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 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說這個出京南巡的事情,在一年前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提出來,就算沒有建虜入侵京畿之地的事情發生,也絕對不會有人同意的。但換了如今的一年之後,就不一樣了。

在這過去的一年中,崇禎皇帝親自參與,連續取得了讓那些臣子瞠目結舌的事情,比如說親上城頭督戰,用自己爲誘餌,誘殺建虜兵馬於城下,打退了建虜;比如說把河套地區劃入大明版圖,直接由朝廷設置官吏進行官吏;比如說衛拉特蒙古諸部紛紛遣使來京,獻上貢表以示臣服之意;比如說把戰略進攻中的建虜打得只能防禦,對於大明軍隊的反攻無可奈何;比如說原來和建虜結盟的東部蒙古紛紛投降大明,只要有吃的,就願爲大明效力等等。

除開這些軍國大事之外,在內政方面,建忠烈堂收軍心、民心;出水泥、銀行,把朝中各大衙門的利益都綁在了一起;雖然去年的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但卻有一個可以預料的未來;另外,不動則已,一動就把和晉商相關的勢力,包括地方和朝堂上的文官武將一口氣全部拔出,震懾所有不軌之徒,廠衛興盛,組建新軍等等措施,無不讓崇禎皇帝在這一年的威望如火箭般飆升,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可以由得底下臣子糊弄的少年皇帝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崇禎皇帝還有一個大殺器,那就是聊天羣。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大明一內一外最重要的兩位臣子都在聊天羣中,遇有事情可以直接稟告皇帝,而無需在意皇帝在不在紫禁城裡。事實上,去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崇禎皇帝已經逐漸把處理政事的事情放權,讓內閣和司禮監去處理,他只是抽查做監督,不再事無大小都過問,自己只抓最爲重要的事情。

從崇禎三年的情況看,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好,至少內閣和司禮監聯合處理的朝事,基本上都讓崇禎皇帝滿意的。大明的這種政治架構,其實也並不是非要皇帝親力親爲,比如萬曆皇帝就有很多年不上朝的記錄。

以往朝中厲害的黨爭,因爲崇禎皇帝一連串的努力,加上他的威望日益隆重,並不顯得特出。畢竟內閣成員不在是廷推抓鬮,而是由皇帝信任的內閣首輔進行舉薦,這樣就保持了內閣輔臣能擰成一股繩;崇禎皇帝又狠狠地打擊了都察院,取締聞風奏報之權,讓這個黨爭的急先鋒,至少在崇禎三年的下半年沉靜了下來。重新啓用,甚至重用錦衣衛和東廠,也有效監督文官武將在各自權限範圍做好自己的事情。

這件件樁樁的事情,讓崇禎皇帝有把握,只要自己堅持離京出巡南方,就沒有人能阻止!

因此,崇禎皇帝笑着對田貴妃說道:“他們的事情,愛妃不用擔心。你是南方人,可願陪朕出去走走?”

出京南下,也可以算是旅遊了,見識見識大明的風土人情,走走看看,順便帶上一個能文能武,貌美如花又乖巧的媳婦,算是一樁美事了。至於去路上看到漂亮的再搶,這種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不是說他幹不了這種事情,而是宮裡的老婆都不知道有多少,一天換一個都換不過來,只是去外面搶過來睡一晚的這種事情,真沒必要!

崇禎皇帝自認爲自己是人,不是禽獸!

“真的?”田貴妃聽得又驚又喜,眼睛睜得大大地,雙手環上皇帝的脖子,有點不相信。

看到崇禎皇帝微笑着點了點頭,田貴妃立刻玉手用力,湊上皇帝的臉,拼命去吻他,表現出了驚人的喜悅。

這也難怪,皇帝出京南巡,帶一個就已經差不多了,不可能一次帶幾個妃子。別的妃子不帶,就只帶她一個,說明她在皇帝的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最爲關鍵的是,她以爲這輩子是老死在紫禁城內了,沒想到此生還有機會,能夠離京再度南下,能夠出去陪着皇帝走走看看,這樣的事情,不高興地瘋狂就怪了!

第二天一早,崇禎皇帝就單獨傳召了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和內閣首輔溫體仁,直接對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要出京南巡,理由很簡單,開海乃是國之大事,所得收入要支撐大明革新,如今阻力不少,他要親自前去了解各地情況,親自把握開海事宜。

溫體仁和曹化淳一聽都吃了一驚,他們兩人都反對,之前皇帝出宮在京師內走走就算了,現在要出京,要是有事,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崇禎皇帝也預料到了,不可能自己一提,這兩名臣子就馬上同意。如果真要是這樣,他反而要懷疑他們的忠誠了。因此,他就又做了解釋,就如同他昨晚給田貴妃說得那些理由,最後,他看着這兩名左膀右臂道:“你們應該清楚,朕其實在不在紫禁城內,都沒有多少差別的。有什麼難以決斷的事情,都可以立刻稟告給朕。朕也不準備大張旗鼓地出京,此事就卿等二人知道便可,朕是想親眼去看看,而不是地方上知道朕要去,做一些面子工程。”

這也就是說,他是要微服出京。

溫體仁和曹化淳互相看看,明白皇上確實有一個大法寶,有聊天羣的存在,能隨時關注朝堂大事,和紫禁城內其實沒多少區別。微服出巡的話,影響也會小很多。而且看皇上的樣子,是鐵了心要做這事了。

這麼想着,溫體仁斟酌了一會,還是躬身奏道:“陛下出京的話,安全如何保證,費用從何而來,這些事關重大,臣……”

他的話還沒說完,崇禎皇帝就毫不猶豫地打斷說道:“溫卿不必擔心,朕會讓錦衣衛隨行,而且之前東廠已經先撒去南邊,由他們在,朕就很安全。至於費用麼,朕也不會鋪張浪費,就從內庫裡面出,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說這話的時候,他也想起來,貌似後世的康麻子出巡,把《紅樓夢》作者的曹家給虧空敗落了。費用確實是要花費不少,不過自己是微服出巡,而且是爲了賺錢的事情去的,和那康麻子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1202 海軍陸戰隊493 回(第三更)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1137 怎麼幫253 悔之晚矣1041 今非昔比816 絕望575 神采飛揚1247 豪奴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017 得罪了誰580 恩威並施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816 絕望1331 盟軍必勝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07 射人先射馬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968 大有可爲771 省親(第三更)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201 按釘子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487 夜半哭聲375 戰略目標初現656 過家家1105 超時代之坑405 安南都統使司553 迂迴輿論1029 趁機改土歸流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206 整編馬家軍(第三更)623 壓力有點大946 緊張1073 代善的怒喝278 拭目以待1274 天皇呢?1250 奇葩的猜測972 好意外的消息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89 天子守國門1127 再次微服南巡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1255 前車之鑑742 密謀240仇深似海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848 擔心(第四更)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64 貓抓老鼠87 線下見面273 大明路橋公司68 殺駱斬袁1014 童校117 閔洪學333 俠之大者(第四更)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64 沒想到的結局775 誤會(第四更)1151 掌嘴685 反常1112 摔杯1156 科技清吏司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1317 震撼676 要錘子幹啥92 升遷神速831 將計就計8 皇帝發瘋842 不好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52 溫體仁的能耐369 扯皮(第四更)220 大老爺們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725 不打你打誰?269 合作共贏597 不同待遇673 敵人的敵人987 大展拳腳236 奴役和殺戮1182 當野人滅了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072 他來了320 新軍成軍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25 宜早不宜遲831 將計就計763 五年平遼31 君王死社稷723 先啥再啥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
1202 海軍陸戰隊493 回(第三更)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1137 怎麼幫253 悔之晚矣1041 今非昔比816 絕望575 神采飛揚1247 豪奴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017 得罪了誰580 恩威並施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816 絕望1331 盟軍必勝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07 射人先射馬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968 大有可爲771 省親(第三更)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201 按釘子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487 夜半哭聲375 戰略目標初現656 過家家1105 超時代之坑405 安南都統使司553 迂迴輿論1029 趁機改土歸流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206 整編馬家軍(第三更)623 壓力有點大946 緊張1073 代善的怒喝278 拭目以待1274 天皇呢?1250 奇葩的猜測972 好意外的消息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89 天子守國門1127 再次微服南巡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1255 前車之鑑742 密謀240仇深似海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848 擔心(第四更)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64 貓抓老鼠87 線下見面273 大明路橋公司68 殺駱斬袁1014 童校117 閔洪學333 俠之大者(第四更)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664 沒想到的結局775 誤會(第四更)1151 掌嘴685 反常1112 摔杯1156 科技清吏司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1317 震撼676 要錘子幹啥92 升遷神速831 將計就計8 皇帝發瘋842 不好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52 溫體仁的能耐369 扯皮(第四更)220 大老爺們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725 不打你打誰?269 合作共贏597 不同待遇673 敵人的敵人987 大展拳腳236 奴役和殺戮1182 當野人滅了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072 他來了320 新軍成軍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25 宜早不宜遲831 將計就計763 五年平遼31 君王死社稷723 先啥再啥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