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

沒多久,衆臣趕到文華殿。好多人的心思都集中在即將舉行的大明建設銀行股份拍賣會上,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見,是爲了何事?

崇禎皇帝也不拖拉,開門見山地說道:“朕召集諸卿前來,是想商討下秦地邊軍的軍餉問題!”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感到棘手。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着朝廷,然而,多是無解。

溫體仁和崇禎皇帝接觸久了,自然比別人更瞭解,心中一動後躬身奏道:“不知陛下有何方略?”

“嗯,朕就是有個想法,召集諸卿,就是想看看這個想法如何!”崇禎皇帝點點頭回答道,“邊軍軍餉,主要在於折本色則運耗甚多,而折銀則在於有銀無糧。根本原因,在於秦地物資不豐。”

“陛下聖明!”溫體仁附和,小小拍了個馬屁。對於這點,大家都有共識。要不然,也不會有路途遙遠險峻而耗費錢糧了。

“秦地唯漢中富裕,然朝廷所收漢中賦稅卻甚是有限……”溫體仁沿着崇禎皇帝的思路說到這裡,忽然心中一動,當即有點詫異,擡頭看着崇禎皇帝道,“陛下之意,該是和秦地諸王……”

崇禎皇帝明白溫體仁的意思,他以爲自己是想向秦地藩王和官紳下手,把漢中平原的田地清理出來,多一些朝廷能收稅的田地。不過這不是自己的意思,之前就說過,要動他們,還未到時候,因此,他立刻搖頭打斷了溫體仁的話道:“不是,朕的意思是黃河九曲,唯富一套!”

“……”聽到這話,羣臣頓時都呆住了,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把目光盯向了河套之地。

確實,河套富饒,如果加以開墾的話,有黃河之水可以灌溉,當能產出甚多,養活一個秦地足足有餘。可問題是,河套不在大明手裡啊!

“陛下,我大明曾經佔據過土默川,可很難守住啊!”輔臣閔洪學進言道。

兵部尚書申用懋也跟着奏道:“陛下,土默川部人數上萬,如今又新來林丹汗,人數之多,我大明怕……怕是難敵!”

“是啊,陛下,如今我大明東有建虜,西有土司叛亂,各地還有災旱頻發,這種時候該是休養生息之時,再動刀兵,幾面開戰,難堪重負啊!”溫體仁跟着也奏道,這一次,他持反對意見了。

崇禎皇帝見底下羣臣多是反對,他也不惱,繼續討論道:“朕知道你們的意思。但如果打仗是能賺錢呢,那打仗是不是就可以了?”

“打仗賺錢?”羣臣聽到這話,互相看看,都被這新穎的說法搞糊塗了。從來打仗都是費錢費力的事情,什麼時候變成賺錢的了?

崇禎皇帝見了,眉頭一皺,便舉個例子道:“建虜雖是我們的敵人,可他們的打仗,卻是賺錢的。”

“……”羣臣無語。

過了好一會,溫體仁身爲首輔,不得不奏道:“陛下,我大明乃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豈能學建虜搶掠民間?”

“錯了!”崇禎皇帝當即否認道,“不是搶掠民間,是戰利品!土地,財富,人口皆是打贏了仗後的戰利品而已!而且,朕也沒說,要允我大明軍隊劫掠民間百姓之財富爲戰利品啊!”

溫體仁看了看同僚,臉上都有一點無奈。皇帝最大,他要這麼說,可實際差不了多少吧!

反倒是指揮過打仗的申用懋和閔洪學,聽了之後若有所思。可能普通儒家學者會比較迂腐,但位居高位者,很少會真得迂腐。

崇禎皇帝一想,便擺明態度道:“這麼說吧,他國百姓和我大明百姓,孰輕孰重?是讓我大明百姓餓死還是他國百姓餓死,諸卿選哪個?秦地之旱災,已有兩年,諸卿可知死了多少百姓?草原諸部,原就是我大明之敵。他們的百姓,下馬爲牧民,上馬爲強盜,侵襲我大明多少次了?白白佔着土默川平原,卻只會畜牧,有多浪費,少養活了多少人?”

他說到這裡,看到有臣子想發言,便又大了點聲音說道:“朕知道對草原用兵不容易,打敗他們容易,想殲滅他們難。但朝廷必須要有方略,妥善永久地解決秦地困境!”

聽到皇帝說了這麼多,羣臣都沉默了。作爲大明臣子,他們可沒臉說出不顧大明百姓之死活。要說最好的策略,當然是擁有河套平原。

“陛下英明,臣贊同之。”閔洪學首先附和了,不過他話鋒一轉又道,“但草原之敵,一如陛下所說,敗之易,殲之難。就算我大明一時佔據土默川,可也難堪蒙古之騷擾!”

崇禎皇帝看着他點點頭,先不說話,拿目光掃向其他臣子,就是要他們也表態。

他這麼看過去,其他臣子就不得不表態了,不管是溫體仁還是成基命等人,最終都附和。然則,最大的難題,閔洪學已經說了,這問題不解決,依舊只是空想而已,硬要出兵,反而損兵折將,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崇禎皇帝見大家的意見統一了,便點點頭道:“好,我大明要拿下河套平原,這是戰略目的,一定要實現的。然後,諸卿再討論看看,如何解決草原之敵?”

這個命題似乎無解,至少他說完之後,羣臣都沉默了,沒有人有發言。

崇禎皇帝見此,沉默片刻,便緩緩地說道:“朕聽過一句話,不拆長城非好漢,放馬北海始稱雄!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羣臣無語。

歷朝歷代,哪怕是本朝時候,都是以長城爲防禦重點,常花大量人力物力來修繕長城,並大量駐兵。就算是嘉靖年間戚繼光在時,也是如此。

崇禎皇帝見他們一個個呆在那裡,便笑着說道:“其實,朕是比較反對這話的……”

“……”羣臣都糊塗了,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一句話,其實就是反對消極防禦,要主動出擊的意思。這點朕是非常欣賞的,但朕要反對的是第二句話,朕要的不是稱雄,而是國泰民安,永久地解決北地邊患。我大明的目光,該要從草原上轉移了!”

1139 土著猴子881 定計(第四更)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742 密謀1079 榮耀510 熊文燦的打算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322 不霸氣但實用37 奴婢遵命1156 科技清吏司738 泡湯了366 攘外必先安內747 目瞪口呆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380 龜甲船623 壓力有點大1135 南洋局勢474 抱怨(第三更)44 誓死衛護京師355 買命錢(第三更)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908 皇太極的轉變819 可以衣錦還鄉1244 婚書87 線下見面1212 一派宗師834 佈置(第三更)879 錦衣衛在此184 人手不足995 南洋按此例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211 連夜召見(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197 腰桿硬了885 好狠897 賣軍火1300 懵逼2 垃圾系統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135 南洋局勢673 敵人的敵人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582 安撫國人846 皇太極的結局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536 布和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311 好險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968 大有可爲397 鐵器鋪1135 南洋局勢637 堵在了金樸鎮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83 清宮劇815 各懷目的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985 從被動到主動404 鐵模鑄炮545 瘋了(第三更)948 倭國情況684 固始汗很厲害812 江湖相遇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274 天皇呢?1182 當野人滅了612 處罰(第五更)1318 賴皮戰術1307 遷都316 建虜的戰法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439 老鼠出洞687 遠交近攻603 強硬881 定計(第四更)1197 腰桿硬了355 買命錢(第三更)1324 風雨欲來137 敵明我暗1324 風雨欲來80 奉旨逛怡紅院112 勝利1139 土著猴子1292 新的封爵途徑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257 亂波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31 君王死社稷553 迂迴輿論673 敵人的敵人889 天子守國門406 什麼神通
1139 土著猴子881 定計(第四更)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742 密謀1079 榮耀510 熊文燦的打算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322 不霸氣但實用37 奴婢遵命1156 科技清吏司738 泡湯了366 攘外必先安內747 目瞪口呆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380 龜甲船623 壓力有點大1135 南洋局勢474 抱怨(第三更)44 誓死衛護京師355 買命錢(第三更)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908 皇太極的轉變819 可以衣錦還鄉1244 婚書87 線下見面1212 一派宗師834 佈置(第三更)879 錦衣衛在此184 人手不足995 南洋按此例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211 連夜召見(第三更)129 突如其來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197 腰桿硬了885 好狠897 賣軍火1300 懵逼2 垃圾系統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135 南洋局勢673 敵人的敵人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582 安撫國人846 皇太極的結局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536 布和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311 好險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968 大有可爲397 鐵器鋪1135 南洋局勢637 堵在了金樸鎮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83 清宮劇815 各懷目的72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985 從被動到主動404 鐵模鑄炮545 瘋了(第三更)948 倭國情況684 固始汗很厲害812 江湖相遇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274 天皇呢?1182 當野人滅了612 處罰(第五更)1318 賴皮戰術1307 遷都316 建虜的戰法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439 老鼠出洞687 遠交近攻603 強硬881 定計(第四更)1197 腰桿硬了355 買命錢(第三更)1324 風雨欲來137 敵明我暗1324 風雨欲來80 奉旨逛怡紅院112 勝利1139 土著猴子1292 新的封爵途徑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257 亂波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31 君王死社稷553 迂迴輿論673 敵人的敵人889 天子守國門406 什麼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