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新思維

眼下是事業初創的階段,還沒到可以隨意浪費時間的時候,第二日陳家洛就開始了緊張的忙碌。一大早就帶着徐天宏來到工廠,昨晚的接風宴高類思和楊德望也去了,知道陳家洛回來後肯定要找他們,於是早已整理好了資料。

“總舵主,如今鐵廠的出鐵率比您離開時又高了一成,出鐵的數量則是多了一倍,預計到明年上半年還能翻上一番,只是那時候煤礦和鐵礦恐怕就不夠用了!”,高類思將資料遞給陳家洛,簡略的彙報道,“如今火槍已經基本可以自己生產了,火炮的話還只能生產一些小型的;以工廠現有的人來看,產能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若想擴大生產必須得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才行,我和楊兄最近一直在統籌機器生產的事情,其他方面難免有些顧不過來!”

“高兄。楊兄辛苦了!人的問題我來想辦法!”,就憑他們兩個人支起這麼大的攤子實屬不易,況且除了本職工作之外他們還要去經世大學上課,工作強度可想而知,陳家洛可不想把他倆累垮了,說着將徐天宏引到身前,“這位是我紅花會的七當家武諸葛徐天宏,七哥剛從外面回來,對福鼎的事不大清楚,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就跟着高兄、楊兄學習吧!”

“有勞二位先生了!”,徐天宏深深一禮,對於能改紅花會帶來大量鋼鐵和武器的人,他抱着極大的敬意。

“徐兄勿需如此客氣!”,兩人連忙回禮,“這段日子徐兄就跟着我二人好了,若是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倆自會解答!”

“七哥從明天開始就跟着兩位先生吧!過一會兒我再帶徐兄去大學、縣衙還有兵營去看看!”,介紹完徐天宏陳家洛開始爲他二人解決難題。“鐵礦和煤礦的問題好辦,臺灣就有現成的鐵礦煤礦,趙四哥和林堡主手上都有船隊,咱們到時候從臺灣去運就好!至於人麼,趙四哥找的傳教士可到了?”

“到了一些,但這些人所學各不相同。能幫着工廠進行工作的並不多!”,這次回答的人變成了楊德望。

“有總比沒有的好!我再讓四哥去澳門一趟,看看還能不能多找一些!不過老從外面找人也不是辦法,咱們還得靠自己培養,二位一會兒吃完飯不如和我一起去經世大學一趟,看看哪裡有多少可以培養的苗子!”,雖然有些拔苗助長,但眼下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就讓這些種子在工作中學習吧!

“這...”。高類思和楊德望面露難色,“這個辦法我二人也不是沒曾想過,也有些學生願意到工廠來,但是戴校長不肯放人,說學業沒完成之前不放一名學子離開!”

“戴校長這些日子如何?”,說起戴震陳家洛就一陣頭疼,他這種行爲也是出於對學生負責而考慮,但還是有些不知變通了。再加上此人在儒學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真是白瞎了他在數學上這麼好的天分。

“戴校長整日爲學校操勞。每天都忙道深夜才歇息!就是...”,倆人支支吾吾半天才接着說,“就是每日都要和吳先生他們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吳先生?”,陳家洛有些疑惑,記得學校裡沒有姓吳的老師啊?

“是從倭國歸來的吳思華吳先生。吳先生祖上跟隨朱舜水先生遠渡東瀛,在儒學上造詣頗深,總舵主離開後他才和一些友人從東瀛返回,眼下正在經世大學教書!”,中國自古就對忠臣義士幾位尊敬。吳思華等人至今保留華夏衣冠的行爲讓他們極爲佩服。

有人和他作對就好啊!也不知道這吳思華所研習的思想是那種,別和我給學生灌輸的東西衝突了纔是!一念至此陳家洛再也坐不住了,思想領域的爭奪是最關鍵的,匆匆吃過飯和李沅芷打了個招呼就帶着徐天宏和高楊二人來到經世大學。

到了大學門口四人翻身下馬走了進去,經過一番交談陳家洛對吳思華等日本歸來的大明遺民刮目相看,他們繼承和發揚了朱舜水的學說,摒棄了腐儒好空談的習性,講究學以致用,在日本時他們就曾研習過“蘭學”——也就是日本鎖國時代通過荷蘭傳入的西方科技知識。聯想到明末時徐光啓、孫元化等人對西方科技知識的熱衷,陳家洛對他們的行爲也便是理解,中國的儒生在沒經過滿清的愚昧馴化前還是知道放眼看世界的!

這一羣人在來到經世大學後接觸到高楊二人帶來的最先進的科技知識,頓時喜出望外,一個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對科技的研究中。戴震難免有些看不過眼,不過但就儒學上的造詣他也沒辦法和吳思華想比,吳思華可是明末清初五大師之一的朱舜水的嫡系傳人,比戴震這個自小貧困四處求學全靠自悟的人,知識體系要紮實的多。三言兩語就把他駁倒,倒是戴震在數學上的造詣讓他們刮目相看。

這個人留在學校有些浪費了啊!陳家洛試探着發出邀請,“吳先生,如今家洛身邊甚是缺人,若是吳先生不嫌棄的話不如來我身邊幫忙?”

吳思華搖搖頭,“總舵主,並非吳某矯情,實是吳某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哦?不知是何要事?”,陳家洛追問道。

“這件事還是出自高楊二位先生身上!”,吳思華一身道袍,身材瘦削,面相清奇,恍惚間若神仙中人,“在下剛到福鼎時曾在鍊鐵廠呆過一些日子,又從二位先生手裡借的不少泰西來的典籍,待看完後不禁汗流浹背!”

說到這吳思華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遠遠地望着大海的方向,“我自幼修習儒學,本以爲天下並無不能爲儒學包納之物,但到工廠一看,此中的運行規律很難從儒學上找到解釋。那些泰西之人雖不習儒術,但對天地至理、世間百態另有一番解釋,在下就想寫一本書出來,將儒學、蘭學以及其他泰西學說混爲一爐,看能否從中找出一條新路來!”

第320章 高手雲集第278章 揚州第416章 專業就是專業第303章 誰特麼的還和你比武第59章 歸途第128章 遺詔第188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5第431章 父女相聚第247章 海軍發展計劃第194章 告密第106章 微服私訪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41章 三選一?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59章 要錢不要命第32章 親事第333章 世界大戰第2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10章 英雄救美?第182章 八王議政第106章 微服私訪第48章 黑水營之圍2第60章 透露身世第219章 首戰3第304章 南北之別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32章 親事第278章 揚州第192章 屈服第398章 西狩第183章 和親王第273章 入職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402章 改名第374章 入關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423章 日本攻略第183章 和親王第221章 亂起第204章 突圍第351章 新目標第135章 婚禮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74章 入關第60章 透露身世第230章 勳章第257章 山東亂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22章 留學生第48章 黑水營之圍2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191章 幸運的褚圓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52章 黑水營之圍終第211章 金蟬脫殼第179章 再臨帝都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66章 飛馬鏢局第72章 紀曉嵐第37章 西北局勢第318章 京城亂第367章 運輸公司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287章 大戰將至第84章 小尾巴第86章 少林的野望第374章 入關第194章 告密第104章 殿試第358章 天師府來人第289章 八里橋預演第319章 又一筆收入第337章 閒棋第251章 自作自受第112章 試驗品第386章 威震四夷第251章 自作自受第297章 拿下臺灣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233章 畫眉第144章 貪官VS土豪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214章 新思維第71章 和第63章 管家賈六第287章 大戰將至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327章 毫無懸念第4章 武俠同人第二女主角第150章 開始種田第109章 同行第163章 招兵第249章 引導輿論第300章 祭祀
第320章 高手雲集第278章 揚州第416章 專業就是專業第303章 誰特麼的還和你比武第59章 歸途第128章 遺詔第188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5第431章 父女相聚第247章 海軍發展計劃第194章 告密第106章 微服私訪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41章 三選一?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59章 要錢不要命第32章 親事第333章 世界大戰第2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10章 英雄救美?第182章 八王議政第106章 微服私訪第48章 黑水營之圍2第60章 透露身世第219章 首戰3第304章 南北之別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32章 親事第278章 揚州第192章 屈服第398章 西狩第183章 和親王第273章 入職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402章 改名第374章 入關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423章 日本攻略第183章 和親王第221章 亂起第204章 突圍第351章 新目標第135章 婚禮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374章 入關第60章 透露身世第230章 勳章第257章 山東亂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22章 留學生第48章 黑水營之圍2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191章 幸運的褚圓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52章 黑水營之圍終第211章 金蟬脫殼第179章 再臨帝都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66章 飛馬鏢局第72章 紀曉嵐第37章 西北局勢第318章 京城亂第367章 運輸公司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287章 大戰將至第84章 小尾巴第86章 少林的野望第374章 入關第194章 告密第104章 殿試第358章 天師府來人第289章 八里橋預演第319章 又一筆收入第337章 閒棋第251章 自作自受第112章 試驗品第386章 威震四夷第251章 自作自受第297章 拿下臺灣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233章 畫眉第144章 貪官VS土豪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214章 新思維第71章 和第63章 管家賈六第287章 大戰將至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136章 新婚燕爾第327章 毫無懸念第4章 武俠同人第二女主角第150章 開始種田第109章 同行第163章 招兵第249章 引導輿論第300章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