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又一單

“閔閣老已派巴登頂回木邦聯絡舊部,且另有細作在挑起洞吾地方勢力的反抗之心,但他隆王手握重兵,雖然能阻他一二,可終歸會被其鎮壓。“

從唐王的話中可以聽出來,他們已經在竭力準備了,不過時間上還是不足。

於是,崇禎皇帝便回覆道:“既然如此,總督朱燮元所部平定西北之亂已近尾聲,朕可下旨其調遣部分精銳前往雲南,參與洞吾之戰。不過軍隊開拔之費用以及相關產生之費用,還需卿來提供,如何?”

唐王一聽大喜,積累了幾百年的財產,還有將來賣地所得,可以說,他眼下最不缺地就是錢。因此,唐王毫不猶豫地立刻回道:“臣願意,多謝陛下!”

他能感覺出來,皇帝是真心想讓自己打下洞吾。

他卻不知道,朱燮元那邊老是哭窮,甚至都把主意打到大明建設銀行在那的分行上了。目前來說,朝廷暫時還沒有錢撥過去。但唐王有錢啊,回頭給朱燮元暗中交代下,向唐王派出善於山地雨林作戰之軍隊,所索要的軍費,包括所派部隊的開拔費用以及朱燮元所需之資金,至於最終能從唐王那要到多少,就由他們自己去談。

崇禎皇帝這麼想着,便又私聊唐王道:“另外,京師這邊又研發出了新式火器,名曰燧發槍,不再用火繩點燃,不懼風雨,優點不少。用此等火器練軍,一則對軍卒身體素質要求不高,二則半年可成精銳之師。目前衛拉特蒙古諸部已向朕提出高價採購。但朕想着,卿這邊或許更需要,因此且問卿一問,如若卿需要的話,朕可以平價優先供應於卿,畢竟親疏有別。如何?”

唐王所缺,就是時間。如果火器軍隊能在短時間內把普通人都訓練成精銳之師的話,那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了。不過,基於以往明軍所用火器之舊例,他還是猶豫了片刻後道:“既然陛下如此所說,想必這燧發槍很不錯。臣想問下,這燧發槍炸膛機率是多少?”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搖搖頭,便回答道:“朕已整頓軍器局和兵仗局,嚴格把關,所出之火器,無論燧發槍又或火炮,皆是最嚴把關,如按規範操作,皆無炸膛之可能!”

停了停,他便又補充道:“衛拉特蒙古使者參與了新軍訓練,親自體會了這些火器的精良和威力,如此纔會向朕提出高價購買。”

唐王反正有錢,一聽之下,心中稍微一衡量,覺得皇帝沒必要騙他,便回覆說購買一批。

嘿嘿,又一單軍火生意成交!崇禎皇帝心中想着,便又說道:“如今這批新軍,已剛好訓練完畢,朕原本準備都派去遼東海州,準備和建虜作戰的。不過既然卿想用燧發槍,那這樣好了,朕從中挑選五百能適應南方氣候的新軍燧發槍兵前往雲南,作爲卿訓練火器軍隊的教官以及骨幹。如此一來,卿之軍隊,便能儘快訓練完成,如何?”

“臣感激涕零陛下聖恩!”唐王一聽,喜出望外,連忙迴應,把這事拍板訂死!

崇禎皇帝看着這一條私聊,心中笑了。衛拉特蒙古那邊,用牛羊交易,但因爲離得太遠,那筆軍火交易要想最終完成,不但還要獲得固始汗等掌權人的同意,而且互相協商最終完成,至少也要一年時間。

但云南唐王這邊卻不一樣了,如今一拍板就可以安排這事,唐王的財物到京師也要不了一個月。如此一來,繼續編練新軍的資金就有了。

崇禎皇帝想着這事,不由得有點感慨,終歸是軍火生意最好做啊!

於是,他退出聊天羣,又招來戶部尚書畢自嚴,把這事和他說了,解決了他的擔憂;接着又叫來軍器局局長畢懋康,也透露了唐王這事,讓他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如有必要,兵仗局所產之蒸汽機雖然還在改進當中,但不計功率消耗的話,也是可以用上一用,提供必要且穩定的動力。當然,他也少不了把這事知會首輔溫體仁。

忙完這些,一天時間就又過去了。

臨睡之際,崇禎皇帝照慣例,又上聊天羣去看看有什麼留言。

聊天羣中,一如既往,最多的話題都是在聊服舍違式的事情,畢竟這事幾乎影響大明所有人。

崇禎皇帝翻了幾屏,便沒有繼續,正準備退出睡覺時,忽然收到了一條私聊,一看是東廠提督王承恩發過來的:“陛下,奴婢已查到一些湖絲豪商,多是運到沿海,而後私自販賣海外。”

以前的時候,大明是禁海的。但這些閩粵豪商卻一直大量收購湖絲,用於走私也就不意外了。因此,崇禎皇帝對於這個消息,也不驚訝。不過他還來及說什麼時,就看到王承恩又發了一條感慨地私聊過來,說這生意真是暴利,而後細說了下暴利原因,說湖絲收購後,又多借助有功名之人躲避沿途稅收,而後販賣出海,可得三倍左右利潤……

看到後面這些私聊,崇禎皇帝心中一動,便回覆王承恩道:“盯着那些閩粵豪商,如果他們再度走私的話,報於朕知,抄家問罪。”

說實話,他還真願意這些豪商繼續做那走私的生意,不向官府交稅,如此,便是一隻只肥羊待宰了!

“陛下放心,奴婢查得,閩粵這邊走私盛行,不但是這些豪商,就連普通一些的人,也是如此。奴婢敢保證,他們肯定會繼續幹那違法亂紀之事!”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反而皺起了眉頭。王承恩的這話提醒了他,雖然開海了,但孫傳庭那邊要是嚴格收稅的話,肯定會讓這大面積的走私繼續盛行,如此一來,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師巡查沿海才行!

可如今的閩粵沿海,許香等海賊還有不少,而官府這邊,又只有鄭芝龍一支主力水師,要是把這水師散出去查走私的話,力量分散,反而利於那些大海賊行事,這樣可不行啊!

110 雷聲大雨點小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752 出戰122 要錢不要名110 雷聲大雨點小671 救救我(第三更)246 反轉631 牛刀殺雞136 驚天內幕734 與虎謀皮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4 清查內宮367 集合196 密商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38 答非所問1178 爲了子孫後代417 一個字亂503 屠城1153 南方造勢1199 即時通訊衙門574 皇太極的新政916 黃雀在後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140 第一戰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957 不要慌582 安撫國人980 黯然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331 輿論要掌控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907 攻心之戰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27 輿論的重要性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255 前車之鑑3 結交近侍麼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23 初步規劃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75 不少問題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980 黯然461 大陣勢收割666 明軍666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436 各取所需581 兩個皇帝都忙621 線膛槍(第三更)43 一起用膳1211 又見廷杖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1160 還要練兵810 主場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460 欺軟怕硬764 計劃(第三更)340 你說反了1040 有的放矢143 要過年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593 還很幼稚776 我的人(第五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38 泡湯了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316 瑞典名將1299 絕望191 特種部隊507 錦衣衛詔獄695 決斷771 省親(第三更)512 大明劉家將1083 變天1168 皇上顯靈了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258 新軍強軍之說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308 要啃硬骨頭了597 不同待遇711 應付一下1024 畢業702 對弈449 漢人的身份339 安排吳二狗394 被撞破了136 驚天內幕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260 捅了馬蜂窩1283 又一個心願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
110 雷聲大雨點小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752 出戰122 要錢不要名110 雷聲大雨點小671 救救我(第三更)246 反轉631 牛刀殺雞136 驚天內幕734 與虎謀皮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4 清查內宮367 集合196 密商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838 答非所問1178 爲了子孫後代417 一個字亂503 屠城1153 南方造勢1199 即時通訊衙門574 皇太極的新政916 黃雀在後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140 第一戰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957 不要慌582 安撫國人980 黯然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331 輿論要掌控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907 攻心之戰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27 輿論的重要性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255 前車之鑑3 結交近侍麼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23 初步規劃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75 不少問題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980 黯然461 大陣勢收割666 明軍666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436 各取所需581 兩個皇帝都忙621 線膛槍(第三更)43 一起用膳1211 又見廷杖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1160 還要練兵810 主場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460 欺軟怕硬764 計劃(第三更)340 你說反了1040 有的放矢143 要過年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593 還很幼稚776 我的人(第五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38 泡湯了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316 瑞典名將1299 絕望191 特種部隊507 錦衣衛詔獄695 決斷771 省親(第三更)512 大明劉家將1083 變天1168 皇上顯靈了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258 新軍強軍之說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308 要啃硬骨頭了597 不同待遇711 應付一下1024 畢業702 對弈449 漢人的身份339 安排吳二狗394 被撞破了136 驚天內幕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260 捅了馬蜂窩1283 又一個心願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