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

擡頭看向衙門口,發現這裡的軍士氣質完全和當初在福建巡撫衙門所見到的兵士兩樣。門口的這幾個兵士,雖然不是最強壯的,可一個個都帶着彪悍之氣。以鄭芝龍的眼光,一眼就看出這種軍卒,一旦打仗的話,肯定能挑當初熊中丞手下多個了!

得到傳見,鄭芝龍便在一名護衛的引領下,往衙門裡面走去。他發現,不但門口的軍卒是精銳,連這一路看到的所有軍卒都帶着剽悍之氣。這讓他更爲吃驚,同時也明白過來,盧中丞在遼東能打贏,絕對不是運氣好!

這麼想着,鄭芝龍又馬上想起了還有草原上的大勝,那邊的明軍,應該也都是百戰之師吧!朝廷軍隊這麼強悍的話,真要開海禁了,自己還能硬氣地去對抗麼?

鄭芝龍不同一般的海盜,他有頭腦,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也因此,他才能從明末的衆多海盜中脫穎而出。可也是因爲這樣,他考慮事情就很多了。最爲關鍵的是,他懂得進退,知道自己最終得目的不是稱王稱霸,而是享受榮華富貴。

雖然他明白,他手中的水師,應該算是此時大明最強的水師了。可水師是依附大陸而活的。他真要和朝廷鬧翻,重新去當海盜的話,雖然也能活,可絕對沒有依靠朝廷活得更滋潤。朝廷有強軍在手中,陸地上就絕對不是這些強軍的對手。一旦造反,那麼就是當年戚大帥和倭寇事情的重演了。哪怕他自信比當年的倭寇要強,明軍不一定有當年戚大帥的厲害,可他也不想走到那一步去!

原本的歷史上,他之所以最終出賣了隆武帝,選擇投靠滿清,也是因爲看到滿清在陸地上的強勢已經不可抵擋。當然,他也沒了早年的雄心壯志,想着投靠滿清做個富家翁,過過榮華富貴的日子而已!

腦中閃過這些念頭,不知覺間,在港口那邊估計到登萊水師太弱而生起的一點自得之情,一下便全沒了。他的神態,變得越加的恭敬謹慎起來。

進入巡撫衙門大堂,擡頭看去,卻見主位上已經坐着一人,穿大紅緋袍,高高大大的,不怒自威。不用說,這位就是帶兵領軍衝陣的登萊巡撫了。

“末將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奉旨從安南運糧到東江,參將中丞大人!”鄭芝龍目不斜視,按大明官場規矩,態度恭敬地大聲參見道。

盧象升在鄭芝龍一進來的時候,就已經在打量了。他因爲手下來了個李芝奇的原因,之前已經有所瞭解過鄭芝龍。此時見到,不由得微微有點驚訝。聞名的海盜,大明海上第一人,竟然是個斯斯文文的人,要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個商人,看來真是人不可貌相!

此時他聽了鄭芝龍的話後,當即露出笑容,笑着說道:“本官可是盼鄭遊擊好久了啊!從安南運來安然無恙地運來糧食,實乃大功一件!”

如今大明的海上,還絕對沒到天下太平的時候,不少地方,都還有海盜的存在。比如說,在臺灣的紅夷,還有廣東一帶的劉香海盜等等。如果不是鄭芝龍的船隊押送這些糧食,絕對不會這麼輕鬆就把糧食運過來了。也是因此,盧象升纔有此一說。

他在說完這話後,還沒等鄭芝龍迴應,就見他轉身對站他身邊的一名錦衣衛說道:“立刻稟告皇上,就說鄭遊擊把糧食送到登州了!”

“是,中丞大人!”魏木蘭微笑着答應一聲,便去聊天羣私聊崇禎皇帝去了。

底下的鄭芝龍一見,頓時心中吃了一驚。他馬上就想到了劉金生這廝,原來朝廷擁有這種神奇能力的錦衣衛,竟然不止一個!該不會這樣的人有好多,分佈在軍中,也因此,纔有大明一反以前的弱勢,連續取得大捷了吧?

他是商人,又是海盜首領,自然比一般人更明白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如果朝廷這樣的人多了的話,那就難怪能連打勝仗了!如果以後自己和朝廷作對的話,自己的水師還沒登陸,可能朝廷大軍就提前埋伏在岸上等着了,那這仗還怎麼打?

一想到這,鄭芝龍立刻把仗着手中水師和朝廷叫板的念頭深深地埋進心底,不敢有一絲表露。

他正在想着,只見魏木蘭已經回過神來,對登萊巡撫稟告道:“陛下有旨,中丞大人分配這些糧食,並令鄭遊擊前往京師覲見!”

說完之後,她轉頭看向鄭芝龍,微笑着道:“鄭遊擊能及時運來糧食,皇上龍顏大悅,問你公子情況,可曾一起北上?皇上還說,他已爲鄭公子找了個同齡爲伴,他們都將是大明未來的棟樑!”

鄭芝龍聽得大爲驚訝,他沒想到,皇上竟然先提起之前的賞賜。而且從這話語中,他隱約感覺,似乎皇上對自己的兒子很有好感,是在借這次的事情培養他。可問題是,皇上以前難道對福鬆有了解?這不可能啊!他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對他兒子的瞭解,是因爲另外一個位面的歷史。

鄭芝龍不敢怠慢,連忙恭敬地抱拳回道:“末將不知此行是否順利,因此沒帶上犬子。陛下厚恩,末將感激不盡!”

盧象升聽到他們的對話,當即站了起來,笑呵呵地說道:“走,去碼頭看看,鄭遊擊也能儘快前去京師,不要讓皇上久等了!”

鄭芝龍一聽,連聲答應。當盧象升走過他身邊時,他立刻感覺到了壓力。身材相差太大,且盧象升還帶有讓人懾服的威勢,和之前熟悉的熊中丞完全不能比。

如果說和熊中丞打交道,鄭芝龍自信能左右的話,他感覺以後要是和盧中丞打交道,就絕無這個可能了。也幸虧自己不在盧中丞手下,否則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

這麼想着,他又馬上想起了那個從來沒有謀面過的新任福建巡撫孫傳庭。他不由得心中暗自安慰自己,大明能有幾個盧中丞這樣的人物,都敢和建虜衝陣的人,那孫中丞,應該不會這麼厲害的!

感謝2神的打賞!沒想到2神如此平易近人!ps:今天應該推薦票又能多400,比以前幾周要多,下午估計能加更。

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1309 亮相928 一面倒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762 此戰禍根316 建虜的戰法945 運籌帷幄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711 應付一下1222 聊天羣的快捷904 冷麪閻王588 檢閱698 強調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957 不要慌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65 劉懋495 廢除八王議政637 堵在了金樸鎮861 禮制(第五更)25 國丈周奎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303 成名之戰852 山上的風景991 瘋了麼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73 風水輪流轉535 奴酋有動作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288 迴歸94 出動273 大明路橋公司496 堅持6 平臺召對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7 指天爲誓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40 任重道遠698 強調934 氣勢(第三更)1219 天上掉餡餅612 處罰(第五更)607 合約(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552 大明必將中興780 出戰99 劉王氏的勇氣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711 應付一下792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1082 反常的豪格531 隆重登場521 畫展27 你們怕不怕1230 這肯定是湊巧269 合作共贏733 沒法再要臉593 還很幼稚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210 一切完美288 曹文詔的苦心830 啓動A計劃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772 吟詩作賦632 劫糧(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911 瘟疫論(第三更)1322 諸卿信否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26 自以爲是906 遭遇(第四更)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106 千古一帝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545 瘋了(第三更)119 知人善用1076 皇太極的死法49 傳奇人生901 嚴峻律法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1039 小聰明1289 喪家犬10 定策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19 一隻虎460 欺軟怕硬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1175 煎熬796 遠交近攻371 新軍配屬30 先打了廷杖再說
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1309 亮相928 一面倒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762 此戰禍根316 建虜的戰法945 運籌帷幄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711 應付一下1222 聊天羣的快捷904 冷麪閻王588 檢閱698 強調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957 不要慌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65 劉懋495 廢除八王議政637 堵在了金樸鎮861 禮制(第五更)25 國丈周奎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303 成名之戰852 山上的風景991 瘋了麼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73 風水輪流轉535 奴酋有動作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288 迴歸94 出動273 大明路橋公司496 堅持6 平臺召對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7 指天爲誓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40 任重道遠698 強調934 氣勢(第三更)1219 天上掉餡餅612 處罰(第五更)607 合約(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552 大明必將中興780 出戰99 劉王氏的勇氣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711 應付一下7921279 聊天羣的再次妙用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1082 反常的豪格531 隆重登場521 畫展27 你們怕不怕1230 這肯定是湊巧269 合作共贏733 沒法再要臉593 還很幼稚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210 一切完美288 曹文詔的苦心830 啓動A計劃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772 吟詩作賦632 劫糧(第三更)1040 有的放矢911 瘟疫論(第三更)1322 諸卿信否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26 自以爲是906 遭遇(第四更)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106 千古一帝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545 瘋了(第三更)119 知人善用1076 皇太極的死法49 傳奇人生901 嚴峻律法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1039 小聰明1289 喪家犬10 定策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19 一隻虎460 欺軟怕硬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1175 煎熬796 遠交近攻371 新軍配屬30 先打了廷杖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