有名譽、有利益了,還會對他們盡孝,他們一定非常高興,很願意執行。
但是皇上您細想,名義是上施德惠給他們的子孫、親戚﹐實際上是讓他們的子孫親戚來瓜分了他們的土地和權力,從而大大地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樣會讓他們親戚之間因爲分配不均而內鬥,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而您可以在他們內部鬥爭的時候,輕而易舉地再收復他們。
這樣您既可以鞏固中央帝國集權的需要﹐又可以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您安了內,纔可以一心來針對兇族,您一統天下的宏圖大願即可完成啊!”
皇帝一聽,擊掌叫好!東方首站在一旁,聽完偃子的論述,也是覺得這主意真是絕了,那是相當服氣!如果皇上採取了“私恩令”,那皇帝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不戰而屈人之兵,即可全國安內。
皇上問起東方首對偃子的治國之策怎麼看的時候,他馬上都表示說“確實是好想法!好想法!如果推行下去,必將不動聲色的控制好各個諸侯,應該馬上實施,但是要做好保密工作!”
皇上今天遇到偃子這樣的高人,總算找到了解決他長期一來心腹大患的良方,非常高興。馬上賜封了偃子爲常侍郎(皇帝身邊的顧問),同時也賞賜了東方首推薦有功。
偃子的治國之策在後來確實得到了極大地推廣,取得了很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