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閔洪學

閔洪學,浙江烏程人,萬曆二十六年成進士,於天啓二年三月,以右副都御史兼雲南巡撫,鎮壓黔蜀之亂波及到的雲南動亂,前後歷經五年零八個月。

在溫體仁的奏章中,除簡略寫了閔洪學的這個經歷之外,還附上了閔洪學在這期間所寫的奏章概要,即《撫滇奏草》十二卷。

光是這些奏疏的名字,就讓胡廣這個後來者眼前一亮。比如說《請開粵路》、《請滇路粵、蜀並開》這兩疏,就很符合後世的理念,不管是要致富還是要去平叛,都要先修路。

還有《建學事宜疏》、《議建州學疏》、《薦舉教職疏》等,胡廣從這名字上就能看出,這是請求在雲南這些偏僻地區推廣教育,是推行王化的必要措施,也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還有《捐俸助工疏》、《率屬助工疏》、《捐俸犒邊疏》等等,這是自己帶頭捐錢,垂範僚屬爲雲南公共事業做奉獻的節奏。這種事情,就是在後世都不多見。

忽然,胡廣看到一條,頓時就明白了溫體仁推薦閔洪學的真正原因。在奏章所列之《鑄錢請敕疏》、《條答錢法疏》、《解進餘錢疏》等後面,溫體仁用小字註明了閔洪學在雲南推廣錢法,結束了雲南長期使用“海貝”當貨幣的落後狀況,和全國其他地區統一了起來的說明。

胡廣是看得眉毛飛揚,當即讓輪值太監把閔洪學的奏章都找出來。他有一種迫不及待地感覺,想全部看一遍閔洪學的奏章。他隱隱有感覺,這個閔洪學很可能是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的全才。

溫體仁得到賜坐,在下首看着皇帝的神態後,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知道自己這個推薦該是合了皇上之意。

奏章很快便調了過來,胡廣藉助原崇禎皇帝的文學水平,一口氣把所有奏章都看完了。而後撫卷欣慰不已,此真乃良才也!

不過有一點,胡廣就比較不解,按理來說,閔洪學也算是朝廷高官,又有如此的政績和本事,爲什麼後世卻不聞名?

他其實不知道,原本在康熙朝末修成的《明史》中是有閔洪學列傳的,但在後面的殿本《明史》中卻刪去了他的傳記。滿清歷經三朝所修撰的《明史》,不知道掩蓋了多少真正的英雄豪傑。

而且閔洪學的《撫滇奏草》十二卷,在後世國內也已不見蹤影,還是後來在日本內閣文庫中被發現,才重見天日。

這一些,從閔洪學的百度百科只有簡略幾句的介紹上就可以得到佐證。

胡廣可謂是龍顏大悅,高興地對溫體仁說道:“溫卿,你舉薦得好啊!只要是人才,不管親疏遠近,皆舉薦給朕,哈哈!”

“對了,他人呢?”胡廣有種迫不及待地想見一見這閔洪學,親自面試一番的衝動,剛問了一句後,便又向輪值太監道:“傳旨,召……”

溫體仁見此,不得不站起來,躬身一禮道:“陛下,閔太保在崇禎元年因病回籍修養了。”

閔洪學調離雲南後任南京右都御史,不久加封太子太保世襲錦衣指揮僉事。而後便到了崇禎元年,因病退休了。

胡廣聽了,不由得嘴角微微上翹,似乎這事好像不是那麼簡單啊!該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崇禎皇帝登基後大力打擊閹黨,重用特用所有東林黨人的事,影響到了這個閔洪學吧?

他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在崇禎三年時,溫體仁向崇禎皇帝舉薦了閔洪學,最終閔洪學擔任左都御史。但在崇禎四年代爲吏部尚書時,因此溫體仁出任首輔,連累他被東林黨人攻擊,最終在崇禎六年秋又稱病回籍,而後再無出山之日。

雖然胡廣猜出了一絲什麼,不過他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分辨不清善惡是非的崇禎皇帝,只要他有本事,就不會讓他受委屈了!

胡廣沉吟片刻後,便對溫體仁說道:“溫卿,建虜駐紮在德勝門,其他地方雖然只是遊騎巡哨,但朕派出天使往召他怕是不方便。卿看這樣可好?”

“由卿出面,徵召曰從來京,同時由他傳達旨意,召閔洪學來京,他會來麼?”

一聽曰從兩字,溫體仁便知道皇上是什麼意思,當即微微一笑,心知這就是聊天羣的好處。他躬身一禮道:“陛下英明,如此可也!”

“好,那朕拉你進去和他說。”胡廣說完,意識便進入了聊天羣。

他們兩人後面的對答,讓邊上伺候着的宦官和宮女聽得莫名其妙,只能歸結爲自己學識不夠,不由得皆暗中感慨不已。

此時,遠在山海關的孫承宗,已經是坐臥不安,一點都看不出一名久經風霜老人的沉穩,也沒有一點身爲大明閣老的沉着,不時在劉興祚面前來回踱步,坐了又起來。

相比來說,反而是劉興祚比較鎮定,不過後來也看不下去了,一抱拳說道:“閣老,要不派人去催催?”

之前已有快馬來報,說是昌黎大捷,只是戰報還未到來,因爲未有最終定論。

孫承宗聽了稍微一愣,隨後醒悟過來是自己着急了。可是,他由不得不急啊!自從建虜入侵京畿之地以來,建虜勢如破竹,擊敗擊潰明軍猶如玩得一樣,大明軍隊在建虜面前,就如同紙糊的一般。

孫承宗臨危受命,面對京畿之地的千瘡百孔,感受到的壓力,不在其位,實在難以體會得到。爲此,他不得不一心保住最爲精銳的關寧軍,親自坐鎮在這裡,對祖大壽耳提面命,就是想有一張能對付建虜的王牌。

如今昌黎可有七千建虜,卻能一戰而勝之,這等大勝,乃是實打實地大勝。有了這麼一場勝利,當捷報傳遍京畿之地時,不但是對京師的有力支援,也能大大鼓舞勤王軍的士氣,進而打擊建虜的士氣,從而使這場戰事發生改變,甚至是轉折。

他正急着,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動靜,歡呼聲中夾雜着“昌黎大捷,殺虜……”的信使喊聲,直奔衙門大堂而來。

期待已久的信使,終於是到了!

207 賜宴(第四更)170 茶話會1095 帶個話33 山海關593 還很幼稚401 知易行難178 這加進了啥人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48 劉某730 驚聞919 還沒有出世957 不要慌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810 主場615 破襲戰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431 大同總兵人選995 南洋按此例329 狗官787 互相影響1199 即時通訊衙門656 過家家575 神采飛揚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94 水泥出世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918 十分把握286 人才緊缺1046 一句話的作用870 繼續耗便是1287 神風助力378 草原形勢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173 南亞之變1014 童校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76 昌黎做得很好234 曹變蛟的志向748 能氣死麼?1140 第一戰1038 最後一批糧食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098 好大的手筆996 襲營1121 鹽政之議1071 皇帝的打算1304 有天大的事1155 願望成真(加更)127 輿論的重要性1054 君父381 朝鮮鉅變790 絕世重寶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017 得罪了誰14 清查內宮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598 離間計310 吼哈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981 斷子絕戶計848 擔心(第四更)30 先打了廷杖再說837 精忠報國462 軍魂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32 就不如你的意1274 天皇呢?742 密謀1283 又一個心願377 圖謀吳襄795 不情之請389 圖像按鈕角色訪談461 大陣勢收割20 皇太極你好陰險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701 收網(第五更)901 嚴峻律法808 老子天下第一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885 好狠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07 意氣風發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431 大同總兵人選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41 沽名釣譽130 忠烈堂見261 QQ聊天羣可以麼?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687 遠交近攻1219 天上掉餡餅907 攻心之戰
207 賜宴(第四更)170 茶話會1095 帶個話33 山海關593 還很幼稚401 知易行難178 這加進了啥人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48 劉某730 驚聞919 還沒有出世957 不要慌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810 主場615 破襲戰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431 大同總兵人選995 南洋按此例329 狗官787 互相影響1199 即時通訊衙門656 過家家575 神采飛揚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94 水泥出世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918 十分把握286 人才緊缺1046 一句話的作用870 繼續耗便是1287 神風助力378 草原形勢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173 南亞之變1014 童校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76 昌黎做得很好234 曹變蛟的志向748 能氣死麼?1140 第一戰1038 最後一批糧食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098 好大的手筆996 襲營1121 鹽政之議1071 皇帝的打算1304 有天大的事1155 願望成真(加更)127 輿論的重要性1054 君父381 朝鮮鉅變790 絕世重寶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017 得罪了誰14 清查內宮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598 離間計310 吼哈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981 斷子絕戶計848 擔心(第四更)30 先打了廷杖再說837 精忠報國462 軍魂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932 就不如你的意1274 天皇呢?742 密謀1283 又一個心願377 圖謀吳襄795 不情之請389 圖像按鈕角色訪談461 大陣勢收割20 皇太極你好陰險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701 收網(第五更)901 嚴峻律法808 老子天下第一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885 好狠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887 也不是真心造反(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07 意氣風發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431 大同總兵人選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41 沽名釣譽130 忠烈堂見261 QQ聊天羣可以麼?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687 遠交近攻1219 天上掉餡餅907 攻心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