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

其中移駐遼東的軍隊,都允許攜帶家眷,並能獲得一塊土地。當然了,他們所獲得的土地,就沒有獎賞給徵遼大軍的糧田肥沃,也沒有那麼多。

崇禎皇帝算過時間,參與收復遼東的主力,即新軍、部分東江軍和部分關寧軍,能趕在過年之前到達京師。到時候,他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當然了,參戰的歸化軍也會參與。不過他們都是騎軍,來去都快,根本就不用擔心時間問題。

文華殿內的議事結束,羣臣退去,唯獨東廠提督王承恩卻留了下來。其他人見了,心中免不了嘀咕,不知道東廠頭子又要告什麼密。

他們還真沒猜錯,王承恩就是要上密奏,殿內無人之時,他便到了御前,呈上一本奏章,同時恭聲奏道:“陛下,奏章中就記錄了這兩年,六部從各公司分得股份紅利的明細以及用途。陛下果然沒有料錯,其中大部分紅利,都進了私人口袋了!”

當初成立大明水泥公司,還有路橋公司、大明建設銀行等等,爲了儘量減少內部阻力,爲了儘快讓這些公司運轉起來,爲了儘快讓這些公司帶動大明的經濟,崇禎皇帝當初都是下旨,抽出了一部分股份,分給了六部。

也正是因爲如此,這些公司的成立和運轉,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更是在六部的配合下,可以說是順順利利地成立了。在開頭這兩年,要麼產量不高,要麼還在全國各地佈設網點,各家公司,主要是花錢,用得自然是用股份募集而來的資金,如今幾家國營公司,大概都經過了兩年時間的發展,是到了收穫的時候,至少今年年底的分紅,從崇禎皇帝已經掌握的數據看,要比前兩年加起來還要多。

而且經過這兩年的運轉,不管是水泥也好,建設銀行也罷,又或者是路橋公司,都已經爲大明上下所接受。這些新生事物也都已經在大明的土壤裡紮根,不管是誰,哪怕是崇禎皇帝本人,要想廢除這些東西,都不是隨口下道旨意就能做到了。

到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就不再像放任這些大筆的錢,任由六部自己處理了。各部衙門的小金庫,不能有龐大的數額,否則必然會滋生腐敗。於是,他就暗地裡下旨給王承恩這個東廠提督,開始對六部的分紅情況進行查賬。

還真別說,崇禎皇帝聽了王承恩的話後,打開奏章看了起來。果然一如他所料,如同王承恩所說,那些銀子,大都進了六部高級官員的口袋。也就是說,這些錢,大部分都是衙門高官給分了。其中,更是以吏部突出,禮部最不明顯。

崇禎皇帝看到,禮部徐光啓這邊,大多的股紅,都用在了推廣科技學問上,還有農作物的培養,這顯然和禮部一把手的興趣愛好有關。況且,禮部二把手孫元化,還是一把手徐光啓的學生,雖然對農政一事不熱衷,可他卻同樣熱衷科學技術。

崇禎皇帝看完之後,合上奏章,冷笑一聲道:“吏部看來是跑官跑慣了,收起錢來肆無忌憚。朕之前整治過一次,如今看來還要再整治一次!”

一聽這話,王承恩便知道,皇上這是要拿吏部開刀了。他心中不由得一喜,看來東廠是有活幹了。

這兩年來,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錦衣衛那邊,多參與和軍隊有關的事情。一如剛剛之前,王承恩就知道從雲南那邊通過聊天羣傳遞消息過來的,就是錦衣衛的人。大明各地都有戰事,錦衣衛也就異常活躍。

反而是東廠這邊,沒有多少政績,說起來,也就他親自領着人,抄了東南豪商算一件。但錦衣衛那邊,可是有護駕之功,更是不能比。

如今好了,皇上有心整頓吏治,而這,則是多交給東廠來辦。很顯然,這應該是東廠和錦衣衛的區別了。既然這樣,可要辦好這些差事,一則揚名,重振東廠聲威,二來也不至於被錦衣衛壓着。

此時的王承恩年紀還輕,只想着這些。但崇禎皇帝卻不同,他有更多的考慮。

如果換成是以前的話,整頓吏治,直接從六部下手,說句實話,就算是皇帝,哪怕廠衛在手,也不好這麼硬着來。

天下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遊戲規則,哪怕是皇帝,也必須在這個遊戲規則內,按着規矩來。誰要是不按規矩來,必然會被羣起反對。靠殺,能治理國家?這隻能是大字不識的老農民,纔會想着貪官殺殺殺,就天下太平了。

不過如今的崇禎皇帝,卻已經有這個整治六部的本錢了。

國內的這些新政,多是出自皇帝之手,甚至是皇帝所發明,這些政策,給大明這個國家,給大明上下所帶來的好處,所有人都已經看到了。大明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是有目共睹的。皇上的英明,毋庸置疑!

而對外的戰事,比如收河套爲大明版圖的一部分,洞吾改封唐國,更有御駕親征,收復三朝帝王無可奈何的遼東,滅兇悍的滿清這些,大明上下也同樣有目共睹,皇上的神武,毋庸置疑!

崇禎皇帝此時的聲望,可以說直追太祖成祖,至少大明其他皇帝,就沒有崇禎皇帝這樣的成就。而且,如今的內閣,唯皇帝馬首是瞻,廠衛忠於皇帝一人,到了年底,更有徵遼大軍迴歸京師,如此種種,有了真憑實據,拿六部開刀,也只會引來京師百姓的叫好!

而且還有一點,崇禎皇帝一直注重於輿論控制。不說京師這邊了。隨着路橋公司在南方的發展,隨着《射鵰英雄傳》等評書的廣受好評,說書先生在評書的廣告時間內,解讀朝政大事,也成爲了大明百姓瞭解朝政大事的一個主要來源。如此一來,能保證朝政大事不被人歪曲,輿論也逐漸掌握在手,至少不像以前那樣受讀書人的控制了。

如此種種,崇禎皇帝就決定了,等到年底徵遼大軍回來,閱兵之後,就要整頓吏治,把分給六部的股份收回國庫,股紅另行分配,保證用到實處。

而鹽政革新的事情,他也決定,就定在整治六部之後進行,這樣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則,沒有底下人的配合,就算再好的政策,都會變壞。一如前宋王安石變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時候崇禎皇帝要是實施革新的話,雖然不至於和王安石一樣,畢竟內閣和廠衛都已經掌握着,可底下小吏搞搞滑頭,還是有可能的。不管程度大小,影響革新這樣的事情,總還是少發生的好。

想完了這些,崇禎皇帝的思路便又回到了安南之亂這邊,畢竟這邊涉及到了第二個藩王的就藩問題。呵呵,外國列強都開始插手大明之事!只是很可惜,如今可是大明朝,而不是滿清。想插手,那就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時候,孫傳庭那邊派出的人,也應該到濠鏡澳了。

他沒猜錯,這個時候,錦衣衛小旗馬三已經把孫傳庭的命令傳達給了廣州府知府,此時,也隨同廣州府知府到了濠鏡澳。

知府的全套儀仗擺着,敲鑼打鼓地,還未到佛郎機人的軍營,濠鏡澳百姓就已經出來圍觀了。

說起來也是,這個時代的百姓,缺少娛樂活動,但凡有點什麼熱鬧,都是喜歡去圍觀的。難得一見的知府大人,竟然會來濠鏡澳,而且還帶了那麼多衙役,搞得那麼正式,這也夠稀奇的,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他們不知道,但佛郎機人總督施維拉卻大概心中有數。不過他也沒想到,明國竟然反應這麼迅速。按照原本的計劃,明國應該是來不及反應纔對吧!或者,是自己想錯了?

不過他怎麼想,廣州府知府到,這可是佛郎機人最爲巴結的對象,也不敢怠慢,立刻出迎。

“轟轟轟”幾聲炮響,軍營大門大開,施維拉帶着一衆手下和翻譯,趕緊迎了出來。他知道,大明官員首重面子,只要給足了面子,有些時候,按照他們的說法,你給我面子,我就給你面子,萬事好談,也就有了基礎。

不過這一次,他似乎猜錯了。雖然是大禮相應,可廣州府知府還是很擺譜,並沒有先出轎子,而是等到施維拉等人都施禮請見時,才從轎子裡出來。而且出來的時候,凍着一張臉。

施維拉擡頭看到這,忽然,又看到有一名穿黑色官服的人,閃到了廣州府知府的身後。如果說以前他不認得這黑色官服的話,經過上一次的事件,當時來逮捕滿清使者白養粹的餘小旗等人,卻是給了他一個深刻的印象,一看這黑色官服,便知道這是皇帝親軍,錦衣衛的人也跟着來了。

這一下,施維拉都不用交談,就已經確認廣州府知府大人過來濠鏡澳,絕對就是爲了那事。

這麼想着,他連忙陪着笑臉,對廣州府知府說道:“大人百忙中抽空駕臨濠鏡澳,實在是稀客。正好鄙國有船剛到,有一些鄙國的特產,還請大人也鑑賞一二……”

說實話,對於廣州府知府,施維拉這邊,每年也都是有孝敬的。雙方的關係,基本上都保持着友好關係。可此時,他這麼說,廣州府知府卻面容嚴肅,不但不接這個話題,連客套都沒有,擺出威嚴的架勢,厲聲喝道:“本官奉總督大人之令,有二事需要覈實回稟。你且聽好了……”

說話間,很是不客氣。哪怕他面前,有很多佛郎機軍人,也是一樣。至少他從來不會認爲,這些佛郎機人,敢對他這個廣州父母官怎麼樣!否則,這些佛郎機人就絕對沒有好下場,至少在這濠鏡澳,在大明就絕對不可能立足。因此,他有底氣,藐視這些佛郎機人,不用給他們講客氣。

施維拉聽了,心中有種不妙的感覺,不過也不敢插科打諢,更不敢轉移話題,就只能乖乖地聽着。

“……其一,上個月就該到的南洋糧食,爲何到了現在還沒有到?”

一聽這話,施維拉心中反而鬆了口氣,約定好的南洋糧食,原本確實該到了,不過因爲安南那邊大戰將起,也急需大量糧食。當地的葡萄牙總督就做主,把糧食都給截留,用於安南阮氏攻伐北方鄭氏的軍糧了。

不過等施維拉知道之後,已經派人去交涉。明國的那個冷麪總督,非常重視糧食。有了糧食,和明國貿易的時候,也纔會通暢一點;因此,給明國的糧食,不能拖欠。

然而,那些糧食已經撥于軍中,收不回來,耽擱也就在所難免。原本他準備的藉口,說海上風浪影響而遲到,也因爲拖延的久而沒法說出口。

“大人,那些糧食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推遲一點時間。”施維拉趕緊擠着笑容,給廣州府知府解釋,同時眼睛餘光盯着那個錦衣衛,“因此鄙國決定,額外出錢,多購一船糧食,免費贈送給大明,以聊表歉意。呵呵,大人知道的,我們佛郎機人是最講信用的……”

按照他的想法,回頭多給一船糧食,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明國這邊就有交代了。

不遠處圍觀的百姓,看到佛郎機人的這個總督大官,對着知府大人如此奴顏婢膝,一個個都笑着指指點點。想着這些外國人也真是上道,知道給大人面子,就能得到裡子。

可誰知,施維拉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廣州府知府一聲怒喝道:“種種原因?可是因爲你們佛郎機人插手我大明地方事務,幫助反叛賊子安南阮氏而攔截了本官的糧食?“

從南洋來的糧食,就是在這邊進行交接,屬於廣州府的事務,也是廣州知府負責的一項重要事情。原本延誤,就已經不喜,不過也聽從了施維拉派人過去的解釋。但沒想到,總督府竟然派了錦衣衛過來,他就得裝作之前不清楚,而要義正言辭地要個說法了。

更何況,此時的他,已經從馬三這邊知道了真實情況如何,這讓他,又如何敢給佛郎機人面子。

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500 沒得選擇868 爲了房子1222 聊天羣的快捷115 神秘謀士90 死無對證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306 誘餌407 意氣風發913 期待討價還價857 飛車747 目瞪口呆945 運籌帷幄74 攻城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500 沒得選擇331 輿論要掌控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15 再加人636 營嘯(第四更)120 士氣高漲145 利用資源756 這也行?265 蛋糕做大再說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1144 王師到了1040 有的放矢77 有種留下廟名624 多鐸來了389 圖像按鈕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233 範永鬥拜年788 銀行總結273 大明路橋公司224 關鍵所在938150 看來可以358 清丈土地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1095 帶個話1151 掌嘴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790 絕世重寶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1126 莫臥兒帝國1121 鹽政之議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1264 幸福的煩惱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673 敵人的敵人632 劫糧(第三更)1173 南亞之變393 招安張獻忠15 再加人417 一個字亂533 寶刀屠龍8 皇帝發瘋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181 首戰104 昌黎危急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686 誤會了613 高瞻遠矚284 游擊戰932 就不如你的意394 被撞破了1207 去山東53 激動的劉興祚775 誤會(第四更)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17 學曹操634 無恥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616 困惑3491130 大侖山慘案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631 牛刀殺雞1 我是崇禎224 關鍵所在155 毒計(第五更)450 沒防備202 收心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1070 御駕親征547 強者爲王1150 處置548 梟雄的下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33 寶刀屠龍944 致命出擊1222 聊天羣的快捷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
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500 沒得選擇868 爲了房子1222 聊天羣的快捷115 神秘謀士90 死無對證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306 誘餌407 意氣風發913 期待討價還價857 飛車747 目瞪口呆945 運籌帷幄74 攻城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500 沒得選擇331 輿論要掌控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15 再加人636 營嘯(第四更)120 士氣高漲145 利用資源756 這也行?265 蛋糕做大再說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28 舉人而已1144 王師到了1040 有的放矢77 有種留下廟名624 多鐸來了389 圖像按鈕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233 範永鬥拜年788 銀行總結273 大明路橋公司224 關鍵所在938150 看來可以358 清丈土地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1095 帶個話1151 掌嘴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790 絕世重寶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1126 莫臥兒帝國1121 鹽政之議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1264 幸福的煩惱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673 敵人的敵人632 劫糧(第三更)1173 南亞之變393 招安張獻忠15 再加人417 一個字亂533 寶刀屠龍8 皇帝發瘋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181 首戰104 昌黎危急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686 誤會了613 高瞻遠矚284 游擊戰932 就不如你的意394 被撞破了1207 去山東53 激動的劉興祚775 誤會(第四更)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17 學曹操634 無恥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616 困惑3491130 大侖山慘案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631 牛刀殺雞1 我是崇禎224 關鍵所在155 毒計(第五更)450 沒防備202 收心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1070 御駕親征547 強者爲王1150 處置548 梟雄的下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33 寶刀屠龍944 致命出擊1222 聊天羣的快捷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