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日本攻略

黃羣盛的這一番話說的黃宣熱血沸騰,的確,說起考試來,他們這些書香門第出身的人哪裡怕過那些市井之家的人?即使是一樣整日在學校裡讀書,可是回家後他們有條件夜間繼續攻讀、偶爾還有父輩指導,那些人回家後要麼得幫家人幹活,即使不幹活也沒幾家人捨得費燈油錢繼續讀書,更別說家人的指導了。

“還有,我看這考試各個衙門的錄取比例也不一樣!”,換股輕聲繼續說着自己的研究結果,“凡是中樞要害之處,錄取的比例最低,這些地方不是江寧大學,經世大學等幾家名校出來的學生基本沒有太大的機會,但是一旦進去了,日後的升遷速度比其他人也要快得多!你的哪位呂學長,三年前江寧大學的學生會會長,如今已經是六品官了;那些靠到街道上的依舊在原地踏步!你將來進了學校也別隻顧着讀書,多在這些地方待一待!”

“是!孩兒明白了!”,父親的這一番話在他心中打開了一扇窗戶,黃宣回到書房後,將自己往日最愛的詩集丟到一邊,開始研究起最不喜歡的算學來。

黃家所發生的爭論並非獨立事件,眼看着紅花會已經基本佔據了天下,各地的讀書人也反應過來,紛紛開始研究中華的選官用人策略,將自己的子弟送往各處學堂,開始根絕中華的需求來培養自己的後輩。

陳家洛對這種情況略有反感,但也沒進行阻止,目前能多些讀書人總是好的,君不見紅朝開國後不久,各所重點學校之中也是那些進入協商會議的士紳子弟讀書比那些軍官出身的孩子成績好,但也沒見紅朝就改了天下。

這一日,陳家洛將吳思華請到了辦公室中,現在大路上的戰爭進入休整期,海洋上也相對平靜,可日本這樣一個後世給中華帶來了如此大傷害的國家放到身邊他總是不放心。更別說現在中華在東山洲的地盤日子擴大,來往的運輸線路都暴露在日本的輻射範圍之內,是該想個辦法讓這個國家爬不起來了。

“吳先生,我聽說倭國的關西和關東彼此敵視。可有此事?”,陳家洛看着倭國的丟問道,這也是他上一世看動漫得來的知識。

“正是!”,吳思華點頭答道,“關西當年是文化中心。京都奈良,人文古蹟數不勝數,大阪、堺港,商貿財富堆如山;奈何德川氏得了日本,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都遷到關東去了,於是關西就衰落了。所以關西人眼裡,關東人都是暴發戶,沒文化沒歷史,關東人看關西,對關西腔極爲鄙視。京都奈良有文化算比較低調,商都大阪就不服東京,處處要比較一下,所以大阪東京最敵對。”

嗯,有矛盾就好!“這麼說這倭國的關東關西之爭是從關原合戰後產生的了?”,陳家洛繼續問道。

“正是如此,關原合戰雖然西軍輸了,可是後人卻已經敬仰石田三成而鄙視德川氏,德川氏後來對關西一再打壓又加深了這一矛盾!”,吳思華接着又說了一些自己在倭國時的見聞來說明關東和關西的分裂到了如何程度。

聽起來有點劉邦和項羽的意思。項羽雖然輸了但後人頗爲敬仰,劉邦贏了也沒落下好名聲!既然這關西關東之間的分歧如此之大,可以拿來做做文章麼!

“吳先生,若是咱們現在幫一幫關西的諸大名。他們敢起來反抗德川家麼?”,陳家洛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陛下,關西的長州藩和薩摩藩等向來不服德川幕府!薩摩藩如今從暫滿這裡購買了不少步槍,所爲何事不問可知!”,吳思華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的說道,“長州藩在毛利元就當藩主時領有中國地方十國120萬石。其孫毛利輝元與織田信長對抗。信長死後與豐臣秀吉妥協,參加執政,爲五大老之一。關原之戰時爲西軍總大將,戰敗後被德川減封,領有周防、長門兩國36.9萬石。由於這次大減封,毛利家對德川家可謂恨之入骨!依臣來看,日後倭國若是有變,這兩家必定是最早起來反對幕府的大名!”

咦,當年看動漫的時候,劍心神馬的好像就是長州藩出來的啊!陳家洛總算想起點有用的東西,而且歷史書上好像也說長州藩和薩摩藩是倒幕運動的主力來着。

“如此甚好!通知倭國那邊,打聽打聽咱們賣出去的步槍裡有多少是長州藩買去的?”,陳家洛發佈命令,“等查明瞭不妨派人接觸接觸如今長州藩的藩主!”

“如今長州藩的藩主是毛利重就,現年四十多歲!”,吳思華連忙補充道,“除了長州藩和薩摩藩,肥前藩和土佐藩也對幕府多有怨氣,陛下亦可派人聯繫這兩家!”

“嗯,此事就由情報部門執行,吳先生提供指導!”,陳家洛在地圖上將這四家大名的位置一一看過,“不過也不要讓這四家過於強大,能讓他們割據關西即可,同意倭國就不用了!”

嗯,最好讓他們分成好幾個國家打成一鍋粥,如此以來中華就能作壁上觀,私下販賣軍火、收購戰俘當苦役,左手漁翁之利了。在外交史上,英吉利的大陸均衡政策可謂是最成功的外交策略之一,法國強則扶持普魯士,普魯士強則支持法國,在英國的搗亂之下歐洲大陸始終未能出現一個能夠統一大陸的國家,讓英國吃夠了好處。

如今陳家洛打算把這個策略用到日本上,先讓長州薩摩這些大名和德川家幹一仗,等兩敗俱傷之後再多扶持幾個大名出來,讓日本始終處於混亂不能統一的局面,這纔是對中華最有利的局勢。

吳思華雖然不怎麼熟悉英吉利的大陸均衡政策,可是他知道戰國的合縱連橫之術啊,很快就理解了陳家洛的意思,“是,臣定會將此事處理妥當!”(。)

第304章 南北之別第379章 家變第26章 各方反應第28章 情愫暗生第161章 捂蓋子第57章 意外收穫第276章 學霸也要談戀愛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236章 因勢利導第72章 紀曉嵐第39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王見王第59章 歸途第152章 焦炭鍊鐵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129章 海龜第272章 應考第92章 與駱冰同行第72章 紀曉嵐第119章 結盟第398章 西狩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203章 紫禁城流血夜第228章 衝突第364章 激戰第252章 童謠讖語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105章 福鼎知縣第340章 擴張第200章 混亂前夕第155章 勸捐第29章 江湖動態第21章 如何花錢第358章 天師府來人第213章 福鼎新貌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236章 因勢利導第249章 引導輿論第334章 藍水海軍夢第52章 黑水營之圍終第292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出路第17章 闖王寶藏第66章 飛馬鏢局第331章 意外來客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382章 鐵腕第50章 黑水營之圍4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216章 目標,惡虎寨第403章 繼續擴張第99章 會試第59章 歸途第94章 忙碌的鄭王爺第113章 龍袍第336章 男爵到訪第386章 威震四夷第26章 各方反應第182章 八王議政第330章 烽煙四起第141章 大力士鳳天南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127章 一箭雙鵰第273章 入職第272章 應考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58章 離開第295章 敲竹槓第396章 登陸戰第139章 社會調查第250章 軍中動態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85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2第331章 勸進第27章 誘拐李沅芷第395章 戰備第293章 流言再起第116章 山東王倫第411章 抓柺子!第165章 小姨子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190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7第429章 武林足球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81章 比武第35章 灌輸思想第一百六十八章第422章 父與子第243章 新老交替第50章 黑水營之圍4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286章 目標臺灣府第133章 統一思想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79章 再臨帝都
第304章 南北之別第379章 家變第26章 各方反應第28章 情愫暗生第161章 捂蓋子第57章 意外收穫第276章 學霸也要談戀愛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236章 因勢利導第72章 紀曉嵐第39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王見王第59章 歸途第152章 焦炭鍊鐵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129章 海龜第272章 應考第92章 與駱冰同行第72章 紀曉嵐第119章 結盟第398章 西狩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203章 紫禁城流血夜第228章 衝突第364章 激戰第252章 童謠讖語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105章 福鼎知縣第340章 擴張第200章 混亂前夕第155章 勸捐第29章 江湖動態第21章 如何花錢第358章 天師府來人第213章 福鼎新貌第346章 滾動發展第236章 因勢利導第249章 引導輿論第334章 藍水海軍夢第52章 黑水營之圍終第292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出路第17章 闖王寶藏第66章 飛馬鏢局第331章 意外來客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382章 鐵腕第50章 黑水營之圍4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216章 目標,惡虎寨第403章 繼續擴張第99章 會試第59章 歸途第94章 忙碌的鄭王爺第113章 龍袍第336章 男爵到訪第386章 威震四夷第26章 各方反應第182章 八王議政第330章 烽煙四起第141章 大力士鳳天南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127章 一箭雙鵰第273章 入職第272章 應考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58章 離開第295章 敲竹槓第396章 登陸戰第139章 社會調查第250章 軍中動態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85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2第331章 勸進第27章 誘拐李沅芷第395章 戰備第293章 流言再起第116章 山東王倫第411章 抓柺子!第165章 小姨子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190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7第429章 武林足球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81章 比武第35章 灌輸思想第一百六十八章第422章 父與子第243章 新老交替第50章 黑水營之圍4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286章 目標臺灣府第133章 統一思想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79章 再臨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