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

關鍵時刻,張漢卿打起了分化直、皖的主意,他對張作霖說:“父親之所以現階段不能與段祺瑞相抗衡,是因爲直系力量不能有效牽制皖系。現在段祺瑞重新上臺,形勢對我們不利。要想解脫未來困境,不如在那位‘兩棲督軍’身上下手。只要曹錕反皖入直,則段祺瑞顧忌前後均有大敵,必不敢與父親翻臉,我們則又有較長的緩衝期,且看將來變化如何,這叫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自段祺瑞第三度組閣後,徐樹錚就成爲那時期的政壇寵兒。他也躊躇滿志,以段閣後臺自居。有人說當時的北京政|府,一切軍國大計都在段手中,而段則一切取決於徐,他簡直是內閣中的內閣、總理下面的總理。老段對他的信任達到這種地步,也是民國時一大異數。

針對徐樹錚想做直隸督軍的野心,張作霖指派與他私人關係較好的楊宇霆向他獻計:只要把現任直隸督軍曹錕再升一級,升曹爲兩湖巡閱使兼湖北督軍,調現湖北督軍爲江蘇督軍,這樣既解決了李純,又打擊了直系,更爲自己開了一條路,實在是“一石二鳥”的如意算盤。

這個動腳趾頭都知道不合理也不可能的主意,徐樹錚竟然同意並大張旗鼓地進行了,也是民國間一大奇葩事件。後世研究者多方挖掘,都不明白爲什麼被段祺瑞倚爲長城的徐樹錚竟然變得如此昏庸,只能理解爲他一向行事過於跋扈慣了,在國家大事上免不了太以自我爲中心了。

徐樹錚也認爲曹錕由一省督軍上升爲兩省的巡閱使,又仍兼掌一省督軍,應該會心滿意足的,如果曹錕同意,自己的直隸督軍便垂手可得。不料這個消息傳出後,曹錕大爲光火:自己起家便是從保定這塊寶地,軍閥紛爭之際,離開自己的地盤則是貶遷的信號。他認爲這是段祺瑞政|府明升暗降,故意調虎離山,是皖系將要對付自己的象徵。因此在4月4日打了一通電報給北京政|府,請辭兩湖宣撫使,在未獲批准前先請假一個月,以便到信陽雞公山“養痾”。

當時北洋軍人常用辭職或養病來威脅政|府;與曹的行動配合的,是前線總司令吳佩孚亦致電北京,稱因所部作戰疲勞,請將全軍調回直隸休息。這是表示吳部隨時可以撤軍北返!劍指意味,不容人不多想。

曹錕是主戰派的第一號大將,他雖然能力平庸,軍事上也無多少建樹,但其用人之術卻頗爲了得。吳佩孚便是他一手簡拔,直做到一師之長,統率着曹系軍隊主力,在湖南前線任前敵總指揮,在岳陽、長沙等地與護法軍作戰,連克重鎮,時稱“常勝將軍”。

曹錕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讓他帶兵,從來不管不問,但愣讓吳佩孚對他死心踏地,終其一世未敢對他有絲毫違拗,在政治上與他牢牢同進退,甚至連曹錕在正史上最大的政治敗筆“賄選總統”一事發作並有機會讓吳佩孚取而代之的機會出現時,吳佩孚仍守住忠誠底線對曹錕言聽計從甘居老二,不能說不是他的本事與奇術。

湖南的捷訊剛好挽回了北洋派威信,而吳佩孚部又是湖南戰場上的主力,如果曹錕真的倦勤,吳部真的撤回,則段祺瑞武力平南的政策就功敗垂成,付諸流水。

在當時人眼中,國家統一的希望寄託在吳佩孚身上。因爲南方仍做革命大夢的孫逸仙沒有實力,有實力的雲南、廣西、廣東軍閥們各有算盤,歷史幾乎不用假設:只要吳佩孚一聲令下,他的大軍即可底定三湘並進而蕩平粵桂兩省,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則指日可待!爲了籠絡吳佩孚,段祺瑞親往前線勞軍,並於1918年 6月破格授予吳佩孚“孚威將軍”銜。

段爲了解釋誤會,特要徐樹錚親自跑到漢口來向曹錕道歉,勸阻曹錕不要辭職或請假,也勸曹令吳佩孚不要從戰場上撤退。因此,徐樹錚這一遭碰了大釘子。

丟了面子的徐樹錚惱怒異常,他在漢口同時部署了新的作戰計劃,打算把計劃調往四川作戰的奉軍(許蘭洲部一個旅,奉命進入前線,時在陝西)改調到湖南戰場上,用以監視直軍,以防直軍作戰不力或撤退。

馮大總統知悉曹錕與徐樹錚不和之事後,欣喜異常----這可是分化曹錕與段祺瑞政|府,讓他脫離皖繫懷抱、重新迴歸直系的大好時機。於是安排總統府高等顧問、陸軍上將陸建章到天津來,其目的是要利用陸建章說服曹錕重新回到直系來,與李純合作,把督軍團會議轉變爲有利於馮而不利於段的一種局面。

陸建章是個主和派的幕後活動者,和各省北洋軍閥都有一些直接間接關係,馮玉祥的主和,就和他有關,皖系早已把他當作一個危險人物,必欲除之而後快。

老實說,民國初期對於政要人物鮮有殺害者,這也許是舊中國學習歐美日政治的一大收穫。徐樹錚雖然有心徹底解決這一麻煩,卻還是有些膽量不足。而按照張氏父子密議的結果,讓楊宇霆慫恿徐樹錚殺陸,從而在直皖系之間打下暗樁,對漸已在中國中|央政壇成“三足鼎立”之勢的奉系來說,實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張作霖親自安排與徐樹錚交厚的楊宇霆,要他無論如何不惜代價“促成此事”。一個有心,一個有意,雙方一拍即合。

在什麼地方下手頗讓兩人費了一番思量。馮大總統既有心與皖系一競高下,對作爲重要棋子的陸建章,又如何不特別注意於他的安全?京津冀歷來是直系傳統地盤,皖系力量雖大,但強龍不壓地頭蛇,直接拿下這位直系要員的機會是不多的。既要其心內不疑,又要一擊必中,思來想去,楊宇霆建議的奉軍駐津司令部是一個絕佳的去處。

對陸建章來說,表面“中立”的奉系當然比**味正濃的皖系地方安全得多了,其戒備必然鬆懈,成功的概率很大;對徐樹錚來說,在奉軍地盤上而且是戒備森嚴的司令部殺了直系要員,奉系不論怎麼辯白都脫不了干係。這一石二鳥之計甚是絕妙。

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886章 危局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86章 鄉下人與發明家第169章 成婚第120章 左右手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378章 請尊重司法獨|立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2章 角逐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41章 收斂第668章 會晤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959章 嚴防死守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534章 大勢第852章 迎戰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696章 一種情第922章 休戰第165章 咬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26章 釣戲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414章 談判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837章 當花心遇上大棒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269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上)第293章 福兮禍兮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210章 殺機第475章 這個問題很複雜第929章 最愛美人第5章 息亂(下)第676章 不要武鬥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164章 投誠第988章 女權運動的偉大勝利第52章 調情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175章 直面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332章 土匪來了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774章 露骨第45章 戰鼓擂第934章 撞破第307章 示弱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143章 提親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682章 挾天子令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283章 分裂第488章 對決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164章 投誠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157章 動員第5章 息亂(下)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821章 混亂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434章 條件第373章 說客(下)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6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428章 佈局第777章 貴圈很亂(上)第140章 桃色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405章 定心丸第110章 勞軍第412章 罷戰第43章 少年人有朝氣第589章 遺憾與知識分子的人格
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886章 危局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39章 變生卜測第186章 鄉下人與發明家第169章 成婚第120章 左右手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378章 請尊重司法獨|立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2章 角逐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41章 收斂第668章 會晤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959章 嚴防死守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534章 大勢第852章 迎戰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696章 一種情第922章 休戰第165章 咬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26章 釣戲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414章 談判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837章 當花心遇上大棒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269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上)第293章 福兮禍兮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210章 殺機第475章 這個問題很複雜第929章 最愛美人第5章 息亂(下)第676章 不要武鬥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164章 投誠第988章 女權運動的偉大勝利第52章 調情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175章 直面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332章 土匪來了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774章 露骨第45章 戰鼓擂第934章 撞破第307章 示弱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180章 被惦記上了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143章 提親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682章 挾天子令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283章 分裂第488章 對決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164章 投誠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157章 動員第5章 息亂(下)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821章 混亂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434章 條件第373章 說客(下)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6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428章 佈局第777章 貴圈很亂(上)第140章 桃色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405章 定心丸第110章 勞軍第412章 罷戰第43章 少年人有朝氣第589章 遺憾與知識分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