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博是個古戰船愛好者,對於古代海軍作戰的陣型戰例如數家珍,儘管這個新時空中有的戰例還沒有發生或者完全不會發生,但是並不妨礙他作爲一個教官對下面的一批預備海軍軍官們上課。因爲他的教案中所講述的t字橫頭之類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照搬自舊時空的教材,爲了防止被土著學員質疑元老院的來歷,所以他的學生只能是元老。所以此時通過了海軍軍官培訓的鐘斌並不認識楊俊博。
鍾斌看到楊俊博伸出了右手,連忙條件反射地一個立正敬了一個軍禮道,“首長好!”
楊俊博有點尷尬,連忙回了一個禮,然後再和鍾斌握了握手。“歡迎來到春曉號巡邏艦。”說着他指了指腳下這條船道,“很熟悉吧?還是你的那條船,但是我們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把轉舵裝置改成了舵輪,把你們的硬帆改成了軟帆,你應該看過教材上的資料吧。”
“是的,”鍾斌連忙挺直腰桿一個立正回答道:“軟帆雖然在承受風力上不如硬帆,但是收放都很方便,如果在戰鬥中損壞很容易修補。”他左右打量了一下,悄悄問道,“楊首長,這船上沒有炮了麼?”
“咳咳”楊俊博又尷尬了一下,“火炮還在生產中,你們之前的火炮已經完全不能使用了,所以被卸了下去,等到火炮工廠製成了之後就會送過來的。”
春曉號之前的火炮炮身上又是裂紋又是氣孔的,如果發射的話一定會發生炸膛事故,所以都被送到了冶金部門去冶煉,但是此時的李錦還帶着冶金部門還在調配冶煉材料的配方中,根本就無法提供能夠承受巨大膛壓的鋼材,此時林深河也一籌莫展,無法試製火炮。
“那麼如若遇到海上遭遇敵人,如何是好?”鍾斌可不管這些,他知道這些元老手裡有好東西,被俘的當天就見識過大小鐵船,又見識了巨大的投石機和蠍子弩,就算沒有大炮怕也是吃不到什麼虧,但是此時春曉號上卻是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
“首先,這作爲一艘訓練艦,主要是作爲培訓風帆戰艦的水兵和軍官的,我們將不會參與海戰;其次,春曉號上有彈簧炮,這種彈簧炮的射程可以達400-700米,足以自保。”楊俊博笑了笑解釋道。
好吧,這種彈簧炮就是二戰中英國人使用的piat反坦克槍。它的發射管中有一根粗大的彈簧,通過把發射管豎起來後壓下彈簧就能完成發射準備,但是因爲這根粗大的彈簧相當給力,經常導致需要兩個甚至更多的人才能把這個彈簧壓到位。因爲其裝填過程與發射弓弩極爲相似,因此獲得了“元老院的弓弩”這麼一個諢名。但是這種彈簧炮卻不全是通過彈簧發射的,彈簧的作用只是打響炮彈尾部的火帽,然後把炮彈旋轉着拋出發射管,接着炮彈尾部的發射藥就會被火帽引燃,然後飛出去,通過尾翼自旋保持彈道的穩定,直到彈頭的引信遭到撞擊發生爆炸。這種翻版的piat不同於英國佬的原版,彈簧炮的身管長度和口徑都要遠遠超出piat,口徑達到了足足100毫米,而且增加了裝藥量,畢竟黑色藥的爆炸力遠遠不如梯恩梯,此時只能經過加大裝藥量來彌補爆炸力上的不足。炮彈彈體是鑄鐵的,冶金部門那些不太合格的產品都被用來製作彈簧炮的炮彈,炮彈前方的引信其實就是一個大號的彈簧火帽,因爲這種小型彈簧的材質不過關,導致除了豎起向上放置,否則很容易因爲輕微的撞擊而導致爆炸,因此此時的彈體與引信是分離的,只有在發射時才安裝上去。
原本因爲安全問題,曾經有許多海軍軍官提議不如直接使用rpg來頂替艦炮使用,但是遭到了一衆古戰船愛好者們的強烈反對,rpg發射時會噴出強大的尾焰,瀰漫的硝煙也會使得在戰鬥中無法看清楚戰場情形,而彈簧炮的優勢是發射時不會產生尾焰,在狹窄的甲板上絲毫不用擔心會灼傷水兵或者點燃船帆甲板等易燃物品,並且以這種自由槍機原理的迫擊炮發射方式可以把這種炮彈較爲準確地拋射到700米的距離上,本時空還沒有任何一種艦炮能夠有這樣的射擊距離。雖然這種彈簧炮使用的彈簧力度非常高,需要兩三個人來上膛,並且發射時又有較強的後坐力,但是此時在船上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而且這種90毫米的炮彈在這船上可以儲備500發,足以滿足一場堪稱規模劇烈的大戰役級別的炮戰需要了。
鍾斌沒有見過彈簧炮的發射,但是看到面前這楊俊博輕描淡寫的樣子就知道必然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所以也不多說,只是順着楊俊博的手望向船身兩側的彈簧炮。接着他簡直不可置信地望着船舷邊的兩門粗細不到自己手臂粗的“炮”。
“首長,這炮未免也太細了吧?”鍾斌走上前去仔細打量了好幾圈這門火炮,幾個水兵正在用水擦洗着炮身。這門細細的大炮在陽光的照耀下讓他覺得閃得有點看花眼的感覺,“這能打出去多遠呢?”邊說着他還邊在懷念他那幾門隨時可能炸膛的火炮。
“嘿嘿!”楊俊博腹黑的笑了笑,這可是個刷新土著見識的好機會,通過武器威力的震懾可以讓土著更加忠誠於元老院。“火炮一組集合!”
隨着船上執星官吹響的哨音,四五個穿着水兵服的士兵從甲板下衝了上來,在甲板上排成一行等待命令。
“目標!四百五十米外靶船,速射兩發!”楊俊博此時覺得自己是東鄉平八郎附體的感覺,右手向着遠處在海面上飄動着的靶船一指。
這個靶船是一個上面畫着醒目標誌的浮標,平日裡是用來測試火炮使用的,除了陸軍火炮測試場外,這裡是海軍的火炮測試使用的靶船,平日裡無論是漁船還是巡洋艦驅逐艦,都不會進入這一區域。
火炮一組整齊地向楊俊博和鍾斌敬了個禮,然後分開行事,兩個士兵下到船艙從裡面取出了炮彈箱和引信箱,用專用撬棍打開了箱子,然後半跪在箱子邊等候射擊指令。另外兩名士兵把固定在甲板上的炮座插銷打開,把炮管豎了起來,嘿呦嘿呦地拽動着彈簧炮裡的彈簧拉柄。隨着噹的一聲,發射準備已經完成,供彈手把引信和炮彈小心地組裝起來,然後平穩地把細長的尾部裝入了炮管。彈簧炮的炮彈是超口徑的,前端的戰鬥部直徑有110毫米,彈簧到位後正好可以把炮彈的尾部裝進去。
炮彈裝好後,炮長仔細地測算了距離和仰角,這些炮長都是經過專業考試的,雖然複雜的三角函數算不過來,但是套公式算彈道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仰角45度!瞄準!”炮長一邊高聲報出數據,裝填手按照炮長的數據調整了射角,接着把拉火繩抓在了手裡等候發射命令。piat是使用扳機進行發射的,但是由於它900n的彈簧力度實在太大,發射也需要使用極大的力氣,同時較大的後坐力也需要發射手使用較大的力氣來保持發射管的穩定。所以彈簧炮採用的是拉火繩的方式進行發射,炮管是被固定後進行發射的,也無所謂後坐力的影響。
“發射!”炮長大聲地發出了命令,只見發射手猛地一拉拉火繩,隨着“咣”的一聲,彈頭就被彈出了發射管,但是隨着噗通一聲就直接掉進了二十米不到的海里,接着就是岸邊巡邏的陸軍士兵們沒心沒肺的笑聲。
“喵的……啞彈。”楊俊博不由齜牙咧嘴的,雖然軍工部門對他保證這批超口徑炮彈的啞火率絕對不超過1%,但是在這段時間的實彈射擊中已經遇到過好幾次這樣的啞彈事件了,讓他感覺頗爲不爽。想到這裡,他舉起了右手,向着目標一揮,“繼續射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