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往事

對張漢卿這段時間的表現,張作霖是非常欣慰的。他不以自己門第“高貴”,與中下階軍官甚至士兵打成一片,這在治軍上深得張作霖之意,這也是說書的講的有古今“大將之風”。

這小六子嘛,聰明才智是有的,鬼點子也多,而且能夠吃得了苦,這些都是相當引人注目的優點。不過張漢卿偶爾的戲謔之作,還有些風花雪月的故事,仍是讓張作霖有點頭痛。他有點像大孩子,還脫離不了惡趣味,怎麼辦好呢?

不是年輕嗎?給他安個家,可能會把這匹劣馬給拴住吧?畢竟男人成熟的標誌是從擁有一個女人開始呢。而且小六子也不小了,在奉天的高官們也爭相把自己的女性親屬、親戚介紹給他,意圖是什麼,老張混了這麼多年,自然門清。

可是老張心中自有一杆秤,他早就爲這個長子訂了一房媳婦。那還是在八年前。

八年前的1908年4月,張作霖率數千人馬,來到遼源州州府所在地鄭家屯。一到鄭家屯,不禁眉頭緊鎖。鄭家屯雖爲遼源州的衙署所在地,又有“沙荒寶路”的美稱,可只有兩條擠滿了小商鋪的大街,房舍十分緊張。不僅他帶來的數千馬隊沒地方駐紮,就連他的指揮部都找不到合適的住處。

找房的軍官回來報告,說在西街有一個糧棧,適合做指揮部。張作霖騎馬來到西街,在掛着“豐聚長”牌匾的大門口下馬。走進院內一看,院落整齊,也比較寬敞。糧棧老闆姓於,叫於文鬥,祖籍山東省海陽縣人。同治年間,跟着闖關東的移民潮,落腳鄭家屯。

光緒末年,於文鬥被推舉爲當地商會會長。由於鄭家屯地處偏遠,有錢的商人成了土匪侵擾的對象。“豐聚長”是當地名氣最大的一家商鋪,更成爲匪徒劫掠的重要目標,於家深受其害。於文鬥聽說“王師”來剿匪,領頭的又是遼西“剿匪大英雄”,別提多高興了。立即把張讓到室內,熱情地沏上了上等好茶。張作霖很高興,說:“那我就把剿匪指揮部設在你這‘豐聚長’了,你看怎麼樣?”於連連點頭:“求之不得!求之不得!”這樣,“豐聚長”糧棧就成了剿匪司令部。

於會長好客善談,張統領重義講情,時間長了,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相識。

有一次,張作霖率領馬隊深入大興安嶺剿匪,一路穿山越嶺,叛匪且戰且逃,日落時分,叛匪逃入荒原。張的隊伍交戰了一天,疲憊不堪,正在一個村落裡休整。狡猾的叛匪夜間殺了個回馬槍,包圍了村莊。張的隊伍沒有防範,倉促突圍,損失慘重。爲保存實力,張急命士兵停止突圍,以待援軍。雙方對峙好長時間,援兵遲遲未到。就在張作霖走投無路的絕望時刻,住在鄭家屯的吳俊升緊急從洮南調來一隊輕騎馳援,張作霖得以生還。

原來,於文鬥得知張作霖被圍的消息,心急如焚。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山東老鄉吳俊升,並說服了吳俊升,纔有了荒原解圍這一幕。張對於的救命之恩感激不盡,主動要求與於文鬥歃血爲盟,“義結金蘭”。張作霖與吳俊升的生死情誼,就是在這時候打下的。

自從荒原遇難被救,張作霖每次和於文鬥對坐在一起,心裡總覺得不踏實。好像有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從血管裡往外涌,他也不知道是感激?是歉疚?還是其他什麼東西,攪得他精力不能完全集中。

有一天,他和於文鬥正在閒談,一個小女孩拿着一本書來到客廳,怯生生地走到於文鬥面前,翻開書,用小手指頭指着書上的一行字,問:“爸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張作霖頓覺眼前一亮:報答的方式終於找到了!

張作霖看着眼前這位小女孩,長得眉清目秀,猜想她的年齡應該和自己的兒子“小六子”差不太多。如果讓“小六子”和眼前這位小女孩結婚,是不是對這救命之恩有了些許報答呢?轉念又一想,兒女婚姻大事應該慎重,他們倆的生辰八字是否相符?脾氣秉性是否合得來?……他的腦袋正在高速旋轉間,小女孩拿着書本,一蹦一跳地已經出了房門。於文鬥看張作霖有點兒愣神,猜想他可能又在思考剿匪的事情了,就說,“時候不早了,早點兒歇息吧。”

回到自己的房間,小女孩、“小六子”的身影始終在張作霖眼前徘徊。此後,一回到“長聚豐”,張作霖就想見到這個小女孩,一見到小女孩,他就自然想起“小六子”。

這種從感恩的情感中生出來的想法,一直憋在腦海裡。說吧,許多問號沒琢磨出明確的答案;不說吧,朦朦朧朧地揮之不去。帶兵打仗他是“沙地拔蘿蔔——乾脆利索”,處理這樣的事兒,他還真有點兒“鈍刀子割肉——利索不起來”。直到第二年夏天,一個偶然的機會,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有一天,於文鬥聽到街上有算命先生的吆喝聲,就派人把算命先生請到家中。算命先生年過半百,是個盲人,說是從關裡來的。

於文鬥問:“請問先生用什麼方法算命呀?”

算命先生答:“子平術。”

所謂“子平術”就是民間說的“批八字”,因宋朝初年有個叫徐子平的人“批八字”比較有名,所以算命先生常把這種方法稱爲“子平術”。於文鬥是位商人,見的人比較多,對抽帖算卦也不算陌生。

於文鬥告訴算命先生,于鳳至,光緒二十三年農曆五月初八寅時出生。

算命先生掐着手指嘟囔了好一陣子,最後大聲說:“此女是‘鳳命’,貴夫人之命……”。

於文鬥一邊聽,一邊將算命先生說的話記在一張紙上。

剛剛送走算命先生,忽聽門外士兵高喊:“張統領到!”

張作霖進屋,看見於家人圍着一張桌子個個喜笑顏開,桌子上有幾張寫滿字的紙。張順手拿起一張,見上面寫着:“于鳳至”、“鳳命”……

張作霖心想:“鳳至,好吉祥的名字啊!鳳至,鳳至,直到皇后爲止。那麼,她落誰家,不就是帝王之家了嗎?”“小六子”是“將門虎子”,如果再娶了這於家的“鳳命千金”,日後說不準也可能坐上龍椅呢。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三歲的溥儀都可以當皇帝,一向自負的張作霖有這樣的冀盼也屬正常。再說了,“望子成龍”的想法,誰沒有啊!“鳳至”本來是個普通的名字,但對於一個急於尋找報恩方式的武人,對於一個只知道當皇帝最好的傳統農民來說,誘發出一些離譜的奇想,也是自然的事兒。

至於什麼是“鳳命”,沒有人能說得清楚,算命本身就是迷信。但對於釐清于鳳至出生年份倒是提供了一個新線索。張學良自己說,于鳳至比他大三歲,那於應該是1898年出生,也有的書上寫的是1899年。最近看到于鳳至的侄兒於兆瀛寫的回憶錄,說于鳳至出生於1897年。對照這算命先生說她是“鳳命”的說法,于鳳至應該出生於1897年。因爲這一年是中國的雞年,在中國古代典籍裡常將“雞”稱爲“鳳”,算命先生多爲穿鑿附會、望風捕影之徒,所以,算命先生說她是“鳳命”。據此,我們有理由推斷,于鳳至出生於1897年。

“鳳命”、“鳳至”四個字,深深地印在了張作霖的腦海裡,仔細瞧瞧這“鳳命千金”,越看越覺得清秀不凡,高貴聰穎。於是,心中打定了張家與於家聯姻的主意。張作霖對於文鬥說:“我手下有個包瞎子,對陰陽八卦、麻衣神相忒精通。我可以不可以把鳳至的卦帖帶回去,讓包瞎子再算算?”於文鬥點頭應允。算命先生都是按照書上寫的背下來的,生辰八字相同,說詞自然相差無幾。張作霖更加認定“將門虎子”張學良和這位“鳳命千金”于鳳至,實在是天合地造。沒過幾天,張作霖就託人正式向於家提親,定下了這門親事。

1910年底,因張作霖剿匪再立大功,清**依例要賞他功名,張作霖不要。朝廷就將功名分開,賞給張作霖母親一個誥封,賞給張作霖長子張學良一個五品戶部郎中,類似於今天財政部科員的待遇。張學良11歲就戴上了紅頂子,這大概是清王朝賞給東北人的最後一個紅頂子。第二年,清朝就滅亡了,張作霖旋任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成爲奉天最有實力的人物。

對一般人來說,權力大了,地位高了,眼睛都盯着下一個更大的目標,對未來作用不大的故人往事都漸漸淡出了記憶。張作霖卻不是這樣的人,對有恩於他的人,哪怕一點點恩情,也始終牢記在心,並千方百計地從親歷的往事中汲取對未來有用的營養。

往大里說,這也是張作霖的人格魅力。在東北立下如此赫赫家業、讓幾乎所有老部下都追隨一生,如果不是這種言出必諾的義氣作風,又怎麼能降伏東北的那些驕兵悍將呢?

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3章 各有所思第425章 攪皺一池春水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718章 決心第980章 忍辱第822章 調查第568章 峰迴路轉第693章 精神戰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66章 誓言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480章 下馬第301章 分果果第927章 調笑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98章 問訊第852章 迎戰第893章 退意第77章 第一桶金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40章 全武行第852章 迎戰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643章 軍制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453章 滅佛第804章 敲定第153章 暗殺第934章 撞破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711章 尊師重教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971章 啓動第659章 如意算盤第299章 投門子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78章 裂痕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808章 出京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949章 美國的正義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453章 滅佛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932章 爭風第239章 有情有義第284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上)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52章 調情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962章 得道多助第164章 投誠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47章 張府的座上客第30章 聽戲第210章 殺機第389章 西北望第32章 撩刺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527章 奇襲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24章 我雖有心向明月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277章 爲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523章 自治鬧劇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104章 說客第472章 座談會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203章 回擊第391章 寧夏之戰第110章 勞軍第78章 裂痕第328章 波瀾起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977章 異域風情
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3章 各有所思第425章 攪皺一池春水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718章 決心第980章 忍辱第822章 調查第568章 峰迴路轉第693章 精神戰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66章 誓言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480章 下馬第301章 分果果第927章 調笑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98章 問訊第852章 迎戰第893章 退意第77章 第一桶金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40章 全武行第852章 迎戰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643章 軍制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453章 滅佛第804章 敲定第153章 暗殺第934章 撞破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711章 尊師重教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971章 啓動第659章 如意算盤第299章 投門子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78章 裂痕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808章 出京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949章 美國的正義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453章 滅佛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932章 爭風第239章 有情有義第284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上)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52章 調情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962章 得道多助第164章 投誠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47章 張府的座上客第30章 聽戲第210章 殺機第389章 西北望第32章 撩刺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527章 奇襲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24章 我雖有心向明月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277章 爲什麼我的眼裡滿含淚水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523章 自治鬧劇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104章 說客第472章 座談會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203章 回擊第391章 寧夏之戰第110章 勞軍第78章 裂痕第328章 波瀾起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977章 異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