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燧發槍

大明要在河套平原站穩腳跟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得有足夠的吃食能養活這裡的人。因此,對於徐光啓的到來,洪承疇自然是樂意之極,早就盼望多時了的。他表現出來的熱情之高,不止是官位的問題,更多的是發自肺腑。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堂堂歸化總督和大明禮部尚書都撲在農事上,和老農們在一起,討論着怎麼在河套種下帶來的那些農作物種子。這些事情被河套百姓,特別是那些流賊出身的兵卒還有從秦晉兩地遷移過來的災民而言,都份外感動。

“要是我們米脂縣縣令有兩位大人的心思,我們當初都不會起來鬧事了!”

“對啊,要是我們府谷縣有兩位大人一半的心思,我們也不會跟着王嘉胤鬧事的!”

“我們大明還是好官多啊!”

“……”

大明百姓所求其實真得不多,除了極個別人之外,只要能活下去,誰都不想提着腦袋造反。因爲崇禎皇帝的重視,兩位大明高級官員的身體力行,無形中凝聚了河套地區人心對大明的凝聚力,這表現在他們具體的巡邏,訓練,開荒、建築等事情上,效率都高了不少。

楊嗣昌則暫時還不用操心農事方面,他領着家丁先趕去了包頭,視察地形,統籌人力,準備趁着寒冬到來之前,先大幹一場。

至於卜石兔那邊,從洪承疇先前派出的夜不收回報,似有不甘,但光憑他自己,還不敢來侵犯河套地區,似乎在遊說其他部族,暫時未有東來的跡象。

楊嗣昌對卜石兔不放心,就把他爹楊鶴派給他熟悉草原事物的家丁都派了出去,作爲他的使者,前往西邊各部族去探聽口風、動靜,實施他向皇帝所獻策的拉攏敲打分化之策。

而此時,在京師的崇禎皇帝,正在接見軍器局局長畢懋康。不用說,從他們的笑容上看,就知道是有好事,只聽畢懋康帶着欣喜稟告道:“陛下,臣嚴抓鋼鐵鍛造,目前已經打造了三百多把自生火銃,其點火率達到了七八成之多!”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大喜。明末雖然有了燧發槍,但除去炸膛的因素之外,啞火率也奇高,這導致大明軍隊中始終沒有推廣燧發槍。之前和畢懋康討論之後,知道是擊火裝置的問題,如今看來,畢懋康嚴抓質量,點火率有七八成之多,算是合格了。

他還沒來及說話,畢懋康又在稟告道:“臣根據陛下所說流水線作業的想法,把燧發槍的打造進行分解,如今也已經熟悉起來,相信以後一把燧發槍的打造,能比以前早完工不少時間。”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卻不是很滿意,過去了這麼久,纔打造了三百多把自生火銃,這效率,還是比自己想象中的慢。要知道,軍器局也是有足夠的人力工匠可用的。

這麼一想,他便站了起來,對畢懋康吩咐道:“走,朕親自過去瞧瞧!”

畢懋康是知道皇帝的本事,知道皇帝過去,搞不好就能崩出個奇思妙想,就能改進方法。如果他是普通的大明官僚,可能心底不會歡迎皇帝去指導工作。畢竟這是找出不足,是件丟臉的事情。可畢懋康是技術型官員,熱衷火器製造,如果皇上能指出改進火器製造,對於他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一聽皇帝要過去看看,當即大喜過望,這次帶過來的樣品,也不讓呈送御前,直接去軍器局看就是了。

崇禎皇帝自然不會擺譜駕臨,而是如同去京營一般,輕車簡從,就效率很高的到了軍器局,由畢懋康陪同,詳細介紹了一道道工序流程和相關說明。

這時候,不管是佛朗機炮還是火銃的槍管,多是鍛造爲主。一般是事先確定重量,而後根據重量分爲單筒結合式鍛打和雙層複合式鍛打。不過因爲銃管較長,還需要進行多節結合,如此一來,特別是質量更佳,也更科學的雙層複合式鍛打銃管的工時消耗,自然也就多了。

銃管質量的好壞,是否容易炸膛的一個最爲關鍵的工序,就是多節結合,也就是鍛接銃管。鍛接不密的銃管,就容易在這結合處炸裂。明末火器的炸膛,多數原因就是如此而來。

檢驗這一關的手段,是往銃管中灌入開水,而後觀察接口處,如果有漏水的地方,則要重新燒熱鍛打結合。如果質量把控不嚴,可以想象,都能漏水的銃管,能不炸膛麼?!

不過崇禎皇帝參觀軍器局打造火銃的一個最大收穫,是知道了此時銃管鑽膛的實際操作。

這個操作是把銃管吊在鑽架上,要用墨線吊準,不能又絲毫偏差。銃管固定在木架上下方,上方放入帶有鑽頭的鑽把,鑽把上繫有皮條,由人力拉動皮條,通過皮帶傳動鑽把,進而轉動鑽頭,實現對銃管內壁的鏜銑。

這麼一來,就需要兩個人拉着皮帶對鑽,另外還有一個人在旁邊用鐵夾提着鑽根,以便使鑽頭自由旋轉。

就這麼鑽,鑽到一半後反過來從另外一頭鑽,一直到鑽通爲止。而且鑽通的地方,還要注意吊線以保證不致錯位。到這還沒完,用完短鑽之後,還要用長鑽再鑽。自由經過這麼多工序後,才能保證銃管筆直。

不過到這其實還沒完,還需要用小銼插進膛內來回轉動,使銃管內壁光滑,這纔算一根銃管完工。

一把火銃耗時用工最多的就是這銃管的打造,在這個時候,要用一個月時間才能打造一根合格的銃管,而且就這時間,還是熟練工才能達到。

崇禎皇帝看完整個流程,立刻就覺得這種銃管的製造,不但浪費大量人力,而且還耗時這麼多,絕對是需要改進的。而改進方法對於後世穿越過來的人來說,有一個很簡單的改進方式,那就是用蒸汽機帶動鑽頭來鑽銃管,就能由三個工匠減少到一個人,而且還能日夜鑽,效率的提高自然就不用說了。

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1288 迴歸1332 井底之蛙276 都很熱鬧91 高應元的情報1200 這真是簡直了!81 麻木785 消息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1255 前車之鑑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300 懵逼1009 出兵洞吾989 掃蕩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617 後會有期1159 蘋果問題1140 第一戰1278 揚州瘦馬381 朝鮮鉅變547 強者爲王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17 閔洪學475 鮮花插牛糞497 鄭芝豹的消息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708 人心之策525 天無絕人之路1327 圍魏不是救趙545 瘋了(第三更)601 白眼狼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740 萬人敵620 燧發槍265 蛋糕做大再說1103 濠鏡澳夷亂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034 天下譁然159 廢祖制394 被撞破了692 明國要報大腿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833 慎之853 還想動手打人?377 圖謀吳襄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745 偷懶900 又一單11 太祖太宗之才121 一條好狗1015 江湖漢子897 賣軍火972 好意外的消息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39 引導78 南居益879 錦衣衛在此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68 老婆大會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415 沒得選821 糧食(第三更)65 劉懋1228 代天行罰9 大魄力565 祭拜大明忠烈547 強者爲王104 昌黎危急1331 盟軍必勝907 攻心之戰363 寧完我的機會851 路遇(第三更)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826 心不在焉737 支援(第四更)495 廢除八王議政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804 假意招撫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08 誘捕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103 濠鏡澳夷亂114 宋之楊再興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720 談話(第三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895 服舍違式522 李定國(第三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581 兩個皇帝都忙614 怎麼和我鬥239 白杆軍到911 瘟疫論(第三更)1257 亂波28 公佈身份
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1288 迴歸1332 井底之蛙276 都很熱鬧91 高應元的情報1200 這真是簡直了!81 麻木785 消息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1255 前車之鑑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300 懵逼1009 出兵洞吾989 掃蕩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617 後會有期1159 蘋果問題1140 第一戰1278 揚州瘦馬381 朝鮮鉅變547 強者爲王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17 閔洪學475 鮮花插牛糞497 鄭芝豹的消息468 鞍山驛堡(第三更)708 人心之策525 天無絕人之路1327 圍魏不是救趙545 瘋了(第三更)601 白眼狼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740 萬人敵620 燧發槍265 蛋糕做大再說1103 濠鏡澳夷亂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034 天下譁然159 廢祖制394 被撞破了692 明國要報大腿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833 慎之853 還想動手打人?377 圖謀吳襄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745 偷懶900 又一單11 太祖太宗之才121 一條好狗1015 江湖漢子897 賣軍火972 好意外的消息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39 引導78 南居益879 錦衣衛在此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68 老婆大會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415 沒得選821 糧食(第三更)65 劉懋1228 代天行罰9 大魄力565 祭拜大明忠烈547 強者爲王104 昌黎危急1331 盟軍必勝907 攻心之戰363 寧完我的機會851 路遇(第三更)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826 心不在焉737 支援(第四更)495 廢除八王議政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804 假意招撫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308 誘捕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103 濠鏡澳夷亂114 宋之楊再興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720 談話(第三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895 服舍違式522 李定國(第三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581 兩個皇帝都忙614 怎麼和我鬥239 白杆軍到911 瘟疫論(第三更)1257 亂波28 公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