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襄陽

關羽和諸葛亮得到郝昭的接應,進入漢中,算是暫且安穩了下來。

此時漢中是趙雲做主,在見到關羽和諸葛亮之後,南鄭大宴小宴不斷,不過關羽提起想要去陳倉見劉備的時候,趙雲卻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暗示最好先有一人,去向楚王請命……

這也的確是“合理要求”,畢竟此時不像十年前,天下諸侯都只是地方權臣的程度,舉個小白旗,第二天就拖家帶口的降了,也是常有的事兒。

此時的諸侯,都已經是根深蒂固的軍閥……投降?在影響力被徹底磨滅之前,即使降了,也隨時都有復反的可能!

關羽和諸葛亮一來到楚國,馬上就去和劉備匯合?

這恐怕有些令人多想,哪怕兩人並沒有帶軍隊,而是將一萬多齊軍留在漢中修養,也不大得體。

既然一定要有一人去見楚王的話,諸葛亮自然當仁不讓,畢竟關羽想見劉備的心情,肯定比他更加急迫。

畢竟陳倉現在還沒有無線精報的信號……

而且諸葛亮心裡也有數,楚國最想要防備的齊人,除了劉備之外,就是自己,而並非關羽!

“趙將軍此言有理,的確應該一盡禮數,只是關二哥畢竟與齊侯手足情深,只怕等不得了,在下走這一趟可好?”諸葛亮主動說道。

“大王對諸葛先生嚮往已久,之前在南陽,便後悔與先生失之交臂,先生此去,大王定生歡喜。”趙雲說的好像諸葛亮是巧合與白圖錯過一樣。

“楚王學究天人,又厚德愛民……哎,亮也期待一見。”諸葛亮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可惜,白圖的諸多優點,在諸葛亮看來,反而是他已經逝去的夢想的“掣肘”。

此時諸葛亮雖然沒有稱呼劉備“主公”,算是默認了齊國已經亡了的結果,但卻也依舊稱呼白圖“楚王”,表現的彷彿外臣。

趙雲對此也只做沒聽到……

關羽和諸葛亮也是真急,與趙雲辭行的第二日一早,兩人都只帶了少數親兵,便一個從陳倉道北上、一個順着漢水向南。

而在來到陳倉道時,關羽發現還有一支軍隊也在。

雖說以關羽現在還沒有脫敏的身份,似乎不應該打聽楚國的軍機要務,但此時眼看都已經到了近前,關羽還是問了引路的白馬將領一句:“這支楚軍也是要去陳倉嗎?關中如此吃緊?”

“回關將軍,孫將軍的確帶着軍隊要入關中,至於關中戰況如何,就不是我知曉的了。”這白馬將領是當初在河北時,就追隨陳到和趙雲的,雖然客氣、但卻並不透露什麼的說道。

關羽也猜到,所謂的“孫將軍”,應該就是孫策!

作爲楚國軍方的Top5,領軍數量怕是還要超過法正,居然也在此時進了關中……

這是準備先徹底剿滅僞漢,還是……對隴右有什麼想法?

實際上應該算是都有!

具體是否出兵隴右,要看馬超如何抉擇。

諸葛亮此時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到金陵,纔剛剛順着漢水來到襄陽,就已經見到了白圖——沒錯,楚王已經親自坐鎮荊襄!

襄陽向北三百里就是宛城,宛城向東北方向四百里的,就是許縣……

算起來距離楚魏對峙的前線,似乎還有很遠,不過……相比於金陵,那就近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不蹩腳!

從襄陽到宛城、從宛城到許縣,基本都是一馬平川,尤其是到宛城的一路,還可以發揮鐵軌之利,只是從宛城到許縣的鐵軌還在鋪設而已。

如果要從金陵出發,多有山地、水域!也沒有直達的鐵軌真氣車路線……

白圖現在出現在襄陽,顯然也是做好了要和魏國交戰的準備——否則魏國的老巢鄴城到官渡才四五百里,而且也都是一馬平川……

如果白圖繼續留在金陵,有無線精報之便,與前線聯繫倒是很方便,不過要調兵的話,距離終究有些遠了。

而且魏楚之爭,眼看也將是決定天下未來命運的一戰,曹操和白圖肯定都會親臨戰場。

稍有出乎諸葛亮預料的是,白圖居然這麼早就來了襄陽!

當初曹操與袁紹在白馬一戰的時候,從最初的小規模交鋒開始,可是一年多才正式決戰。

按說白圖半年後再來襄陽、一年後再正式從襄陽出兵,坐鎮後軍,徐徐向北壓過去也完全來得及!

提前這麼早準備,豈不是徒耗軍資?

楚國雖然富裕,但也犯不上用浪費來擺闊吧?

不過諸葛亮也並不認爲,這是楚國的某種失誤,反而認定……這應該是楚國另有打算,很可能仗着自己比魏國先做好大戰的準備,而“提前”動手!

的確諸葛亮在進襄陽城之前,也發現周圍已經集結了許多楚軍,只是以諸葛亮的身份,也不可能到處去打探、查看,所以並不知道具體多少而已。

聽聞諸葛亮西來,白圖在百忙之中,還是馬上便抽空相見。

“百忙之中”可不是白圖擺譜,而是楚國最近的事情的確很多,近三十萬楚軍,向襄陽逐漸集結過來!

至於軍需物資,那就更是每天水陸不斷的運達……

曹操是不是想在徹底接收關中之前,就與楚國大打出手,白圖並不知道,不過白圖肯定是已經做好了,與曹操在近兩個月就開戰、並且是將魏國作爲主要戰場的打算。

至於西川……

有鄧艾的佈置、還有孟達等人作爲內應,加上趙雲之所以還留在漢中,也正是爲了隨時出兵西川。

其他的白圖也不準備再額外投入力量,能收下來最好,哪怕收不下西川,白圖也要與魏國大戰一場!

奔着滅國去的那種……

無論是司馬懿還是曹操,心裡都期望白圖和他們一南一北——先給魏國早日消化關中的時間,白圖也可以趁此機會,徹底入蜀、取下西川。

然而白圖顯然並不這樣想,而是想要將機動性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對魏國先下手爲強,先徹底打亂魏國的節奏。

之前曹操疑似發病的那次,已經暴露了魏國內部的亂象,此時白圖不準備給他用關中來喘過這口氣、調整回節奏的機會!

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九章 劉關張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八十六章 子義你又調皮了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
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九章 劉關張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八十六章 子義你又調皮了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