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

韓謙從高紹手裡收回紙條,慢條理絲的將巴掌大的紙條一點點的撕碎,但臉色已經冰寒。

薛若谷更覺尷尬,他不明所以,還以爲韓道勳等人這是爲楊再立、向建龍、洗真、馮昌裕四人避而不迎的踞傲姿態而震怒異常。

薛若谷雖爲主簿,但在敘州消息閉塞。

以往出仕敘州這鳥不拉屎的官員,通常都是失勢失意者。

像王庾,即便身爲刺史,身邊僅有兩名老僕、兩名家兵伺候,死了差點連屍骸都歸不了鄉。

韓道勳這次出仕敘州,架勢就完全不同。

即便韓謙中途繼續命令相當一部分健銳潛行山野,但三艘船老老小小加起來有六十人,其中有近四十人皆是孔武有力、兵甲俱全的健銳,也足夠襯托出新任刺史的威風來。

見韓道勳臉色陰沉,薛若谷以爲他氣惱地方官吏的怠慢,也實在再正常不過。

倒是周幼蕊暗暗覺察出一絲不對勁,畢竟她跟隨韓道勳、韓謙父子回敘州,同船有七八天,從韓道勳、韓謙的話語裡,知道他們對敘州的狀況有着清醒的認識。

要僅僅是楊再立等官員避而不見,應該不至於令韓道勳及他身邊最嫡系的幾人,一下子變成如臨大敵的樣子。

“奴婢也該回樂營公廳銷假,多謝大人一路照拂。”周幼蕊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只是感覺到氣氛有着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想着已經到黔陽了,她也該知情識趣的先告辭離開。

“初到敘州,我夜裡會在宅子裡擺下宴席洗塵,還請周姑娘不要覺得煩累,到公廳銷假後記得過來飲一杯水酒。”韓道勳跟周幼蕊說道。

周幼蕊微微一怔,似乎覺得有些不合適,待要謝辭,卻聽到韓謙站在一旁跟他父親笑道:“爹爹,還要堅持進城嗎?”

“要是他們故意擺下空城陣,我卻嚇得不敢進城,豈非要惹天下人笑掉大牙?”韓道勳哂然一笑。

周幼蕊心神一凜,暗感韓道勳、韓謙父子這麼說,意味着他們認定黔陽城內殺機四伏啊。

周幼蕊朝韓道勳斂身施了一禮,說道:“宴酒酬唱乃奴婢本分,奴婢先回公廳,再去拜見大人。”她便拿着換洗裙裳的包裹,先下船進城去了。

不明所以的薛若谷,派一名老卒跑去城門處,將值守的州營小校喚過來。

州營小校還不敢給新任刺史臉色看,一邊截住城門附近的幾輛馬車進行徵用,一邊帶上十數兵卒,趕過來幫着將箱籠等物卸下船裝車。

韓謙看到三十多名打赤膊的縴夫還守在碼頭前,低聲吩咐範錫程道:“你去跟馮宣說,讓他跟我們進城裡領賞錢。”

馮宣雖然也是馮姓,但跟黔陽縣令馮昌裕卻非一支,而他跟馮、楊、洗、向四家應該沒有直接的勾結。

要不然的話,旁人也不需要在他所帶的縴夫隊伍裡,額外再安插探子盯着他們了。

不過,馮宣所帶的縴夫裡,有兩名別人塞進來的探子,馮宣也不可能不知情。

四家都將眷屬都從城裡撤了出去,黔陽城裡殺機四伏,韓謙還不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麼圖謀,但他父親不畏殺機,堅持要進城,他便想着讓馮宣跟他們進城領賞錢,也是要進一步試探馮宣這人到底知道多少。

範錫程跳下船去找馮宣說話,馮宣詫異的往這邊看了兩眼,有些困惑,但也沒有提出抗議,而是帶上幾人幫着一起將箱籠等物裝上馬車,往城裡走去。

黔陽城六百步見方,騎快馬繞城一週,都不需要一盞茶的工夫,城池實在不大,但州縣衙門、六曹判司、樂營公廳以及茶樓酒肆、街市花巷卻是一應俱全。

歷任刺吏所住的芙蓉園,乃是州衙後宅,乃是前朝初年所建,經前朝十數任刺史居住期間修繕、擴建,此時已是一座佔地六畝大小、頗具江南水鄉風情的園子,房屋皆青磚黛瓦,與當地的幹欄式民居迥然不同,也有高大的院牆,與外面的街巷隔開。

走入芙蓉園,要不是敘州實在荒僻,又殺機四伏,韓謙都想賴在這裡不回金陵了。

園子裡屋舍衆多,鱗次櫛比,有十數間院落,不僅能叫範錫程等人攜家小住進去,還能騰出不少房間,給左司斥候以及楊欽所帶的人馬臨時居住。

衆人走進芙蓉園,韓周氏、晴雲、趙庭兒帶着女眷,忙前忙後清理宅院,還要手忙腳亂的準備夜裡的宴席——她們都不知道爲何非要趕在今日、大家都忙得人仰馬翻之際,大肆宴請。

林靖宗、郭奴兒兩人則帶着家兵及集中起來的左司斥候,盯着院子內外的動靜。

除了薛若谷外,也並非沒有其他官員留在城裡。

這些官員絕大多數都是史部銓選過來的,多爲中低高級佐吏,他們不以爲韓道勳過來能攪動什麼,也不覺得被貶到這鳥不拉屎地方任職的韓道勳能帶給他們。

他們不想得罪四姓,遂沒有與薛若谷一起去州界迎接,但新任刺史已經住進官署府邸,他們卻還是要過來拜見的。

韓道勳要在西院應付薛若谷等官員,韓謙讓範錫程將馮宣帶到東院來見他。

馮宣走進廳室,看到刺史公子韓謙坐在八仙桌旁,桌旁擺放十數串銅錢,還真以爲約定的工錢之外,額外還有賞錢,待要謝恩,卻見刺史公子韓謙眼瞳精芒閃爍,再看站在韓謙身側的趙無忌、高紹、田城、楊欽等人也是殺氣騰騰,將手按在腰間的刀柄或弓臂上,直覺一股寒氣從尾椎直竄上來。

“……”馮宣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微微退後一步,像只掉入陷阱裡的野獸,警惕而微帶躁怒的盯着衆人。

“你知不知道夥同他人,謀刺新任刺史,乃是滅族之罪?”馮宣沒有攜帶兵刃進府,韓謙沒有急着將他捆綁起來,而是盯住他的眼睛,陰惻惻的問道。

“馮宣不知道少主在說什麼。”韓道勳以後是全敘州的父母官,馮宣對韓謙自然也是尊稱“少主”。

“楊再立、向建龍、洗真、馮昌裕四人不在城中拜見我父親,昨夜還將眷屬撤出城去,你當真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韓謙問道。

從進州界到黔陽城外靠岸停泊,再到進駐芙蓉園,都未見楊再立、向建龍、洗真、馮昌裕四人露面,也沒有四姓大族出生的土官出現,馮宣還以爲四姓大族是要給新任刺史下馬威,但沒有想到四姓大族竟然昨日將家小眷屬都撤出城去。

馮宣再傻也知道城內將生大變,而且韓謙懷疑他跟四姓有勾結。

他此時要是不能解釋清楚,韓道勳、韓謙父子能不能活過四姓大族佈下的殺局另說,他肯定不要想能活着的走出芙蓉園。

“高寶、奚成,乃是馮昌裕之子、司法參軍馮瑾塞硬過來的,”馮宣見韓謙竟然剛到黔陽城,就已經將城裡的一切都摸清楚的,但也能想明白他爲什麼會被扣押下來,“不管守在江灘前的哪一夥縴夫,被少主你們僱傭,都要將這兩人帶上。所有行走巫水、沅水的梢工、縴夫,都不敢輕易得罪馮昌裕、馮瑾父子,但除此之外,馮宣並不知道他們有要謀害刺史大人之意。”

“我怎麼證明你沒有謀害我父之心,而放過你一馬?”韓謙陰沉着臉,盯住馮宣的眼睛問道。

“不知少主想要馮宣如何證明自己?”馮宣問道。

韓謙揮了揮手,馮宣就見高寶、奚成二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被韓謙的人捉住,竟然被五花大綁的押進來,嘴裡還被綁入一隻鏤空的大木珠子,不影響呼吸,卻叫他們叫不出聲來。

“你殺這兩人,我便相信沒有謀害我父之心,”韓謙示意高紹遞一把短刃給馮宣,繼續盯着馮宣說道,“你有一雙握刀的繭手,大概不會不敢殺人吧?”

馮宣倒吸一口涼氣,跪在地上,沒有接過高紹遞到他跟前的刀,硬着頭皮說道:“馮宣世輩耕地拉縴爲業,習武也不過是爲強身健體,不敢殺人。再者說,高寶、奚成二人有窺測之心,但罪不至死。”

韓謙盯住馮宣看了片晌,見他咬緊牙關,死活不肯接刀殺人。

田城、趙闊拿起繩子,將馮宣五花大綁的捆綁結實,韓謙又問道:“你現在還有反悔的機會,一旦查證城中確有人謀害我父,你不要怨我心狠手辣,將你家村寨屠得雞犬不留!”

看韓謙眼裡殺氣騰騰,絕不像說說而已,馮宣心驚膽顫,嘴角抽搐了一陣,最終閉上眼睛,說道:“馮宣做事但求無愧於心。”

“你他媽倒是硬氣!”韓謙一腳將馮宣踹翻在地,轉臉陰冷的盯向高寶、奚成二人,說道,“你們兩人,我只需要留下一個活口問話。誰願意活着回答我的問題,請點一下頭,先點頭者則活。”

奚成悍不畏死的盯住韓謙,眼瞳裡充滿仇恨;高寶猶豫的一下,待到點頭,但被奚成凌厲的眼神盯住,臉色蒼白的僵滯在那裡。

韓謙從高紹手裡接過短刃,將高寶身上的繩索割斷,然後將短刃強塞到高寶的手裡,說道:“你要想活,就將奚成捅死;你要想奚成活,要麼將自己捅死,要麼可以試着劫持我……”

高寶拿着韓謙塞過來的短刃,情不自禁的哆嗦起來。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二百八十四章 嶽東大營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楚臣》發佈想說的話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聽信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一百章 黔陽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一百章 黔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見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舊事(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七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五十四章 再設司曹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九十六章 緩追(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二百八十四章 嶽東大營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楚臣》發佈想說的話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聽信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一百章 黔陽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一百章 黔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見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舊事(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七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五十四章 再設司曹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九十六章 緩追(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