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座談會

這個事件影響真的很壞,至少投誠不久的西北三馬都同時對此事件表達了關切之情。

需要提到的是,盤踞在青海的馬麒、馬麟兄弟在六盤山之戰後同樣選擇了全師投誠,後與齊恩銘所部編爲第3師,當然師長是齊恩銘。

馬麒的“寧海軍”與馬廷勷的“精銳西軍”都沒有受到多大損傷,基本上全建制保留下來了;而馬福祥的寧夏回軍雖因大敗而降,卻沒傷了元氣,仍然是一支勁旅。三支隊伍在西北盤踞多年,在回民心中影響極深。

雖然戰後三馬並沒有在新組建的人民軍中任職,但他們的影響對舊部是很大的,對當地回民也有較強的看板作用,如果此事招致三人對人民黨的政策心疑,那麼統戰工作基本上也就失敗了。

所以張漢卿一知道消息便大吃一驚,在初步問明原因後便下令把當事人都關押起來。一個巴掌拍不響,馬存清做得過分不假,但劉二愣也有破壞黨的民族政策之嫌。另外雙方參與打羣架的,包括那個乘機挑唆的回兵,無一例外都被拘起來。

張漢卿決定以此爲契機,把這一事件與他對宗教的認識及民族政策聯繫起來,徹底了結他的心事。不顧日理萬機,他親自來到寶雞,處理這一事件,作爲地主的于右任也當仁不讓一同到來。西北三馬作爲重要的回民領袖也先後到達,隨同他們到來的還有陝甘一帶有名的阿訇。

回漢衝突自左宗棠剿撫一役後已經有幾十年的和平了,但是老一輩的人提起此事仍然心有餘悸。在回民阿訇中,張漢卿的名聲近年來響亮很多,主要歸功於他在蒙古對分裂勢力的鎮壓。不明真相的人們擔心,他這次會不會大開殺戒。雖然少帥這次用了“座談會”的名義,但是在沒摸清少帥的底牌之前,誰也坐不住。

沒料到的是,張漢卿帶着微笑進來了,並和各人依伊斯|蘭禮節打了招呼。爲了今天的會晤,他花了一週的時間翻閱了厚厚的《古蘭經》,並仔細研讀了高紀毅蒐集到的有關於穆|斯林教義的書籍,還認真地做了筆記,理順了思路並最終形成了他對於民族和宗教問題的處理意見,後來成爲中華民國的既定國策。

王以哲、韓麟春、第四師師長張誠德、第二師師長宋九齡、總軍需部長米春霖等人民軍骨幹紛紛正裝陪同,光這陣勢,今天一定不會善了。三馬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下眼神,按照他們之前的想法,如果必要,就犧牲一個馬存清好了。如果暴怒的少帥掀起一場民族間的大紛爭,這將是回民的又一次大浩劫,倒不單單是幾人的地位受影響的問題。

看大家雖然陪着笑臉,但臉上肌肉仍然緊繃,張漢卿知道需要緩和一下氣氛了。又不是真的要翻臉,搞那麼嚴肅幹什麼?

“各位這麼嚴肅,讓學良禁不住也緊張起來。不就是一些不懂事的娃娃兵鬧糾紛而已,我請各位來,就是聽聽各位的見解,怎麼妥善處理此事、讓回漢兩民族能夠長期友好地相處下去。”

他一席話定了調子,淡化了回漢衝突,只是個人之間的“糾紛”,這個開場白就讓人鬆了一口氣。不過他把這些人說成“娃娃兵”,也不看看自己的歲數,比有些人還要小呢。那算起來,他充其量是個“娃娃將”而已。

馬福祥是巴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當下急忙說:“少帥能夠這樣想,真是回漢人們之福。依馬某看來,人民軍初來乍到,有些人不瞭解當地回民的風俗是有的,這是無心之失,今後能夠適當地予以告知也就可以了。至於那個馬存清,對付戰友沒有一點友情,還有那鼓動漢回沖突的士兵馬守智,都要重重地處罰,以儆效尤。”

他是最早知道事情發生的人,也對經過有了初步瞭解。事發之後,憲兵把馬存清、劉二愣、馬守智分別關押,漢、回兩撥參與混戰的人也分別羣拘,已經表明了馬守智的事不會輕。

不過他雖然這樣說,其實還是留有餘地的。“重重地處罰”和“重重地處置”,雖然一字一差,卻清楚地表明瞭他的態度:既不願意事情鬧大,也不想讓回人遭更嚴重的處理。

張漢卿故作不知,反而很爽朗地笑着說:“我們都是局外人,對事情的真相還不是很瞭解,就這樣要處罰鬧糾紛的人,會不會有些武斷啊?好歹也要聽聽他們自己是怎樣說的,對不對?”不等別人附和,他已經向姜化南示意:“讓他們進來。”

被管紀律的憲兵抓走還會有什麼好果子吃?馬福祥他們都以爲馬存清等人這下不死也要脫層皮了,就是他們自己帶兵,對於違抗軍令或者造成內部不團結的士兵,處罰也是很兇狠的。

可讓他們驚奇的是,他們看到的這些“待罪之身”衣衫完好,臉色紅潤,根本沒有受過嚴刑拷打或者關禁閉幾天不給飯吃的樣子。劉二愣、馬存清,還有其他一共二十來個人魚貫而入,還不忘給少帥、衆人敬禮。

讓馬福祥又驚奇的是,張漢卿等人回了禮,這對他們這些老資格的回民領袖是不可想象的。自古以來,只有小兵見到大將跪拜的份,哪還有大將還禮之說?但是看張漢卿等人並不是譁衆取寵的動作,以及劉二愣非常自然的反應,看來人民軍所宣揚的“官兵一家”是真的,至少在這方面做得就不錯。

關了幾天禁閉,清靜下來之後便想了很多事情。馬存清想到父母提及到的清王朝對陝甘回亂的強硬處置,難免都是心頭大亂。好在人雖然關起來,但是伙食一頓都不少。不過是不是食不知味,這就不好說了。

見他們都杵着,張漢卿笑笑說:“我們這次不是討論處罰而是座談。座談座談,顧名思義是要坐着的,站着怎麼行?那是受訓受罰,呵呵。”王以哲已及時命人拿了四、五條板凳,二十來個人就這麼人挨人依次坐下,沒有擁擠,顯示出良好的軍容軍紀。

張漢卿點點頭說:“這樣就很好。今天把各位德高望重的阿訇都請來,還有各位護軍使、鎮守使,是爲了讓你們當衆說明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當時的想法。不用顧慮,是非曲直,我想各位阿訇、護軍使他們會有一杆秤的。”

劉二愣“噌”地站起來,大聲說:“報告少帥,這個事情是我做得不對,我不該違反人民軍關於民族政策的條例。馬兄弟是一時生氣,如果要處罰,就處罰我好了。”

王以哲與張漢卿相視一笑,這個劉二愣,字不識得幾個,看起來很愣,卻終於不辱使命,用了幾天時間把這段稿子背了下來。如果不是單獨開小竈,他是說不出這種相對“文謅謅”的話的。

他的話讓全場爲之一愣。馬福祥他們心中預想的相互爭執的場面沒有了,連他們準備好的開脫之詞都不需要了----人家一把把責任全攏了過去,憑這個擔當,三馬和阿訇們都無話可說。

馬存清不幹了。雖然劉二愣不顧他的民族習慣給他夾了一塊豬肉,但畢竟是一個壕裡的戰友,在日常訓練中也產生了一些樸素的感情。再說事情搞出來他也有一定責任,人家有義氣扛了,自己也不能太孬種不是?所以他也站起來說:“這事是我先動的手,責任歸我。”

用不着興師問罪,人家都搶着認了。馬福祥看着張漢卿,忍不住暗贊:“這一手高明。”

不過張漢卿大張旗鼓地搞事情,可不是讓他們認錯的。他擺手笑着說:“是誰的錯誤先不追究,我想知道的是,爲什麼會引起這個衝突。”他看着劉二愣:“你爲什麼想讓馬存清吃豬肉?”

劉二愣低下頭:“報告少帥,我只是想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吃豬肉,沒想到他反應這麼大。”

王以哲接腔了:“劉二愣同志,那你說一下黨的民族政策。”

劉二愣信口拈來,這是人民軍政治部三番五次強調的,多多少少都能接上一些:“寧可露宿雪山草地、羊圈馬棚,也不進寺廟和經堂;寧可挖野菜充飢,也不向寺院攤派糧食;不在宗教活動場所圍觀和喧譁;不對正常信教的羣衆干涉、譏笑、議論;不使用歧視性稱呼;尊重民族地區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

別看劉二愣外表愣愣的,這麼多的條款,他愣是背得一字不錯。雖然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在各級政治部一以貫之的強調下,這些東西已經印在他的腦海裡,順溜得很。

聽了他的背誦,一些上層的阿訇不住點頭,人民軍有心了。真能做到這些,各民族之間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還需要大動干戈嗎?滿滿的於YSL教義的尊重啊!

張漢卿也點點頭,王以哲看來做了不少的工作,他這個政治部主任當得名符其實呢,他向王以哲點頭以示鼓勵。

不過他可並不是單單要借劉二愣的口向回民領袖們表達尊重之心,還有許多後手沒開始呢。

第388章 火併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341章 斬首第279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上)第974章 主導權之爭第552章 交涉第94章 聽黃調第36章 負荊請罪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771章 泡皇后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32章 折服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678章 收伏第927章 調笑第756章 變化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569章 博弈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738章 收租第547章 定贛第291章 搶械 (下)第743章 借雞生蛋第947章 口水仗第97章 被盯上了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144章 牽線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838章 國殤第494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429章 迷失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246章 突破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583章 沙龍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801章 逆轉第693章 精神戰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565章 突破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686章 威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17章 兜底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564章 海警處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737章 放人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922章 休戰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381章 入蒙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01章 招降第932章 爭風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99章 夜襲第958章 硬茬第678章 收伏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331章 急轉直下第40章 全武行第323章 妥協第175章 直面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781章 國會選舉前夕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989章 五相會議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910章 不敗之地第738章 收租第2章 角逐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34章 大勢第803章 密謀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670章 將條約的價值最大化第506章 攻堅第172章 喜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007章 計中計
第388章 火併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341章 斬首第279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上)第974章 主導權之爭第552章 交涉第94章 聽黃調第36章 負荊請罪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771章 泡皇后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32章 折服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678章 收伏第927章 調笑第756章 變化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569章 博弈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738章 收租第547章 定贛第291章 搶械 (下)第743章 借雞生蛋第947章 口水仗第97章 被盯上了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144章 牽線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838章 國殤第494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429章 迷失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246章 突破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583章 沙龍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801章 逆轉第693章 精神戰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565章 突破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686章 威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17章 兜底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564章 海警處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737章 放人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922章 休戰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381章 入蒙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01章 招降第932章 爭風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99章 夜襲第958章 硬茬第678章 收伏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331章 急轉直下第40章 全武行第323章 妥協第175章 直面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781章 國會選舉前夕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989章 五相會議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910章 不敗之地第738章 收租第2章 角逐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34章 大勢第803章 密謀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670章 將條約的價值最大化第506章 攻堅第172章 喜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007章 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