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軍魂

就在萬衆矚目之下,全副武裝的新軍士卒閃亮登場。沒有一絲喧譁,更沒有某些人期待中的亂哄哄,全都表情嚴肅,步卒小跑,盔甲的撞擊聲和腳步聲整齊如一。就猶如這些新軍士卒以己爲捶,大地爲鼓,敲出的聲音甚至淹過了真正的鼓聲,震人心魄!

這還沒完,新軍所屬的騎軍將士控馬出現,一排五匹,整齊如一,齊頭並進,以中等馬速入場。馬蹄隆隆聲,一加入校場上空的混奏聲中,更是增添了震撼!

三通鼓未畢,新軍五千多人已經在校場上列隊完畢,分三個方陣,整整齊齊。

那些想看笑話的文武官員,已經愣愣地說不出話來了。雖然還未進行演練比試,可這出場氣勢就已驚到他們了。

雖然這是新軍,可組成新軍的士卒都是各邊軍中的精銳老卒,基本上都是見過血的。就只是那麼站在那裡,五千餘人匯聚起來的蕭殺之氣,就能讓一般文弱書生爲之膽寒了。

這樣的軍隊,這樣的氣勢,又有誰敢笑話這是銀槍蠟燭頭?

崇禎皇帝在點將臺上看得很滿意,也不說話,只是吩咐新軍總教習茅元儀下令開始。

於是,校場上,就只聽到茅元儀的大聲傳令,底下三支方陣隨着軍令開始演練了起來。各種戰術動作,基本上整齊如一,令行禁止,特別是軍陣的演練,更是讓不少懂行的武將忍不住點頭。

站在臺上的祖大壽,比其他人要了解的更多。他相信,如果要是告訴同僚,說這支軍隊的隊長以上官職的將領,都對軍事理論很熟悉,在講武堂的考覈都是良好以上的話,他們鐵定都會大吃一驚。

這且不說,皇上還安排了監軍在教導新軍所有士卒。可以說,這支軍隊還不認識字的士卒已經不存在。有差別的,只是認識多少而已。這樣的軍隊,估計歷朝歷代都未有,簡直是豪華之極。嗯,也是武官能否翻身的希望所在!希望不要辜負皇上的期望!

而此時的崇禎皇帝,在觀賞新軍士卒演練時,也有掃視文武百官,見他們一個個都面露驚奇之色,心中不由得也很是高興。自己一心撲在新軍上面,如今總算是有點收穫了。

這還只是軍陣和戰術演練而已,這些精銳軍卒的技能還沒體現出來。否則的話,怕是這些文武官員還要驚訝。

不說那些長槍手的長槍比起普通長槍要長,在戰場上能佔便宜;光是那些弓箭手,當初挑選的時候,個個都要是神箭手的標準,開得強弓,射得又準,就算是建虜的白甲兵,遇上了估計也要倒黴。

另外還有火炮營,這個還沒練出來,等到練成之日,就讓這個時代的人見識下羣炮齊發是什麼場景!

小半個時辰之後,演練結束。三個方陣重新聚於點將臺前。曹變蛟、趙傑、孫雷三人各自站在方陣最前面,等待演練結果的宣佈。

茅元儀轉身大步走到御前,抱拳大聲稟告道:“報陛下,新軍演練完畢,請陛下欽點師將!”

文武百官一聽,大部分人都不由得轉頭看向崇禎皇帝。在他們眼裡,這三個方陣的演練都很好,士卒也都很精銳,都能做到令行禁止。這種情況下,皇帝會怎麼選呢?

不過他們之中一些有真才實學的武官,則把目光轉向了曹變蛟。以他們內行人的眼光能看出,三個方陣的表現還是有區別的。如果皇上也懂行的話,只從剛纔演練情況看,估計肯定會選這個。

沒有意外,曹變蛟的努力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崇禎皇帝的欽點,就是點了他爲新軍師將。

“大明帝國陸軍第一師師將曹變蛟、師監馮德華上臺謝恩。”輪值太監的尖嗓子一喊,頓時讓不少文武官員又納悶了。那曹變蛟就算了,這師監馮德華是誰啊?

有幾個人知道祖大壽也有參與新軍事情,便低聲請教。祖大壽用手指了下和曹變蛟一起上臺的那名宦官道:“就是他,是曹變蛟所部的監軍,因爲曹變蛟升爲師將,他也就是成爲師一級的監軍,是爲師監,從四品!”

一聽這話,他們連忙看過去,發現那從四品的監軍很年輕!這新軍中的新鮮事有點多,不由得又互相打聽了起來。

不過吵雜聲一起,頓時引來了監察禮儀御史的喝斥。只好憋着,準備等這事結束後,好好打聽下。

當然了,那些有心的朝中大佬,則早就打聽過,也不難了解到新軍的編制。對於他們,自然就不稀奇了。

點將臺上,崇禎皇帝看到曹變蛟和馮德華兩個年輕人叩謝皇恩,便笑着讓他們平身,而後稍微嚴肅了點說道:“今日便是新軍真正成軍之時,新軍的軍旗,朕早已準備好了。”

說完之後,他向站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點點頭。就見曹化淳從後面一名宮女那接過托盤,親自送到曹變蛟和馮德華面前,轉交給他們兩人的同時低聲交代了一句。

於是,曹變蛟和馮德華兩人聯手展開了軍旗,展示於衆人看到。

只見這面軍旗的底面爲紅色,在中間就簡單地繡着一個“明”字。在“明”字的下面,則是交叉地繡着兩杆火器,和鳥銃有點像,但又不完全是。在旗面靠裡側的豎條上,則繡着“大明帝國陸軍第一師”字樣。

崇禎皇帝面容嚴肅地說道:“此乃新軍軍旗,代表着你們新軍。你們勇敢善戰,戰無不勝,敵人看到這面旗幟便會聞風喪膽。反之,這面軍旗代表的就是恥辱!這面軍旗,就是代表着你們所有人的所作所爲。這面軍旗的未來榮耀與否,就取決於你們每個人。可以說,這軍旗就是你們的軍魂。”

此時的他,目光炯炯,越過軍旗,看向臺下的所有新軍士卒,繼續大聲說道:“朕希望看到,這面軍旗能揚我大明軍威,讓大明之敵人望之膽寒。保留軍中優良作風,凝聚新軍魂魄,代代相傳,讓這面軍旗永遠不朽!回答朕,能做到麼?”

1102 監軍問題852 山上的風景776 我的人(第五更)312 物資匱乏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977 返老還童1160 還要練兵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802 開民智1237 賠償413 擔心不已980 黯然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501 會師1075 城破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919 還沒有出世1311 舉國之力應對59 老婆熱炕頭92 升遷神速1078 四面楚歌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354 開洋海議614 怎麼和我鬥471 嚇死了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1190 宗室藩王大會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496 堅持416 李過的發現1160 還要練兵848 擔心(第四更)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46 你我皆演員1123 又是一年971 狡猾的皇太極858 缸無粒米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1006 科技神器1134 趁火打劫2 垃圾系統1179 漠北三族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995 南洋按此例475 鮮花插牛糞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927 大事定也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552 大明必將中興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659 屁股決定腦袋682 羣策之力460 欺軟怕硬244 下馬威54 朕要一塊算賬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1052 重情重義1234 有點懵45 各有算計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918 十分把握1242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277 求援(第三更)1199 即時通訊衙門363 寧完我的機會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685 反常354 開洋海議766 惆悵669 不謀而合303 求助鄉紳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673 敵人的敵人1072 他來了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065 豪格的決定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1098 好大的手筆9381084 凱旋697 水師安排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444 精忠報國百死不悔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534 皇上就是皇上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598 離間計6 平臺召對1106 千古一帝387 吊着
1102 監軍問題852 山上的風景776 我的人(第五更)312 物資匱乏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977 返老還童1160 還要練兵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802 開民智1237 賠償413 擔心不已980 黯然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501 會師1075 城破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919 還沒有出世1311 舉國之力應對59 老婆熱炕頭92 升遷神速1078 四面楚歌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874 不知天高地厚麼?354 開洋海議614 怎麼和我鬥471 嚇死了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1190 宗室藩王大會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496 堅持416 李過的發現1160 還要練兵848 擔心(第四更)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46 你我皆演員1123 又是一年971 狡猾的皇太極858 缸無粒米300 豪格開價(第三更)1006 科技神器1134 趁火打劫2 垃圾系統1179 漠北三族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995 南洋按此例475 鮮花插牛糞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927 大事定也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552 大明必將中興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659 屁股決定腦袋682 羣策之力460 欺軟怕硬244 下馬威54 朕要一塊算賬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1052 重情重義1234 有點懵45 各有算計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918 十分把握1242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277 求援(第三更)1199 即時通訊衙門363 寧完我的機會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685 反常354 開洋海議766 惆悵669 不謀而合303 求助鄉紳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673 敵人的敵人1072 他來了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1065 豪格的決定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1098 好大的手筆9381084 凱旋697 水師安排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655 蒙古人好忽悠444 精忠報國百死不悔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534 皇上就是皇上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598 離間計6 平臺召對1106 千古一帝387 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