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閱

當日本人的醜惡嘴臉被人民黨宣傳部的筆桿子刻畫於紙下後,輿論大譁。對比美蘇,同是列強,差距咋這麼大呢?現在中國的家底已經不至於爲了這筆錢奴顏婢膝了!

日本人爲了挽回影響,表示可以在中方簽署同意其“開闢從吉林到朝鮮會寧的鐵路”的文件來放棄對庚子賠款的操縱權。

張作霖在考慮片刻後決定:“好。”

這樣,蘇俄帶頭、美國示範、日本或明或暗的放棄,對中國有強大地緣政治影響的諸大國在此事上的一致,很快變成爲各簽約國一致的追隨。在美、蘇、日、德等大國或賠款比值佔優勢的大國均表示放棄賠款的壓力下,全面取消各國庚子賠款水到渠成,獲得列強的一致同意。

前腳簽署協議,後腳山本就急匆匆地從大連過來了,他要張作霖簽署中日之前達成的文件。張作霖也不食言,大筆一揮“閱”字便活在眼前。

山本很高興,他到了東北,找到接替王永江的遼寧省長張國忱,要求兌現。哪料到張國忱只看了一眼便大聲說:“這是什麼?哪個條款讓我同意做這個事了?”

呃,是沒有,不過老張簽過的字,還不行嗎?

張國忱理直氣壯地說:“現在的執政是段祺瑞,恕難從命!”

老少張帥對於日本人的敵視態度,張國忱若不知道,還真沒資格做這個遼寧省長。笑話麼,遼寧是張作霖的起家老巢,也是東北三省中的中流砥柱,這個省長的位置抵得上半個東北。

當初王永江被簡拔爲省長可是經過了一番考驗的,就是擔任在東北的“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席”後,他的省長之位也沒有拿掉。

而且國統會的據點就設在瀋陽。如果以東北爲獨立一國來看的話,遼寧相當於國都的地位。王永江離開,張國忱能夠接任,說他不是老張的人,山本死也不相信。

但張國忱就是以張作霖不是國家|元首、沒資格簽署對外的合同這個理由來駁回山本,他也沒有辦法,人家說得沒錯啊,到哪裡都能佔得住腳。

這時張漢卿當初所要求的“不當頭”的方針顯現出作用來。就在前段時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一撥子奉系少壯派、元老派都紛紛提出讓張作霖擔任中華民國的總統,好讓他們封官進爵,享受勝利喜悅,被張漢卿直接喝斷。

他認爲誰都可以當王,就是張作霖不可以。

在好一番講解後,大夥才明白,政治不是誰拳頭大就一定能贏。在還要提防更大的拳頭的情況下,韜光養晦纔是正解。

於是,有一定名聲、但名望已弱的段祺瑞被挑了出來。連反直、統一國家最有功勞的張作霖都沒有出來入主中樞,孫逸仙又憑什麼搶這個位置?所以張漢卿這一招,直接在政治上讓國民黨無計可施。

而衆所周知,國民黨的優勢就在政治影響力上。

沒有地盤實施它的政治綱領,慢慢地它的影響力在下降。若不是孫逸仙當機立斷同意在交通委員會任職、並讓有限的國民黨人也同樣擔任幾個部的部長,中國主流聲音裡將會一下子沒了國民黨的聲音,這纔是比打敗仗更可怕的事。

讓段祺瑞繼續在臺上作傀儡,可以讓奉系在對外特別是對日外交上有緩衝的餘地:

重大對華不利條約,繞過實際執掌政權的人民黨,將來完全可以廢除,責任在段;所有段點頭的大事,若人民黨不同意,實際上是不能生效的----自段執政以下,所有中央政|府行政人員均是人民黨一手控制的。張作霖躲在段祺瑞的背後,其樂融融。

爲了牽制日本在東北的動作,張漢卿試圖利用英、美來牽制日本。他不惜血本要將美國資本引進東北,請美國修建大通(大虎山到通遼)、瀋海(瀋陽到海龍)等鐵路和葫蘆島港口,而日本提出的增修吉會鐵路和開礦、設廠、移民等,以及阻止中國在葫蘆島築港的要求,均未照辦,引起日本不滿。

於是山本再回北京,希望張作霖能夠把“京哈線”方案由密約變成公開正式協定,並在協定細目案(即具體條款)上再籤一個字。有了這個字,山本自信段祺瑞不敢不同意,這樣東北的行政長官們就沒話可說了。

可是這次張作霖無論如何不肯就範了,他以段祺瑞纔是國家|元首爲由,拒絕了簽字行爲。

其實上次簽了一個“閱”,張作霖已經後悔得要命了。他知道這不是光築幾條路那麼簡單,鐵路周圍還有附屬地,可以像南滿鐵路那樣駐紮日軍,一旦連成片,東北就不是中國人的東北,而是日本人的東北了。

本來在籤“閱”字時,張作霖就準備不認帳了,但他知道日本人很難纏,哪怕你就留根頭髮絲在地上,他們都會撿起來“順藤摸瓜”,以後有得煩了。

果然,山本不依不饒地上門討債來了。張作霖便乾脆說:“我現在還不是一國元首,要是將這個公開,社會輿論太大,一定會出現‘國論鼎沸’的情景,到時,奉系就‘不能保持其現在的地位’了。我完蛋了,你有什麼好處嗎,誰來落實這個方案呢?”

山本想想也有道理,只好硬着頭皮表示,“可以先把文字的事擱一邊,把文件精神真正落實下去纔是王道”。

張作霖一聽:“這就對了嘛,這樣,我在中央沒法辦理,縣官不如現管,你去找小六子吧,他現在負責計劃委員會,舉凡交通、建設的規劃都是要經過他批准才能辦理的。”

山本來找張漢卿,說明來意。張漢卿心裡苦笑:“這便宜老爸,自己擺不平就推讓給兒子來頂,人家是坑爹,你這是坑兒啊,還一天到晚表現舔犢之情呢。”他現在主要精力已經放在不久後的對西南用兵上了,這煩神擾心的事,實在不想攙合。

不過父子連心,老爸的心思,他是一清二楚的,無非是“拖”字而已,這還不簡單!

他對山本說:“京哈線本來就在規劃之中,不過具體事務還要由政|府處理,您還是去政|府詢問進度爲好,我囑咐一下,他們一定會給你辦好的。”飛起一腳,球踢到行政委員會主席王永江那裡去了。

王永江跟隨這倆老少主子時間久了,自然心領神會,馬上也裝出一副老糊塗的樣子,推說自己這個不懂,那個不會,隨手就把這燙手的山芋扔給了更下面的人。

更下面的人沒法再往下面推,於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還等什麼,咱們繼續踢皮球吧!

山本這回算吃足了“中國式辦公”的苦頭,窮忙半天,什麼也沒撈到。他這個滿鐵理事長的頭銜太低,蔫了,只好再換政|府直接出面,這回換得是外務相次官芳澤。

芳澤從國內飛到北京,當天晚上就來求見張作霖,而且一坐下就賴着不肯走。張作霖也一直在那裡坐着,陪他。

張作霖沒吭氣,芳澤一時無語,眼看時間不早,也沒法再磨蹭,好吧,就話歸正題:“今晚來拜訪閣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把鐵路的事給確定下來”。

說到關鍵點上,張作霖絕不含糊:“不是說了嗎,那是地方上的事,聽小六子說已經交給王永江辦了。怎麼,他還沒給辦好嗎?哦哦,我再幫你催催”。

芳澤急了,又“地方地方”的,還嫌忽悠我不夠啊,不由脫口而出:“貴國不是有句古話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話你可不能不算數啊”。

老張一擺手,“快別,我不是你說的那個‘君子’,我過去是馬賊,是鬍子!”

英雄不問出身。以張作霖今天的地位,別人要說他是土匪出身,只怕要不了多久,中央調查部的人員就會來和你談春秋。可是張作霖自己說自己是土匪,卻完全沒有自嘲的味,而是一種顯擺:老子一個土匪都能當中央的主,你要說什麼!

和老張坐一塊,“儒雅”的芳澤頗有點秀才遇上兵的味道,激將法既然不起作用,那就只好來直接的----沒有我們的支持,你在北京是呆不住的。反過來就等於說,如果他們日本“支持”了,“呆在北京”就不成問題。

這話聽着不是味兒啊,張作霖毫不客氣地擋了回去:“如果我坐不住北京,到時再退回關外也不遲。東北是我家,咱老張高興出來走走就走走,高興回去就回去,誰能攔得了我?”

芳澤想着用什麼話才能把這老頭子給將住,好個老張,不等他說出什麼新的論調,當即把手中的旱菸袋往地上狠狠一摔,只聽“啪嗒”一聲,翡翠嘴的菸袋成了兩半!

張作霖氣呼呼地站起來,兩眼一翻:“我身上不就這麼一副臭皮囊嗎?不要了行不行,再怎樣也不能做讓後世子孫擡不起頭來的事!”說完他就怒氣衝衝地扔下芳澤一個人走掉了。

張作霖行伍出身,痞氣發作時,倒也十分有煞氣。奉軍手裡有近百萬精兵,到哪裡都是一股不得不重視的力量,真要鬧起來,日本政|府還真得掂量掂量。所以只要不僵到翻臉,日本政|府對他還真無可奈何。

這是之前張漢卿、蔣百里等一堆軍事大家得出的結論,也是張作霖的底氣。

芳澤文官出身,哪見過這陣勢,沒嚇住老張,自己反被對方的氣勢給嚇住了,只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在兩人夜談的第二天,鑑於張作霖的“無動於衷”,“忍無可忍”的日本政|府通過外務省發出了一份覺書。

北京政|府外交部當即對日本覺書作出答覆:“東三省和京津都是中國的領土,別拿我們的主權不當主權”。(原話是“主權所在,不容漠視”)。

嘴上說着狠話,不過第二天,張作霖還是很親切地接見了日本記者團。面對着日本記者,老張出語擲地有聲:“我現在有‘莫大之覺悟與決心’,對於中國的治安,本人負‘全責任’,這是不容質疑的,‘餘敢爲諸君再三斷言之’!”

當然,老張的太極功,從來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把門完全堵死的事情他不幹。當芳澤再次密訪,逼問張作霖此舉的真實意圖時,老張看上去一副可憐樣:“我發那個聲明,說那些話,都是沒辦法,輿論盯得很緊啊。”

芳澤這回倒沒被他晃過去,馬上掏出一份新的文件,那上面都是奉外務省之命剛剛提出的幾項書面要求:“光說不練假把使,看看這幾個條件吧,閣下如果有誠心就請籤一下。”

“籤籤籤,這次我一定籤。”老張一臉真誠狀,鄭重其事地就把文件收下來了。看到對方態度發生軟化,芳澤總算是鬆了口氣:一切搞定。

回去後,他就急不可耐地發電報給外務省和參謀本部,讓這兩個部門注意查收,千萬不要漏掉張作霖發來的文件。一有消息,馬上通知他。

外交戰線,又是跟張作霖這樣讓人頭疼的角色打交道,要想幹出點成績,真的不容易啊。可是一連幾天,無論哪個部門都沒有通知他。追過去問,對方也奇怪,哪有你說的那個東西?

什麼人啊,又玩我?芳澤平時看上去還頗有點“老實巴交”的樣兒,這回也被氣得七竅生煙,當下就咬着牙來找老張算帳了。

一見面,沒等八格牙魯罵出口,老張就連拍自個腦袋,“你看我這記性,文件早就給你簽好了,就忘了叫你來拿,你自己也不過來,你看看,可怎麼好。”

老張很乖地把文件恭恭敬敬地交到芳澤手裡。晚就晚幾天吧,反正字也簽了,可以回去交帳了。芳澤肚子裡的氣也因此消了大半,扔下兩句諸如下次不能這麼調皮啊之類的話,就轉怒爲喜,樂呵呵地走了,他不知道自己的悲喜劇並沒結束。

回到公使館裡,打開一看,文件上竟然又是簽着一個“閱”!連傳說中的“某某某手黑”都沒有。天哪,你又不是我領導,要你光是“閱”什麼“閱”。芳澤眼前一黑,往椅子上一倒。真是被打敗了!

此事由當時在芳澤身邊的一個參事官親見,隔了很多年,他仍對張作霖的“非常狡猾”記憶猶新。一個“拖”字訣,張作霖用得可謂爐火純青。

日人謂其“狡猾”,然而如果想到以中國國情,張作霖所處的險境,又實在不能不爲之捏一把汗。眼瞅着大好的形勢,無論如何不能被日本人破壞子大局。可是若不與日人輾轉迂迴應對,又無法直面日本人的蠶食胃口。

雖然看起來狼狽了些,但比起資敵自肥的賣國勇士們,當得起豎起拇指,而不是中指。

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686章 威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221章 壟斷第627章 戰後(上)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章 息亂(上)第756章 變化第106章 帝制風波第144章 牽線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363章 班底第947章 口水仗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577章 人民黨政|府的優越性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598章 化敵爲友第825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412章 罷戰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246章 突破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55章 脣槍舌劍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363章 班底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453章 滅佛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2章 角逐第30章 聽戲第997章 清酒櫻花和鯉魚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627章 戰後(上)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05章 出塞第760章 最好的時代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197章 陰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627章 戰後(上)第922章 休戰第73章 唯義與利第142章 龍鳳緣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345章 好事近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118章 禮遇第343章 後院第515章 暴風驟雨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444章 天堂第103章 交心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318章 發力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389章 西北望第210章 殺機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46章 突破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480章 下馬第26章 釣戲第617章 曹錕賄選(下)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29章 君子與小人
第688章 庚子賠款第686章 威第576章 別開生面的訓話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221章 壟斷第627章 戰後(上)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章 息亂(上)第756章 變化第106章 帝制風波第144章 牽線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363章 班底第947章 口水仗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577章 人民黨政|府的優越性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598章 化敵爲友第825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412章 罷戰第408章 臺前幕後第526章 同室操戈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246章 突破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55章 脣槍舌劍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867章 海空聯合第363章 班底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453章 滅佛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2章 角逐第30章 聽戲第997章 清酒櫻花和鯉魚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627章 戰後(上)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05章 出塞第760章 最好的時代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197章 陰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627章 戰後(上)第922章 休戰第73章 唯義與利第142章 龍鳳緣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345章 好事近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118章 禮遇第343章 後院第515章 暴風驟雨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444章 天堂第103章 交心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318章 發力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389章 西北望第210章 殺機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50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46章 突破第470章 歡笑之外第480章 下馬第26章 釣戲第617章 曹錕賄選(下)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29章 君子與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