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

白圖在看到復陽傳回的消息時,也大感莫名其妙——賈詡居然會收張春華這個學生?這不是他的性子啊!

貿然收一個這麼“招搖”的學生,不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嗎?

除非……張春華給了他生命威脅?

不過白圖對此倒也沒什麼看法,反而另一個復陽的消息,令白圖有些鬱悶——麯義還是沒有找到。

之前在復陽城陷、大復山防線崩壞了之後,麯義和殘餘大戟士撤離了戰場,沒有發現他們的屍體,復陽的軍隊也搜捕了一段時間,可是沒有發現。

對此白圖有些失望,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麯義能回到北方戰場,給曹操找些彆扭,似乎也不錯……

就在這時,白圖的金印一陣顫動,似乎是有什麼特別標註的消息,於是連忙來到城姬府。

除了金陵姬之外,虞姬的投影也在,平時虞姬也總是泡在金陵姬的城姬府,甚至令白圖懷疑,是不是霸王故去之後,虞姬在漫長的歲月中,愛好出現了什麼變化……

雖然將軍府的日益變強,金陵姬的神智也越加恢復,偶爾眼中已經不時能看到閃過靈動,不像剛剛“鹹使知聞”時那樣呆呆的。

而所謂的急事,也只是“急報”,白圖之前將幾種信報,設置成了會提醒了急報。

自從金陵周圍,也建好了六個信號塔之後,直接報入城姬府的速度,比戰將送信還快。

而這次的消息,正是從東邊傳來——甘寧船隊的消息!

事關海業,白圖一直將甘寧船隊的消息設爲“重點關注”,此時甘寧出海已經四個月,計劃中是一路送管寧、陸遜去夷州,之後北上走通往遼東的海路,兩個多月前收到甘寧最後一次吳郡靠岸的消息。

相比於第一次去夷州,這第二次熟了海路,從長江入海口附近的毗陵,往返夷州才用了一個半月!

如果航路能夠進一步清晰,這時間還能夠壓縮,簡單計算船隻速度與路程的話,甚至可以在數日間往返,不過……實際上以現在的技術,在海上定位困難。

像是歷史上諸葛直第一次發現夷州,是在出海一年之後……

從海路北上遼東,算起來難度其實比尋找夷州小些,再不濟還可以沿着大陸架走。

而且因爲能夠近海航行,隨時可以派小船隊回來傳遞消息……

不過纔剛剛兩個月、算上傳信回來的時間,這應該還是一個月前傳回來的消息,自然不是主艦隊已經抵達遼東,而是……甘寧碰巧發現了“州胡”,也就是後世的濟州島,故而派人先回來通報。

考慮到船隻回到曲阿所需的時間,如果順利的話,甘寧的主艦隊,現在應該已經抵達遼東。

按照傳回的信息來看,甘寧在一個月前,主艦隊抵達“州胡”所在,發現了這裡的耽羅王國——這是白圖看過之後,所起的漢話名字。

相比於還處於部落階段的夷州,州胡、也就是濟州島,現在已經出現了統一的王國。

冶煉、種植技術雖然比較原始,但也已經成體系,並且有自己的文字,屬於種植與畜牧並重的文明。

另外……甘寧發現耽羅王國的航海技術,相比於種植和畜牧更加“發達”。

當然,更多的是表現在“軟件”、也就是一些航海技術上,至於船隻製造方面……還很原始!

州胡是高麗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給他們取得名字——甘寧也是捋了很久的邏輯,才明白這些人是“州胡”,和夷州那種與世隔絕不同,州胡人現在不僅有自己的王國,而且與三韓有海路交流。

歷史上到了三國時期,耽羅王國的船隻,甚至能夠抵達中原,尤其是從西晉開始,耽羅王國的人漸漸開始熱衷於與中原、三韓之間進行貿易,到了唐朝時候,耽羅王國也是經常朝貢大唐的國家之一,也是在那時唐人開始將他們的國家翻譯爲“耽羅”或“涉羅”。

因此現在耽羅王國,別看工藝技術不怎麼樣,種植業、畜牧業也很原始,但是對大海卻比較瞭解。

故而甘寧還直接僱傭了當地的州胡人、還有在州胡的三韓人,由他們作爲嚮導,繼續向北航行——這條路線他們熟!

正是因爲州胡人與三韓人有聯繫,而三韓人與漢人也有聯繫,所以甘寧對他們不至於沒有交流手段,在州胡甚至能找到懂漢話的三韓商人。

畢竟高麗半島(不是高句麗,代指某敏感地名)北部,現在還是漢四郡——哪怕控制力度降低,至少玄菟、遼東還是漢人做主,樂浪、帶方兩郡名義上也還在公孫度的控制下,間雜於此的扶餘國,國主現在還是公孫度的女婿,而且面對北方鮮卑人、東北高句麗人,與南部三韓人的威脅,扶餘國對公孫度十分依賴。

相比於夷州,州胡這時文化程度高些,同時也更便於交流。

看到甘寧的艦隊還有兵甲,甚至連正面衝突都沒有發生,直接就將甘寧請到了王都。

普通州胡人,這時都是夏天住獸皮帳篷,冬天住窯洞,只有王城能見到石頭房子。

而甘寧的漢將身份,也有在這裡客商的三韓人能認出來,很快就在耽羅國被待爲上賓。

畢竟……

這一支艦隊,哪怕一分爲二再火拼一場,剩下的餘數都夠滅掉耽羅兩個來回的。

正是因爲有交流,甚至還找到了三韓人,所以白圖相信,相信甘寧應該已經抵達遼東。

甘寧的此次回報,主要是彙報對州胡態度。

因爲州胡人之前就有和三韓人打交道,故而也聽說過“漢”,當看到甘寧的艦隊後,雖然是初次接觸,但理智的沒有發生衝突。

甘寧去遼東是爲了交易,自然攜帶了大量的糧草、錦緞、絹布以及……農具和兵器!

稍微在州胡卸了十分之一的貨,雖然不包括兵器,但也足以鎮住對方的“星主”。

州胡、或者說是耽羅王國,國主稱“星主”、將軍稱“王子”,併爲王國中的頂層統治者。

除了王都之外地方百姓生活情況,和春秋時華夏的“野人”差不多,都還處於半部落文化下。

交易的物品,主要是蜂蜜和奴隸——當然,按照將軍府的規矩,奴隸帶回將軍府控制的範圍內,則自動視爲解除賣身契、締結十年契。

甘寧也沒想帶回去,除了蜂蜜之外,他主要向“星主”索要、或者說是索租了一處港口,以及附近的土地,並且許諾在漢軍駐紮之後,每年都會有更多的貨物來交易。

一開始那星主和將軍還有些不大樂意,不過甘寧一邊在王都外操練,一邊私下裡向星主和王子擔保,將來如果三韓人對他們的王國有什麼想法,正直的漢大將軍,可以代爲調解……

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
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