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獎賞

抱着坐山觀虎鬥想法的孟恩遠軍隊根本沒想着介入此戰,因此當叛匪漫山遍野衝來時傻了眼,眼睜睜看着匪軍進入吉林境界而根本無法有真正有意義的攔阻----準備不力是一方面,這些土匪來得太兇了!

匪軍在此時本來是想不顧性命地從吉林境內向北逃的,韓麟春的部隊再能打,也追不上有壯士斷腕精神的巴布扎布軍隊啊。不過可惜的是,沒等巴匪軍向北衝,北方又出現一支龐大的軍隊!

已經喪膽的巴匪軍還以爲又是衛隊旅擺下伏擊陣呢,不用多想,大家夥兒一齊向南跑吧。南面是剛剛被擊潰的吉林軍隊的後方,也許還有一條活路,要是被不要命一樣的衛隊旅截到了,不知道誰又要長眠於此呢。

這也給衛隊旅進入吉林地界一個非常好的藉口,你剿匪不力嘛!張漢卿的剿匪軍沿白城向東南有意識地推進,刀鋒直指省會長春,明眼人都能知道,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給老孟施壓呢。

張漢卿還在猜測新來的軍隊到底是哪方神聖時,對面已經有人叫陣了:“是學良賢侄嗎?我是吳俊升啊!”

張漢卿心裡不平靜了:吳俊升,未來奉系的重要一支,父親長期的副手,生死與共的盟兄。歷史上兩人都死在皇姑屯,實現了他們盟約的誓言“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不管是現時的需要,是對歷史人物特別是父輩人物的尊敬,他都得上前見禮。不過民國大人物見得多了,縱然是名聲之大如吳俊升之輩,也只是有些嚮往,卻談不上驚訝。

吳俊升一臉橫肉,遠比他想象中來得還要兇悍。對此,他毫不意外,和他老爸一樣,老吳本來就是土匪出身。

一見如故。當初張作霖在面臨暗殺的嚴竣時刻還能讓其投奔吳俊升,充分表明兩位盟兄弟的感情是經得住考驗的。戰爭時期,也沒什麼閒心敘情,兩人就剿匪心得交換了意見。

說實話,吳俊升對他的這位“盟侄”的種種傳說還是將信將疑的,畢竟是隻有十六歲的年青人嘛,可能是小張(他嘴中的小張,可是我們的老張)對長子的扶持,畢竟,他在五十生得的獨子吳泰勳備受他的疼愛併爲小吳設計了種種道路,雖然小吳今年才三歲。人同此心嘛。

不過當他略爲聽說了騎兵連的英勇、韓麟春的勇猛後,不由得對面前的小侄子刮目相看。能將官兵練成這個樣子,至少他吳大舌頭做不到。想到自己作爲洮遼鎮守使卻愁於無軍功可得,現在,有張漢卿在此,一起痛打已喪膽的巴匪軍是一個絕妙的主意。如果要行,他將乘機伸入吉林,在這裡找一塊地盤好安身。叔倒倆決定就是剿匪的名義,聯兵入吉。

不過孟恩遠還是動作迅速,他急忙致電張作霖:“雨亭兄鈞鑒:僞‘勤王復國軍’入遼以來擾亂地方,爲害匪淺。經子侄輩奮勇殺敵,氣焰頓失。曙村雖不才,尚有餘力,豈有倚子侄輩大放異彩而倚壁上作一老朽乎?孟負有守土吉林之職,當責不容貸。現吉軍各部均已就位,亟請友軍暫停越界,一者人地生疏,交通不便;二來兩軍互不體屬,恐有誤傷之虞。”他也美美地給了張作霖甜頭:“學良侄輩有功於國,弟當不逞其讓,當代爲報請中|央,因功襲賞,不失志士之心。”

張作霖與吳俊升是什麼人,孟恩遠還不知道?他們出了人出了錢,若是以剿匪的名義進駐吉林,自己還真不好辦。只能給他點好處讓他收手了。老張現在缺什麼?人、槍自己是不會給的,名望呢,中|央已經給他了,黎元洪總統剛剛發佈法令,各地督理都稱督軍,巡按使都稱省長,張作霖已經是奉天的督軍兼省長了。除了二十八師馮德麟聽說和他關係鬧得很僵之外,也沒什麼可費心的,要說有想法,只能在他的那個長子身上。

老張爲了這個長子也煞費苦心,還巴巴的給他建了一支軍隊,叫什麼衛隊旅。還別說,他這個長子還有兩把刷子,硬把一支新軍搞得是有聲有色。從剿匪前線士儐這孩子的話可以判定,衛隊旅打仗還真行,巴布扎布活躍了十幾年,那麼難啃的骨頭都被他打得聞風而逃。自己這時候如果給他弄點什麼勳章咧升職咧,老張一定高興,也就不好意思再進我的吉林了吧?

果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張作霖不好意思再往吉林裡用兵了,還得表示謝意,自己也確實不好意思給自己兒子要官要職啊,老孟真會雪中送炭呢。並連忙說已命剿匪軍暫留白城、白音泰賚(目前還是個大鎮,即現代通遼市)一線,以防匪軍反覆,再禍人民。“一俟匪清,即當返回,絕無停留,尚請勿念。”

勿念個鬼!要不落實了,你能不念嗎!孟恩遠此時只得幫着給張漢卿吹噓:“治軍有方,雷厲風行,奉人稱之曰能。三日前以百人騎對數千匪軍,三戰不竭,匪爲之動容。兩日前圍殲大部,一戰成名。匪能喪膽,實張漢卿之力。中|央若能及時褒揚烈士,提攜後進,當使諸軍震發,殲滅頑敵指日可待!”

此時黎元洪總統與段祺瑞總理心結已生,正爲爭奪各地擁護而明爭暗鬥,孟恩遠一張電文,既讓張漢卿薄名遠揚,也使府院兩系同時向張作霖伸出橄欖枝。兩下合力,不約而同地讓張作霖吉出望外地得到一紙委任狀及功勳章:“委任張漢卿爲奉天督軍署上校參議,並提調奉天一應剿匪事務,以下立功官兵,由督軍張作霖論功行賞,勿失將士之心。”

衛隊旅還是沒能得到中|央的認可,但是張漢卿卻名正言順地被中|央委任了,這是大喜之事。不過張漢卿面對郭鬆齡、韓麟春,還是有些羞赧:自己未出一分力,仗也沒撈到打,卻實授了上校,還兼了個參議。而拼了老命的老部下們,卻連個渣都沒吃到。

第336章 冒險第165章 咬第15章 前門有感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204章 抄家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13章 在北大讀書的日子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第738章 收租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388章 火併第798章 釜底抽薪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565章 突破第73章 唯義與利第482章 且行且珍惜第577章 人民黨政|府的優越性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68章 中介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481章 碰撞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434章 條件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954章 打大了第852章 迎戰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345章 好事近第481章 碰撞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579章 外交家第309章 攻心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880章 輕敵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632章 易將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140章 桃色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43章 要過好日子來東北第756章 變化第104章 說客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438章 飯局第428章 佈局第565章 突破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711章 尊師重教第296章 贏家第511章 推心置腹第588章 碰撞第211章 牀前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26章 釣戲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66章 誓言第541章 廢督裁兵(上)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238章 悲第118章 禮遇第466章 陝西爭奪戰第429章 迷失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84章 論英雄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251章 借兵第2章 角逐第699章 大義所在二十一條解析第260章 助力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719章 邂逅第144章 牽線第727章 糧食危機第509章 謎局第458章 抓虎第146章 試探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48章 識荊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276章 賑災(下)第615章 如夫人第418章 亮相
第336章 冒險第165章 咬第15章 前門有感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204章 抄家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13章 在北大讀書的日子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第738章 收租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388章 火併第798章 釜底抽薪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565章 突破第73章 唯義與利第482章 且行且珍惜第577章 人民黨政|府的優越性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68章 中介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481章 碰撞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434章 條件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954章 打大了第852章 迎戰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345章 好事近第481章 碰撞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579章 外交家第309章 攻心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880章 輕敵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632章 易將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140章 桃色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43章 要過好日子來東北第756章 變化第104章 說客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438章 飯局第428章 佈局第565章 突破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711章 尊師重教第296章 贏家第511章 推心置腹第588章 碰撞第211章 牀前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26章 釣戲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66章 誓言第541章 廢督裁兵(上)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238章 悲第118章 禮遇第466章 陝西爭奪戰第429章 迷失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84章 論英雄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251章 借兵第2章 角逐第699章 大義所在二十一條解析第260章 助力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719章 邂逅第144章 牽線第727章 糧食危機第509章 謎局第458章 抓虎第146章 試探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48章 識荊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276章 賑災(下)第615章 如夫人第418章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