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

“謝楚王!”士徽有些苦澀的對着“鹹使知聞”拜倒道。

在楚國,即使是正式場合,也只要鞠躬作揖就可以,不過交州顯然還是在復古禮。

士徽作爲士燮還活着的嫡子中,年紀最長的,之前一直以爲,自己登位最大的阻礙,是老爹的長壽基因,沒想到……老爹居然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己留的,就投靠了楚國!

這和之前說好的完全不一樣!

原本士氏即使要降,也至少要保證自身在交州的影響力的……

然而現在,士燮甚至想帶着士徽,一起前往金陵。

不過到了眼下這步,士徽也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原本士氏能夠對抗楚國的,也只有在交州的名望,而這名望……八成都是在士燮一個人身上!

現在士燮直接在“鹹使知聞”中,宣佈要投靠楚國,士徽又能如何?

且不說他老爹能將他看得死死的,哪怕要他現在起兵,怕也已經得不到交州的響應。

關內侯,士徽僅僅被封了一個關內侯,雖說將來他還有機會繼承龍編侯,但即便如此,與之前士氏的預期也相差太多。

尤其是想想之前漢天子封的南越王……

士徽當時還期待士燮會改變主意,然而最終士燮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楚國的“龍編侯”。

甚至在實權上,幾乎沒有任何優待,只是說“士氏有治理交州的寶貴經驗,今後會着重任用、參考意見”,而且這不是客氣話,的確沒有任何額外的私下承諾!

這和最初士氏的預期,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士徽回想起來,老爹的態度忽然轉變,就是在那次魏國的禮部侍郎,請他進入“信號塔”、私下敘話之後!

士徽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楚國找來了一個和老爹一模一樣的人,在裡面將老爹打暈、扒了衣服換了人。

而且還私下裡招百族的巫蠻,詢問有沒有什麼控制人的邪術……

如果不是老爹的一切習慣,也都和以往一樣的話,士徽說不定就真信了!

士燮看出了士徽的不服氣,所以之後嚴令士徽前往金陵,不給這傻兒子留妄想的機會。

甚至如果不是楚王勸阻的話,士燮甚至有親自前往金陵的打算——沒錯,就是楚王“親自”勸阻!

之前在信號塔裡,士燮聽到了白圖從萬里之外的金陵,傳來的“聲音”……

沒錯,精神電報在金陵附近試用之後,主要優先在“金陵-交州”一線上進行了鋪設。

在龐統改良過“精神電報”,尤其是精神發電、蓄電池發明之後,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蓄電池,在電信號傳導時,來代替一部分精神力,令使用“精神電報”的精神力限制大幅降低。

現在只要擁有官印,並且沉澱過幾年,資質較高、或人到中年的三流文吏,就能夠勝任普通中繼的任務。

爲了這次“通話”,楚國也是特地提前調動了沿途各地的文吏,優先保障信號塔的信號,能夠一路通暢……

哪怕是現在改良後的標準,其實也有些奢侈。

畢竟因爲缺少絕緣、防腐的包裹材料的原因,還依賴於“有線”的精神電報,需要每隔幾十裡、甚至在一些複雜地形,十幾裡就要中繼一次。

正常來說,即使是楚國,也不可能專門分出這麼多文吏,來在全國各地的信號塔當“接收器”。

要解決的話,有一個實用、但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還有一個需要等就可以解決一大半的辦法,以及一個擴展性的、能夠和長治久安的辦法。

前者是制定一個“值班”流程,每天約定一個時間,甚至偏遠、且不是樞紐的地方,每兩三天約定一個時間,在時間內必須有文吏值班即可。

也就是每當在值班時間內,可以進行“精神電報”的傳輸。

當然,像是金陵之類的繁華之處,完全可以安排人員隨時在崗,另外戰時安排重要線路時時通暢即可……

需要等的辦法,自然就是研發出合適的絕緣、防腐材料,到時自然將每個信號塔之間的距離拉長,甚至只在需要處理信息的城市中安排信號塔,需要的文吏數量就也會大幅降低。

至於“長治久安”的辦法,就是研發無線電報——直接以在空氣中傳播的“電磁波”,來記錄並傳遞信息!

連電線和信號塔都省了。

可惜現在後兩者都還未見苗頭……

即便如此,有線精神電波對於實時指揮的距離,也有着極大的延長,故而無論在戰略方面、戰術方面,甚至在治理官員體系上,都將有巨大改變。

因此……楚國暫時將消息“半保密”下來,理論上“千里傳音”什麼的,只是民間趣聞,有些文化的人都不是很相信。

在此期間,中高級將領,還有中高層的六部行政官員,也會先逐層的做以輔導。

並且既然其他地方暫時不開通,自然將力量集中到鋪設金陵到交州的精神電報,也並不算浪費,反而可以當做是一次實驗!

當道路鋪好的時候,這一條精神力電報已經鋪好,魏騰邀請士燮進入信號塔之後,向士燮解釋了信號塔的功能——至於原理,魏騰也不是太懂。

至於士燮,更是一副“你特麼在逗我”的眼神,最初時全然不信。

不過摸不清楚國用意的士燮,最終還是在魏騰的盛情邀請下,稍微嘗試了一下精神力電報。

因爲是直接通過電波來承載精神力,之後再用精神力破譯出來,獲取信息,所以士燮很輕鬆的便使用起來。

如果只是白圖與其聯通的話,士燮肯定不會相信,這“信息”來自於金陵,既是感慨楚國的科技,但也只會認爲,這是不遠處傳來的信號,但是……士匡可也在金陵!

當天士燮與遠在金陵的侄子“通話”之後,心中無法淡定。

原本士燮在交州的依仗就是百族和交州漢民對自己的尊崇,而將這遵崇最大的利益化,也正是交州的閉塞、偏僻,還有道路崎嶇。

一個閉塞、又團結的地方,一般諸侯在沒有決定性利益的情況下,其實實力再怎麼超過,也不會願意多動。

然而那天在信號塔中,士燮明白,交州從今之後,將不再閉塞……

萬里之外的金陵,能夠直接聯繫到交州邊境,還有什麼閉塞、偏僻可言?

而且這種新的傳信方式,將帶來的新變化,士燮雖未盡知、亦能腦補一二。

在這種心理下,降楚,便不是什麼難做出的決定!

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一十章 襄陽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六十一章 手撕
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一十章 襄陽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五百三十七章 錦馬超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六十一章 手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