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福鼎知縣

“這是劉安,過幾天你上任的時候他會和你一起去!到時候海貿的事情由他幫襯着你!”,和珅慢條斯理的說道,“去了福建,辦事用心些,若是有人刁難就拿我的片子去找閩浙總督楊廷璋或者福建巡撫吳士功,諒他們看在我的面子上也會給你行些方便。”

謙讓了一番心硯把和珅的片子收下,又說了幾句閒話心硯起身告辭,劉安跟着他一起出了書房,“卻不知劉先生和劉總管怎麼稱呼?”,劉總管就是和珅的管家劉全。

“實不相瞞,劉總管乃是我的族叔!”,劉安吹噓道,“我打小就和劉總管住在一個院子裡,後來父母去了別處就分開了,去年總算讓我打聽到劉總管的下落,方纔得以團聚。”

哦,這不過是個劉全發達後前來投奔的窮親戚,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是多精明的人,等去了福建就把他好吃好喝的養起來吧!心硯打定主意,“此去福建千里迢迢,劉先生一路辛苦了,不如今晚就由我做東去八大胡同擺一桌,還請劉先生賞臉!”

“好說好說!”,一聽八大胡同劉安滿口答應了下來,酒桌上軟玉在懷,杯來盞往一陣兒過後劉安就和心硯稱兄道弟起來,“嚴兄弟!說實話這趟我可真不想去福建啊,這京城多繁華啊,吃喝玩樂的地方多得是;福建那地方窮山惡水的,又有海盜,能有什麼好玩的?不如我去和劉總管說說,你就留在京城做個京官好了,有和大人照應,升官發財還不是指日可待?又何必去那破地方受罪呢?”

“如今聖旨已下,卻是不好推脫,想來在福建待上一兩年把和大人的事情辦好,和大人自會提拔我回京!”,心硯敷衍道,“我所在的福鼎縣雖然破敗,但福州也算個大城市,裡面好玩的地方也不少,劉先生嚐遍了北地姑娘的味道,不妨去試試閔地的風情?”

一說起姑娘劉安來勁了,雙眼放光看着心硯,“嚴兄弟,咱們上任的時候走那條路?照我說最好走大運河,一路坐船比走陸路舒服多了,等到了揚州不妨去見識下揚州瘦馬?”

明清兩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因貧女多瘦弱,“瘦馬”之名由此而來。初買童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此時揚州瘦馬之名傳遍天下,心硯之前也曾聽說過,當下滿口答應,“一定一定,等到了揚州,在下就爲劉先生買兩匹瘦馬帶到福建去,在福州置個宅子安頓下來,劉先生但有閒暇就可以去福州盡享豔福!”,爲什麼是福州而不是心硯任職的福鼎,那當然是想把劉安支開了。

“嚴兄弟果然夠意思!”,劉安不過是剛攀附上劉全,這些日雖說比過去過的好多了,但真正享受的機會也沒遇到幾次,見心硯如此識趣,當下樂的哈哈大笑起來。

陳家洛聽了心硯的彙報後搖搖頭,所謂宗族社會就是如此,凡事只看親疏關係,難免被一些不爭氣的親戚拖累,當然這劉安如此好對付,對紅花會來說卻是一件好事。當然在以後紅會中可是要嚴格控制這種傾向。

有了和珅的支持辦事就是快,去吏部按規矩送上銀子之後沒多久,心硯的官位和相關文書證明就拿到手了,成了這一屆進士中第一批獲得實缺的人之一。

“這次來京城呆了將近半年時間,事情總算是辦妥當了,咱們這就去福建吧!”,陳家洛看了看駱冰、石雙英和心硯,“明日我就去請戴震戴先生,到時候他和十二哥還有心硯一起去福建,戴先生有大才,十二哥和心硯切不可怠慢了,明瑞也和你們一起走,沿途不可泄露他的身份;我和四嫂去山東見見七哥!”,徐天宏和駱冰的分工有些交叉之處,因此這次最好帶上駱冰一起去。

“是,總舵主!”,石雙英應了一聲然後提出建議,“我紅花會根基在江浙一帶,福建分舵實力薄弱,不如先派人去福建打打前站,到時候我們去的時候起碼對當地風土人情能有個大致的瞭解。”

“十二哥說的有理!此事就拜託十二哥了!”,安排完之後陳家洛開始解釋爲何選擇福鼎作爲根據地,“韃子綠營如今總兵力大概有五十八萬人,其中閩浙有十一萬人,爲全國之首;但福鼎位於閩浙兩省之間,兵力薄弱;福鼎縣駐有桐山營遊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兩員、把總四員、外委千總兩員、外委把總四員、額外外委三員,馬戰兵三十八名、步戰兵二百五十名、守兵三百六十九名,兵馬三十八匹。總共不過六百出頭,再加上吃空餉,能打的不過二三百人,對我紅花會來說不值一提。況且福鼎是福建一帶難得的產糧區,起事後可爲我紅花會供給糧草;福鼎距離溫州不遠,又有港口方便趙三哥爲我等供應物資。如今韃子重新開啓海禁,福鼎一代百姓多靠海謀生,此令一出民心浮動,加之福鼎並沒有多少名門大戶易於收攏人心。再加上有南雁蕩山和太姥山隔絕浙江、福州的清兵,易守難攻;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正好作爲起事的根基!”

把自己當初的考慮細細的說了一遍,石雙英、駱冰和心硯都點頭稱是;又過了三天,戴震也收拾好了,心硯備上一份厚禮向和珅告辭後,和石雙英、戴震、劉安一起出京前往通州,到了通州換乘舟船前往揚州,然後在杭州等候陳家洛匯合。

陳家洛則和駱冰一起乘馬出京去山東見徐天宏,剛出城門陳家洛正想着怎麼和駱冰搭話,目光掃過前方,臥槽,他怎麼在這兒?

感謝龍空基友yuanbai提供的福建駐軍數據,哪位書友有目前閩浙一帶官場的資料也提供給俺吧。

第75章 給和第300章 祭祀第22章 杭州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203章 紫禁城流血夜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176章 賬冊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352章 上國威風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73章 馬朝柱的選擇第293章 流言再起第121章 後手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164章 入營第242章 決不妥協第402章 改名第375章 紅花會的反應第289章 八里橋預演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6章 翠羽黃衫第302章 遇刺第114章 陛下咱們造反吧!第320章 高手雲集第167章 武人好名第68章 心有不甘第56章 兩敗俱傷第390章 皇家科學獎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248章 流言第45章 腹黑的陳家洛第32章 親事第129章 海龜第252章 童謠讖語第341章 大哥你要相信我啊第328章 戰略改變第432章 屯田第102章 泄密第192章 屈服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99章 會試第264章 爆發第33章 李沅芷的決心第32章 親事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72章 海外明人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16章 山東王倫第272章 應考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142章 佛山第395章 戰備第312章 功名之心第276章 學霸也要談戀愛第121章 去廣東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27章 誘拐李沅芷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偎郎大會第404章 石家莊趙子龍第173章 風雲將起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7章 單挑張召重第6章 翠羽黃衫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99章 會試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411章 抓柺子!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5章 死了也好第152章 焦炭鍊鐵第29章 江湖動態第30章 武當的選擇第209章 拜見岳父大人第310章 勸降第227章 反派?第60章 透露身世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82章 鐵腕第339章 團練第82章 我踏月色而來第279章 美人幫主第218章 首戰2第399章 入京第227章 反派?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256章 1760第409章 廣西和貴州第209章 拜見岳父大人
第75章 給和第300章 祭祀第22章 杭州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203章 紫禁城流血夜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176章 賬冊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352章 上國威風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73章 馬朝柱的選擇第293章 流言再起第121章 後手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164章 入營第242章 決不妥協第402章 改名第375章 紅花會的反應第289章 八里橋預演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6章 翠羽黃衫第302章 遇刺第114章 陛下咱們造反吧!第320章 高手雲集第167章 武人好名第68章 心有不甘第56章 兩敗俱傷第390章 皇家科學獎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248章 流言第45章 腹黑的陳家洛第32章 親事第129章 海龜第252章 童謠讖語第341章 大哥你要相信我啊第328章 戰略改變第432章 屯田第102章 泄密第192章 屈服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99章 會試第264章 爆發第33章 李沅芷的決心第32章 親事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72章 海外明人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16章 山東王倫第272章 應考第36章 武林高手的正確用法第142章 佛山第395章 戰備第312章 功名之心第276章 學霸也要談戀愛第121章 去廣東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27章 誘拐李沅芷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偎郎大會第404章 石家莊趙子龍第173章 風雲將起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7章 單挑張召重第6章 翠羽黃衫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99章 會試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62章 募集鄉勇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411章 抓柺子!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5章 死了也好第152章 焦炭鍊鐵第29章 江湖動態第30章 武當的選擇第209章 拜見岳父大人第310章 勸降第227章 反派?第60章 透露身世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57章 意外收穫第382章 鐵腕第339章 團練第82章 我踏月色而來第279章 美人幫主第218章 首戰2第399章 入京第227章 反派?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256章 1760第409章 廣西和貴州第209章 拜見岳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