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獎懲

皇帝身後的陳奇瑜一聽,不由得很是一愣,什麼情況?這左良玉剛纔說了什麼?

他說得好像他纔是這一次能剿滅流賊的大功臣!還是不記名聲,忍辱負重的那種?

陳奇瑜不得不承認,這廝還真是奸詐,死到臨頭之際,竟然還能有這樣的說法,企圖爲他續命。

他這種詭辯,要是遇到一般的皇帝,還真有可能被他這樣的說詞給說迷糊了!只是如今,他面前的可是英明神武的皇上,又豈是他能輕易哄騙的?

雖然心中這麼想着,陳奇瑜其實還是有點擔心,便轉頭看向崇禎皇帝,看他怎麼說?

其實不止是他,包括錦衣衛百戶劉越和劉國能,都被左良玉這種無恥行徑驚到了,沒想到他在御前,竟然還真這麼說了!大概率來說,他們是不相信左良玉的,從左良玉開始違背總督大人的軍令開始,就沒有看出他有一絲成爲朝廷內應去接近流賊的跡象。

這一刻,劉國能心中甚至都忘記了忐忑,看向這名年輕的皇帝,看他是怎麼處理這個左良玉?

事實上,崇禎皇帝早在左良玉第一次向劉越這麼說得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此時一聽左良玉竟然還敢到自己面前來忽悠,不由得當即一聲冷笑,而後一揮手喝道:“來啊,就在這,先打二十軍棍!”

邊上的錦衣衛校尉一聽,立刻領命,如狼似虎地撲過去,就在御前,把稍微有點在發愣的左良玉按倒在地,扒了褲子,“噼裡啪啦”地打了起來。

屁股上的劇痛,讓左良玉回過神來,不過他不敢喊疼,只是心中非常忐忑:皇上這是什麼意思?是先打一頓出出氣,然後就信了自己的說法?要不然的話,直接砍了就是,還用這麼麻煩?

這麼想了一會,左良玉就感覺這種可能性很大。當然了,這個時候,他本身就更願意往這方面去想。

得到這個結論,每被打一下屁股,他就大聲慘叫一聲,就是想讓皇上聽到,讓皇上看到,他好疼!這樣,說不定皇上就更解氣了。

事實上,在打了十下左右後,屁股就被打爛了,接下來的每一下,左良玉都感覺被打得鑽心般疼,就想假裝喊疼,也變得真得喊疼了。

其他人都是默不作聲,只是靜靜地看着這一切,他們也不知道,皇上最終會怎麼處置這左良玉?

二十軍棍,很快就打完,那屁股都不能看了。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人道救援,爛了就爛了,也沒人給他止血。

崇禎皇帝低頭俯視着他,冷冷地喝道:“你作惡多端,朕處罰你,可是心服口服?”

左良玉聽了一愣,屁股上傳來的疼痛難忍,他知道,必須要處理下屁股才行了。不過,皇上這關還沒有過去,他就連忙點頭道:“心服口服,末將心服口服!”

“那你就是承認了自己作惡多端,朕沒有冤枉你吧?”崇禎皇帝聽了,再次冷喝一聲道。

左良玉聽了又是一愣,心中想着,皇上,你到底有完沒完啊?屁股都打成這樣了,氣也應該消了吧?

不過表面上,他可不敢這樣對皇帝說話,就只好順着皇帝的意思,連忙點頭說道:“皇上英明,沒有冤枉末將,是末將該死,還請陛下看在……”

他本來是想說,看在砍了這麼多流賊頭領的腦袋上,饒了他這回。可是,這話還沒有說出口,崇禎皇帝就一聲厲喝道:“既然你自己都承認了自己罪惡多端,又豈是二十軍棍能算了的。來啊,再打二十軍棍!”

“啊……”左良玉一聽,有點傻眼了,皇上這是還沒有消氣?

心中仔細想了下自己的那些事,殺了監軍,連屠兩座城,然後帶兵圍攻南陽,好像這些,確實不是二十軍棍就能算了的!那皇上的意思,是要打四十軍棍纔可以麼?

這麼想着,他心中就安慰自己,應該打完四十軍棍後,皇上就消氣了吧?

於是,他咬緊牙關,每打一下,就慘叫一聲,不管怎麼樣,撐完了這四十軍棍再說。

他的慘叫聲,讓附近的人都聞聲看過來,不由得竊竊私語,不知道什麼人在御前挨軍棍?

而陳奇瑜和劉越等人,就有點迷糊了,皇上這到底是在幹什麼?難道真要打得消氣之後,就放過了他?

再次的二十軍棍打完,左良玉都快暈過去了。不夠好不容易打完了,心中充滿了希望,這下子,皇上就應該消氣了吧?

等行刑的錦衣衛校尉向崇禎皇帝繳旨之後,左良玉忍受着屁股上傳來的巨疼,臉上勉強擠出一點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賠笑說道:“陛下,末將知罪了,還請陛下讓人給末將治下傷,要不然,末將……末將就不能繼續爲陛下效忠了!”

“呵呵!”崇禎皇帝聽了,一聲冷笑道,“你既然已經知罪了,那你該是知道,就你所犯的那些罪行,又豈是四十軍棍能抵消的?”

一聽這話,左良玉的臉色頓時白得跟鬼一樣,哪怕他是軍漢一個,也怕啊,當即哭喪着臉說道:“陛下,再打末將就……就要完了,陛下,不能再打了啊,末將……”

崇禎皇帝忽然怒氣勃發,用手一指南陽城方向,厲聲喝道:“你知道怕死,可你知道,那裡有多少被你等裹挾的百姓,他們也不想死,就被你們逼着死在了南陽城下?如今,你可體會到他們臨死之前的絕望了吧……”

“……”左良玉愣住了,皇上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做了這麼多,其實就是要體會下那些被裹挾的百姓,在絕望之時的感覺?是這個意思麼?

他心中有點不願相信,陳奇瑜卻是看出來了,皇帝壓根就沒有放過左良玉的意思。只是如果一開始就對左良玉喊打喊殺的話,他絕望之餘估計也不會去多想想那些被他害死的人是怎麼樣個感覺?一心想着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死就死了,哪怕是對他千刀萬剮,估計也不會有多少精神中的痛苦。

可是,皇上就是吊着他的一線希望,讓他在承受痛苦中煎熬,等他煎熬完了,再讓他絕望,用這種方式折磨他,就是讓他知道他作惡的代價!

他正想着,就聽到崇禎皇帝又下旨道:“來啊,把他吊到南陽城外去!等抓到他兒子左夢庚之後,押他面前千刀萬剮,讓他知道,家破人亡是怎麼樣一種絕望!”

那個左夢庚,竟然還想用腐爛的屍體投入城內,就憑這一點,千刀萬剮他也不過份!

左良玉一聽,真是絕望了!早知道這樣的話,自己當初就應該拔刀自刎的,爲什麼自己就想着說不定能騙過皇上呢?

等左良玉被拖下去之後,崇禎皇帝看着擺在那裡的一顆顆人頭,此時的他,也分不出哪個首級是張獻忠的,又或者是李自成。這些如今都已經不重要了!

就聽崇禎皇帝又下旨道:“這些賊首,不管他們是什麼原因造反,但他們帶給我大明百姓的痛苦,也不是他們一死就能了斷的。就把他們的首級掉到南陽城外,警示後人吧!”

說完之後,他轉頭看向邊上有點不安的劉國能,問他道:“你就是闖塌天劉國能?”

劉國能被招安之後,只是一個區區守備,在武官中算是很低的職位了。反倒他的闖塌天名號,還算是響亮。因此,崇禎皇帝順口就這麼一問。

可是,他這麼一問,劉國能就嚇壞了,該不會,皇上也是要和他算舊賬了?

“正是末將!”劉國能不顧甲冑在身,連忙跪下行禮道,“末將早已洗心革面,精忠報國,絕無反覆!”

邊上的劉越也有點不安了,以爲皇上是要趁機一勞永逸,就連忙抱拳奏道:“陛下,劉守備身在左賊軍中,身不由己,是主動聯繫總督大人,可見他確實精忠報國,絕沒反覆!”

崇禎皇帝看他們緊張成這個樣子,一下醒悟過來,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便笑着說道:“都平身吧,劉國能這次平賊有功,智勇雙全,朕心甚慰,封剿賊參將!”

這話說完之後,劉國能不由得愣住了,剿賊參將?自己這是跳過了遊擊將軍一職,直接是參將了?自己只是流賊出身,竟然就是參將了?

要知道,參將的上面,就是副將,而副將,也就是俗稱的副總兵了。

劉越聽得非常高興,不過他馬上發現劉國能似乎歡喜傻了,便悄悄地扯了下劉國能的戰袍下襬。

劉國能下意識地轉頭向他看去,有點不明其意。

劉越無語了,只好明着說了:“還不快謝恩?”

到這時,劉國能纔回過神來,連忙向崇禎皇帝謝恩。

邊上的陳奇瑜看着這個,心中不由得也爲劉國能高興。

他對於劉國能,也是欣賞的。畢竟是劉國能主動找上他,有了劉國能這個內應,讓他緩解了不少壓力的。

此時的他,卻比劉國能更清楚,不要看劉國能封了一個剿賊參將,事實上,他這個參將,甚至要比一般的副將都要值錢。因爲,他是皇帝親口御賜的,是簡在帝心的將領了。

崇禎皇帝微笑着接受了劉國能的謝恩,而後轉頭看向劉越道:“以後你就是錦衣衛千戶,好好幹,不要讓朕失望!”

錦衣衛指揮使在邊上,不過皇上親口所封,自然沒他什麼事了。

劉越卻是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有了印象,那就不是別的千戶能比了。更何況,皇上這一次也是慷慨,他也跳級,跳過了副千戶一職。

因此,他也連忙謝恩。

此時,夕陽已經落山,天色眼看就要黑下來了。

但戰場上還在繼續抓捕流賊,明軍將士仍然沒得休息。不過這些事情,不用崇禎皇帝操心。由陳奇瑜這個知兵的封疆大吏在,自然就由他去安排這些事情了。

臨時紮好的中軍帳內,崇禎皇帝也躺着休息了,至少在別人看來是這樣。

偶爾的,還能聽到帳外隱隱傳來將士們壓低聲音的吆喝聲:“肅靜,陛下累了一天,在休息,不要吵了陛下!”

確實也是,崇禎皇帝隨着騎軍行動,也虧了是年輕的身體打底子,要不然,一般養尊處優慣了的人,還真能以堅持下來。他的這個表現,同樣贏得了大明將士們的尊敬!

此時的崇禎皇帝,實際上是又在查看竊聽系統。虧了這個系統是在腦子裡的,雖然是說看,可其實是猶如刻在他腦子裡一般,不管多少內容,都只是一瞬間就明白的。

要不然,這竊聽種子多了,真像看書一樣一行行地看過去,那基本上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整天發呆,還不一定能看到有用的東西。

通過竊聽種子,他知道那建虜韃子圖爾格也真是命大,算是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在去烏拉特部的草原上,撞到了烏拉特部的人,已經被送到其本部。順帶着,也讓崇禎皇帝知道了那邊的情況。

叛將柴時華也在,和烏拉特部首領聽聞了圖爾格這邊的事情之後,都是大驚失色。他們沒想到,明國皇帝御駕親征,打得土默特部全軍覆沒了。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琢磨着這句話,烏拉特部的首領就急了,他敢肯定,搞不好明國皇帝會繼續對他烏拉特部用兵。土默特部都全軍覆沒了,那光靠烏拉特部又有什麼用?

爲此,圖爾格對烏拉特部首領交代,讓他務必堅持,絕對不要被明軍嚇倒。他要立刻返回遼東,把這邊的事情稟告給大清皇帝。

柴時華也怕啊,他連忙在邊上出了主意,說光靠烏拉特部的話實力不夠,不如向更西邊的部族借兵,一起抵抗明軍。

最終,就和原本的歷史上一般,又由柴時華出面,去更西面的青藏部族借兵去了。而烏拉特部這邊則猶如驚弓之鳥,做好了隨時遠遁的準備,並派了大量探馬探查長城沿線。

至於圖爾格,他和僅剩下的幾個族人一起,借了烏拉特部的馬,星夜兼程,趕回遼東去了。

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453 一代梟雄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90 駕臨御馬監軍營59 擔憂707 安南人傑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803 抱怨113 喜出望外961 後悔啊683 見識131 表演(爲龍子狴犴的萬賞加更)304 倒黴874 最關注的事情624 世界第一191 啞巴虧429 失望透頂439 斷子絕孫731 心中發毛195 一個都沒跑689 決戰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70 軍令如山516 詭異555 盛京,是盛京!276 祖家軍861 爾虞我詐905 中亞命運之戰899 奧斯曼帝國866 地道戰342 你可知罪521 趕緊救啊405 兵役426 誰讓他血多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2 朕陪你走一趟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293 失足落水587 驕傲316 誰阿彌陀佛466 烽火遍地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378 不計傷亡527 授課900 結盟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327 打臉了595 朕說話算話(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5/5)483 好狠的計策!706 抗明聯合陣線459 老奸巨猾349 朝鮮反正902 神4 五道金牌116 濟南失陷270 敲打771 攀科技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499 朕來了708 結盟333 神兵天降842 朱忠明477 圖謀攝政王444 如喪考妣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195 一個都沒跑250 人心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508 大喜過望889 整體局勢745 來得好965 兵不血刃503 迎刃而解914 我是老花眼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461 錦囊妙計56 九頭牛都拉不回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524 吊打范文程83 朕就看看659 紅夷大炮472 多爾袞的強勢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93 生育之策903 戰局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224 明狗太囂張了722 老漢奸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512 上下一心427 只是想靜靜701 湯若望的勸說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
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453 一代梟雄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90 駕臨御馬監軍營59 擔憂707 安南人傑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803 抱怨113 喜出望外961 後悔啊683 見識131 表演(爲龍子狴犴的萬賞加更)304 倒黴874 最關注的事情624 世界第一191 啞巴虧429 失望透頂439 斷子絕孫731 心中發毛195 一個都沒跑689 決戰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70 軍令如山516 詭異555 盛京,是盛京!276 祖家軍861 爾虞我詐905 中亞命運之戰899 奧斯曼帝國866 地道戰342 你可知罪521 趕緊救啊405 兵役426 誰讓他血多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2 朕陪你走一趟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293 失足落水587 驕傲316 誰阿彌陀佛466 烽火遍地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378 不計傷亡527 授課900 結盟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327 打臉了595 朕說話算話(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5/5)483 好狠的計策!706 抗明聯合陣線459 老奸巨猾349 朝鮮反正902 神4 五道金牌116 濟南失陷270 敲打771 攀科技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499 朕來了708 結盟333 神兵天降842 朱忠明477 圖謀攝政王444 如喪考妣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195 一個都沒跑250 人心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418 瘋起來自己都怕508 大喜過望889 整體局勢745 來得好965 兵不血刃503 迎刃而解914 我是老花眼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461 錦囊妙計56 九頭牛都拉不回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524 吊打范文程83 朕就看看659 紅夷大炮472 多爾袞的強勢590 釜山海戰(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4/5)793 生育之策903 戰局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224 明狗太囂張了722 老漢奸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512 上下一心427 只是想靜靜701 湯若望的勸說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