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

“宣開物司員外郎宋應星覲見!”王承恩尖着桑子喊話,隨後便一聲聲地傳了出去。

衆多文武官員一聽,心想原來是和這個宋應星有關,那他到底幹什麼了?

好奇之下,幾乎所有官員,都不同程度地轉身,向後看了過去。

不一會,就見宋應星走在最前面,身後跟着一隊內侍,或者捧着,或者擡着東西上來了。

幾乎所有文武官員,甚至連那些錦衣衛等人定睛一看,頓時傻了:哪來的那麼多水晶?

沒錯,這些內侍手中的東西,都是透明的很,就很水晶一般。

然而,他們剛這麼想着,卻聽宋應星大聲向崇禎皇帝奏道:“微臣得陛下重託,如今終於能燒製出無色之玻璃,形制各異,請陛下御覽!”

從崇禎十二年第一次和崇禎皇帝見面時,皇上就交代下來燒製這玻璃,並提供了很多想法,結果一直到這崇禎十六年初,纔算大功告成。最爲關鍵的是,這還是動用朝廷的力量,調用了大明國內最好的工匠,羣策羣力,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才交出了這份答卷。

對此,宋應星並沒有多高興,因爲他從皇上那邊知道,西夷早就能燒製玻璃了,而大明到如今才燒製出來,那又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此時,崇禎皇帝雖然知道,不過還是定睛看去,卻見宋應星讓人擺在御前的玻璃,形狀多樣,有空心,也有實心,有管狀的,也有平板的……

這其中,就有崇禎皇帝特意要求過的用於化學實驗的玻璃器皿,宋應星都燒製出來了。另外平板玻璃其實是比較難的,如今宋應星也燒出來了,不錯,不錯啊!

崇禎皇帝心中連聲贊着,很是開心。

如此一來,相信在化學方面,就能有跨越式地發展了。

玻璃工業,不但在生活上應用廣泛,而且對化學的幫助,也是非常地大。大明之前無法燒製出玻璃,就是在於這個透明無色上難以過關。其他方面,大明其實已經是有基礎的。

其中,山東的顏神鎮,就是大明古玻璃工業的重要產地,生產的珠穿燈屏、棋局、帳鉤、枕頂等玻璃製品不但樣式別緻,而且色澤純正,可以根據需要製造出各種顏色,但就是沒法無色透明。在這個時期,也已經有模鑄壓成型技術,吹制技術也同樣在用。

總而言之,大明的玻璃產業,就差來個無色透明瞭。因此,大明的眼鏡和望遠鏡之類,雖然也已經會打造,但其原料卻都還是用水晶來做的。

此時的崇禎皇帝,心情激動之下,甚至自己走下御座,走近這些玻璃製品,也不用宋應星來介紹,自個樂呵呵地給文武百官介紹了起來。

“看到沒有,這個可以用於窗戶、屋頂,如此一來則屋內亮堂!”

“這塊東西,不要看小,組合起來能望遠,沒錯,就是望遠鏡。另外,還能做近視眼鏡之用,是我大明讀書人的福音啊!”

“還有這個,上面有標準刻度,嗯,是朕規定的,以後統一的度量單位,再多試驗,就能精確了,這對我大明很多方面的幫助都非常大……”

“……”

崇禎皇帝一個高興之下,頓時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從玻璃的基礎應用衍生出去,包括望遠鏡,放大鏡,還有眼鏡等等製作原理等等,整個大早朝,就成了他一個人的主場,就看着他在秀。

在明末的這個時間點,對於這些知識,正好處於一個半懂不懂的時代。那些西夷的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那些學識,大明朝這邊又有不少士大夫學之,比如徐光啓等人。

對於西方的這些東西,甚至有不少都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說,有傳言說這些西夷有點金術,能把水銀變成銀子。利瑪竇就有記載,在肇慶的一對父子就相信這個,併爲了學到這個點金術而加入了西教。

還有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讓宋應星和陳子龍在給太子授課的時候,也有講解過類似知識,在大明這些士大夫中,也有一定的印象。

崇禎皇帝這一番講述,如果不懂的人聽了,那是聽得雲裡霧裡,一點不懂,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學識到底是個什麼水平;而要是後世的人聽了,只要上過高中,基本上都能知道,也就沒什麼;可偏偏這些有點基礎,卻又不瞭解的人聽了,那就顯得高深了。

一時之間,大明的這些文官武將,就有一個印象,皇上的學問,那是真得非常淵博!

與此同時,不少人的眼睛,就盯住了那一件件玻璃器具,他們別的能力可能一般,但這賺錢的嗅覺卻是沒得說的。

不說別的,光是解決讀書人眼睛看不清東西這點,不管花多少錢,只要有錢,都會買的。而讀書人有錢麼?大部分讀書人絕對有錢!

還有,要是窗戶和屋頂瓦片換成這種平板玻璃,所謂窗明几淨,不就是大家所追求的麼?光線好了,看書的心情都會不錯。要是家裡有點錢的,誰會嫌這個東西貴?

……

於是,在崇禎皇帝好不容易說完之後,不少文官武將,都開始旁敲側擊地問皇帝,這個玻璃是會怎麼處理?

崇禎皇帝既然拿出來了,當然是早已打算好的。當即就宣佈,在大明兩京十三省都設立國企玻璃廠,朝廷和皇家以技術入股,佔百分之五十一,其餘的百分之四十九,就拿出來拍賣。嗯,是一股一股地拍賣。如此,就能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當然了,之前答應宋應星的股份,崇禎皇帝也沒有食言,當衆宣佈。

這一下,所有人看向宋應星,那眼睛都是紅的。

這玻璃絕對就是個聚寶盆,股份拍賣,以大明的財富,絕對是個天價。宋應星擁有百分之一的股份,那一年能分得多少錢,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這一點,哪怕到了滿清末期,玻璃就是錢,也是所有人的共識。

在原本的歷史上,光緒三十年四月,博山玻璃公司在上海的《中外日報》上刊登“招股啓事”,廣招股本。據博山區文史專家張維用介紹,其股票分爲五等,一等每股庫銀一千兩,二等每股庫銀五百兩,三等每股庫銀一百兩,四等每股庫銀五十兩,五等每股庫銀十兩。參照銀行存息例,以五釐計息,年終結算。利潤分爲十成,一成報效政府,一成作爲公積金,五成作擴大再生產之用,三成作爲“花紅”。

不過這個博山玻璃公司最終是破產收場的,因爲所有的技術和設備都是從德國進口,甚至連技師都是德國人,爲首的月薪達五六百兩紋銀,一般吹制操作的技師每月也有三四百兩。每人配有馬匹、馬伕和廚師。這錢這樣花,就是聚寶盆也不夠用了,更何況,在滿清末期的時候,各種弊端都有,不破產就怪事了。

而在這個位面上,宋應星奉旨秘密籌備了這些年,技術什麼的,都是自家掌握了,才公佈出來的。受制於別人,那是不存在的。又有皇帝看着,把利益也分給了大明各階層的有錢人,這玻璃廠能搞破產?那纔是怪事了吧!

之所以要兩京十三省都設立一個玻璃廠,主要還是這個時代的交通太不方便。要是隻在京師設立一個玻璃廠的話,南方玻璃的售賣成本,一大半都是是交通上的,就太不划算了。

按崇禎皇帝的意思,這個玻璃製品,不能賣得太貴,至少用於化學實驗的玻璃器皿,絕對要低價,能讓一般讀書人都用得起才行。至於那些主要當奢侈品用的平板玻璃之類的,價格高些倒是沒問題,甚至可以用這個高價來平攤化學實驗用的玻璃器皿的成本。

崇禎皇帝的這份旨意一出,頓時大明全國各地的酒館茶樓,商人士人,就全都在聊這個玻璃廠的事情了。與此相應的,兩京十三省的大明皇家銀行的分行存款,又開始快速增長。畢竟拍賣股份這個事情,攜帶銀兩實物,太不方便了。

在崇禎皇帝的計劃中,各省一家玻璃廠,雖然只是覆蓋本省,那也是要建大的玻璃廠才行,給玻璃廠工人和關聯產業的工人待遇豐厚一些,就能吸引他們從棉紡等行業中轉出來。

玻璃廠有了之後,眼鏡匠人一下激增,大明的街頭上,那些帶眼鏡的讀書人,也一下多了起來。畢竟玻璃眼鏡這個,比起水晶眼鏡,那是絕對要便宜多了。一般讀書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貴,也能戴得起了。

由這個玻璃帶來的變化,可以說是深刻地開始改變大明。

有一點,崇禎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宋應星的例子,讓無數的讀書人,都沉迷到了對各類物品的研究中去了,相應的,也帶動了物理和化學學科的普及。他們幻想着,要是能像宋應星一樣發明一個能賺錢的新生事物,那就能躺着賺錢了。

化學這個行業,在中國古代,又可以叫做鍊金術,原本是慢慢地衰退了。但是,大明朝的不少皇帝有修仙愛好,比如有名的嘉靖皇帝,因此又帶動了鍊金術煥發了第二春。很多化學實驗,比如蒸餾提取汞,還有硝酸這些工業製法,在明朝都已經是成熟了的。

不過總得說來,還是西方那邊更爲領先。甚至在大明這邊的很多化學方面的方法,也是西方傳教士傳過來的。但是,玻璃這一塊,西方一直是當寶貝一樣藏着的,如今宋應星奉着崇禎皇帝的旨意搞了出來,對於大明的化學,或者叫鍊金術的發展,絕對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

感慨這個玻璃的重要性,崇禎皇帝甚至在心中嘆道:要是後世的人能知道的話,別的可以無所謂,玻璃的煉製方法,一定要去搞懂,萬一穿越呢?這絕對是穿越利器來的,沒有之一!

也因爲玻璃這個事情,崇禎皇帝開始關注大明的各類學識,頓時,他又有不少新的發現。就是在這崇禎年間,大明這邊已經有不少西方傳教士帶過來的西學,從天文曆法到幾何數學,從人體解剖學到西學,從鍊鐵到各種煉製等等,很多東西都是概要性,或者不全,或者缺乏關鍵的東西,但是,好歹是科學系統性的介紹學識。

有了這個發現,崇禎皇帝不得不把他的重心撲到了對這些學識的整理上。相對來說,大明這邊,哪怕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都是缺乏對科學技術的系統性論述。西夷在這一塊上,確實走到了大明的前面。

既然如此,爲何不能拿來用呢!

崇禎皇帝對此,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就在他收集到的這些學識的基礎上,開始把他所知道的內容補充進去,並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做一定的修改,讓大明的讀書人能更容易讀懂。

不得不說,這個活,全天下也就只有崇禎皇帝一個人能做。而且這個活,說得容易,做起來卻是非常消耗時間的。因此,崇禎皇帝除了一些必要的政事處理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到這方面去了。

如此一來,崇禎皇帝修訂後的那些科學技術知識,頓時就震驚了大明的讀書人。比如一個很簡單的,自古以來,都是覺得心中怎麼想,都認爲心纔是思考的器官。但是,崇禎皇帝修改過的那本解剖學上,就明確提出了,腦子纔是思考的人體器官。

還有,蘋果爲什麼不是往天上掉,而是往地上掉,就是因爲萬物之間,都有互相的作用力,就是萬有引力,和質量有關係。牛頓定律,就這麼提前公佈了。可惜了崇禎十六年一月剛出生的牛頓同志,就不能以這個來揚名世界了。

那些西方傳教士,原本一直想要接近崇禎皇帝,想要通過這些學識打開在大明傳教的突破口。不過崇禎皇帝太忙,他們一直沒得機會,等到崇禎皇帝沒有領兵出去打仗,他們就想要繼續去接近崇禎皇帝時,卻忽然看到了崇禎皇帝改後的那些書籍。

800 嫁妝492 強大的攻勢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0 錢833 站在風口上853 議和啥434 震怒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272 爲百姓而戰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315 天災不斷109 擔憂啊791 安德斯的介紹805 接管科倫坡519 阿濟格的下場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45 大眼瞪小眼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779 日子很悠哉629 此戰勝負已定448 有性命之憂341 緊急應對885 內應855 這是怎麼回事125 清屯充餉399 李存勖第二202 都察院改制(爲推薦票5000加更)734 慌不擇路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855 這是怎麼回事403 一條狗的下場324 滿清後宮慘案535 閱兵778 母老虎回來了981 太平694 衣錦還鄉423 貸款之意外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741 有點狐假虎威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238 楚王好細腰635 狀元榜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403 一條狗的下場660 離間905 中亞命運之戰595 朕說話算話(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5/5)707 安南人傑40 東廠之痛955 隨他們去814 又被震驚了3 攘外必先安內886 死心850 明奸444 如喪考妣773 一把老骨頭802 錫蘭558 智慧伊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249 爲自己而戰466 烽火遍地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69 罪己詔703 消息來了661 殺殺殺麼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629 此戰勝負已定302 萬萬不可532 朕以你們爲榮361 細節決定成敗611 出其不意479 作死的倭國226 把韃子剃成光頭524 吊打范文程338 金牌臥底207 鋤奸街360 憂慮721 再戰111 又得種子300 東廠發飆941 他管得過來麼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287 仙人跳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668 吾皇萬歲13 狹路相逢勇者勝602 劉姥姥來了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836 殺一個回馬槍1 太祖託夢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58 錢莊內545 籌糧734 慌不擇路555 盛京,是盛京!80 錢875 大明第一代378 不計傷亡870 老套路
800 嫁妝492 強大的攻勢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0 錢833 站在風口上853 議和啥434 震怒219 海的盡頭也得有大明水師的旗幟(爲推薦票四萬五加更)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272 爲百姓而戰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315 天災不斷109 擔憂啊791 安德斯的介紹805 接管科倫坡519 阿濟格的下場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45 大眼瞪小眼89 人在做竊聽種子在聽779 日子很悠哉629 此戰勝負已定448 有性命之憂341 緊急應對885 內應855 這是怎麼回事125 清屯充餉399 李存勖第二202 都察院改制(爲推薦票5000加更)734 慌不擇路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855 這是怎麼回事403 一條狗的下場324 滿清後宮慘案535 閱兵778 母老虎回來了981 太平694 衣錦還鄉423 貸款之意外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741 有點狐假虎威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238 楚王好細腰635 狀元榜10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403 一條狗的下場660 離間905 中亞命運之戰595 朕說話算話(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5/5)707 安南人傑40 東廠之痛955 隨他們去814 又被震驚了3 攘外必先安內886 死心850 明奸444 如喪考妣773 一把老骨頭802 錫蘭558 智慧伊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249 爲自己而戰466 烽火遍地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169 罪己詔703 消息來了661 殺殺殺麼225 峰迴路轉,皇上聖明(爲5月月票200加更)629 此戰勝負已定302 萬萬不可532 朕以你們爲榮361 細節決定成敗611 出其不意479 作死的倭國226 把韃子剃成光頭524 吊打范文程338 金牌臥底207 鋤奸街360 憂慮721 再戰111 又得種子300 東廠發飆941 他管得過來麼839 前所未有的壓力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287 仙人跳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668 吾皇萬歲13 狹路相逢勇者勝602 劉姥姥來了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836 殺一個回馬槍1 太祖託夢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58 錢莊內545 籌糧734 慌不擇路555 盛京,是盛京!80 錢875 大明第一代378 不計傷亡870 老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