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迎刃而解

那些明狗竟然在喊他說是在尿尿,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是夠了!

多鐸這麼想着,便咬牙切齒地喝道:“傳本王軍令,殺!”

他之下這個軍令,也不是真得暴怒之下忘記一切,而是他看出來了,明軍確實已經發現伏軍,再奪下去也沒有意義。

聽到他這個軍令,建虜頭目頓時紛紛答應一聲,就準備抄傢伙殺了。

但是,這時候,寧完我卻“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向多鐸哀求道:“殿下,千萬不要啊,攝政王殿下有過交代,面對明國皇帝的時候,必須要理智,切記不能上當的啊!”

聽到說是多爾袞的交代,多鐸的怒火終於控制着,沒有衝寧完我發出去,只是厲聲喊道:“眼下明軍主力未至,殺上一陣,剛好是我大清的機會,你眼瞎了麼?”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

在明軍戲謔的喊聲中,寧完我膝行幾步,一下抱住了多鐸的大腿,仰着頭,繼續哀求道:“明軍就是要激怒殿下出戰啊!殿下千萬三思啊!明軍既然知道我軍之埋伏,還如此有恃無恐,殿下難道不覺得這是爲了激怒殿下去和他們廝殺麼?殿下,我大清軍力已是不多,可不能全耗在這裡了啊,殿下……”

聽到這話,多鐸愣了一下,轉頭看看明軍還在那裡大聲喊着,不過確實如寧完我所說,壓根就沒有一絲慌亂,不覺得他們自己兵少。他立刻感覺到,寧完我說得沒錯,明軍這是要激怒他出戰,要不然,肯定不會這麼有恃無恐!

這麼想着,多鐸感覺明軍的那些喊聲,似乎都小了一點,在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便大聲喊道:“全軍撤回海州,來不及撤的,逃入山林,擇機再歸海州!”

說完之後,他用力踢寧完我,要甩開他。

誰知道寧完我就怕他衝動,抱得死死的,這用力一提之下,多鐸的護甲,竟然一下被他扯了下來,摔了個四腳朝天。

虧了多鐸還穿着裡褲,要不然,就這一下,就得曬日光浴了。

周圍的建虜原本都在憤怒着的,突然看到這一幕,頓時,都是一臉呆滯之相,傻了!

寧完我,抱着多鐸的護甲,也傻了。

多鐸低頭看看自己的下面,也是傻了下。

不過很快,他們就都回過神來了。

寧完我慌了,恐懼了,連忙抱着護甲要上前給多鐸重新系上,嘴上還在一個勁地求饒:“王爺,下官不是故意的,王爺,下官不是故意的……”

那拿着護甲的手,抖得厲害,甚至連邁向多鐸雙腿,都是在打顫。

多鐸有那麼一刻,是真想抽刀殺了這個狗奴才。不過他終歸是沒有這麼不理智,知道寧完我是爲了多爾袞的交代,怕自己不理智,纔有了這麼一個意外。

想着寧完我這麼盡心用力的勸他,於是,多鐸深吸了一口氣,厲喝一聲道:“撤!”

然後,根本就不管護甲不護甲了,反正還穿着裡褲不是,就立刻轉身往戰馬停靠地走去。

寧完我見此,鬆了口氣,一下癱倒在地,整個人,就如同在水池裡泡過一般。不過很快,他看到建虜紛紛上馬要逃跑,他也慌了,不知道那裡來的力氣,也立刻一咕嚕爬了起來,飛快地跑向他自己的那匹戰馬,就跟在多鐸的身後,落荒而逃。

這麼一來,建虜騎軍就全都跟在多鐸的身後跑了,那些拼命逃跑的建虜步軍吃着騎軍的灰,頓時就都傻了。回過神來後,除了自己覺得明軍不會放過他們的之外,其他人也懶得跑了,全都投降了事。這跑路,真是太累了!

賀人龍和趕過來的曹變蛟等人,看到建虜竟然不顧步軍直接開跑,而不是衝過來廝殺,不由得非常遺憾。

沒錯,他們喊多鐸尿尿,其實就是要激怒多鐸,最好是把這支建虜騎軍留在這裡,只要一開打,皇上說過,後續增援馬上就能趕到。只要把這支建虜騎軍留在這裡,那麼海州的光復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如今,建虜騎軍逃跑,那肯定是沒法追了。於是,除了賀人龍一直跟着建虜騎軍追下去,以防對方殺回馬槍,其他的騎軍,則開始追殺那些漫山遍野,四散而逃的建虜。

不投降,就殺!

這邊的情況,還在耀州驛的崇禎皇帝,通過竊聽系統也第一時間瞭解到了,不由得很是遺憾。那個寧完我是吧,朕記住了!

如果不是這個寧完我,說不定就能把這支建虜騎軍給留下了!

這麼想着,他也不停留了,下令全軍向海州開拔,準備第二階段的戰事。

至於第一階段的戰事,大概是跑了一萬左右的建虜騎軍,只是擊潰了一萬多建虜步軍。這其中,殺死殺傷大概有四千人左右,投降的估計有五千多,還有剩下的,就被跑進山林追不上了。

當天,大明騎軍就出現在海州,就在海州地界縱橫馳騁,建虜卻只能縮在海州城,絕不出城半步。剩下的步軍,就在第二天趕到,在海州的東、南、西三面紮下大營,只留北面不圍。修築工事,準備攻打海州。

等到這個時候,盛京這邊已經得到海州這邊的急報,多爾袞頓時大急道:“豫親王絕對不是明國皇帝的對手。從急報上看,豫親王是正準備攻打耀州驛,明國皇帝領驃騎營突然出現,怕是想要撤退都難了!”

在此之前,多鐸的每日一報中,都透露着自信和喜悅,覺得很有把握,他能一舉殲滅耀州驛的萬餘明軍。可這眨眼間,形勢一下逆轉,變得連撤退都難,不得不說,這局勢的變化,讓建虜這邊實在是膽戰心驚了。

還留在盛京的豪格,卻不那麼着急。多鐸和多爾袞狼狽爲奸,才能讓多爾袞坐穩攝政王之位,他憑什麼要着急?

因爲,就讓多爾袞在着急,豪格卻一反常態,不發一言,老神在在,好像泥菩薩一般。

“如今秋收在即,可明國皇帝卻突然出現,其目的很明確,要攻打海州,搞不好會再攻打鞍山驛,進逼遼陽。”多爾袞一臉憂愁地說道,“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進攻,那明國皇帝很可能打得主意,是想用我大清糧田中的糧食,成爲明軍的後續補給。不行,絕對不能讓明國皇帝得逞的!”

還有一個理由,他沒有提,就是他絕對不能允許多鐸丟掉了手中的兵權,那樣就他變得勢單力孤了。

說到這裡,他便立刻盯向豪格,嚴肅地說道:“如今我大清,就只有你未曾敗在明國皇帝之手,海州之重要,不用本王說了,你即刻領本部人馬前去救援。本王會領豫親王聽從你的指揮,務必守住海州,如果不信,就退而守鞍山驛堡。一定要守到大清這邊把糧田都收了。之後明國皇帝不退,我軍堅壁清野,就能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

豪格第一次被多爾袞給捧了,說句實話,他是有點意外,也是有點享受的。但是,他又不傻,當即說道:“要說救援海州,應該是遼陽最近啊!你之前不是讓遼陽那邊注意着海州的麼?這不正好,讓遼陽出兵不就好了!”

“遼陽當然是要出兵的。”多爾袞聽了,立刻回答道:“如今的戰事,絕不能有失。打贏明國皇帝,本王就不想了,剛纔已經說過,至少要堅持到秋收結束,你和遼陽兩邊,全都一起出兵,至少在兵力上就能佔優,拖住明軍!”

“這加起來有六七萬大軍吧?”豪格聽到多爾袞如此重視,不由得有點意外,隨後雙手一攤道:“可那來那麼多糧草?”

多爾袞聽了,立刻一揮手說道:“把盛京儲備的糧草全都撥給你帶走,遼陽那邊,也都把糧草物資用了就是,只要海州那邊能堅持下去,那麼秋收之後,糧食就能立刻補充上來,不用擔心過冬的。”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而一旦入冬,明軍糧食轉運更爲不變,膽敢不退,本王就攜大清剩餘軍隊,並秋收所得糧食,一併前往海州,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本王就怕,還沒到那個時候,明國皇帝就已經退兵了!”

展望了下未來,多爾袞又回到現實,再次強調道:“如今的情況,就是你們務必在海州穩住戰局,不求贏,只求穩,知道麼?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我大清危矣!”

他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豪格知道,大清要是完蛋,那他也得完蛋,既然已經得到了盛京的儲備糧,他也滿足了,便答應了下來。

誰知他還在準備,還沒出發,第二天急遞發來的海州戰報就說,多鐸已經丟了步軍,騎軍逃回海州待援。這一下,多爾袞就更急了,立刻催着豪格當天就出發了。

隨後,多爾袞想了想,立刻發動所有的人力,開始搶收糧食,至少從鞍山驛堡到遼陽一帶的糧食,已經顧不得還沒熟,先搶收了再說。至於盛京附近及以北的其他糧田,特別是遼河平原那邊最大的糧田,他還是想再等等,成熟與否收割,產量是相差很大的。

忙完了這些部署,多爾袞心中還是沒底,感覺壓力非常大。

對於大清來說,局勢是越來越艱難了。不要看他對豪格說得好聽,其實,他心中卻是明白,以明國皇帝的精明,絕對不會把戰事拖到糧草耗盡的。這個時候,他突然領軍出現在遼東,肯定是有什麼把握纔會這麼幹的。

可是,要說明國皇帝憑五萬左右的人馬,就能打下整個遼東,他是不信的。軍隊進攻,打下的城池怎麼辦,糧道變成影響軍隊後勤怎麼辦?軍卒久戰疲憊怎麼辦?

難道,明國皇帝這次過來,只是爲了打下海州?如果重兵守住海州的話,建立一條從蓋州到海州的補給線,倒是可行。等把海州經營久了,再從海州開始攻打遼陽,就容易多了!

如果明國皇帝這這麼穩紮穩打,那大清想要扭轉戰局,就真得很難了!畢竟大清和明國的國力擺在這裡,不是一個等級的啊!

多爾袞想着這些,不由得又是嘆口氣。

大清局勢,真是太難了!

政務也不處理了,多爾袞就坐在原本皇太極坐得位置上,想着各種愁心的事情。

想着想着,他忽然眼前一亮,猛地一拍桌子,不過嚇了崇政殿內服侍的宮女內侍一跳,紛紛跪了下去請罪。

但是,多爾袞沒理他們,快步出了殿門,仰頭看天,發現這天好像也格外地藍了一些。

“哈哈哈……”他仰天長笑,心情一下開朗了起來。

他的這個異常,很快被報到布木布泰那裡,反正稟告的意思,是說攝政王有點不正常,好像壓力太大,有點那啥!

布木布泰一聽,頓時就驚到了。這多爾袞可不能有事,要不然,這大清估計都撐不到她兒子成年親政的那一天。

於是,她立刻匆匆趕去看多爾袞,準備用她女人的柔情來開導下多爾袞的壓力。

誰知等她匆匆趕過去時,卻見多爾袞在崇政殿內好好地處理政務,神情有點特別倒是真的,沒有之前的沉重,非常地輕鬆。

看到布木布泰駕臨,多爾袞便興奮地對她說道:“太后來得正好,微臣把這些政事都處理了之後,就要離開盛京一趟……”

布木布泰一聽便急了,連忙問情況,表示盛京離不開攝政王坐鎮。

對此,多爾袞毫不在意,只是笑着說道:“大清以前的時候,一直都是被動挨打。微臣剛纔想明白了,大清要想解這個困局,就一定要解決造成如今這個局勢的根源!”

一聽這話,布木布泰有點好奇,便連忙問道:“什麼根源?”

“明國皇帝!”多爾袞胸有成竹地說道,“我大清以前對明國,一直是屢戰屢勝,一直壓着明國打。可是,明國皇帝突然變得英明神武起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大清就被動挨打了。可如今,明國皇帝領着五萬人馬,就在海州城外。如果能把明國皇帝留在遼東,那一切的關鍵,都將迎刃而解!”

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1 太祖託夢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26 白高興了一場423 貸款之意外95 且看看848 反攻明國598 大賞545 籌糧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442 典型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55 換帥了麼?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53 旁聽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736 神秘木雕509 一臉懵逼18 就這樣你咬我?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935 大明的疆域406 聞風而逃722 老漢奸743 安東尼的後手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840 收步軍250 人心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738 荷蘭人的經驗880 老鄉見老鄉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538 誤打誤撞?420 殺!932 以靜制動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51 尚可喜之死969 這下放心了193 重現洪武盛況395 各自打着算盤920 一切都是渣渣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878 大明再無衍聖公477 圖謀攝政王532 朕以你們爲榮78 東廠做事873 無價之寶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826 聯合艦隊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691 絕境反擊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322 好機會795 開眼界463 威脅遼東腹地475 爲什麼?777 忠烈祠再會937 盧象升來了543 不辱使命558 智慧伊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580 一石二鳥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333 神兵天降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848 反攻明國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524 吊打范文程337 就這樣結束吧899 奧斯曼帝國495 建虜並不笨797 計劃596 祖訓419 濟爾哈朗之死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528 落後就要捱打820 慘了660 離間891 隱憂9 虎落平陽被犬欺696 盧家忠烈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706 抗明聯合陣線974 再聚首28 你們來票擬637 新官上任609 豪格的直言113 喜出望外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247 有了目標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33 逼急了859 苦啊532 朕以你們爲榮496 夜襲140 朝堂之辯949 回來了744 荷蘭人的智慧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
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1 太祖託夢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126 白高興了一場423 貸款之意外95 且看看848 反攻明國598 大賞545 籌糧385 並沒有推波助瀾442 典型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55 換帥了麼?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53 旁聽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736 神秘木雕509 一臉懵逼18 就這樣你咬我?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935 大明的疆域406 聞風而逃722 老漢奸743 安東尼的後手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840 收步軍250 人心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738 荷蘭人的經驗880 老鄉見老鄉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538 誤打誤撞?420 殺!932 以靜制動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51 尚可喜之死969 這下放心了193 重現洪武盛況395 各自打着算盤920 一切都是渣渣182 不給銀子就鬧了878 大明再無衍聖公477 圖謀攝政王532 朕以你們爲榮78 東廠做事873 無價之寶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826 聯合艦隊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691 絕境反擊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322 好機會795 開眼界463 威脅遼東腹地475 爲什麼?777 忠烈祠再會937 盧象升來了543 不辱使命558 智慧伊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580 一石二鳥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333 神兵天降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848 反攻明國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524 吊打范文程337 就這樣結束吧899 奧斯曼帝國495 建虜並不笨797 計劃596 祖訓419 濟爾哈朗之死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528 落後就要捱打820 慘了660 離間891 隱憂9 虎落平陽被犬欺696 盧家忠烈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706 抗明聯合陣線974 再聚首28 你們來票擬637 新官上任609 豪格的直言113 喜出望外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247 有了目標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33 逼急了859 苦啊532 朕以你們爲榮496 夜襲140 朝堂之辯949 回來了744 荷蘭人的智慧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