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

然而,不巧得是,她的小動作,剛好被崇禎皇帝看到了。她的心思,也就一目瞭然。

崇禎皇帝倒也沒生氣,天下父母心而已!看到陳友明要訓他兒子,便微笑着說道:“朕過來一趟,讓你擔驚受怕了不少時間。這樣吧,朕知道有一個孩子和你家兒子差不多年齡,不過朕很看好他,一直在培養着。如果你捨得你兒子,不如讓他們作伴去!”

陳友明的媳婦聽到,先是臉色紅了下,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皇帝看破了。不過隨之狂喜,連忙看向他夫君。卻見陳友明傻在了那裡,使得她很是着急。可她只是婦道人家,能拿主意的只能是她丈夫而已。

“陛下,這……這合適麼?”陳友明傻傻地問道,似乎有點歡喜呆了。

她媳婦一聽,有點想跳腳,你個呆子,還用問麼!

“有一點要提醒你,那孩子以後是征戰沙場的,應該是文武雙全的那種。”崇禎皇帝微笑着說道,“朕再問你一次,就看你舍不捨得你兒子!”

邊上的方正化一聽,頓時知道皇上口中的那個孩子是誰了,不由得暗暗記在心裡。

陳友明一聽,想起一直以來被族人欺負,他二話不說,立刻拉着兒子跪下謝恩,這讓其他人看得很是羨慕。

最終,陳友明兒子還是留在了他媽這邊,陳友明自己一個人陪着皇帝貴妃出門。

被砸爛的破門早已被錦衣衛清理乾淨,出了門,就見他家門口的這邊街道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高大的北方漢子,身穿黑色飛魚服,手握繡春刀柄,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裡。

在河道的那一邊,則跪着密密麻麻地人,四周有錦衣衛持刀看押。不遠處,甚至還有一隊錦衣衛騎在馬上盯着。

崇禎皇帝信步走着,此時的街道已經沒有之前的繁華。所有的店鋪,全都關了門。街道上不是錦衣衛,就是錦衣衛在押解暴民。偶爾有一些東廠番役也押着暴民經過。他們見到崇禎皇帝時,無不行禮。

那些被押解的暴民,聽到那些廠衛的稱呼時,一如陳東海一般,嚇得癱倒在地。要是事先知道大明皇帝在那宅子裡,打死都不敢去鬧事,不,是打死都要護住宅子了。

街邊的房子,雖然都緊閉門窗,可無一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透過門縫窗戶縫隙查看外面的動靜。南潯鎮何時有過這樣的事情,竟然被平時難得一見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役給圍住了抓人。他們又是好奇,又是擔心地想八卦外面的事情。

其中一處窗戶的後面,在向外偷看的人正是之前的那個富商。他當時逃回來後就非常好奇了,不管如何,他有點想不通,爲什麼會有大批廠衛出現在這裡,這個陣仗實在太過嚇人了。

看着看着,他忽然眼睛一亮,沒想到竟然看到了之前管閒事的那個年輕人,還有他身邊的那個女人,竟然又在街上輕鬆地溜達了。

他到底是什麼人?這是出現在這富商腦中的第一個問題。當他看到那年輕人所過之處,廠衛無不行禮,而那些近處的暴民似乎在聽到說話後,都被嚇癱時,不由得更是意外。

他走南闖北久了,見識自然比一般人要多。腦中一想,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東廠番役,全都向這個年輕人鄭重地行禮。而且這一路上,人數這麼多,就只有自家上官。可沒有人會身兼錦衣衛和東廠的要職,唯一符合條件的,就只有一個人。

想到這裡,富商立刻確認了眼前這年輕人的身份,頓時嚇得後退一步,一下跌倒在地。

他邊上同樣在偷看的從人就納悶了,連忙問他們的老爺怎麼了!

“我們……我們可能要沒命了!”富商悲從心來,眼淚嘩啦啦地流了。這年輕人是皇帝的話,今天這事就等同造反,這個鎮子上的人很可能都會受到牽連,造反,謀害皇帝,那是誅九族的大罪,鎮上估計所有人都要遭殃了。皇帝高高在上,對於這樣的事情發生,又怎麼會在乎是否會冤枉什麼人!

而街上的崇禎皇帝,一邊信步走着,一邊稍微有點皺着眉頭,不時看看街道兩邊的房子。有一點,他還拿捏不定。他要立威不假,對於參與暴動的那些人,他絕對不會手軟。可如今這鎮子上,暴民肯定有不少逃入民宅中,到底怎麼甄別,還真是一個問題。要是讓他屠了這個鎮子,一則這鎮子年入千萬的湖絲交易重鎮,一下屠滅了不是跟自己過不去麼!二來,畢竟是來自後世的靈魂,他也沒狠到那個地步。

他正在想着這個問題的時候,劉興祚匆匆而至,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末將已審訊已有結果。”

說着,他便遞上幾份紙張。崇禎皇帝接過一看,大概便明白了,心中少了個糾結,不由得也鬆了口氣。

原來,酒樓二樓的那幾個主事人,他們沒想過事情會失敗,以爲有先例可循,一切都在掌握中,因此沒有一點防備意識。陳東海和王東磊身上甚至都還收着他們背後之人的回信,另外幾個大掌櫃倒是沒有,不過他們的後臺是何人,也經不住審問,也都已經交代了。

還有,這次組織的那些暴民,他們都是要給錢的。因此,他們的身上,就有爲首一些人的名單。而後劉興祚順藤摸瓜,又從那些人身上搜出了他們下面參與人的名單。如此一來,哪些人蔘與這次暴動的事情,便一目瞭然了。

另外,還有哪些文人已經給他們寫了污衊的文章,哪些文人已經答應等等,這些也都有記錄。原因無他,這些事情,全都要錢,而這個錢,是他們幾家要一起出的,這個賬目,作爲生意人,自然是要記清楚的。

其實,從這些事情上看出來,他們也沒真心想造反,要不然,這樣的東西又怎麼可能這麼容易被搜出來。他們只是想按以前的先例一般,顛倒黑白,逼迫朝廷,順便把他們自己的危機解決掉。只是沒想到的是,反而掉進了最爲嚴重的危險中了。

崇禎皇帝看着手中的這份東西,不由得笑了!

還有一更

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377 圖謀吳襄342 圍魏救趙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1061 陰差陽錯1282 聯名上書860 拜師(第四更)588 檢閱1017 得罪了誰288 曹文詔的苦心828 不可同日而語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6 昌黎做得很好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59 老婆熱炕頭110 雷聲大雨點小452 就得死(第三更)244 下馬威610 絕望(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633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337 大結局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327 圍魏不是救趙329 狗官234 曹變蛟的志向93 手中沒有底牌48 劉某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29 前所未有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302 瀋陽的八卦775 誤會(第四更)53 激動的劉興祚557 我敢賭(第三更)921 誤會1223 直播會盟999 洞吾大戰將起603 強硬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308 要啃硬骨頭了205 負隅頑辯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103 濠鏡澳夷亂895 服舍違式472 豪格很冤枉1080 魂兮歸來兮920 分析180 道上混的960 升官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445 未雨綢繆223 主子心裡苦啊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289 喪家犬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59 海蘭珠的約會960 升官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207 賜宴(第四更)321 全新的新軍353 開海禁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473 風水輪流轉831 將計就計385 先聲奪人角色訪談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245 誰敢放肆1260 捅了馬蜂窩461 大陣勢收割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916 黃雀在後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171 任務結果評價169 有點慌了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475 鮮花插牛糞437 情況有變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997 南海平40 任重道遠532 傳國玉璽918 十分把握525 天無絕人之路188 補丁1146 世風日下1331 盟軍必勝1134 趁火打劫1310 虎狼之國1139 土著猴子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941 恐慌(第五更)406 什麼神通62 京師之亂
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377 圖謀吳襄342 圍魏救趙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1061 陰差陽錯1282 聯名上書860 拜師(第四更)588 檢閱1017 得罪了誰288 曹文詔的苦心828 不可同日而語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6 昌黎做得很好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59 老婆熱炕頭110 雷聲大雨點小452 就得死(第三更)244 下馬威610 絕望(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633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337 大結局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327 圍魏不是救趙329 狗官234 曹變蛟的志向93 手中沒有底牌48 劉某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29 前所未有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302 瀋陽的八卦775 誤會(第四更)53 激動的劉興祚557 我敢賭(第三更)921 誤會1223 直播會盟999 洞吾大戰將起603 強硬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308 要啃硬骨頭了205 負隅頑辯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103 濠鏡澳夷亂895 服舍違式472 豪格很冤枉1080 魂兮歸來兮920 分析180 道上混的960 升官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445 未雨綢繆223 主子心裡苦啊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289 喪家犬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59 海蘭珠的約會960 升官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207 賜宴(第四更)321 全新的新軍353 開海禁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473 風水輪流轉831 將計就計385 先聲奪人角色訪談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245 誰敢放肆1260 捅了馬蜂窩461 大陣勢收割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916 黃雀在後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171 任務結果評價169 有點慌了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475 鮮花插牛糞437 情況有變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997 南海平40 任重道遠532 傳國玉璽918 十分把握525 天無絕人之路188 補丁1146 世風日下1331 盟軍必勝1134 趁火打劫1310 虎狼之國1139 土著猴子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941 恐慌(第五更)406 什麼神通62 京師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