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士氣高漲

所幸的是,一夜無事,直到天亮之後,建虜大營纔有了動靜。

滿桂通過望遠鏡能清楚地看到,只見建虜似乎在押人遊營,人數之多,浩浩蕩蕩地足有幾百人。

幾乎不用猜,這肯定是昨日敗逃回來的那些建虜了。沒有殺掉,也真是有點遺憾。

滿桂能看到建虜大營的動靜,城頭上的守卒同樣也能看到這動靜,雖然看不清楚,但一樣能猜出建虜是幹嘛,頓時一個個興奮地對着建虜大營指指點點,嘲笑建虜也有無能的一天。

就連還在睡覺的京營提督李鳳翔,也聞聲起來看熱鬧了。當他看清情況後,不由得笑着對滿桂道:“咦,還綁到營門這邊來打了?嘖嘖,這一字排開地用皮鞭抽,確實很壯觀啊!可惜陛下不在,要不也能讓陛下高興高興了!”

“女真韃子人少,這幾百個人之多,還真沒那個魄力都軍法從事,估計捱打也是做做樣子,否則再加幾百個傷卒,也夠建虜心疼的。”滿桂說着還用手指着道,“公公請看,這些逃回的女真韃子都是精銳,有一部分甚至還是巴牙喇兵來的。”

李鳳翔看得點點頭,忽然轉頭看向滿桂道:“昨晚沒事吧?”

“嗯,沒事!”滿桂點頭回應。

看,咱家料事如神吧!就知道不會有事。李鳳翔心中想着,如今看到城外的情況,他更可以肯定建虜已沒有了繼續攻打的士氣。只不過被皇上教訓過,因此倒也沒有嘲笑滿桂的膽小,而是問滿桂道:“咱家一會就要進宮,昨晚陛下所問之事如何了?”

“請公公回陛下,以末將認爲,建虜就算有炮,也沒有炮手能用之;就算有炮手,其大將軍炮之類的射程和威力也沒有城頭的紅夷大炮厲害。如若建虜果真運炮前來攻打京師,末將有把握守住京師。”滿桂滿臉嚴肅,就好像皇上就在面前一般,轉身面對李鳳翔,雙手抱拳,態度恭敬地說道。

李鳳翔點點頭,自回紫禁城去了。

滿桂再觀察了一段時間,還發現建虜探馬似乎少了好多,建虜大營中的跡象顯示,似乎建虜還真沒有攻城的意願,這有點反常。該不會建虜真得因爲昌黎之敗,已無心攻城,準備撤了吧?

他帶着疑惑,讓輪值的親信家丁盯着建虜大營的動靜,自己則去休息一會了。

與此同時,在通州,好好地睡了一覺的巡撫解經傳神清氣爽地坐在大堂上,看着底下的勤王總兵們問道:“昨日之事,可有進一步的消息?”

黑雲龍看看身邊的同僚,跨步抱拳迴應道:“回中丞的話,已派出夜不收去查探,暫未有消息……”

說到這裡時,見解經傳眉頭一皺,他便連忙補充道:“不過末將今日一大早發現,似乎建虜探馬少了許多,原因還待查!”

“嗯,一有消息,即刻稟告本官!”解經傳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昨日建虜那狼狽樣,說話聲都似乎大了一點。

底下的總兵們正要回答時,忽然外面傳來騷動,似乎還比較大的樣子,隱隱約約地,似乎是有歡呼聲。

解經傳一聽,心中不高興了,該不會是那些百姓又在鬧事吧?

之前爲了搶運糧食,結果在城外死了不少,而後又在城下砸死了一些。之前已經有城中百姓爲此鬧過一次,讓解經傳很是不高興。

其實,這種事情要只是刁民而已的話,他也不怕。只是沒想到的是,城中不少士紳的家奴竟然也死在了城下,讓他有點沒想到。

爲此,他心中很是誹謗過,那些個人家難道還缺這點糧食,竟然也派了家奴去搶!

解經傳就怕這些士紳在朝中有關係,如果往御史言官那裡帶個話,被政敵攻擊的話,這種事情就會說成殘害百姓,能不能平安無事地躲過一劫還真不好說。

也因此,他對城中百姓的鬧事,還真是有點頭疼,一直避而不見,讓通州縣令出面進行安撫,答應會賠償錢糧。

只是這一次,他猜錯了。喧譁聲很快由遠及近,隱隱地就能聽清聲音了:“昌黎大捷,俘虜建虜三千,殺建虜三千;昌黎大捷……”

大堂內,不管是解經傳還是各路勤王總兵,雖然聽清了聲音,卻都一臉不信,懷疑自己聽錯了的表情。

俘虜建虜三千,殺建虜三千,這怎麼可能?是什麼人在謊報軍情?

很快,孫承宗所派的信使由輪值城頭的麻登雲總兵領着,闖進了大堂之內。在一片驚訝聲中,信使昂着頭,中氣十足地大聲宣佈道:“奉閣老之命,往各城宣示昌黎大捷,此乃昌黎戰報,請中丞大人過目!”

在如今這種情況下,昌黎竟然大捷,這消息可謂石破天驚,讓解經傳再也坐不住,甚至都等不及手下給他轉呈,親自站了起來在半途接到戰報便看了起來。而那些總兵們則互相竊竊私語,臉上還帶着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戰果也太大了,他們實在是無法相信,可這是閣老傳遞各地的捷報,顯然也是要送達京師御前的,要是注水太多的話,御史言官可不是吃素的。

在懷疑、猜測、興奮、難以置信地氣氛中,戰報在大堂內衆人手中傳了個遍。如果不是有閣老的印章,如果不是那些戰果難以造假,就憑着這戰事經過的描述,他們是十萬個不信!

呵呵,昌黎小縣而已,七千建虜攻打了兩日,竟然沒有破城,這可能麼?

還有,一個文官,進士出身的知府,竟然能領着一羣臨時拼湊起來的民壯,在建虜軍中殺進殺出,和建虜進行野戰而不敗,誰能說下,這吹牛是不是吹到天上去了?

可是,這些又是事實,戰報上就這麼寫着的。大堂內的這些通州高級官僚軍將,忽然得到一個共同的認識,其實,建虜不外乎如此而已!

在一衆人等羨慕昌黎大捷的同時,解經傳也興奮了起來,大聲下令,加派夜不收,偵緝建虜情況。

幾乎所有收到昌黎大捷的城池,無不和通州一樣,士氣頓時高漲了起來。

968 大有可爲556 結束606 下馬威322 不霸氣但實用863 背景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32 傳國玉璽417 一個字亂756 這也行?320 新軍成軍665 再次出使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086 世襲之革新716 盧象升的決定365 逃出生天408 追賊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631 牛刀殺雞76 昌黎做得很好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1175 煎熬1283 又一個心願436 各取所需1010 木邦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1009 出兵洞吾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849 暴露的風險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730 驚聞392 張定國的招供1081 遼東安排701 收網(第五更)732 急智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850 各種傳言626 同袍的含義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73 敵人的敵人941 恐慌(第五更)848 擔心(第四更)173 加人97 指天爲誓1134 趁火打劫620 燧發槍861 禮制(第五更)831 將計就計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89 發號施令288 曹文詔的苦心559 高峰174 聊天羣的威懾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331 盟軍必勝708 人心之策435 約定(第三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16 黃雀在後390 孫傳庭拍照角色訪談393 招安張獻忠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585 心事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2 溫體仁的能耐770 懷念晉商了795 不情之請1194 大明威脅論951 誰的責任1185 搞什麼鬼1050 鹽政239 白杆軍到521 畫展234 曹變蛟的志向137 敵明我暗1071 皇帝的打算1067 大清之國戰969 死中求活之策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723 先啥再啥143 要過年了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1007 淚流滿面670 放縱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40 任重道遠1097 廠衛在行動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995 南洋按此例290 皇太極的震撼1020 范文程的下場1244 婚書122 要錢不要名724 聊天羣的缺陷656 過家家
968 大有可爲556 結束606 下馬威322 不霸氣但實用863 背景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32 傳國玉璽417 一個字亂756 這也行?320 新軍成軍665 再次出使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086 世襲之革新716 盧象升的決定365 逃出生天408 追賊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631 牛刀殺雞76 昌黎做得很好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1175 煎熬1283 又一個心願436 各取所需1010 木邦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1009 出兵洞吾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849 暴露的風險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730 驚聞392 張定國的招供1081 遼東安排701 收網(第五更)732 急智1297 針對大明的陰謀開始有了雛形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850 各種傳言626 同袍的含義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73 敵人的敵人941 恐慌(第五更)848 擔心(第四更)173 加人97 指天爲誓1134 趁火打劫620 燧發槍861 禮制(第五更)831 將計就計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89 發號施令288 曹文詔的苦心559 高峰174 聊天羣的威懾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331 盟軍必勝708 人心之策435 約定(第三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16 黃雀在後390 孫傳庭拍照角色訪談393 招安張獻忠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585 心事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2 溫體仁的能耐770 懷念晉商了795 不情之請1194 大明威脅論951 誰的責任1185 搞什麼鬼1050 鹽政239 白杆軍到521 畫展234 曹變蛟的志向137 敵明我暗1071 皇帝的打算1067 大清之國戰969 死中求活之策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723 先啥再啥143 要過年了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1007 淚流滿面670 放縱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40 任重道遠1097 廠衛在行動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995 南洋按此例290 皇太極的震撼1020 范文程的下場1244 婚書122 要錢不要名724 聊天羣的缺陷656 過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