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

哪怕姬造士兵傷亡擴大的時候,會士氣降低,不過相比於肉體凡胎的東鯷戰士,姬造夷兵要英勇得多。

這也算是姬造夷兵的特殊屬性,就像是丹陽精兵一樣,哪怕日常訓練和戰鬥經驗不多,依舊十分英勇、不似一般新兵。

而且姬造夷兵的單兵強度,明顯是要強於普通夷人戰士的——相當於一名體力與經驗都在高峰的熟練夷人戰士。

對上一般部族的時候,哪怕是在甘寧看起來,“粗製濫造”的夷兵,也可以百戰百勝。

在遇上鰤部之前,甘寧僅僅是帶着千餘陸戰海軍在後壓陣,就已經有數個部落向開化部投降,投降的方式……還是這麼令人眼熟。

甘寧的錦袍,顯然也不是百分之百令對方獻出的少女成爲城姬,而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對於這些投降的部落,甘寧將他們併入了開化部。

漁獵民族很難形成太大的部族,是因爲以漁獵手段“供養”一名族人,需要比農耕多得多的土地和資源,聚起過多人口的話,需要的領地、或者說是採集區過大,令他們必須分開居住!

不過現在甘寧正是要將東鯷人,轉變爲農耕社會,這樣才方便管理、方便幫助他們開化,這也是白圖的意志。

迅速擴張之下,很快開化部便與西海岸的霸主鰤部接觸,而鰤部也對迅速擴張、而且疑似擁有夷姬、還改了名字的開化部充滿了警惕。

原本鰤部顯然更強,雖然不斷地吞併小部族,令開化部有了更多的人力,訓練出了更多的姬造夷兵,但是鰤部的體量擺在這兒,又有更多的獸面勇士,僅以武力而論顯然更強。

何況開化姬並沒有夷姬那種“厲吼激勵”的能力,對戰鬥起不到直接幫助,這也令雙方的實力進一步拉開。

如果沒有甘寧壓陣的話,開化部的機會,應該是先龜縮發展,用姬造夷兵保護自己,民衆耕作來獲取比採集更多的糧食,養育更多的人口……一兩代人之後,即使鰤部決心要消滅他,也容易被開化部磨死,三五代之後,隨着人口膨脹後對土地的需求增長,開化部能夠主動碾壓鰤部!

而現在……

對於農耕轉型期的開化部來說,正常沒必要開戰,畢竟農耕文明……搶到地也是拿來自己種,而開化部現在佔據的土地,其實還很充裕!

那爲什麼要主動打仗?

只是因爲有甘寧壓陣,所以開化部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張……

打不過鰤部不要緊,甘寧帶人一次衝鋒,就能令數倍於自己的鰤部戰士潰不成軍!

而作爲擁有夷姬的大部族,獻降的方式,和普通部族有些區別,取代“少女”的是夷姬自身——也只有在夷姬決定投降的情況下,這種大部族纔會獻降。

大部族的獻降,本質上並不是獻出食物和女人,而是……整體被“奴役”。

正常這時戰勝方將直接“認領”夷姬,而擁有夷姬的控制權之後,相應的東鯷部族自然也就形同於併入戰勝方。

之後戰士、勇士或許可以正常加入,但是其他老人、女人,將與奴隸無異。

和一般獻降少女有些不同的是,夷姬只是穿得很清涼,而不是赤身裸體……

而且與一般情況不同的是,這時上前接受對方夷姬投降的,並不是開化部的人,也並不是甘寧,而是……開化姬本身!

只見開化姬向鰤夷姬走了上去,接着……一把取下了對方臉上的面具,露出了與面具相反、並不算兇惡的面容。

接着大量的鰤部普通戰士,失去了原本夷姬加持的戰鬥力。

原本鰤部還以爲,是開化部要趕盡殺絕、或者完全奴役他們,而爆發出了淒厲的吵嚷聲,不過……接下來開化姬與開化部的使者,上前與鰤部的首領交談,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並不是開化部“取消”了他們被夷姬加持的力量,而是從今之後,鰤部也將併入開化部,和他們一樣軍民分割,不再是全民皆兵。

實際上普通青壯被激發爲東鯷戰士之後,飯量也會提升,比戰將們因爲修煉而正常變大的飯量還要大得多,取消了之後對食物的壓力也會降低。

而且在開化姬拿下鰤姬的面具之後,後者的能力,也開始向城姬靠攏……

除了鰤姬之外,三個月多月裡,甘寧還帶着開化部,一路向東,吞併了西部平原的鬣(lie)部,並且仗着海船的優勢,直接繞到了東海岸,又吐並了鴞(xiao)部!

夷州的面積,也只是一個大點的郡,之所以用了三個月,還是因爲東鯷人完全沒有修路的說法,路全靠“走”出來,所以行軍速度比較慢,之所以來得及去東海岸,還多虧了甘寧船多。

否則正常一個官道完備的郡,三個月已經夠甘寧溜一圈……

不過現在,三個月連續滅了三個大型部落,佔據了整個夷州中部,而面對北部丘陵和南部高山,甘寧沒有輕舉妄動。

真刀真槍的戰鬥的話,堅甲利刃的甘寧軍不虛任何東鯷部落,對上這種還有石質武器沒有淘汰的部落,根本毫無挑戰,人數再多幾倍都沒用……

甘寧甚至有些擔心,自己和這些傢伙打習慣了之後,回到中原會不會連仗都不打!

不過在崇山峻嶺之類的複雜地形下,瘴氣毒蟲、偷襲下毒……僅僅是應對大自然,就會令甘寧一方出現折損。

而且連續吞併了近五萬東鯷土著之後,甘寧帶去的救濟糧也已經吃緊,所以選擇先回來一趟。

這條海路只要走熟,其實也沒多遠,即使從吳郡出海算起,三個月也夠一個來回,甚至還有進一步壓縮的空間。

算上鴞部、鬣部的夷姬,開化姬在夷州,一共有三位從屬關係的夷姬——甘寧用自己的大都督權限,先將夷州設立爲東夷都督部,以開化姬爲總督姬,三名有漢化徵兆的夷姬則是總督姬下屬的巡撫姬。

其實也就是對應“州刺史部”、州姬和郡姬,只是夷州和一個州相比,面積都差得多,更別說人口只是縣級……

而且甘寧哪怕是海軍大都督,也沒有權力設置一個州刺史部,同時如果設立成郡的話,併入揚州部又過於疏隔,不便於管理,所以取巧的設立了一個總督部。

相比於“都護府”,“總督部”的權限更大,是直接對該地區進行治理,不僅僅是“監督”。

而這次甘寧帶回來的,只有被他命名爲“開化姬”的異姬,想讓她先面見白圖,同時也是爲了與大將軍府的其他城姬“聯網”。

夷州也正在建起第一座城市,等“開化姬”回去,就將有自己的城市,到時可以看看是否能成爲真正的城姬。

至於剩下的三位……因爲名義上都是開化姬的從屬,開化姬“聯網”之後,她們應該也可以“蹭網”。

當然,即使聯網,也只是方便“城姬”間的內部私聊,真要傳遞信息與情報的話,隔着海路……“信號”之慢、可想而知!

不過哪怕如此,甘寧這大半年的收穫,也已經遠超白圖的預期。

主要是開化姬的出現,令甘寧開化東鯷人的效率大幅提升,這是之前白圖也沒敢想的。

可以說如果不是開化姬出現的話,甘寧現在恐怕也還只是憑武力震懾西海岸,逐步的向島內探索,並且還要時刻提防已經震懾住的東鯷人反水……

對於甘寧設立夷州總督部,白圖也是支持的,之後還將順着甘寧的思路,由大將軍府任命夷州總督。

至於總督的人選,白圖還真有些頭疼。

首先作爲總督之人,必須能夠獨當一面!

甘寧做總督倒是綽綽有餘,但是……爲了一個夷州,就拖累住甘寧的步伐?想想都虧……

之後甘寧最多再爲夷州總督護上一航,就要開始新的征程——“揚州-遼東”航道!

更別說之後還有日出方向的亶州、還有夷州西南的南洋羣島,還有……傳說中可以獲得甘薯、馬鈴薯、玉米的黃金州。

甘寧是有限的,海軍的任務是無限的,怎麼可能將甘寧留在夷州?

同樣的魯肅等等重要幕僚更是別想偷懶,而陸康、張昭……以如今的醫療和航海條件,四十歲以上的,還是別折騰!

並且……還要考慮“私心”的問題。

白圖倒是不怎麼怕夷州總督會奮起割據,以現在的發展路線來看,大將軍府的戰船、海船技術只會越來越強。

何況在農耕文明下可以據島割據,因爲可以自給自足,但是……白圖現在已經在推動向工業文明發展,不論能推到什麼地步,將來對夷州的定位是造船廠、中繼站!

一座農耕小島可以自給自足,一座超級造船廠、中繼站,卻是需要“進口”補給的,根本不具備割據的基礎。

白圖擔心的“私心”,是總督對土著的政策會跑偏,畢竟之前就有東鯷人在會稽登陸交易,卻淪爲奴隸的例子。

以“華夷之辯”爲名、以“豪右利益”爲實,等夷州的真實情況擴散出去之後,怕是有人會迫不及待的將那裡當做是巡狩之處……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請交易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請交易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