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地龍翻身

不過好在這種情況只是持續了一下下工夫,來得快,去得也快,李過等人很快就站穩了身子。所有人都面面相覷,隨後冒出一個詞:地龍翻身!

“他孃的,老天爺這是不給活路啊!”高一功不由得低聲罵了一句。

李定國忽然跟着開口說道:“下雨了!”

果然,偶爾一滴一滴地雨已經開始落了下來,沒多少工夫,雨滴就開始越來越密集,很顯然,一場大雨要來臨了。

“他孃的賊老天!”李過見此,不由得也是罵了一句,而後對其他人說道,“趁着這個時間,我們快點走,回頭天亮了,騎軍活動頻繁,反而不好走了!”

他的話說完之後,一羣人就不顧疲勞,又連忙開始逃亡了。

幾乎與此同時,崇禎皇帝在中軍帳那邊也感覺到了地龍翻身,不過好在他是野外紮營,基本上就沒有受到地龍翻身的影響。這也是他在古代第一次遇到,相對後世他所經歷過的地龍翻身來說,這個真是小兒科,應該不是大地震。因此,他也沒有在意。

出了中軍帳,發現要開始下雨了。剛好五省總督陳奇瑜因爲地龍翻身而趕過來,崇禎皇帝看到他一臉疲憊,便知道他昨晚估計沒怎麼休息,都在忙碌抓捕流賊的事情,便順口問道:“情況如何了?”

“回陛下,騎軍已經分爲兩部分,輪換着搜捕逃竄流賊。步軍剛纔天色微明之際,也重新加入搜捕隊伍。”陳奇瑜連忙回奏道,“目前已經俘虜流賊五萬六千多人。有騎軍搜捕,剩下的流賊也肯定逃不遠。估計再有兩天時間,應該不用等外圍軍隊,就能清剿得差不多了!”

聽到這個情況,崇禎皇帝還是滿意地,他點點頭又問道:“那些流賊頭目,抓住了多少?”

“目前所抓到的流賊頭目,多是流賊隊伍中的中低級頭目。不過人數太多,暫時還沒來得及梳理,應該會有不少沒有梳理出來。”陳奇瑜又熟練地奏道,“不過戰場上混亂,肯定還有一些流賊頭目沒有抓到。微臣一定調遣兵力,對所有流賊圍追堵截,這一次,皇上已經佈下天羅地網,他們定然是逃不走的!”

對此,崇禎皇帝也是點點頭,看到雨勢下達,便進了中軍帳,同時說道:“也虧了如今還是八月底的天氣,要不然,這場大雨,就凍到將士們了!”

“陛下關心將士們,實乃將士們之福氣。”跟進去的陳奇瑜,衷心地說道,“也虧了陛下鎮着,要不然剛纔地龍大翻身的話,那事情就會麻煩很多!”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笑了笑,他可不會相信這個,地龍翻身大不大,跟他是沒有一點關係的。

忽然想起什麼,他就又轉身交代道:“對了,南陽城外那邊還有五萬左右的流賊在逃竄,最爲重要的是,那個左夢庚,一定要抓住了!”

“陛下放心,微臣昨晚就已經派出騎軍去搜捕了。”陳奇瑜一聽,連忙回奏道。

崇禎皇帝可是交代過的,要當着左良玉的面,把他兒子千刀萬剮,讓他嚐嚐百姓家破人亡的滋味。因此,他對左夢庚的搜捕,早就放在心上的。

坐回御座上,崇禎皇帝想了下,便又問陳奇瑜道:“糧草情況,如何了?”

畢竟竊聽種子只能傳達陳奇瑜聽到話,或者他自己說得話,至於他看到的那些,是不會通過竊聽種子反饋的。當面問上一問,就能更詳細地瞭解情況。

一聽這話,陳奇瑜的臉色就嚴峻起來了,馬上就回奏道:“陛下,微臣軍中所攜帶糧草,怕是隻能夠用十日之需,如果加上流賊口糧,哪怕一天只給一次稀粥吊命,怕是最多支撐五六天而已。”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隨後想起什麼,便又補充奏道:“這些糧食,還是微臣奉陛下旨意,從各地藩王府那催來的,江南等地的糧食供應,至今只收到一次而已。微臣忙於兵事,因此,還未來得及仔細調查糧草輸送之事。”

崇禎皇帝一聽,臉色也嚴峻了起來。雖然打敗了流賊,還抓到了那麼多,但解決流賊的關鍵,還是要有糧食。要不然,哪怕是殺了這些流賊,又會有其他百姓成爲流賊的。

於是,他立刻吩咐陳奇瑜,立刻派人去查這糧食的事情。

這時候,外面的雨已經下大了。不過陳奇瑜沒有任何猶豫,領旨之後便立刻出了中軍帳,匆忙去佈置皇帝交代的旨意了。

但是,還沒過去多久,就見官袍衣角被淋溼了的陳奇瑜又返回回來,帶着匆忙和慌張,進了中軍帳之後,就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之前的地龍翻身,南陽城受損嚴重,許多房屋都倒塌了!”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頓時吃了一驚,連忙問道:“災情怎麼樣?”

這話剛問完,他就覺得陳奇瑜沒有現場看到,估計也說不清楚。想起自己在後世所經歷的地震,便二話不說,立刻大步往外走去,同時傳旨道:“備馬,朕要回南陽城看看。”

“陛下,外面雨大!”陳奇瑜一見,有點擔心地說道。就算有雨披,可這雨太大,估計到南陽城的時候,皇上也會淋溼的。

崇禎皇帝卻沒有因此停住腳步,一邊往外走,一邊對陳奇瑜說道:“這點雨不算什麼,朕把這裡交給陳卿你了,繼續搜捕流賊。”

說完這話的時候,他就已經出了中軍帳。

慌忙跟過來的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連忙給皇帝披上雨披,不過這雨確實有點大,雨披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崇禎皇帝見此,索性就推了雨披,一邊翻身上馬,一邊說道:“走,回南陽!”

如今外面還多是流賊,雖然官軍在搜捕,可也要小心,一支兩千人的騎軍前後護送着皇帝,立刻冒着大雨,快馬加鞭地趕往南陽城去了。

再說李過帶着李定國等人亡命而逃,然而,到處都是一隊隊地朝廷騎軍,不時呼嘯而過,只要看到有人,就會圍過去。因此,李過等人,逃得格外艱辛。

虧了他們這些人都是逃亡經驗豐富的,躲躲藏藏,硬是沒有被發現。

不過李過卻不樂觀,趁着躲藏的機會低聲說道:“騎軍最大程度的遲延了我們外逃,等步軍搜過來的話,我們就沒有這麼容易躲藏了。因此,我們必須儘快往外逃,避免被步軍追上!”

他說得是正理,其他人都是點點頭。

正在這時,忽然負責監聽的高一功低聲喝道:“噤聲,有大隊騎軍過來了。”

衆人一聽,連忙伏低了身子躲起來。

果然,沒一會功夫,就聽到如雷的馬蹄聲滾滾而來,不過沒有發現他們,就從他們不遠處的官道上疾馳而過。

“他孃的,這次怎麼這麼多騎軍?”李來亨偷眼看到遠去的騎軍,不由得低聲罵着猜道,“不會是發現了大隊義軍,過去抓捕了吧?”

之前的時候,朝廷騎軍多是一兩百爲一隊,分散開來四處搜捕他們。而剛纔過去的,足足有兩千左右的騎軍,所以李來亨纔有此一說。

這一次,是李定國回答他道:“不像,好像是護衛什麼重要人物!我剛纔偷眼看了,在中間並沒有年紀大的,應該不是陳奇瑜那狗官,我估摸着……”

他還沒說出來,劉文秀就驚訝地說道:“該不會是那狗皇帝吧?”

聽到他這話,李定國點點頭道:“我是這麼想的。”

“你這麼一說,我現在想想,還真是,裡面還有錦衣衛的!”李過也是點頭贊同道,“應該就是那狗皇帝了!要不然,也不會有兩千多騎軍護送。”

說到這裡,他又有點驚訝地說道:“這狗皇帝冒雨趕路,到底是有什麼事情這麼着急?總不可能,是爲了凌晨的地龍翻身吧?”

“狗皇帝當然不可能如此關心百姓死活!”高一功也跟着說話道,“但不要忘記了,南陽那邊,是封有一個唐王的。他肯定在意唐王,畢竟是他們自家姓朱的不是!”

聽到這話,衆人都覺得是這個理由。他們紛紛咒罵了一頓狗皇帝,然後在李過的帶領下,又偷偷摸摸地重新趕路。

此時的他們,說起來還得感謝這場大雨,雖然給他們造成了不便,可也同樣給騎軍搜捕造成不便。

用了一個多時辰,崇禎皇帝便趕到了南陽城外。

這裡的流賊早已潰散,城外各種流賊遺留的火堆營地什麼的,還能看出,這裡之前是有無數的人聚集的。而城外的屍體,應該是昨天第一時間就清理了,不過隱約還是有屍臭能聞到。

大隊騎軍趕過來,早已驚動了城頭上的守將。

看到錦衣衛簇擁着,便知道肯定是皇帝,連忙過來見駕。

崇禎皇帝看到南陽城裡趕來的將領,他也不停留,一邊驅馬往城裡而去,一邊先問道:“今早地龍翻身,城內救災情況如何?”

“陛下放心,唐王府並無大礙!”那名將領一聽,連忙稟告道。

崇禎皇帝聽着,可等了一會,並無下文,不由得轉頭看向他,皺着眉頭問道:“其他呢?”

“其他……”那名將領一聽,稍微愣了下,回過神來,連忙補充道:“城中各位大人府邸最多隻是房屋受損,人基本沒事,陛下無須擔心!”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終於明白了,敢情是老百姓的事情,在他這裡壓根就不存在。

這麼想着,他就有點怒了,聲音大了一點喝斥道:“朕問得是南陽百姓如何了?”

說完之後,雙腿一夾,驅馬快走,自己入場去看情況了。

那將領一聽,有點傻眼了,他確實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關心百姓的事情!

大雨下了一個早上,此時已經慢慢地減弱了。

進了城,崇禎皇帝一眼看到的是,南陽城內,不少房子都是倒塌着。一看就知道是平房,泥胚牆之類的。

很顯然,這些房子只是簡單到能住的地方就行,並沒有其他講究。也因此,這次的地震級別雖然不高,卻多有倒塌。而那些豪門大宅,倒塌地卻是少。

南陽城這邊,在正德年間的時候,曾連續五六次地震,幾乎是隔着一兩年就發生一次。因此,很可能是從那之後,有錢人家還注意房子的堅固與否。

倒塌的民房內,一眼掃過去,就能看到南陽城內的窮苦百姓,三三兩兩地在自家廢墟忙着,用手挖,用力搬,可能是在挖人,也可能是在找自家的財物。

有的廢墟內,還有百姓抱着自己親人的屍體在哭泣,還有得,則是受傷的,無一例外,都是在雨中。

崇禎皇帝只是看了一眼,壓根就沒發現有官軍在幫忙,都是百姓自己在救人。

看到這個情況,他就有點怒了。南陽城內倒塌的房屋不少,凌晨,天剛矇矇亮的時候發生的地震,肯定很多人被埋在裡面了。光靠百姓自己家裡僥倖逃出來的人救自家的親人,這又怎麼可能來得及?

正在這時,卻見一堆文武官員擁了過來,爲首那人,是年輕的唐王。顯然是得到了消息,趕來接駕了。

他們一邊見禮,一邊擔心龍體,紛紛請皇帝去唐王府更衣取暖。

崇禎皇帝冷冷地看了他們一眼,發現他們的眼中,壓根就沒去看一眼街道兩邊的廢墟。

他騎在馬上,俯視着他們,忽然厲聲喝道:“爾等對這災情視而不見麼?百姓急需人手救援,爾等可有伸出援手?”

聽到這話,南陽巡撫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陛下,非是臣等不救,實在是沒有人手去救。能用的人手,都已經派出城去搜捕流賊了!”

“那你們麼?”崇禎皇帝怒氣衝衝地指着他們喝道:“僕人打着傘,是不是來見朕之前還在飲酒作樂?你們可有當父母官之心?”

他說這話,自然是看出來了,這些人在過來之前,肯定是在聚宴。搞不好,就是歡慶南陽解圍,他們堅持到了皇帝到來,大功一件了。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崇禎皇帝盯着南陽巡撫,冷哼一聲道:“來啊,把他的烏紗帽給摘了!”

917 錢糧你們出962 物是人非653 家有一老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518 要不要這樣啊!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848 反攻明國128 惡報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26 掩護和突圍858 坐山觀虎鬥974 再聚首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312 再打“晉商”422 皇太極的懊悔465 敗家啊434 震怒265 天災人禍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685 強弩之末60 老太監出手17 聖旨到440 耿仲明之死513 大清要完了44 突圍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2 各有心思841 這是什麼情況?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467 專門打臉908 明威侯365 不順利纔好883 分兵220 對藩王府出手492 強大的攻勢913 希望249 爲自己而戰563 寧完我的下場771 攀科技238 楚王好細腰41 東廠之怒880 老鄉見老鄉110 勃然大怒353 計對朝鮮724 術業有專攻891 隱憂571 遼東伯832 做夢850 明奸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449 生死置之度外679 總有刁民想害朕398 萬無一失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785 談判54 新官上任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669 王霸之氣584 狠人832 做夢971 看大戲331 傻眼了209 解困之道884 外強中乾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193 重現洪武盛況746 狩獵874 最關注的事情497 新一代戚家兵398 萬無一失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277 觸目驚心632 一命嗚呼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824 未雨綢繆458 艱難的抉擇80 錢900 結盟288 搞笑的事情787 驚爲天人390 掃把星294 開門迎客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819 出征舍朕其誰529 請大家喝茶267 殺353 計對朝鮮905 中亞命運之戰86 廠衛新氣象209 解困之道782 新的卦術694 衣錦還鄉923 垂死掙扎18 就這樣你咬我?949 回來了676 計中計793 生育之策370 這次不一樣了!
917 錢糧你們出962 物是人非653 家有一老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114 忠君報國的證明518 要不要這樣啊!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848 反攻明國128 惡報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26 掩護和突圍858 坐山觀虎鬥974 再聚首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312 再打“晉商”422 皇太極的懊悔465 敗家啊434 震怒265 天災人禍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685 強弩之末60 老太監出手17 聖旨到440 耿仲明之死513 大清要完了44 突圍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2 各有心思841 這是什麼情況?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467 專門打臉908 明威侯365 不順利纔好883 分兵220 對藩王府出手492 強大的攻勢913 希望249 爲自己而戰563 寧完我的下場771 攀科技238 楚王好細腰41 東廠之怒880 老鄉見老鄉110 勃然大怒353 計對朝鮮724 術業有專攻891 隱憂571 遼東伯832 做夢850 明奸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449 生死置之度外679 總有刁民想害朕398 萬無一失52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人選785 談判54 新官上任666 我只想喊666(爲護法無虞倫比777加更2/3)669 王霸之氣584 狠人832 做夢971 看大戲331 傻眼了209 解困之道884 外強中乾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193 重現洪武盛況746 狩獵874 最關注的事情497 新一代戚家兵398 萬無一失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277 觸目驚心632 一命嗚呼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824 未雨綢繆458 艱難的抉擇80 錢900 結盟288 搞笑的事情787 驚爲天人390 掃把星294 開門迎客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819 出征舍朕其誰529 請大家喝茶267 殺353 計對朝鮮905 中亞命運之戰86 廠衛新氣象209 解困之道782 新的卦術694 衣錦還鄉923 垂死掙扎18 就這樣你咬我?949 回來了676 計中計793 生育之策370 這次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