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非常手段

至於奉票擠兌風潮如何解決,這是一個難題,張作霖麾下在財經界的高手也有幾個,厲害的如劉尚清等,卻對此一籌莫展。其他人要麼是跟張作霖鬍匪出身,大字不識幾個;要麼學富五車,卻眼高手低,對金融這些事敬而遠之,清高者鄙而視之。眼見得濟濟一堂,能主事者了了。

劉尚清想到以往錢商求兌,多借口調撥匯款由,今若用開匯票的方式,把款匯出備錢商購貨使用,他們便無法在奉天索兌了。大老粗們附庸風雅,齊聲說:“不錯!”

雖然絕大部分人不明白其中是什麼意思,想來第一財經高手的話總是不錯的。

然而張漢卿卻給大家潑冷水:“這辦法雖好,只是給特定人使用的,不能普遍流通,用途甚是狹窄,對解決擠兌風潮作用不大。”財政廳長王樹翰也搖搖頭說:“緩不濟急。”

少帥質疑劉總辦的專業,奉天軍政高層頗有些人不滿:“你少帥就算文武雙修,在軍界能拉起一支不錯的隊伍,還不是仗着老爸的實力?那個什麼土改,也不知道結果如何,現在就一躍成爲政界新貴,奉天各個衙門都對你‘奉天土改委員會’的人客客氣氣,有督軍兼省長的面子,也就算了。現在這是連‘鐵算盤’劉尚清都拎不清的大事,你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麼?那些商人可不會給你少帥面子!”

不過劉尚清低頭想了一想,卻赧顏說:“少帥說得是,這是確不能治本。”他忽然擡頭面向張漢卿:“不知少帥可有辦法解決此事?”這位少帥屢有出奇表現,金融界的事,說難是難,但少帥難保沒有解決之道。別人對少帥之作事可能暗有微詞,自己可是經常與少帥有徹夜長談之舉,深佩服少帥之能。

張漢卿微微一笑說:“說難也不難,我有兩個辦法,可以雙管齊下,一舉解決此事!”

一座皆驚。人家一個辦法都想不出來,少帥一出手就有兩個。沒辦法,不裝逼遭雷劈。要在奉天有不一般的影響力,非常之時,當用非常手段。

張漢卿雖然年輕得嚇人,卻一直是說到做到,偶有驚人之言,卻很快被證實爲真,這讓他的信譽是極好的。不管對他滿意與否,對他的話還是都能正視的,特別是自暗殺事件之後,老張明顯地把小張作爲繼承人來培養,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張的影響力增大是合理的。

少帥在軍界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幾乎後來居上,一躍成爲僅次於張作霖、孫烈臣的人物,就資深的楊宇霆而言,也要退居一步。只是小張在政界的地位尚不明顯,如果能夠妥善解決此次擠兌危機,在政界的存在感肯定是刷了,這也是張漢卿不遺餘力要出頭解決的原因之一。

當然給老爸鋪平道理是另一重原因。

就像迷途中遇到了指南針、磕睡時送來了枕蓆。劉尚清浸淫金融界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難題而無解,他的癡迷的心一直癢癢的。不管是誰,只要能解惑,對他來說是人生的極大樂趣。這少帥果然有過人之能,不但想出辦法,還是兩個,難免讓人驚喜參半。

張漢卿也不藏着掖着,他說:“學良經過冥思苦想,驟然間想到之前的山西號票的匯票,時有持票人以信用關係,彼此週轉,這不也類似紙幣嗎?我們是否可以發行這樣的匯兌票?只要不當場兌現,這擠兌風潮不就漸漸平息了嗎?反正我們要的是時間。”

莫德惠反駁說:“向外埠匯款,統論大洋,不適合在奉天使用小洋的習慣。”就事論事,張漢卿可沒這習慣自己一言堂。無論是親近的莫德惠,還是奉天的其他人,都知道少帥的習慣是有事會上說,會後無事說。即使爭辯得面紅耳赤也不影響他對對方的觀感,反而有可能更親近一步。張作霖也受他影響,在張漢卿的私聊中,要做“納諫”的好上司。

高等審判廳推事王瑞之也提議說:“票字不如券字”。至於對大、小洋的問題,王並未表示任何意見,因爲只是就生活經驗而言,於金融業沒有好的主意。

東三省官銀號下屬的作新印刷局經理劉仲三眼睛一亮,從旁插話說:“大洋一元抵七角二分,若小洋十二角,能不能抵得上?”

張漢卿拍手說:“仲三大哥的話正合我意。”

劉尚清恍然大悟了。他補充說:“我們可以以小洋爲基礎,規定十二角作大洋一元,名之曰‘一二大洋匯兌券’。其具體辦法是儲置現銀於上海,以爲匯本,另發新券,每元摺合現銀七角二分,任憑商民在上海購貨,就地劃撥現銀,但不得在奉天索兌。官銀號的小洋票,不準在奉天市面通用,因此這種匯兌券,也就代替了小洋票,在東北三省境內通用了。至於奉天興業銀行等發行的小洋票,則改稱債券,一年付利息兩次,仍舊流通於市面,不匯兌也不兌現。漢卿,可是此意?”

張漢卿附合說:“學良還沒想到這麼多,小侄只是意想天開,不想竟然瞎貓碰到死耗子。這都是劉世伯的主意,是不是管用,世伯吃過的鹽比學良吃過的米都多,自然拿大主意。”他大笑着說:“若是行不通,世伯可別怪學良多嘴,反正主意是你們拿的,怪不到我頭上。”

地主們割肉兌換到的小洋券一下子變成了政|府的債券,實質上還是相當於政|府抽去了他們的本金來使用,他們能得到的,只能是每年兩次的“利息”。由於債券不能兌現,無論如何變動,這筆本金政|府一時半會是用不着考慮的,自然輕鬆了許多。這些地主們千辛萬苦鑽政|府的空子,跳樓價換回的債券一下子與“租”地於政|府無異,還又損失了爲數不菲的交易費,無形中又給百姓們省了一筆。

見他這麼上道,劉尚清也大笑說:“少帥講的,一定行的。”少帥居功不自傲,一向又平易近人,是他與張漢卿能成爲忘年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二大洋匯兌券”遂於1916年底計劃呈准,它對平抑奉票擠兌風潮,緩和金融危機,起到不小作用。張作霖主政奉天以來,維持奉票和中、交票的穩定採取了諸多措施,不容其毛荒,物價基本保持穩定。這其中劉尚清則是花過心血和出過力的,因此,他深得張作霖的信任,同時也爲他宦海平步青雲鋪平了道路。

解決了重大難題,劉尚清心情好了很多,他終於可以鬆口氣,開開張漢卿的玩笑了:“少帥剛纔說雙管齊下,一隻管已經湊效,不知另一隻管子要甩向何方?”

張漢卿收斂了笑容,淡淡地說:“今日也許可以解決擠兌風潮,但若有人仍賊心不死,一旦有機會將會重新興風作浪,這股風潮必須得從根上解決。政|府鼓勵正常的商業及金融行爲,但對於那些投機倒把、更有甚者藉助外國勢力干擾奉天經濟的害羣之馬,當以非常手段處置之,快刀斬亂麻,直接從源頭上震懾跟隨者!”

他說的藉助外國勢力者,就是興業銀行副經理劉鳴岐、“瑞桓昌”金店執事黃獻廷等五人,是他們勾結日本人進行擠兌,以此搞垮奉天金融,好讓日本人乘虛而入,這在奉天都是衆人皆知的事實。

興業銀行副經理劉鳴岐,買辦起家,會得一口流利日語。他頗有幾分經濟頭腦,在奉天多次擠兌中,他乘機壓低小洋票兌換大洋的比率,從中賺取鉅額差價。反正他在銀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日本人也找上他,給他不菲的好處,讓他用日本人庫存的銀元,繼續給奉天添堵:一連串的較量中,不但沒能奈何張作霖,還讓他越來越有勁頭。按照這進程,張作霖成爲東北王只是時間問題。關鍵是,無論是老張還是小張,都似對日本人不太感冒,這是日本想努力拉低張氏勢力的原因之一。沒有了錢,張作霖的一切美夢都無法成行。

對日本人的仇恨,隱藏在衆多的奉天軍政高層心中,特別是張作霖、張漢卿,屢受日本人的掣肘卻又無法以牙還牙。現在有這個好機會,張漢卿當然當仁不讓地提出。

劉尚清極表贊同,少帥的“非常手段”的含義他是明瞭的。他深信只要槍斃了這幾個帶頭的始作俑者,至少奉天明面上不會再有堂而皇之的帶頭者,給跟風者的影響一定是巨大的。如果再把“一二大洋匯兌券”落到實處,奉天的金融危機一定可以消除,這恐怕也是少帥認爲要“雙管齊下”的意義所在吧?

他內心有說不出來的高興,問王瑞之:“如何?”王瑞之畢竟是有名的法官,鎮壓不法錢商之事,如能從法理上解決自然是大妙不過的事。

王瑞之卻說:“此事按理應該歸法院審訊處理。”

劉尚清聽後不以爲然地說:“法官拘守律條,程序繁瑣恐涉寬縱,即使判以死刑,也不如肆諸市朝以儆效尤,莫如採取非常手段,壓下擠兌風潮。”

張作霖很滿意。解決了擠兌問題是最重要的事,至於槍斃幾個日本走狗,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日本人陰魂不散,先是動兵,現在又掐他的錢袋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一拍桌子:“這幾個人馬上就逮捕,明天就在大西邊處決,以儆效尤!”

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26章 釣戲第954章 打大了第257章 改組兵工廠第72章 打秋風第670章 將條約的價值最大化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771章 泡皇后第154章 善後第27章 此間有美女否第998章 突破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102章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第438章 飯局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92章 後院起火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07章 計中計第343章 後院第401章 海軍之始第434章 條件第580章 觀景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35章 作戲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1000章 合圍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723章 軟化第26章 釣戲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491章 黑喇嘛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588章 碰撞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879章 誘餌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309章 攻心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16章 不速之客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324章 刺蝟第4章 息亂(上)第491章 黑喇嘛第297章 施壓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460章 野心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413章 分贓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879章 誘餌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852章 迎戰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585章 不服來戰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26章 釣戲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319章 頂回去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878章 幸福來得如此突然第566章 張作霖手黑第375章 五四運動第540章 要賬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458章 抓虎第763章 挑撥第527章 奇襲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分贓第998章 突破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498章 空城魅影第437章 青竹第659章 如意算盤第417章 兩顧茅廬第258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948章 指責第154章 善後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247章 利益交換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27章 調笑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
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26章 釣戲第954章 打大了第257章 改組兵工廠第72章 打秋風第670章 將條約的價值最大化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771章 泡皇后第154章 善後第27章 此間有美女否第998章 突破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102章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第438章 飯局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92章 後院起火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07章 計中計第343章 後院第401章 海軍之始第434章 條件第580章 觀景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35章 作戲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1000章 合圍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723章 軟化第26章 釣戲第464章 三權分立之雛形第491章 黑喇嘛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588章 碰撞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879章 誘餌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309章 攻心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16章 不速之客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324章 刺蝟第4章 息亂(上)第491章 黑喇嘛第297章 施壓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460章 野心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413章 分贓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879章 誘餌第7章 袁世凱的心思(下)第852章 迎戰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585章 不服來戰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26章 釣戲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319章 頂回去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878章 幸福來得如此突然第566章 張作霖手黑第375章 五四運動第540章 要賬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458章 抓虎第763章 挑撥第527章 奇襲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分贓第998章 突破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498章 空城魅影第437章 青竹第659章 如意算盤第417章 兩顧茅廬第258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948章 指責第154章 善後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247章 利益交換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27章 調笑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