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皇太極的懊悔

過完年之後,大雪的原因,崇禎皇帝一直到二月份,才凱旋迴京,隨駕的除原本的御馬監轄下三大營之後,還有歸化城之戰立下軍功的新京營軍卒。

大明京營的兵力,在開國之後的幾個時期,是有四十來萬人馬的。但土木堡之變,四十萬京營精銳全軍覆沒。新設京營爲十五萬人,在英宗復辟之後,又增爲二十三萬人。

等到明武宗繼位時,京營兵力又只剩下了六萬多人而已。於是,正德皇帝召邊軍入京,在冊共達三十八萬人,實際上只有十四萬,而精銳就只有兩萬人馬。

等到嘉靖朝俺答汗入寇京畿之地時,京營人馬是五六萬人。嘉靖皇帝因此整軍,從各地選了四萬精銳入京。

崇禎年間,京營已經完全不能打仗,平時出操的,就只有一兩百人而已,就這,沒到黃昏人就散完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十八年李自成進攻京師的時候,能守城的京營兵卒就只有三千人左右,這又如何能守得住這麼大的京師!

而如今,崇禎皇帝從秦晉兩地的邊軍中,抽調了有功將士共六萬人進京。不是說,選不出精銳來了,而是崇禎皇帝口袋裡的錢不多,這個人數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軍隊,要想是精銳之軍,訓練不可少,精良軍械不可少,凡是和精銳軍隊有關的帳要是算起來,那絕對是花錢如流水。

“養不起啊!”崇禎皇帝心中感慨地說道。

這還是走精兵路線,不要看好像花費很多。但一旦用了,能打勝仗,那就是賺的。否則的話,養再多的兵又有何用?派出去打仗,打個敗仗的話,養兵的花費都是打了水漂不說,還會喪權辱國。

在回京師的路上,崇禎皇帝又自己算了下這次出征的成本。

雖然戰事打贏了,有不少戰利品,比如幾萬匹馬,還有無數地牛羊肉等等,但還是沒法彌補這次出征的錢糧消耗,至少在崇禎皇帝看來,他以爲會賺或者持平的,到頭來還是差了點。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一次離京師遠,又沒法速戰速決,消耗就特別大。萬曆三大徵,耗空了國庫,也不是隨便說說的。打仗,特別是明軍依賴火器的,就更是耗錢。

不過,要是算上這次勝仗所帶來的其他東西,那絕對是賺的。

秦晉兩地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再受兵災,那他們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會遠超以前。

還有河套平原這塊肥地,可以說大明已經吃下了一半。要不了幾年,就會是大明的了。

還有殲滅了一萬多建虜,對遼東建虜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這麼削弱幾次下來,遼東建虜的軍事實力就會被大大削弱,等到他日收復遼東的時候,就會省很多力氣了。

另外,就更不用說崇禎皇帝自己的威望,隨着戰事的勝利,也是越來越高;大明的民心、軍心在勝仗的滋潤下,也都往好的方面發展;而建虜那邊,必然也會受到影響;草原上的蒙古部族,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如此種種,這一仗就不能只看錢糧來衡量了。

想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便又開始關注起竊聽系統中的消息。他發現,去年被濟爾哈朗派回遼東的那個西林覺羅已經到了瀋陽,正在面見皇太極。

“什麼?”皇太極聽完了西林覺羅的稟告,不由得詫異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盯着他問道,“明國皇帝親自領軍正在榆林鎮,想要討伐歸化城?”

沒有了晉商的消息來源,又有山海關扼守住通往遼東的陸路,建虜的水師又全軍覆沒,海上都是大明水師的天下,因此,崇禎皇帝御駕親征去了秦地,這麼大的事情,皇太極卻無從得知。

西林覺羅一聽,便再次擇重要的消息又說了一遍。

皇太極在問出來之後,其實已經明白,西林覺羅是不可能拿這種事情騙自己的。於是,在西林覺羅再次說話的當口,他心中就猶如有猴子撓癢一般,心急,心慌,心癢,一時想不好,就索性繞過御案,就在崇政殿內來回走動了起來。

明國皇帝竟然領着他最精銳的御林軍去了秦地,那自己這邊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大清收穫最大的好處?

第一時間,皇太極想到的念頭,是立刻派出精銳,趕赴歸化城,把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御林軍都殲滅在草原上,此乃上策,對大清也是最有利的。

只要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御林軍被大清消滅,那明國就還是以前那個明國,可以隨便大清軍隊縱橫馳騁,獲取想要的人口物資,壯大大清的實力。

但是,歸化城離遼東太遠了,如果派軍趕過去的話,戰事估計都已經打完了吧?就算沒有打完,皇太極心中也還有另外一個隱憂。

就是他不知道大清國內還有多少錦衣衛密探,或者心向明國的。出兵歸化城,兵少了,沒用;兵多了,消息肯定會走漏;明國皇帝要是知道大清軍隊增援了,絕對會縮回去的,搞不好,還會傳令關寧軍和東江軍侵襲遼東腹地。真要這樣的話,大清根基搞不好就會危險。

想着這些,皇太極就排除了這個想法。

那就按照濟爾哈朗的建議,立刻出兵京畿之地。如今的京畿之地,沒有了明國那精銳的御林軍,留守的兵力肯定不敢和大清交戰,也就能和以前一樣開始掠奪人口物資?

想到這裡,皇太極忽然懊惱地一拍自己的腦門,顯然很是頭疼。

真要是這樣的話,他肯定肯定,盧象升的東江軍絕對會侵襲遼東腹地。之前的消息已經證實,東江軍有兩千騎軍,有戰馬的代步,來去如風,整個遼東腹地都不安全了。

平壤之戰,已經證明了這支新東江軍的戰力,絕對是非常彪悍的,可以和大清的精銳相抗衡的。如果大清主力離開遼東,只靠一小部分精銳留守的話,遼東那麼大,皇太極都難以想象被這支東江騎軍肆虐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此時的皇太極,真得是非常地恨當初爲什麼不把平壤打下來,滅掉那支東江軍再回師遼東呢!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還是八百里加急,都是被那些不知輕重的東西給催得!

要是沒有了那支東江軍,那大清也不會如此被動,幾乎就沒有多餘的選擇。

這兩個策略,看來都不可行。那麼,要想好好地利用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御林軍遠離京師的機會,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

朝鮮那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上一次沒能滅了它,這一次就一定要滅了它,順便,看看能不能還有機會,把東江軍這個禍害給除了!反正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御林軍不在,光靠現在的關寧軍,根本就不可能怎麼樣大清這邊。

這麼想着,皇太極便有了決定,立刻召集羣臣商議討伐朝鮮一事。

上一次出兵朝鮮,雖然最終被騙回了遼東,但也不是沒有成功的,至少有一半的朝鮮國土,也就是朝鮮北部已經淪爲焦土。這一次出兵朝鮮的話,這些地方也沒有必要浪費大清兵力。

一番決策下來,皇太極決定出動兩萬騎兵,對朝鮮漢城發動突襲,直接滅了朝鮮。

之前認爲的順便看還能不能滅了東江軍,在范文程等人的分析下,覺得盧象升已經上了一次當,再上當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要是爲了吸引盧象升領着東江軍去救援,那朝鮮戰事肯定不能速戰速決,那會拖到什麼時候去就不知道了!

皇太極一直認爲,國內還有錦衣衛密探的,要是時間拖長了,給了明國反應的機會,指不定還會出什麼不好的事情。因此,他還是做了突襲漢城,速戰速決的決定。

還在山西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不是他不想救朝鮮,而是以大明目前的情況,實在是無能爲力了。

真得,不是不救,要有可能,崇禎皇帝還是會救的。

雖然凱旋之師都有近十萬人馬,如果不回京師,直接從山西去寧錦一線,也不是不可以。這麼做的話,從時間上來算,應該能敢在建虜軍隊從朝鮮返回之前發動對遼東的攻勢。

但是,大軍已經出征半年,雖然是打了勝仗,可都已經成了疲憊之師,並且驃騎營也損失不少,如果不盡心休整直接又去攻打大明最強大的敵人,崇禎皇帝就沒把握了。

還有,雖然有十萬之衆,可有一半多是從各地邊鎮挑選出來的精銳,還沒有經過訓練磨合,又不是去打烏合之衆,可以就這麼一擁而上。

另外,十萬大軍,這可不是小數目,相應的糧草籌集怎麼辦?上一次五萬大軍不帶什麼糧草,突然而至寧錦一線,就已經把那邊的存糧耗得七七八八了。這一次要是直接去寧錦那邊的話,就必須從其他地方籌集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才行。

最後,明軍現在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是用火器的。甚至可以說,不管是火藥鉛彈這些,就連其他消耗性軍需,也是需要補充的。並不是說,人過去了就可以的。

遼東建虜那邊,就算派出兩萬騎軍了,可留在遼東的軍力,卻還是不可忽視的。想要輕鬆打贏,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基於以上種種理由,崇禎皇帝才決定,這一次按兵不動,讓朝鮮獨自面對了。

不過經過這次的事情,還有以往的情況,崇禎皇帝感覺,和東江軍的聯絡實在太耽擱時間,必須改進措施才行。

反正在路上閒着也是閒着,他便傳來各路總兵、監軍等,商議一下對策。

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這些總兵、監軍,都認爲要想快捷聯絡的話,可以利用飛鴿傳書。

不過在陸路上,還是八百里加急最爲安全穩妥。從京師到登州這一段,就用八百里加急,然後從登州到旅順這種需要跨海的地方,就用飛鴿傳書。另外一個提議,就是京師這邊,八百里加急到天津,然後天津和旅順之間,就用飛鴿傳書。

這個飛鴿傳書,在隋唐時期,就已經有了,也開始用於軍事上,不過這種方式並不穩妥。

首先,這種飛鴿必須要先經過訓練,並不是所有信鴿都有這本事。當然,在這個時候,這一點倒是不用擔心,因爲大明用信鴿的人,就有不少,自然都是會訓練的。

其次,信鴿飛天上,遇到老鷹之類的,萬一被抓了,或者是被獵人獵殺了,那樣都無法把消息送回去。這種情況,對於軍事上來說,卻是致命的。一個重要的消息傳出去,結果半路沒了,而這邊卻不知道,那就傻眼了。也因此,飛鴿傳書這種,一般也是有錢人家傳遞家書之類玩玩的。軍事上,也沒法進行普及。

不過,信鴿的這個缺陷,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卻是很好克服的。因爲他有竊聽系統,能知道盧象升那邊到底有沒有收到消息。

由此,崇禎皇帝便拍板決定,調用專門的人力物力還組建這個通訊網絡。當然,爲了以防萬一,老式的用船來傳遞消息,也還是要的。

崇禎皇帝不知道,信鴿通常爲家鴿的一種,它的極限距離爲3500公里歸巢,雖然它的平均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8公里,但是它每天只能飛大約5到8小時。這樣算下來的話信鴿每天最多隻能飛384公里。

不過也算是誤打誤撞,天津到旅順的直線距離,差不多就是384公里左右,一天就能飛到了。這比用船來傳遞消息,都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當然了,這個通訊網絡的組建,還是需要一定時間,並不是一想就能有的。但崇禎皇帝用他的最大目的,也是爲了以後光復遼東,而不是這一次去救朝鮮。

崇禎十五年二月二十五,崇禎皇帝領着軍隊,終於回到了京師。

在之前的時候,歸化之戰大捷的消息,就已經先派了信使回京師報捷的。

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584 狠人912 鋼七營637 新官上任445 盧象升抗旨645 暗度陳倉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36 求生的意志722 老漢奸611 出其不意249 爲自己而戰709 陽謀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667 蛋糕就要做大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979 脫褲子放屁339 一口老血吐了出來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687 虛兵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756 內附310 海上怕怕311 苦了你了783 羨慕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440 耿仲明之死525 人間地獄427 只是想靜靜635 狀元榜238 楚王好細腰73 很難伺候了366 竟然睡了?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745 來得好312 再打“晉商”900 結盟76 對比672 封賞522 國家賠償537 建虜來了715 瘋了408 血債血償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59 擔憂95 且看看48 話不投機半句多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660 離間922 你覺得誰會勝?440 耿仲明之死652 訓孫子311 苦了你了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613 倭寇小矮子,蹲那尿尿呢?969 這下放心了814 又被震驚了927 坐井觀天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639 長大了721 再戰61 威風凜凜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542 飛車523 內訌259 地龍翻身746 狩獵565 深謀遠慮836 殺一個回馬槍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730 能臣先壓着894 面面相覷395 各自打着算盤867 陷阱127 敢戰之軍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207 鋤奸街486 代善的下場292 滿載而歸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64 按皇上的說法774 忠烈祠再會175 不小心就秀了一把792 瓜分世界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791 安德斯的介紹324 滿清後宮慘案864 悲劇119 諸臣誤朕816 沙賈汗548 利之所趨(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772 叛變240 皇上萬歲!297 未雨綢繆393 你要幹什麼?(爲道法自然成心魔萬賞加更)872 有了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
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584 狠人912 鋼七營637 新官上任445 盧象升抗旨645 暗度陳倉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36 求生的意志722 老漢奸611 出其不意249 爲自己而戰709 陽謀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667 蛋糕就要做大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979 脫褲子放屁339 一口老血吐了出來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687 虛兵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756 內附310 海上怕怕311 苦了你了783 羨慕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440 耿仲明之死525 人間地獄427 只是想靜靜635 狀元榜238 楚王好細腰73 很難伺候了366 竟然睡了?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745 來得好312 再打“晉商”900 結盟76 對比672 封賞522 國家賠償537 建虜來了715 瘋了408 血債血償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809 狗急跳牆的意思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59 擔憂95 且看看48 話不投機半句多174 御前對話之建虜強軍(爲月票四百加更)660 離間922 你覺得誰會勝?440 耿仲明之死652 訓孫子311 苦了你了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613 倭寇小矮子,蹲那尿尿呢?969 這下放心了814 又被震驚了927 坐井觀天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639 長大了721 再戰61 威風凜凜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542 飛車523 內訌259 地龍翻身746 狩獵565 深謀遠慮836 殺一個回馬槍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730 能臣先壓着894 面面相覷395 各自打着算盤867 陷阱127 敢戰之軍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207 鋤奸街486 代善的下場292 滿載而歸48 話不投機半句多464 按皇上的說法774 忠烈祠再會175 不小心就秀了一把792 瓜分世界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791 安德斯的介紹324 滿清後宮慘案864 悲劇119 諸臣誤朕816 沙賈汗548 利之所趨(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772 叛變240 皇上萬歲!297 未雨綢繆393 你要幹什麼?(爲道法自然成心魔萬賞加更)872 有了198 這些晉商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爲打賞次數200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