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助力

天津港,傍晚。

廕昌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遠處一艘巨輪的靠岸。他化裝成一個商人,身邊是各王府湊出來的忠實旗丁,均扮作腳伕。他們就像天津港無數以苦力養家餬口的苦哈哈們一樣,在人羣中毫不起眼。若是能讓人稍感不爽的,是他們一行人留下的辮子太過於自然,顯然是受過長期的“薰陶”所致,不過算起來這也沒什麼奇怪,畢竟,民國成立還不久,很多遺老遺少們都還拒不剪辮子,連國學大師王國維都留着呢。

可是唯一讓人生疑的也是這個辮子,因爲要出苦力,留着辮子極不方便,所以至少在碼頭工人這個行業,留着辮子的是極少,別說這一羣人了。

奉情局天津站站長劉多荃早已奉命盯着這批不尋常的人物。天津是奉情局在關內的極重要一站,堪比北京。奉情局在此耕耘了一整年,已經初步建立起相應的情報採集來源與輸送渠道。當然,“宗社黨”向日本人購買軍火的消息,是高紀毅親自向他通報並要求他“不惜一切代價”查清楚這批軍火來津的具體時間、地點、方式。

因爲這批軍火對張漢卿、乃至張作霖都相當重要。

是部隊亟需的大炮。

在坦克未出現之前,大炮是名符其實的陸戰之王。即使是坦克,也只是高度機動化了的火炮而已。自1915年國際再對華實施《禁運軍火協定》後,北洋軍從國外取得先進技術特別是武器的渠道被關閉了。

隸屬於中|央的軍隊還好些,他們可以持續地獲得國產的火炮,但是已經漸漸淪落爲後孃養的奉軍,就不免地受到影響了。

要說當時中國的火炮並不像後世宣傳的那樣“一窮二白”,我們的火炮也曾經輝煌一時。上溯到1903年,北洋新軍裝備了6門先進的德制克虜伯退管式14倍75毫米管山炮,它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山炮了。經過嚴格測試,該炮性能非常強大,隨後又追加了72門,武裝到最早的北洋六鎮中。

1905年,江南製造總局根據該火炮進行仿製,最後成功製造出,當然和原廠還是有一定差距,這是工業水平決定的。其炮架爲雙輪單腳式,行列全重405公斤,用四馬馱載或一馬挽曳,射程四公里。除當時最先進的部件復進彈簧購自美國外,其它部件都是江南製造總局自制的!不過由於比較先進,年產僅六門。

在1913年的時候進行了改良,後來有好幾個名字,一般叫滬造克虜伯式75毫米山炮,簡稱滬克75山炮。與之前仿造的近500門山炮成爲清末和民國時期各派系軍隊的重要打擊力量。當時二十七師分得18門----正好夠組建一個炮兵營的。能分到這杯羹,還是借了二十七師還算北洋元老部隊底子的光。

對北洋軍來說,山炮甚至比野炮還重要,因爲北洋軍大部分是輕步兵,火炮主要用作步兵火力支援,所以火炮能夠跟上步兵行進速度是非常重要的。而當時中國道路狀況很差,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公路,只有土路、小路、山路。這種地形,野炮是無法發揮威力的,因爲這種地形靠騾馬拖拽基本不可能。所以,能夠拆成幾個部分、由騾馬甚至士兵揹負的山炮就是極好的武器了。

一晃又好幾年過去了,二十七師還是這點家底,也就零星購買了些。但是世界軍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當初還算先進的山炮,很快就落伍了。儘管在研發當年屬世界最尖端的火炮時,號稱“具有半個世紀內全部先進的火炮設計理念”。

炮兵不同於其他兵種,性能落後的炮兵,還不如沒有炮兵。遠不及敵人的炮兵在實戰中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浪費大量的後勤補給和軍事資源,得不償失。27師要防備的對象日本人在1908年由島川文八郎設計成功出一款新炮----四一式山炮,性能全面壓過滬造同型山炮。

四一式山炮由於精度良好,分解組合容易,重量很輕(540公斤),2個士兵就能推着移動,機動性很高,在各種地形使用都很方便,性能優於滬克75山炮。該炮在後來風靡東北軍及華北諸部,民國各兵工廠都曾仿製,算得上碩果累累。

由於日本工業實力的限制,這樣新式的大炮也無力配備旅團及聯隊使用,也是剛剛決定作爲師級支援火炮的核心來使用的,直到七年後的1934年才下發到各聯隊直接支援步兵。對比一戰各國這樣的山炮此時只是普通步兵團的直屬炮兵連使用,他們步兵師配備的已經是75到105毫米**炮,可知日本的陸軍實力與歐洲列強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當然,中國就更不要摻合了。

宗社黨徒們知道張勳的兵員較少,爲了給這次復辟以強心劑,軍火採購的重心便放在這種性能優異的新式火炮上了。當然日本國內也給予了大力的協助,一批尚未武裝給甲等師團的四一式山炮便優先供應給了他們。

因爲這種火炮的性能較滬克75山炮遠優,日本軍界也大肆渲染,使得本來應該保密的軍火採購變得透明起來。張漢卿的這付軀殼之前在日本軍界還是有一些人脈的,大體上知道了這事,奉情局若不關注便嚴重失職了。

按照四萬元一門的價格,廕昌安排在日本國內的肅親王的兒子憲德採購了30門,連同炮彈六千發一起裝運上船,準備在天津秘密靠岸,然後由小船通過海河轉運河入北京。爲防不測,日本支那駐屯軍派一箇中隊護送。因爲條約的關係,日本兵都身着便衣,在遠處逡巡。

本來,各國租界設立之初,沒有權利駐紮軍隊,但《辛丑條約》使列強獲得了這一權利。各國列強借口保護公使館、領事館和本國僑民的安全,在和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時便在第三條規定,“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山海關至北京沿鐵路的12個地方駐紮軍隊”。由此,各國正式開始在中國駐軍。

日本軍隊於1901年來津,最初是駐紮在英租界。1900年發生義和團運動,日軍參加八國聯軍進攻天津。日軍福島安正少將率領步兵二大隊率先攻入城內,並攻破位於該兵營附近的海光寺,到達天津舊城南門。《辛丑條約》簽訂後,日本將海光寺劃歸日租界內。

當時,日本駐屯軍的宿舍“清潔整頓良好,尤以昌黎的兵營在各國中最好”,並能保持良好的衛生。1912年爲收容戰時步兵一個大隊,建設了四棟兵舍和附屬建築。同時天津步兵憲兵隊及軍醫院還鋪設了自來水管道,以方便士兵做飯、洗澡之用水。其被服則主要由所屬部隊攜帶而來,士兵所吃的精米以及馬良所需要的燕麥、大麥從日本內地直接運送過來,其他不足部分現在解決。尤其是戰馬所需的麥秸、乾草,則直接從當地收購解決。

1913年5月,因派遣兵力的增加,支那駐屯軍司令佐藤鋼次郎請求陸軍大臣增加經費,建設臨時兵營,以滿足新派遣軍官的居住。1913年9月2日,又向日本陸軍省報告說,海光寺兵營冬季使用的是火爐取暖,由於灰燼埋於地下,容易發生火災,希望能夠建設專門的灰燼處理場。1917年海光寺兵營又以澡堂年久失修,且門口狹窄無處放置鞋靴爲由,向陸軍省申請經費進行改修。

這是長駐的節奏。

也因爲那次八國聯軍進北京,列強在從北京到山海關一線的12處地方駐兵。山海關以內,京奉線隨時有被列強掐斷的可能,這讓一心想向關內發展的張作霖頗多顧忌,當然也是他得以自成一體的原因之一----中|央同樣也鞭長莫及。就因爲京奉線多國共“管”的現實,讓這條大動脈反而一向風平浪靜,不受政局影響。

可是忽然有一天,平靜被打破了。經常乘坐這條線的旅客們發覺一件不同尋常的事:京奉線癱瘓了。在奉天車站他們被通知,因爲要討伐張勳,所有發往關內的列車都被臨時徵用。接着,全副武裝的官兵登上了一節又一節列車,滿員後向南馳去。

可是其它站點的人就奇怪了。怎麼回事?就是當年白俄鬼子與東洋鬼子打仗,京奉線也沒出現過如此一票難求的事件來。要知道京奉線可是各國共保的“平安”線路,中國軍隊爲何會如此,嗯,怎麼說呢,囂張?

便有人大着膽子質疑此舉的合法性。也是,民國了嘛,民智大開,皿煮的觀念已經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萌芽。衛隊師徵用列車,用得名義是討逆,聽說張勳復辟。張勳復辟就復辟好了,人家本來就是皇帝,不是被袁大總統硬趕下去了麼。連老袁都想做皇帝,人家重登龍廷怎麼了?不過報紙都沒聽說這事啊?且讓我上車先!

這話不過終究說說而已,面對荷槍實彈、軍容整齊的軍隊,牢騷只敢在私下裡發發。然而這支軍隊是什麼人?感覺氣質大不同啊!

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19章 商機第264章 收編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47章 惡搞第818章 天網第691章 一則笑話第133章 嫡系第87章 同牀異夢第282章 中國人的脊樑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156章 出來溜溜第355章 奉軍建軍綱要第222章 洗牌第95章 鬥嘴第413章 分贓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309章 攻心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1005章 勝利者的福利第197章 陰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947章 口水仗第913章 中華魂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468章 言歡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136章 軍訓第797章 分化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509章 謎局第424章 出山之邀第744章 道威斯計劃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122章 網羅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718章 決心第958章 硬茬第587章 京漢鐵路大罷工第761章 暗流第879章 誘餌第762章 代號574第393章 中衛改編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4章 息亂(上)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975章 緩局第975章 緩局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62章 老司機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128章 算盤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141章 往事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242章 城南槍聲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741章 完美收宮第175章 直面第621章 直奉大戰(上)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220章 摘果子第16章 不速之客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000章 合圍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678章 收伏第568章 峰迴路轉第612章 逼宮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295章 陸建章之死第804章 敲定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
第667章 西行漫記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19章 商機第264章 收編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47章 惡搞第818章 天網第691章 一則笑話第133章 嫡系第87章 同牀異夢第282章 中國人的脊樑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371章 黃金!黃金!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156章 出來溜溜第355章 奉軍建軍綱要第222章 洗牌第95章 鬥嘴第413章 分贓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309章 攻心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1005章 勝利者的福利第197章 陰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947章 口水仗第913章 中華魂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468章 言歡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136章 軍訓第797章 分化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509章 謎局第424章 出山之邀第744章 道威斯計劃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122章 網羅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718章 決心第958章 硬茬第587章 京漢鐵路大罷工第761章 暗流第879章 誘餌第762章 代號574第393章 中衛改編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4章 息亂(上)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975章 緩局第975章 緩局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62章 老司機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128章 算盤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141章 往事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242章 城南槍聲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741章 完美收宮第175章 直面第621章 直奉大戰(上)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220章 摘果子第16章 不速之客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000章 合圍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678章 收伏第568章 峰迴路轉第612章 逼宮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882章 犬牙交互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673章 軍建狂魔第295章 陸建章之死第804章 敲定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