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犬牙交互

還從來沒有發生過炮兵部隊離開步兵單獨作戰的情況,若是在國內或者在安全範圍內,這些都不怕。可這是在朝鮮,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真的有日軍的步兵、騎兵或者不知道什麼兵,只要他們帶的輕武器足夠,炮兵團都是被屠宰的對象!

炮兵團都裝備有一個無線電臺,這是採用地波天線使用調幅報模式,功率5W時可以聯繫到三、四十公里的距離,再遠些,就要通過師部的採用高射天線使用等幅報模式的15W電臺了。

與師部聯繫,卻無法找到,看來,第7師已經走得遠了。

此前倒是接到過通訊兵傳來的命令,前線攻擊困難,急需野炮清除日軍工事、及榴|彈炮火力壓制。按照這種說法,他的炮兵團要快速跟進纔是。

不過始終無法想通的是,爲什麼在本應該很安全的路上,響起這麼密集的槍炮聲。根據隊列安排,第7師打頭、第8師跟進、軍部與第9師一個團殿後,他們這些輜重部隊、炮兵部隊墊底,離他最近的應該是第3軍軍部了。

劉延吉很快與軍部快聯繫上,得到的卻是讓他倍覺心驚肉跳的消息:突前的兩個師,以及軍部,都被圍困了。而且更讓人吃驚的是,日軍有步兵已經向己方趕來!

火速地,他命令所有步兵單位就地組織防禦,卸下一個輕榴|彈炮營及所有炮彈後,所有拖曳卡車立即調頭向後跑。爲了減輕重量,撇下所有輜重,以及擔任炮兵支援的部隊如運輸人員等。

卡車與大炮一樣,都是人民軍的寶貝。雖然大炮現在數量不少了,但是落到敵人手裡是不可原諒的。至於卡車,由於主要用於發展經濟,除五大主力軍外,普通的步兵軍只擁有一千輛不到,基本上只滿足了一門炮兩輛車的及格配置。

自然,伴隨他一道的炮兵第8團也一溜煙地跑了,連同裝備75MM野炮的兩個師的6個野炮連。在防禦戰中,野炮作用不大,還是調回協助兵力並不多的第9師兩個團守住臨津江吧。

劉延吉的謹慎,救了他的團,或者說,兩個團的炮兵。確切地說,是炮。

好在第8炮兵團的團長李洪亮也同警衛部隊、團營部人員600多人留了下來,兩支部隊,1200多人,包括兩個團的各級警衛員、通訊員、政治人員、參謀人員、機要員等所配的長短槍支,一共收集了500多支槍。

平均不到兩人一支!

還好有18門彈藥充足的榴|彈炮。

所有的卡車都已經撤回,這就意味着,除非敵人被打敗,否則光靠這些人,很難移動這些炮。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打算再移動這些炮。

兩位團長的決定是,把這裡當作釘子,既給後撤的“手無寸鐵”的炮兵與輜重兵們時間,也儘可能地堵住日軍衝往臨津江的通道,還要爲本軍的後撤留一點保障。儘管他們自己的處境就很危險。

在最後一輛卡車絕塵而去時,前方出現了漫天的塵土。負責偵察的部隊已經撤回來了:“日軍的先頭部隊不下上千人,已經向我部殺來。”

李洪亮團長負責指揮全部的防禦部隊,劉延吉團長則指揮他的炮兵。

這時候感覺到了軍銜制度的好處了。儘管是兩支部隊臨時合併,但是根據軍銜,李洪亮還是組織了比較有條理的指揮層次。他把防守的部隊編成四個簡編連的規模,左、中、右各放一個,一個作爲機動,臨時代號爲一、二、三、四連。

同時,無槍的人員擔任戰場通信及救護任務、給炮兵以指引或搬運彈藥。

而劉延吉則把各個炮兵連的任務進行了分解,約定了支援的方向,並制定了構建漸次火力網的計劃。每個連的4門炮爲直接火力壓制,2門炮作爲機動支援。總而言之,是讓各個戰鬥單位所面對的敵人最少----畢竟單兵火力太輕。

遠處黑壓壓的人羣讓李洪亮感覺到這是一場硬仗。對主要倚仗炮兵的他們來說,不怕人多,怕的人散。

區區18門炮想要覆蓋算起來是平原的這個陣地還有些爲難,而目前最怕的,是其對己方身後炮兵的攻擊----本來炮兵團就不以單兵作戰擅長,再抽調了除炮手、炮長等一些專業操炮人員之外的所有支援人力,一旦被日軍追上,除了一尊尊大炮外手無“寸鐵”的炮兵就等着屠宰的份了。

更可怕的是,這些日軍會乘勢直逼臨津江,他們這些人需要儘量給後方以時間。

他們抱着必死的決心。

爲了迷惑敵人,李洪亮安排機動人員在陣地上揚起陣陣塵土。等下加上凌厲的炮火,日軍不知虛實,極有可能要先端了自己這裡,這正是他們的目的。

最突前的二連與日軍先頭部隊交上火了。這是一支繞過人民軍第8師的精銳部隊,負責對臨津江的進攻。日軍以詐敗之勢讓第3軍鑽進口袋之後,一邊收緊,一邊憑藉優勢兵力火速衝向第3軍的背後。

根據偵察得知,駐守在臨津江的只有兩個步兵團。日軍第3、第4師團各出一個旅團去搶攻這個地方,優勢還是極大的。

不過好不容易突破支那軍第8師的羈絆,忽然又在前方發現一支規模頗大的支那軍隊,讓第8聯隊的中村大佐十分吃驚。他是一個很謹慎的指揮官,也沿襲着第四師團一貫的風格。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商人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

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爲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幕府將軍(當時天皇是將軍手中的傀儡)。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係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圍繞着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諸侯鬥智鬥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

於是,跟將軍與諸侯一樣,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儘管這些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着去“爲效忠天皇而死,爲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儘量不死。

對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於“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着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的“三不要”原則。

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最後部分,對第四師團做了一小段總結,說得真是有幾分道理,“如果日本的軍隊都像第四師團這樣,大概中日之間也就不會發生戰爭了吧?要是這樣,也就不會有日本的戰敗了吧……”。

所以中村在見到漫天的塵土以及遠處黑洞洞的炮口,立即命令停止前進並做好防守準備。

作出這種合乎“戰鬥條例”的命令儘管在別人看來十分難以理解,但中村已有說辭:“命令是搶渡臨津江,但是本聯隊卻根本沒有相應的火炮支援,在平原上,我不能讓步兵冒着炮火做無畏的衝鋒,一戰後總結的步兵作戰條令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這寶貴的僵持時間,給了人民軍炮兵陣地些許加固的機會。但好景不長,擔任右翼的3連卻與後來居上的一股日軍交上了火。這股日軍十分兇悍,根本不懼死活地直接散狀衝過來。

這是第3師團的第6聯隊,擔任左攻。

第3師團是日本最兇悍的首批七個師團之一,幾乎參予了所有日本近代的重大戰爭,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西伯利亞出兵、山東出兵等。本來第8師是很有機會在第一輪的血拼中衝出重圍,但是被第3師團兇狠地打退,也就因爲這一步慢了,他們比第4師團稍慢。

見友軍不動,第6聯隊長麻生大佐非常惱火。第四師團是出了名的“窩囊廢”,日俄戰爭時就是那幅德性,和支那人也這麼怕死,竟然也有臉自稱是日軍精銳師團之一!

他一面命令發起攻勢,一面派人聯繫中村:“兵貴神速,擊破對面支那軍隊、搶佔臨津江爲司令部作戰部署,中村君請與我一道努力,迅速打破僵局。”

然而傳來的消息讓他哭笑不得:“沒有接到對中國攔截軍隊攻擊的命令!”

一直聽過第四師團的種種不堪,現在真的見識到了。早知道如此,應該讓精銳的第一師團和第四師團的任務調個個纔對:讓怕死的第四師團來詐敗誘敵,絕對做得既投入又真實!

第156章 出來溜溜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48章 識荊第164章 投誠第913章 中華魂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體驗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444章 天堂第94章 聽黃調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639章 尿遁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797章 分化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174章 風骨第196章 上門第552章 交涉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309章 攻心第142章 龍鳳緣第756章 變化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426章 招商引資第684章 裁兵(下)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907章 火線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699章 大義所在第243章 歸心第65章 衝突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414章 談判第612章 逼宮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112章 戲精第113章 黑白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355章 奉軍建軍綱要第414章 談判第729 爭風吃醋第784章 曇花一現的強硬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02章 反思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159章 退守第459章 公與私第992章 以戰迫和的決心第791章 熱絡第486章 東北義勇軍第416章 故人來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10章 勞軍第1004章 更大的天地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97章 陰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226章 傾銷第154章 善後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168章 撫卹第79章 形勢逼人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608章 閒得蛋疼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2章 角逐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460章 野心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548章 和平曙光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55章 匪亂第238章 悲第1009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901章 僵持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534章 大勢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159章 退守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
第156章 出來溜溜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48章 識荊第164章 投誠第913章 中華魂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體驗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444章 天堂第94章 聽黃調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639章 尿遁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797章 分化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174章 風骨第196章 上門第552章 交涉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309章 攻心第142章 龍鳳緣第756章 變化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426章 招商引資第684章 裁兵(下)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907章 火線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699章 大義所在第243章 歸心第65章 衝突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414章 談判第612章 逼宮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112章 戲精第113章 黑白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355章 奉軍建軍綱要第414章 談判第729 爭風吃醋第784章 曇花一現的強硬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02章 反思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159章 退守第459章 公與私第992章 以戰迫和的決心第791章 熱絡第486章 東北義勇軍第416章 故人來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10章 勞軍第1004章 更大的天地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97章 陰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226章 傾銷第154章 善後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168章 撫卹第79章 形勢逼人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608章 閒得蛋疼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2章 角逐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460章 野心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548章 和平曙光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55章 匪亂第238章 悲第1009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901章 僵持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534章 大勢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159章 退守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