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

孫傳庭能高升,這點是沒人懷疑的。可一下就提升到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就有點讓人吃驚了。

然而,這一點,崇禎皇帝乾坤獨斷,並沒有聽取羣臣的意見。在宣佈完了之後就散會,不過卻留下了首輔溫體仁。

當議事的文華殿內只剩下君臣兩人時,崇禎皇帝才關心地問道:“挪走了福建巡撫,明旨封何喬遠爲戶部左侍郎兼左都御史,坐鎮閩地,總督浙、閩、粵三地,專職開海一事,當可實行了吧?”

從目前來看,反對最激烈的就是福建巡撫,調令下了之後,這道明旨一發,估計是個人都知道熊文燦離開福建的真正原因了。

溫體仁想了想,搖頭奏道:“陛下,爲穩妥起見,臣以爲當新任福建巡撫到任,並和何總督有默契之後再明旨天下爲好。”

崇禎皇帝聽了,想了想,也覺得自己有點急了,便點點頭。溫體仁這穩妥爲主的思路,也提醒了他,就又商量道:“開海禁,前期當以福建爲主。不過福建本地的兵卒水手,朕有點信不過。不如讓孫傳庭帶些親信軍卒前往,如此有人可用,做起事來順手。”

“陛下英明,臣贊同!”溫體仁聽了,點頭回應道,“只是孫巡撫在之前只是吏部的郎中,而後就一直辭官在家,怕是沒什麼親信軍卒吧?”

這個所謂的親信軍卒,當然不是十來百把個就可以的。要協助巡撫管好一省之地,就必須是有統兵將領帶着軍隊爲好。從孫傳庭的履歷上看,並沒有這樣的條件。

但崇禎皇帝卻不是這樣看,他心中早有想法,便馬上答覆道:“那闖塌天劉國能被招安後,朕許以遊擊一職,之前的想法,是用來對付土默川蒙古部族。如今來看,倒是可以讓他在投降流賊中挑選軍卒,而後隨孫傳庭南下。如此,其爲客軍,與福建地方就沒什麼瓜葛。且他和孫傳庭共建大功,也算是熟悉,應該不會有問題。溫卿以爲如何?”

溫體仁聽了,想了想,便躬身一禮道:“陛下如此安排,最是穩妥了!”

崇禎皇帝聽得一笑,那這事就這麼定了。其實,他忽然決定派劉國能領軍隨孫傳庭南下,還有一個用意沒說。

就是劉國能是被貪官污吏逼着造反過的,與士紳的關係不會很好。包括他的那些手下,也同樣如此。而開海禁,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難題要克服,那就是逃稅漏稅。這一點,從何喬遠估算開海禁能帶來幾萬兩銀子與鄭芝龍一年卻有上千萬收入的差距,可以估算出一些了。

而逃稅漏稅最嚴重的,其實就是官吏或者和官吏有關係的那些商人。如果派出農民軍收稅,這比用原本官軍來收稅,效果肯定要好不少。

等孫傳庭來京師謝恩的時候,再對他耳提面命,福建那邊就差不多可以開工了。

溫體仁按崇禎皇帝的意思,回內閣擬旨。而旨意內容,卻通過聊天羣中的聯繫方式,第一時間先傳了過去。

山西代縣城外,依舊有無數營帳,不過卻是官軍旗號。在其中一處營帳內,以前的闖塌天,現今的朝廷遊擊將軍劉國能卻有點鬱悶地大口灌茶解渴。

這些天來,投降的農民軍無數,他作爲新晉招安的身份,又熟悉農民軍底細,因此被派了任務,不但要看押那些農民軍,並且每天都要從官軍手中交接那些陸續從山林中抓獲的農民軍,可以說,忙得壓根就沒有歇息的時候。

這還不算,因爲他被招安,因此在看押農民軍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叛徒,朝廷鷹爪”之類的罵聲,也讓他心中鬱悶不已。

這不,稍微有點空,他就很羨慕起張獻忠來了。兩人雖然都被封爲遊擊將軍,可張獻忠卻不用想自己這麼忙,也不用聽以前那些兄弟的罵聲,奉朝廷之令去抱內閣輔臣的大腿了。

他用腳趾頭想想都能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按張獻忠那做人的本事,估計會攀上內閣輔臣的高枝,等於以後在朝中就有了靠山了。

“真他孃的,老子當初也該收他一大堆義子!”劉國能心中鬱悶地想着,“只要有一個義子如那張定國般能耐,自己估計也不會這樣了。”

這麼想了會,劉國能又想到了孫傳庭的身上:“他立下如此大功,應該封賞不會差吧!自己目前認識當官的人裡面,也只有他了。希望他能高升,如此,自己雖然不如張獻忠,也能多少有個靠山!”

他正想着曹操,曹操就來找他了,只聽手下進來稟告說孫傳庭到。

劉國能一見,不敢怠慢,連忙親自迎出去,把孫傳庭好生招待到營帳中。

讓他有點意外的是,一向面無表情的孫傳庭,今天似乎心情很不錯,臉上竟然罕見地帶着笑容。

沒有等他說話,孫傳庭已微笑着對他說道:“皇上封本官爲左都副御史巡撫福建,朝廷旨意已從京師發出。等收到聖旨,本官要進京謝恩而後南下了!”

劉國能一聽孫傳庭竟然要遠去福建,他的心頓時咯噔一下,壞了,自己認定的靠山要靠不住了!

不過他馬上回過神來,又大吃一驚,連忙露出高興的表情,當場抱拳向孫傳庭道喜,竟然是封疆大吏了,這真是有點出乎意料了。

孫傳庭微笑着坦然受之,而後看着劉國能一會,就在劉國能以爲自己臉上有什麼不妥時,他纔開口說道:“朝廷另有旨意,升你爲福建參將,隨本官一起就任。”

“啊,什麼?”劉國能根本想不到有這樣好的事情,竟然給自己升了一級,下意識地確認道:“福建參將?”

孫傳庭微笑着點點頭,向他確認道:“是福建參將,而且不是空手上任,朝廷旨意,要你在看押的賊人中,再挑選精銳領軍南下。”

劉國能聽得張大了嘴巴,這就是說,自己官升一級調往福建,手中還掌握實權,且是跟着孫傳庭這個福建巡撫混。

嘿嘿,那豈不是比張獻忠還要混得好了!

136 驚天內幕543 顧全大局91 高應元的情報1292 新的封爵途徑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813 明末王成1072 他來了440 細節235 徐光啓的請求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949 又吐血啦87 線下見面890 鄉長童校215 國旗國歌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496 堅持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706 兩把大鉗子19 原來是他1064 陷阱?93 手中沒有底牌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1310 虎狼之國1038 最後一批糧食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313 優越感(第三更)1181 首戰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205 負隅頑辯34 我是羣主390 孫傳庭拍照113 陳二重傷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620 燧發槍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96 罵了也是白罵600 順義王使者614 怎麼和我鬥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172 主線任務之二488 這是我二叔1044 期待的一戰820 一直是個謎995 南洋按此例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680 放長線釣大魚1150 處置979 布大局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194 大明威脅論18 準了157 當面對質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604 施維拉925 宜早不宜遲809 交鋒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903 誰敢亂來!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6 平臺召對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1161 雜學怎麼了1295 豪格和天皇348 皇太極的圖謀961 說明身份1038 最後一批糧食510 熊文燦的打算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266 刷1308 誘捕1178 爲了子孫後代764 計劃(第三更)908 皇太極的轉變153 京觀192 唐玄宗第二麼539 林丹汗猶豫了1174 北方突變588 檢閱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812 江湖相遇706 兩把大鉗子1132 求援1221 改主意了473 風水輪流轉86 昌黎第一功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047 你就繼續裝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94 大明威脅論116 一個瘋子1281 哪位神醫382 枉爲人君1091 折騰得好440 細節
136 驚天內幕543 顧全大局91 高應元的情報1292 新的封爵途徑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813 明末王成1072 他來了440 細節235 徐光啓的請求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949 又吐血啦87 線下見面890 鄉長童校215 國旗國歌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496 堅持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706 兩把大鉗子19 原來是他1064 陷阱?93 手中沒有底牌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1310 虎狼之國1038 最後一批糧食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313 優越感(第三更)1181 首戰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205 負隅頑辯34 我是羣主390 孫傳庭拍照113 陳二重傷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620 燧發槍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96 罵了也是白罵600 順義王使者614 怎麼和我鬥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551 神一魁的疑惑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172 主線任務之二488 這是我二叔1044 期待的一戰820 一直是個謎995 南洋按此例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680 放長線釣大魚1150 處置979 布大局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194 大明威脅論18 準了157 當面對質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604 施維拉925 宜早不宜遲809 交鋒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903 誰敢亂來!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6 平臺召對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1161 雜學怎麼了1295 豪格和天皇348 皇太極的圖謀961 說明身份1038 最後一批糧食510 熊文燦的打算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266 刷1308 誘捕1178 爲了子孫後代764 計劃(第三更)908 皇太極的轉變153 京觀192 唐玄宗第二麼539 林丹汗猶豫了1174 北方突變588 檢閱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812 江湖相遇706 兩把大鉗子1132 求援1221 改主意了473 風水輪流轉86 昌黎第一功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047 你就繼續裝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194 大明威脅論116 一個瘋子1281 哪位神醫382 枉爲人君1091 折騰得好440 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