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

“外臣代丞相謝過白公厚愛,想來白公匡扶漢室的拳拳之心,丞相大人也能夠體會,不過交易是否能成行,外臣不敢擔保。”司馬朗說道。

當然,司馬朗估計,曹操之後多半會買——畢竟這種品質的軍刀,在曹軍也十分罕見,而且……鐵器、甚至還是打造好的軍械,不買豈不是和自己過不去?

只是要先深沉一些,到時壓壓價也好。

張昭一聽要賣,心裡更是一急。

江東雖是盛產銅鐵之地,但是……如今這檔口,哪有將兵器往外賣的道理?

他只是不想看到,日漸起色的江東,將力氣全都用在軍械上,並不是想資敵!

不過剛要開口,一轉念瞧見陸康老爺子此時坐得穩穩當當,便又偃旗息鼓——他相信這種事兒,主公應該和陸康知會過,而既然主公能說服陸康,那想來是有自己的理由。

事實也的確如此……

談礦物儲量?鐵礦、銅礦,都是江東的強項,即使到了後世,江東一帶在鐵礦上,也僅次於東北、銅礦上僅次於雲南——現在這兩處,一個是扶余、一個是南中……

後者蠻族遍地,哪怕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南中蠻也沒消停幾年,只是交易暢通了不少,前者現在還是扶餘國——國主現在是公孫度的女婿,算是依附於公孫度的外邦。

東漢纔多少人口?揚州的銅鐵,充裕得很!

之所以在揚州,銅鐵也十分珍貴,無非是因爲挖掘力度不夠。

只要鑿岩機能造出來,黑火藥是現成的,學會了最簡單粗暴的“炸山”這一招,就夠江東的礦產比現在只能挖掘淺層的產量,提升好幾倍了……

何況在出口戰略物資的時候,白圖肯定也要收取戰略物資——中原的糧草、遼東的礦石、北方的馬匹……

如此一來,不僅令工部能開支維持,而且還有一樁額外的好處……如果直接和某個世家對接,認可對方作爲“代理商”,那麼……當地諸侯是膈應呢、是膈應呢、還是膈應呢?

白圖一念及此,看向司馬朗的眼神,更加和善了幾分。

司馬朗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然而卻本能的一哆嗦!

“無妨,我也只是隨口一說,伯達你不必有壓力……徐州的劉使君,應該也會感興趣,遼東的公孫氏、西涼馬氏……現在也都爲保護漢室子民,震懾着羌胡鮮卑,相信他們也會需要這些,丞相府也不必過於放在心上。”白圖舉杯說道。

司馬朗聞言面色一滯——這是叫丞相府不要放在心上嗎?

遼東、西涼的什麼,他倒是不信白圖能將刀劍賣過去,但是徐州……旁的不說,現在徐州的簡雍也在宴席上!

難道白圖就是打得這個主意?

白圖卻不再注意他的樣子,一旁的龐統也適時說道:“主公,工部近來還設計、打造了一款全新的戰甲,運用了全新的理念與設計風格,也希望能借此機會,謹獻給主公的虎賁之士!”

“呈上。”白圖說道。

只見又是幾名大漢,兩人一杆的挑着一座座盔甲上來……

重,都用“座”來形容了——兩名膀大腰圓的大漢,一杆上也就係四座盔甲。

此時東漢的盔甲,姬造士兵以札甲爲主,戰將加載的通常是鱗甲——還得是有些品級的戰將才有,一般伍長、什長可沒有這待遇。

所謂札甲,就是皮甲鑲上大塊的硬片,主要護住兩胸兩肋,劣質點的是硬木片,上佳的是用鐵片或者銅片。

當然……也就是揚州軍隊的裝備整齊,否則一般諸侯的三流軍隊,通常都是皮甲布衣,連札甲都只有一二線的軍隊才能配備。

鱗甲顧名思義,是細密的鱗甲鐵片,層層疊疊嵌在內裡上,相比之下覆蓋率更高,

這都是先秦時候就有的老工藝,雖然有所改進,但大體基礎未變。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三國時期的盔甲也有了很大進步——和武器一樣,最能夠促使盔甲變革,也正是戰爭!

三國時期開始出現鎖子甲、後期出現了明光甲雛形……

前者是一個個小鐵環相互勾連到一起,形成彷彿“鐵網”的盔甲,後者則是彷彿護心鏡一樣的大塊銅鐵,保護胸口、腹部、背部,一般與鎖子甲或鱗甲合用。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唐代時鎖子甲和明光甲,都在“十三甲”之列,同時像是唐代後期流行的山文甲,也可以看做是鎖子甲的優化變種——一個個鐵環不再是圓環,而是呈現山字形,相互編制在一起。

而明光甲在唐代後期,漸漸的退出了戰場……

論盔甲的第二次大變革,當屬宋代出現的步人甲!

雖然被釘在重文輕武的“慫字架”上,但是宋王朝的重步兵,的確也輝煌過……

缺少騎兵的宋王朝,能夠與北方的遼、後金過招,也正是依靠強大、而且肥的流油的重步兵!

步人甲的基礎小單位,不再是“環”,而是一片片甲葉編織,和他的老冤家、後金的鐵浮屠的盔甲一樣,都是從自下而上、層層疊疊的結構。

相比於鎖子甲,步人甲的抗遠程能力大幅提升,雖然無法硬抗正中的弓箭,但至少面對流矢、拋射矢,不是太倒黴的話,不會被射穿。

而且作爲步兵甲,宋代的步人甲的設計者,也是奔着“累死牛”使勁。

步人甲的另一特點,就是可以通過加裝更多的盔甲,來進一步提升防禦類,同時……也更重!

最重的是槍兵的盔甲,因爲宋王朝的槍兵,要擔負擋住騎兵衝鋒的重任,因此……真的重。

一般狀態下,槍兵負重就有後世的六七十斤,而全副武裝狀態,更是超過一百斤的盔甲套着——想當逃兵都沒機會!

最輕的弩兵重甲,也有槍兵的七成……

哪怕是“一般狀態”,也已經是古今中外、冷兵器盔甲負重的巔峰。

行軍的時候,需要像運輜重一樣推着盔甲走,只穿內甲,戒備時穿全甲,開戰的時候才把掛架也帶上!

因此宋王朝全副武裝的重步,不用想着什麼奔襲、遭遇戰,只能打陣地戰,也不用合計追敵的事情,且不說追不上,多跑幾步怕是要被反殺……

萬一打輸了也不用想着跑,對面單腿蹦都能追上你!

而在龐統的指揮下,扛上來的這些,乍看彷彿鱗甲,但卻比鱗甲更瓷密、覆蓋率更是遠遠超過,如果湊近看的話會發現……正是一片片甲葉編制而成!

都不用實驗,瞧這幾個力士呼哧呼哧累得,在聽這盔甲往地上這麼一墩,都能夠感覺到安全感。

只是……宿衛們紛紛看向龐統。

雖說盔甲也是生命的保障,但是……這是奔着累死誰設計的?

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這工部司部壞得很啊!

龐統彷彿感覺到了大家的怨念,甩了甩有些不再飄逸的秀髮,微微一笑後,讓力士們分開展示。

只見彷彿套娃一樣,最外面一層“咔咔咔”好幾種部件拆卸下來,頓時感覺精簡了一些,接着再一擡——外面一層外甲,和掛架一起被擡了起來,露出了裡面內甲……

龐統也詳細的介紹了這種“重甲”的優勢、劣勢。

當加載到戰甲中之後,步人甲原本的缺陷,其實有極大的彌補——戰甲的原理,白圖也無法探尋,但可以確信的是,加載步人甲之後,平時相當於將笨重的步人甲,也收到了“兵符”裡。

在行軍方面,並不會造成額外的負擔。

反而令戰甲,有了三種形態,一是普通的行軍形態,二是戰場形態,三是迎敵形態——防禦力依次提升,不過對靈活與速度的牽制,也越來越明顯。

“可否裝備全軍?”白圖問道。

聽到白圖這話,張昭險些從椅子上彈起來……

還好龐統搖了搖頭道:“主公,這種盔甲造價頗高,而且配備給普通姬造士兵的話,會有很大不便,戰術層面上……也不是全部配備纔好。”

廢話!

宋王朝肥不肥?一百多萬軍隊、僅禁軍就八十萬!

但是……在武備最齊整的時候,算上韓世忠、岳飛這些大佬的部曲,能稱上全副武裝的,也只有十萬出頭。

至於金國的重騎兵鐵浮屠,全盛時候也只有五千而已。

“恩,那就分級配備吧!先在伍長、什長中普及,之後統計各軍需要重甲的數量。另外……普通的輕型葉甲,也要在三年前裝備全軍。”白圖財大氣粗的說道。

當然,這是白圖早就知道、也決定了的,之所以現在說一聲,只是提醒司馬朗、簡雍他們——札甲、鱗甲也出售哦!

“喏。”龐統應了下來。

白圖這時也再次褒獎了龐統,並且宣佈工部所有官員,績效全都升一級,涉及到建安四軍刀、建安四葉甲項目的官吏,更是要論功行賞!

不過龐統卻沒什麼得色,心裡只覺得這都是白圖教給他的本事,只是他學得慢,所以纔出了這麼多的“過渡產物”。

其實白圖和龐統都知道,還有一種盔甲,比步人甲更實用,那就是真正能夠“以盾克矛”的板甲——由整塊的、兩毫米厚的鐵板鑄造,重量比最重的步人甲還要輕一些,而防禦力……對正面直射的箭矢,都可以保證八九成的格擋率!

只是板甲需要鑄造鐵——其中碳以片狀的石墨形態存在,只能鑄、不能鍛,可以鑄造大件兒的生鐵,也叫“鑄造生鐵”,與只能鍛、不能鑄的“鍊鋼生鐵”對應。

理論上高爐鍊鐵就可以煉出鑄造生鐵,不過現在工藝還要漸漸提升,目前只能煉出“鍊鋼生鐵”,所以盔甲工藝上還是選擇了這種拼接的步人甲。

同時即便有鑄造生鐵被煉出來,要大規模生產板甲,至少也還需要水力鍛機……

之前連弩的事情,也令龐統今天無法開懷一樂,此時龐統也主動提及道:“主公,工部如今事務漸多而雜,尤其是機關構造方面,實非統之所長,斗膽請主公……加重選賢試、納賢館中,對機關學人才的招募力度!”

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十四章 城姬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請交易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克容陵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
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十四章 城姬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請交易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十一章 尷尬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克容陵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