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強硬接收

可是張漢卿的態度十分堅決。他對張作霖、張作相、孫烈臣等奉軍元老們詳細分析了一下國際上對於蘇俄政|府即將進行的干涉態度、日本人一旦進入之後的所可能造成的尾大不掉的風險後,張作霖一錘定音:“趁小日本還沒下手,先把生米做成熟飯。之前它取得的地方老子無可奈何,可是它再想佔新地方,門都沒有!”

一些“持重”的將領們擔心這樣會激起日本的反彈,張漢卿表示:“弱國無外交。我們無論做任何進步,都會導致日本的反彈,這是由日本的國策決定的。衝突是一定的,但只要我們本着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不給日本下手的機會,大的衝突相對不易發生。不過如果真的還是發生了,那就表明,無論我們如何退讓,仍然不會滿足日本人的欲壑,那也沒什麼好談的了!”

張作霖是少有的支持張漢卿的大佬,他本來就對日本人在東北的惡劣行徑從骨子裡不滿。見大家都怕日本人,於是插言說:“招集奉天各縣的警察局長開個會,動員人力,一夜之間就把南滿鐵路的鐵軌都埋到地底下了。然後十幾萬東北軍主動打大連的一萬五千日本兵,能把它打得得一乾二淨,咱幹嗎要怕小日本呢?”

是啊,從正史上看,到1919年,日本纔在關係到國家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上趕上中國,這個東西其實放在後世已經不值錢了,它叫GDP。

這個時代,剛剛進入熱兵|器時代不久,人力、地盤、持久力,纔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爲強國的重要標誌。在這個方面,東三省雖然只是 中國的一隅,但它對日本來說完全就是一個龐大的存在,如果它發力的話。

中東路之所以被俄、日甚至英美覬覦,是因爲它是當時中國所僅有的幾條交通大動脈之一。在東北,它是連貫中俄最方便的道路,也是俄西伯利亞連接其遠東國土的捷徑。另外,從哈爾濱向長春,將連接到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長春----大連)。俄國控制它,既可作戰略上的緩衝,也可以輕鬆控制東北並獲取豐富的資源;英美控制它,可以在俄日勢力範圍內打入鍥子;對日本的意義則更大:既可以藉此控制全部東北,去完成其控制滿蒙使之成爲第二故鄉的既定國策,也可以作干涉蘇俄的跳板。

這條鐵路對中國特別是東三省的作用更大:它是黑省的大動脈,對於發展經濟、于軍事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日本人進入海參崴之前控制它,將使得黑省的主權牢牢地把握在東三省巡閱使署手中,並隔絕日本人想借此路與南滿鐵路會合的野心。

單以哈爾濱而言,爲中東鐵路本支線的分歧點。俄國人善意經營,稱爲東方的莫斯科,其經濟條件,在整個東北都是數一數二的。在張漢卿的設想中,黑省本來就是奉系稱霸中國的大後方,必須揉不進沙子。

幾乎是俄國國內戰亂一起,黑龍江奉軍即收回中東路守備權。經張作霖“請示”,中|央政|府任命黑省督軍孫烈臣兼中東鐵路督辦,由張漢卿擔任會辦並全權處理此一事務。

甫一上任的張漢卿即刻抽調衛隊師主力進入哈爾濱。他聲明中國對中東路享有完全主權,出兵接管了原沙俄外阿穆爾軍區司令部、護路軍參謀部、憲兵司令部、警察局等機構。

北極熊第一次在綻放的海棠下屈服了。由於其國內一團糟,根本不可能在這麼一件“小事”上有什麼比較有系統的指示。所以在強勢奉軍進入後,俄人基本上沒做太大的掙扎。局勢混亂,誰也不敢冒着打仗的風險和奉軍一較高下,關鍵是勝利的希望渺茫,何必做無謂之爭?

只有當塵埃落定的時候,人們才發覺,張漢卿選擇此時佔領中東路的時機是如此巧妙!

因爲此時民國政|府對由蘇維埃主導的十月革命結果並不承認,中國駐俄公使劉鏡人奉命在二月份撤出莫斯科以示抗議,中國政|府宣佈繼續承認克倫斯基政|府(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政|府)的外交代表,並指示張作霖派軍隊封鎖東北邊境地區以圖孤立。

就因此,正史上中東路的歸屬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確認,等到蘇俄穩定局面之後,又是一陣脣槍舌劍,後來的少帥按捺不住和蘇俄打了一架,惜敗,於是中東路重新補以蘇俄人控制。

就因此,張漢卿搶先造成事實,並在其後以此作爲中蘇和平的一道籌碼,可謂有先見之明、時機的把握恰到好處。

不過張漢卿在和孫烈臣商議後,其主力不是駐紮東北和俄接壤處而是放在了長春與日軍接壤處,當然美其名曰防止俄人向奉吉滲透,這是有充分理由的。

蘇俄國內的亂局同樣影響了生活在哈爾濱的俄國僑民。十月革命和蘇俄國內戰爭的爆發,大批白黨士兵、軍官、哥薩克、尚不瞭解新黨的知識分子和羣衆以及商人地主,還有沙皇俄國的政|府官員們,這些說好了是持不同政見的人,也就是反布爾什維克的人紛紛外逃。他們被稱爲白俄,是與赤化的“紅色”蘇聯人相對應的羣體,是新舊兩黨中的舊黨。有錢的就往德國法國等國家奔去,而更多在西伯利亞、遠東的人就近選擇了中國。

這時候的哈爾濱,還只是黑龍江省屬的一個市,不過因爲處於中東鐵路“T”型交叉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顯,並逐漸在經濟上超過了當時的省會齊齊哈爾。

許多白俄都有一個輝煌美好的過去,漂泊在異國他鄉依戀於往事便成爲他們的常態,想想曾經的公爵夫人不得不倚門賣笑,便驀然覺得時代是可悲又可嘆。很多人來到中國的時候並不貧困,那時候他們帶着花花綠綠的、印有彼得大帝頭像的盧布,逃難的時候當然得節儉着花,然而蘇俄政|府新幣制的建立,使得他們手裡的盧布也隨着一個壽終正寢的時代變成廢紙、變成在白俄舊貨店出售的毫不值錢的小玩意。

只一年的時間,幾經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和長時間的流離失所,使得絕大部分白俄人的心態起了變化。沒有錢,由於漢語不好,白俄要在中國找一份像樣的工作養家餬口殊爲不易。

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爲了謀生,出賣身體這一古老的行業再度流行。部分白俄婦女逐漸淪爲社會底層而不得不選擇靠身體賺錢,她們放棄了自古以來的歐羅巴中心主義,良好地秉承了東正教隱忍剋制的品質,即使她們中的很多人曾是沙俄時期的貴族。他們不再把中國人譏笑成“猴子”,淪落到這一地步,也只能由得“猴子”們在她們身上跳上跳下。

張漢卿適時打起了分化的主意,只是爲了讓中東路的回收減輕些壓力。他決定實施一項制度,允許失去國籍的白俄人在中國境內合法地生活和務工,中國政|府保護他們的私有財產,這樣至少可以保證生存需要。張漢卿還許諾,如果中東路被收歸國有,依附於這條鐵路的白俄人可以保留當初的工作,這一雪中送炭的舉措讓白俄人有絕處逢生的感覺。他們贊同由中國政|府收回中東路的控制權,總好過被東洋和西洋鬼子們拿去。

哈爾濱總領事兼中東路督辦霍爾哇拖(又譯霍爾瓦特,俄國人名字的漢譯就是這麼拗口)系舊黨首領,爲新黨所反對,幾於不能維持秩序。俄羅斯新黨在俄國革命一週年之際,爲表示紀念,哈爾濱俄國各團體開會協議,要求承認海參崴臨時政|府,霍爾哇拖不許。於是新黨控制下的同盟罷工委員會要求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行政權交給海參崴臨時政|府代表,霍爾哇拖也不聽,俄人遂全體罷工。

正史上民國政|府倒是在民國七年初即迫令俄兵解除武裝,使得中東鐵路的護路權,始行收回。但是不久後干涉軍(英、法、美、日、中----竟然還有中國!)共同出兵西伯利亞時,曾藉口軍事運輸上的關係,由中、俄、英、法、意、美、日,各派代表一名,在海參崴組織委員會,以共同管理西伯利亞及中東鐵路。這還是段祺瑞任總理的時候,與日本簽署有《軍事協定》,即《共同防敵公文》、《共同防敵協約》、《海軍共同防敵協定》,無端讓日本捲了進來,痛失好局。

張漢卿以此爭執造成中東路癱瘓爲由,趁機派兵佔據同盟罷工委員會會所,一面解除俄國軍警武裝,迫令霍爾哇拖離開哈爾濱,並將政權交給黑龍江督軍孫烈臣所帶派的人員。

這一來就像天捅了個大窟窿。可是張漢卿不怕:俄國新政|府自顧不暇,根本顧不上遠東這一塊。舊俄在遠東的實力有限,面對有心而來的奉軍,他們完全無可奈何。

所以在他不計後果強勢出擊下,中東路全境順利重新歸於中國控制之下。消息傳來,國人大振,蘇俄人大忿、日本人暈。

第932章 爭風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932章 爭風第798章 釜底抽薪第69章 王爺賣王府第207章 交易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32章 撩刺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583章 沙龍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236章 建黨第909章 難啃的骨頭第737章 放人第154章 善後第63章 找茬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94章 聽黃調第892章 繳獲了一面軍旗第893章 退意第218章 遭難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564章 海警處第686章 威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492章 用兵檄文第406章 海軍的三駕馬車第120章 左右手第135章 洗腦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823章 給一記重磅炸|彈第922章 休戰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320章 遠東局勢第927章 調笑第1000章 合圍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1章 覲見第40章 全武行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43章 少年人有朝氣第173章 恥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207章 交易第159章 退守第35章 打架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821章 混亂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757章 壓力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908章 近身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427章 汽車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77章 第一桶金第12章 君前奏對第205章 營救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691章 一則笑話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561章 雅事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639章 尿遁第958章 硬茬第627章 戰後(上)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756章 變化第251章 借兵第789章 長臉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876章 戰爭升級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773章 如謝安故事第456章 取姓法第429章 迷失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104章 說客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
第932章 爭風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230章 包產到戶第932章 爭風第798章 釜底抽薪第69章 王爺賣王府第207章 交易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32章 撩刺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583章 沙龍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236章 建黨第909章 難啃的骨頭第737章 放人第154章 善後第63章 找茬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94章 聽黃調第892章 繳獲了一面軍旗第893章 退意第218章 遭難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564章 海警處第686章 威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492章 用兵檄文第406章 海軍的三駕馬車第120章 左右手第135章 洗腦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823章 給一記重磅炸|彈第922章 休戰第1001章 讓每一個士兵體面地戰死第320章 遠東局勢第927章 調笑第1000章 合圍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1章 覲見第40章 全武行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43章 少年人有朝氣第173章 恥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207章 交易第159章 退守第35章 打架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821章 混亂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757章 壓力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908章 近身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427章 汽車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77章 第一桶金第12章 君前奏對第205章 營救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691章 一則笑話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561章 雅事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639章 尿遁第958章 硬茬第627章 戰後(上)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756章 變化第251章 借兵第789章 長臉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876章 戰爭升級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773章 如謝安故事第456章 取姓法第429章 迷失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104章 說客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