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上支隊 1

東方港北門通往鹽村工業區的大道上,一條長長的車隊正在行駛着,所有的車輛都是勞斯萊斯組成的,這些勞斯萊斯三型人力車在增加了離合器和更換了金屬關鍵部件之後使用壽命上有了飛躍性的提升。加上緩衝彈簧和帆布蒙皮座椅讓駕駛人員的舒適程度和最初的那些勞斯萊斯車型可謂天壤之別,還有可拆卸式頂篷支架以及隨車配屬的帆布頂篷、前擋風玻璃的出現也讓駕駛者免於被風吹日曬。

鑑於上次孫文彬與劉麗婷二人出現的從沒有車門的位置掉出去的“事故”,新款的勞斯萊斯三型增加了車門與編織的安全帶,防止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因爲事故等原因被甩出車體。此外由於東方港體系無法提供鋼化玻璃,一旦發生碰撞事故玻璃破碎必然會變成無數的玻璃碎片,因此在玻璃的後面增加了一個鐵絲網,雖然會遮擋視線,但是比起被無數的玻璃碎片扎破身體要好。並且隨着勞斯萊斯三型速度的提升,這種事故在東方港已經出現過了不止一次,在加裝了這種鐵絲網後除了少數威力不大的小玻璃碎片可能割傷駕駛人員外,大片的玻璃碎片就被鐵絲網完全擋住了,不至於發生重傷致死等情況了。

不過許多駕駛員對於鐵絲網遮擋視線還是有相當不滿的,甚至於有的駕駛員會直接拆除掉這些鐵絲網,更有甚者直接拆掉玻璃。針對這種情況,車輛生產組裝部門作出了一個小改進,仿造二戰吉普的設計方案,把前擋風改成了可以放下的結構,一旦發生碰撞後前擋風部分會折向前方,這樣擋風玻璃和框架會被直接拍在放置在前面的毛氈上,不至於直接破碎,也能減少耗損。

由於更換了金屬齒輪和金屬車架,原本沉重的木製車架等部件直接減輕了將近一百公斤,現在的勞斯萊斯三型基本上三個人可以直接擡走,也就是說如果遇到了損壞傳動部件無法行駛的情況下,就算是擡也能擡回家。車體現在使用的是鋼製傳動軸,與以前使用的木質傳動軸相比壽命提高了十倍還不止。

車輪上也有不少的改進,原本最初型的車輪就是一個普通木製圓盤,上面打了幾個洞用以固定,老版的勞斯萊斯上沒有軸承,使用的是能夠分泌出油脂的木材直接進行潤滑。現階段能夠找到的這種油木主要是松樹,而南方很少有松樹,需要的時候必須從武朝進口,費時費力還提高成本。隨着東方鋼鐵廠的產品越來越好以及東方五金廠的投產,軸承的試生產已經開始進行,勞斯萊斯三型上就使用了這些五金廠試生產的軸承。雖然說這些軸承肯定和舊世界的那些高精密產品沒得比,但是潤滑效果總還是要遠遠超過油木的直接潤滑的。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勞斯萊斯人力車在使用便捷和性能上已經比最初型的車輛提升了二十倍,使用壽命與行駛里程也遠遠超過了最初版。根據質量監察委員會的測試後估計勞斯萊斯三型的無故障運行里程基本上可達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如果在使用中對容易磨損的部件進行更換,可以極大地增加使用壽命。因而這次被派前往北京輸送禮品的車隊沒有采用普通商隊常用的牛馬牽引雙**車,而是直接使用最新款的勞斯萊斯三型多用途車輛進行輸送。這個勞斯萊斯車隊總共由十五輛勞斯萊斯組成,即便是這些勞斯萊斯也並不是相同的。

在最前面的是越野型勞斯萊斯,這種車體輕巧,使用的部件又校尉精密,動力轉換能力比較強,可以在比較複雜的路面條件下行駛,有還有一定的爬坡能力。越野型的車體與標準型的車體也全然不同,這種車體比較寬,前座是兩人,而後座卻只能乘坐一個人,後座的位置比較高,位於前座駕駛員的肩部高度,這個高度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附近的情況。越野性勞斯萊斯車後座上架設有一挺一六二九型輕機槍,這種機槍實際上並沒有列裝元老院軍隊,只是作爲試製武器實驗性地配發給特偵隊用以測試——是絕對的“特供”。

如果這時候再有來穿越的軍事愛好者,那麼他肯定能夠一眼就認出一六二九型輕機槍來,這種輕機槍的外形和傳說中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也就是歪把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因爲元老院軍隊現在大量裝備的一六二八-二九型步槍使用的都是十二毫米步槍彈,這種步槍彈使用起來後坐力大,煙塵過多等缺點一直備受元老院軍事裝備部詬病已久,讓計劃委員會更是愁容不展——這長度幾乎能和舊時空的高射機槍彈相比的子彈最大射程不過區區六百米,跟高射機槍彈能夠達到的兩千多米簡直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兩者消耗的資源卻是一樣多的,尤其是裝備部正在有序地開始從兵工廠大量訂購十二毫米全金屬定裝彈。沉重的子彈不僅讓裝備部和計委煩心不已,更是讓士兵們心有牴觸,按照要求每個士兵在戰鬥時需要攜帶六十發十二毫米子彈,那麼攜帶的子彈重量就直接達到了七點二公斤,這還不算要攜帶的糧食、飲用水和被服。士兵們一開始對十二毫米子彈的喜愛已經開始轉變爲厭惡了,在各部隊都已經開始出現了士兵拒絕攜帶過多的子彈進行戰鬥——多次戰鬥的經驗讓大多士兵得出一條讓人尷尬的結論,戰鬥中士兵的彈藥消耗量往往到不了三十發,那麼攜帶重達七點二公斤的子彈跟三點六公斤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反正用不完。

這些情況累積在一起,開始倒逼元老院武器開發部門開發新型的一六二九槍族。元老院軍事裝備部提出了一款新型武器的開發方案,口徑爲七毫米,要求子彈能在兩公里以內造成殺傷效果,有效射程要能保證在八百米到一千米左右。這個槍族包括三種標準武器,步槍、衝鋒槍以及輕機槍,步槍全槍長度要控制在一米二以內,加上刺刀不超過一米五,重量不要超過四公斤;機槍長度要控制在一米一以內,重量不要超過十公斤。

至於衝鋒槍倒是不要求和步槍輕機槍使用統一彈藥,使用九毫米派拉貝姆彈就夠了,重量要求控制在四公斤以內,長度不超過零點八米,射速要求不高,但是要求可靠性。

武器開發部門對需要開發的一六二九槍族進行了研討——主要是找可以仿製的武器,經過仔細查找然後結合元老院工業體系現在能夠達到的水平,到最後只能悲哀地發現,這樣的武器現階段元老院工業體系造不出來,主要是武器製造需要的材料強度達不到。步槍還可以將就一下,但是機槍就沒辦法,尤其是槍機需要使用的彈簧材質遠遠不過關,集中力量製造個一兩挺還行,但是要批量投入流水線生產基本上不可能。至於衝鋒槍就更沒戲了,衝鋒槍裡需要彈簧的地方實在太多,東方鋼鐵廠的鋼鐵造房屋還行,用來製造衝鋒槍機槍需要的彈簧就遠遠達不到要求了。

報告上交到執委會,執委會也是一頭兩個大,這結果其實完全沒有超出他們的想象,要說起自己有多少斤兩執委會肯定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六二九槍族現在無法開發,那麼就只能挖掘一六二八步槍的能力,繼續沿用一六二八機槍。但是執委會也作出了一個決定,爲了保證這次前往運送給天啓皇帝的禮物提供護送,護送車隊的兩個四人突擊組一個三人狙擊組以及一個機槍組所攜帶的武器必須要保證——因爲這次押運必然要深入武朝內陸,那麼就不能裝備舊世界帶來的武器,無論是sks半自動步槍、40機槍還是4狙擊步槍,都絕對不能帶走,一旦在武朝內陸出現戰鬥,遺失裝備是極難避免的事情,一旦遺失,就是少一個算一個。此外子彈也是很麻煩的事情,雖說這些武器的口徑都是七點六二毫米,但是卻分爲華約彈和北約彈的區別,長度大小威力都不一樣。而且這些子彈的復裝是非常繁瑣的事情,不回東方港根本無法進行,那麼就勢必要帶着數目龐大的子彈前行,回來的時候要帶着海量的彈殼,這都是非常讓人頭痛的事情。

因此這次護送隊使用的武器只能用本時空製造的產品,子彈也要用可以用本時空的復裝工具進行復裝的才行。特偵隊總指揮北緯親自對武器進行了挑選,但是選來選去,卻只能選擇少數的幾種武器,第一自然是一六二八式滑膛槍,使用霰彈,保證近距離的面殺傷;此外就只能選擇卡賓槍了,卡賓槍使用的是六發彈巢,通過修改後可以使用八發彈巢,但是火力還是遠遠不夠。遠程火力選擇的是加裝了東方港儀器廠生產的瞄準鏡的六角步槍,六角步槍的精準度能夠保證八百米以內的射擊,現階段基本上夠用。但是算來算去,缺乏機槍這個大殺器畢竟是件麻煩事。

此去北京,沿途要經過廣西廣東湖廣河南才能到達京師北直隸,一路幾千公里全都是要靠車載或者步行前進。這一路上可想而知要遇到的除了山賊海匪之外還有更多的是僞裝土匪劫掠的軍戶,如果沒有足夠的牙齒,這一車隊運送的物資肯定會出現重大損失,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雖說跟北海討論過這個方面的問題,劉傳志保證會派遣士兵一路保護北上,但是這些都是外人,信不過,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暗地裡使絆子甚至於直接動手殺人越貨?官軍做這種事情肯定不是一次兩次的,絕對沒有負罪感的,所以只能靠自己。這樣一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製造能夠給特偵隊機槍組使用的輕機槍。

之前也說過,雖然說輕機槍大批量列裝不可能,但是以東方港之力製造個一兩挺提供給特偵隊使用倒是完全沒問題,如今在勞斯萊斯越野型車上安裝的就是一挺試一六二九年式輕機槍。這種機槍外形看起來和歪把子很相似,由於日本人在二戰早期的武器裝備技術等級並不高,因此仿製的難度也比較低,元老院從開始重爬科技樹最實際的選擇就是直接仿製日軍武器。當然,仿製並不是照抄,日軍歪把子機槍的設計其實槽點還是很多的,首先歪把子使用的是彈鬥操作,在機槍的左側有一個碩大的彈鬥,副射手在射擊時把步槍彈的橋夾放入彈鬥,發射時有機械裝置從彈鬥底部把子彈一顆一顆直接抽進彈膛發射。這樣的機械方式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很繁瑣,卡彈頻繁事故頻發,我國在抗日戰爭中繳獲過大量的此種武器,但是被重新用於戰鬥的卻很少,就是因爲操作太繁瑣,新手根本無法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眼下的這挺一六二九輕機槍操作繁瑣程度明顯低於歷史上的原型,最重要的是它採用的不再是備受詬病的彈鬥供彈,而是直接採用彈鏈。七毫米的金屬定裝彈被固定在一條條布制彈鏈上,這是布制彈鏈損壞容易修補,往裡面裝子彈又比較容易,因此直接使用這樣的供彈方式,不過爲了彌補某些元老的惡趣味,一六二九機槍也有隨槍的彈鬥,通過套件可以和機槍安裝在一起,直接五發五發的步槍橋夾。機槍因爲射速快,槍管升溫也是非常快,在進行試射的時候曾經達到過三十發子彈直接讓槍管變紅的情形,因此這挺輕機槍採用了三個方法來應對這種情況,第一是加厚槍管,更厚的槍管不僅可以承受更高的溫度,同時也能夠讓槍管本身的強度更高;第二則是增加散熱片,散熱片的使用是降低溫度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試驗場上降溫效果相當明顯;至於第三個方法,則是可以通過套件拆下散熱片換裝水冷管,在淡水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用水冷的方式讓槍管更快速降溫。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堂 1第三百八十章 洪承疇 2第三百九十一章 檢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棄暗投明”第四百零一章 六角炮第十一章 安允城外第547章 人禍 2第四十七章 戰爭前夜1第三百六十五章 尼娜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見元老狙擊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伊藤的不眠之夜第十八章 武安村之晨第五百三十三章 戡亂軍 2第二百九十一章 聯合艦隊 2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谷之戰 1第三百零九章 朝堂一鍋粥第五十一章 碼頭反擊第三百零八章 平息第四百零八章 攪渾水 3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內情形第533章 偷獵者第七十三章 香港第580章 驚天爆料第三百三十章 邁羅的東方港之旅 3第523章 女人女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過河 2第506章 天津港第三百八十八章 視察淨化營第440章 奪寨第一百章 發電站第二十一章 圍寨1第二百四十七章 恢復談判 2第五百章 **雨 2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平之戰 2第五百二十六章 送禮計劃第八十八章 東風茶莊第一百五十六章 梅毒剋星第九章 野戰食品第六十七章 衙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沙巴克之亂 9第五十章 戰後會面第三十三章 新的戰俘第一百零一章 對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後會議 4第一章 大軍出行第六十六章 急救第560章 好奇寶寶朱由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平之戰 3第一百二十六章 沙巴克之亂 4第六十九章 總結第九十二章 蒸汽機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第七十二章 割須棄袍文新奕第十四章 小葉子第三百零一章 誰去第二十五章 安允的反擊2第一百四十章 大開眼界 2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暴雨 3第482章 保險局第八十六章 出發前夜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451章 突發事件第五十四章 飯局第548章 吃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次空襲第二百四十一章 炮艇機 2第九十章 斯頓的疑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望1第483章 王自用的末日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平城下第四十七章 審訊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占城港第597章 機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佛法光環第二百三十四章 自行車與壓縮乾糧第514章 不留活路 2第四百一十五章 扭轉之戰 6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間裡的陰謀 1第一百零三章 一路向北1第三百九十八章 占城港拆遷計劃 2第七十七章 東方港 2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小毛的回憶第九十七章 遭遇夜襲第四百一十二章 暗流第502章 進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宵一條街第一百三十三章 搭載第三百四十九章 觀禮 2第三十八章 前奏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寨的覆滅3第518章 你先開炮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海上城市 2第三百八十九章 進攻佔城港 2第四十章 入港第四百一十八章 沈雲英 3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檢 1第一百二十六章 探望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全體大會2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堂 1第三百八十章 洪承疇 2第三百九十一章 檢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棄暗投明”第四百零一章 六角炮第十一章 安允城外第547章 人禍 2第四十七章 戰爭前夜1第三百六十五章 尼娜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見元老狙擊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伊藤的不眠之夜第十八章 武安村之晨第五百三十三章 戡亂軍 2第二百九十一章 聯合艦隊 2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谷之戰 1第三百零九章 朝堂一鍋粥第五十一章 碼頭反擊第三百零八章 平息第四百零八章 攪渾水 3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內情形第533章 偷獵者第七十三章 香港第580章 驚天爆料第三百三十章 邁羅的東方港之旅 3第523章 女人女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過河 2第506章 天津港第三百八十八章 視察淨化營第440章 奪寨第一百章 發電站第二十一章 圍寨1第二百四十七章 恢復談判 2第五百章 **雨 2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平之戰 2第五百二十六章 送禮計劃第八十八章 東風茶莊第一百五十六章 梅毒剋星第九章 野戰食品第六十七章 衙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沙巴克之亂 9第五十章 戰後會面第三十三章 新的戰俘第一百零一章 對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後會議 4第一章 大軍出行第六十六章 急救第560章 好奇寶寶朱由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平之戰 3第一百二十六章 沙巴克之亂 4第六十九章 總結第九十二章 蒸汽機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第七十二章 割須棄袍文新奕第十四章 小葉子第三百零一章 誰去第二十五章 安允的反擊2第一百四十章 大開眼界 2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暴雨 3第482章 保險局第八十六章 出發前夜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451章 突發事件第五十四章 飯局第548章 吃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次空襲第二百四十一章 炮艇機 2第九十章 斯頓的疑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望1第483章 王自用的末日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平城下第四十七章 審訊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占城港第597章 機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佛法光環第二百三十四章 自行車與壓縮乾糧第514章 不留活路 2第四百一十五章 扭轉之戰 6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間裡的陰謀 1第一百零三章 一路向北1第三百九十八章 占城港拆遷計劃 2第七十七章 東方港 2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小毛的回憶第九十七章 遭遇夜襲第四百一十二章 暗流第502章 進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宵一條街第一百三十三章 搭載第三百四十九章 觀禮 2第三十八章 前奏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寨的覆滅3第518章 你先開炮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海上城市 2第三百八十九章 進攻佔城港 2第四十章 入港第四百一十八章 沈雲英 3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檢 1第一百二十六章 探望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全體大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