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

趙爽、闞澤、嚴畯三人現在還都年輕,沒有日後的學識。

不過受到大將軍府、楚國的影響,近幾年闞澤、嚴畯也越發的向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中,他們原本的“副業”方面去發展。

畢竟對工部的扶持、以及工部的成就與地位都顯而易見,並且……真的要拼爲官施政、征戰沙場,他們也就是二流資質!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得以在第一屆科舉中一鳴驚人、C位出仕。

同樣驚喜的還有禮部的第二鄧芝……

鄧芝今年也不過二十有五,出身荊州新野。

шωш_ tt kan_ ¢〇

歷史上鄧芝是在荊州大亂的時候,全家入蜀定居,而且鄧芝又是大器晚成的類型,在劉備入蜀後才被啓用,因爲活到了七十多歲,後期可以說是蜀國的中流砥柱。

然而如今荊州歸楚,絕大部分原本遷走的荊州人,都做出了與歷史中不同的選擇,也包括鄧芝一家。

鄧芝自己覺得,最有把握的應該是軍科,的確歷史上的鄧芝,也是以軍功爲主,老年時遷車騎將軍、假節……

不過這次鄧芝在軍科,只是勉強拿了個“乙”——畢竟本來鄧芝就是大器晚成的類型,而且還是那種“把厲害的都拖死的差不多了”纔出頭的大器晚成,真論歷史戰績也乏善可陳。

但提起鄧芝,他的另一件事蹟很有名——出使東吳。

而且不是普通的出使,是在夷陵之戰中蜀國慘敗、劉備死在白帝城後,鄧芝負責了這次職責與意義都十分重大的出使!

那時候是什麼境況?

關羽被呂蒙白衣渡江、一波打懵,敗走麥城被俘後,東吳將其斬首,張飛因此而盛怒宿醉之下鞭打下屬,被手下叛將割了腦袋,送到了東吳,劉備傾益州之兵意欲復仇,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得丟盔棄甲不說,劉備本人也一病不起、病死白帝……

不僅是益州勢力最危急的時候,而且也是與東吳的關係最僵的時候。

諸葛亮這時力排衆議,壓下了內部的悲憤與反對,決定與東吳修好,以待日後,爲蜀漢指了明路,同時對於鄧芝來說,這一行的壓力可想而知。

自家主公剛剛被人錘死,自己勁勁兒的去求和,內外雙重壓力下,足以令人進退失據。

不過諸葛亮這次沒有看錯人,鄧芝出使東吳,雖然一開始吃了閉門羹,但最終向孫權痛陳利弊之後,說服了孫權,令蜀吳再次修好。

其中固然有大勢所迫的成分在內,畢竟魏國纔是最大的敵人,但能夠在當時的情況下,令孫權順應大勢,鄧芝的口才、心態,以及交涉邏輯也非同小可。

如今的楚國科舉,也正是因爲在模擬出使的問題中,鄧芝的回答十分驚豔,最終斬獲了禮科的第二!

對這結果,鄧芝自然十分驚喜……最多是心裡有些怪怪的,本來想要戎馬一生,結果在禮科被給予了更高的評價?

恩,那我以後還是向禮部發展好了!

至於在禮科力壓鄧芝的榜首陸績,包括白圖在內、以及楚國朝官,就要更熟悉得多。

年方十五,和第一次見到白圖時的陸遜差不多大。

而且是陸遜的叔叔,陸康的小兒子,看這年齡差就知道,可謂是他老而彌堅的證明、在各種意義上,都是陸康的驕傲……

歷史上的陸績,也是以“神童”著稱,和鄧芝這種大器晚成的寒門子弟,截然相反。

只是陸績“神”的方向,是在當時顯得很“復古”的德治、禮治,以及經義研究方面。

如果是在兩漢太平年景,陸績肯定會成爲江東陸氏的真正代表性人物,不過在三國時代……陸遜、陸抗這些“能打的”才最亮眼!

不過即便如此,十五歲的陸績,也在禮科交上了令人驚豔的答卷,陸康今天笑得嘴角快要咧到耳根……

陸績也是楚國第一屆科舉,七科中最年輕的榜首!

而原本盯着這位置的潘濬,心裡更是五味雜陳,他在最有把握的禮科,不僅輸給了十五歲的少年郎,而且連前三都沒進去。

潘濬是荊州武陵人,師從宋忠——沒錯,就是那個在大將軍府時期,因爲不滿白圖“殺一人如殺我父”言論,與孔融隔空論辯,最終因爲王朗支招,落入了孔融的陷阱,因爲詆譭白圖,而被百姓門前潑糞、清名盡毀的那位荊州大儒……

白圖這次去荊州,還特地看望了宋忠,絕口不提當年之事,只當他是普通的因病致仕,不僅送上補品,而且名義上還鼓勵了宋忠,即使身體不好、不能出仕,以後有什麼意見也可以向朝廷反應。

不論是出於感動、還是“識時務”,宋忠表現得十分恭順,甚至當場作賦三篇,歌頌楚王、歌頌楚學、歌頌楚政!

即使沒有此事,潘濬也不會因爲老師的遭遇,就拒絕出仕,這也符合如今的主流風氣,原本歷史上陸康還死於孫策攻廬江中了呢……

只是參加科舉的時候,潘濬也未嘗沒有“讓你們見識一下,我們荊州儒生的厲害”的想法,結果……禮科雖然拿了甲,但未入前三,在他看來根本不值得吹噓。

但是!

在刑科上,潘濬居然拿了榜首!

一來自然要歸功於潘濬認真複習,《楚律》背的滾瓜爛熟,二來……潘濬的歷史評價可是“爲人聰察”、“有機理”,也就是這個人善於觀微推斷,並且邏輯思維很強。

在那些奇葩的罪名推論題中,潘濬是少有的能夠濾清思路、正確歸罪的士子,這可不是背明白《楚律》就能做到的,而在推理題中,潘濬的表現也十分突出。

刑部榜首,當之無愧……

只是潘濬見到發佈的成績之後,心中滋味很複雜。

當初的“殺一人如殺我父”的直接誘因,就是白圖整肅軍紀,堅持斬首爲禍百姓的將領,當時雖然還沒有《楚律》,但卻是《楚律》前身的“揚州約法”的代表性事件。

現在作爲宋忠的學生,他在禮科表現只是普普通通的拿了個“甲”,卻在刑部拿了榜首。

恩,不知道宋忠知道後,會不會再作賦一篇……

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章 建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
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十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章 建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